羅馬法產生了怎樣的社會影響
⑴ 從《十二銅表法》到《民法大全》羅馬法對世界有什麼樣的影響
德國著名的法學家耶林說:「羅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征服。」這句話是對羅馬法影響的高度贊揚。當今大部分國家的法律和法律制度都借鑒了羅馬法,羅馬的法典、法律制度、司法制度都成為了世界的淵源和典範。
一,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羅馬法的誕生前6世紀,羅馬進入了共和國時代(前509~前 27年)。共和國時代,貴族藉助特權不斷欺壓平民。政治上,貴族掌握了國家大權;經濟上,貴族兼並了大量的土地,並通過高利貸,將大量的平民淪為了債務奴隸;在法制方面,貴族壟斷立法和司法大權。當時羅馬只有習慣法,所謂的習慣法就是從氏族部落時代遺傳下來的習俗和規矩。由於沒有成文法,貴族可以隨意解釋法律,平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護。
在這種的背景下,貴族和平民的斗爭也日趨激烈起來。前5世紀前期,羅馬經常和周邊的伊達拉里亞人、高盧人、埃魁人、沃爾斯奇人等戰爭,羅馬平民則利用外敵進攻羅馬城的時候離開羅馬,讓貴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這種斗爭方面被稱為「撤離運動」。通過「撤離運動」,羅馬的貴族不得不向平民妥協。羅馬平民在撤離運動中爭取到了許多法律方面的權益,如表所示。
在東方國家,古代出現了中華法系、印度法系、阿拉伯法系,但是這些法系基本都是重視刑法建設,忽視了民法建設。隨著西方文明的擴張,羅馬的民法被帶到了全世界,這就是葉林說的「羅馬法征服了世界」。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對羅馬法的研究風行一時。此後,羅馬法的研究又從日本傳入了中國。民國時期頒布的一系列法律都參考了羅馬法和歐美各國的法律。新中國成立後頒布的《民法通則》《繼承法》《民法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羅馬法原則的影響。
2020年的今天,中國已經開始了《民法典》的實施,這是中國法制史上的一大進步。中國《民法典》的實施表明了羅馬法在世界上具有著深刻的影響力,同時也證明了中國文化具有兼容並蓄的特點。任何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在發展歷史上都必須要吸收他國的先進文明成就,避免閉門造車、坐井觀天,如此,才能在世界發展的濤濤大浪中永葆生機。
⑵ 羅馬法對近代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
中國在經歷了漫長的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以後,在滿州貴族打破山海關進入中原以後迎來了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清前期的統治者勵精圖治,創造出了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乾隆皇帝死去後,清王朝經過了白蓮教起義等一系列農民起義的打擊後,國力衰退,又逆歷史時代潮流而動,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終於,從一個主權國家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在反思中領導了救國圖存的運動,從洋務運動,太平天國,義和團(拳)運動,到戊戌變法均告失敗,清王朝更加搖搖欲墜,辛丑之亂後,慈禧太後終於明白了「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罔法之治法。大抵法久則弊,法弊則更」,[9]清王朝統治集團中的精英分子,在痛苦中思考如何救國圖強,得出欲救國必先變法,欲圖強必須變法,他們幻想著通過引進西方先進的法律制度來挽救清王朝的統治,於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法學家沈家本,伍庭芳等從1906年籌備到1911年在吸收了羅馬法的精神,參考了《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後完成了《大清民律草案》,簡稱《民律一草》,這部法律雖然最後沒有真正的實行,但是仍然對中國近代的法制建設,尤其是民法的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1 羅馬法打破了中國傳統的人治思維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傳統的封建農業大國,從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國占據統治地位,而古代中國的法律幾乎沒有離開唐律的範本,沒有羅馬法一般完整的訴訟程序和民法制度,古代中國習慣於行政和司法不分家,一個地區最高的行政長官也掌握著最高的司法權力,而中國封建王朝的法律從本質上來說也就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統治人民所使用的一個工具,皇帝擁有赦免權,皇帝所說的話就是最高的法律,皇帝的意志的文字的表現形式被稱為聖旨,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國家機關實際上是皇帝意志的體現,中國古代的法律在事實上沒有作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些精神與現代法制精神是相違背的。反觀羅馬法,與中國不同,羅馬帝國是奴隸制最發達的國家,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羅馬法更加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而在工業革命之後被新興的資產階級國家廣泛應用,而從法制精神來說,羅馬法更注重私權,更強調權利觀念。這些精神在清末隨著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被帶入了中國,從思想上改變了中國人的觀念。清末的《大清民律草案》等重要的法律文書,從形式上看是引用了德國民法典的內容,在實際上,清末的變法雖然沒有得到頒布實行,但是卻吸取了西方法律的精髓,從本質上來看,是對羅馬法精髓的繼承。[9]第一次系統的從思想上解放了中國的知識分子,是中國打破數千年來封建意識形態枷鎖的有力武器。
⑶ 羅馬法的影響是什麼
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了社會矛盾,有利於社會穩定,維護羅馬帝國的統治
各種法規的及時制定和有效執行;同時還調節了債務,繼承等個人財產關系
影響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恆價值。尤其是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更為直接。
⑷ 羅馬法對後世帶來了什麼影響
羅馬法為其本質所規定,能夠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促進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提供了現成的法律形式,推動了資產階級統一國家法制的客觀進程。
中世紀後期,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經濟在簡單商品生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為調整層出不窮的民事法律關系,他們從羅馬法中找到了現成的法律形式,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先後在各國取得勝利,建立統一的法製成為迫切的需要。1804年,一部統一的、反映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的《法國民法典》產生了。這個法典的藍本就是羅馬法(《法學階梯》),它對維護、鞏固資本主義私有制和資產階級社會的經濟秩序,對法國及整個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瑞士、丹麥、義大利、希臘等國仿效《法國民法典》,制定了本國的民法典,甚至英美法系國家也不同程度地受其影響。由此可見羅馬法對資產階級統一法制的重大影響。
總之,羅馬法對後世法律,不管在原則還是制度上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羅馬法的復興直接促成了大陸法系的形成,使大陸法系始終體現著羅馬法的主要精神。此外,羅馬法對英國法中的衡平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羅馬法可以被稱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共同的歷史淵源,只是羅馬法對大陸法系的影響要大於英美法系。
⑸ 羅馬法在近代中國的傳播,產生了怎樣的社會影響
中國在經歷了漫長的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以後,在滿州貴族打破山海關進入中原以後迎來了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清前期的統治者勵精圖治,創造出了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乾隆皇帝死去後,清王朝經過了白蓮教起義等一系列農民起義的打擊後,國力衰退,又逆歷史時代潮流而動,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終於,從一個主權國家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在反思中領導了救國圖存的運動,從洋務運動,太平天國,義和團(拳)運動,到戊戌變法均告失敗,清王朝更加搖搖欲墜,辛丑之亂後,慈禧太後終於明白了「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罔法之治法。大抵法久則弊,法弊則更」,[9]清王朝統治集團中的精英分子,在痛苦中思考如何救國圖強,得出欲救國必先變法,欲圖強必須變法,他們幻想著通過引進西方先進的法律制度來挽救清王朝的統治,於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法學家沈家本,伍庭芳等從1906年籌備到1911年在吸收了羅馬法的精神,參考了《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後完成了《大清民律草案》,簡稱《民律一草》,這部法律雖然最後沒有真正的實行,但是仍然對中國近代的法制建設,尤其是民法的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1 羅馬法打破了中國傳統的人治思維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傳統的封建農業大國,從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國占據統治地位,而古代中國的法律幾乎沒有離開唐律的範本,沒有羅馬法一般完整的訴訟程序和民法制度,古代中國習慣於行政和司法不分家,一個地區最高的行政長官也掌握著最高的司法權力,而中國封建王朝的法律從本質上來說也就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統治人民所使用的一個工具,皇帝擁有赦免權,皇帝所說的話就是最高的法律,皇帝的意志的文字的表現形式被稱為聖旨,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國家機關實際上是皇帝意志的體現,中國古代的法律在事實上沒有作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些精神與現代法制精神是相違背的。反觀羅馬法,與中國不同,羅馬帝國是奴隸制最發達的國家,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羅馬法更加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而在工業革命之後被新興的資產階級國家廣泛應用,而從法制精神來說,羅馬法更注重私權,更強調權利觀念。這些精神在清末隨著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被帶入了中國,從思想上改變了中國人的觀念。清末的《大清民律草案》等重要的法律文書,從形式上看是引用了德國民法典的內容,在實際上,清末的變法雖然沒有得到頒布實行,但是卻吸取了西方法律的精髓,從本質上來看,是對羅馬法精髓的繼承。[9]第一次系統的從思想上解放了中國的知識分子,是中國打破數千年來封建意識形態枷鎖的有力武器。
⑹ 羅馬法的影響
羅馬法的影響:1、提高了官吏的辦事效率,規范了官吏的從政行為;保護了正當的商業利益,減輕了各階層關系的緊張程度,有利於羅馬帝國的長治久安與繁榮進步。2、羅馬法成為大陸法系的基礎,被西歐大陸資產階級民事立法借鑒;其原則和制度為近代法制所採用;羅馬法要所確定的概念、術語影響後世。
羅馬法的分類
1、根據法律所調整的不同對象可劃分為公法與私法。公法包括宗教祭祀活動和國家機關組織與活動的規范;私法包括所有權、債權、婚姻家庭與繼承等方面的規范。2、依照法律的表現形式可劃分為成文法與不成文法。
3、根據羅馬法的適用范圍可劃分為自然法、市民法和萬民法。4、根據立法方式不同可劃分為市民法與長官法。5、按照權利主體、客體和私權保護為內容可劃分為人法、物法、訴訟法。
⑺ 羅馬法的影響有哪些
羅馬法,一般泛指羅馬奴隸制國家法律的總稱,存在於羅馬奴隸制國家的整個歷史時期。 羅馬法對後世法律制度的發展、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更為直接。正是在全面繼承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當今世界兩大法系之一的大陸法系,亦稱為羅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 (一)羅馬法對後世法律的影響,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羅馬私法體系。 羅馬法的有關私法體系,被西歐大陸資產階級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鑒與發展。《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就是對羅馬法的繼承和發展。如1804年制定的《法國民法典》,就繼承了《法學階梯》的人法、物法、訴訟法的體例;而1900年實施的《德國民法典》則是以《學說匯纂》為藍本的,形成了總則、債法、物法、親屬法、繼承法。法、德兩國的民法體系,又為瑞士、義大利、丹麥、日本等眾多國家直接或間接的加以仿效。 2.羅馬法中許多原則和制度,也被近代以來的法制所採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圍內權利平等原則、契約自由原則、遺囑自由原則、不告不理、一審終審原則等,權利主體中的法人制度、物權制度、契約制度、陪審制度、律師制度等。 3.羅馬法的立法技術已具有相當的水平。 它所確定的概念、術語,措詞確切,結構嚴謹,立論清晰,言簡意賅,學理精深。 (二)羅馬法對後世立法產生巨大影響原因 第一,羅馬法是建立在簡單商品生產基礎之上的最完備的法律體系,它對簡單商品生產的一切重要關系如買賣、借貸等契約以及其財產關系都有非常詳細和明確的規定,以致一切後來的法律都不能對它做任何實質性的修改,成為後世立法的基礎。 第二,羅馬法的內容和立法技術遠比其他奴隸制和封建製法更為詳盡,它所確定的概念和原則具有措詞確切、嚴格、簡明和結論清晰的特點,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圍內形式上平等、契約以當事人之合意為生效的主要條件和財產無限制私有等重要原則,都是適合於資產階級採用的現成的准則。 第三,羅馬法中體現的理性原則、衡平觀念等,也非常適合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摧毀專制黑暗的封建法制、克服諸侯割據和政治分裂局面以及建立統一的資產階級法制的重要武器。 第四,羅馬統治階級運用武力擴大其版圖,強行適用羅馬法律,以及被征服地居民折服羅馬法的完備發達而自願採用,是羅馬法對後世,尤其是西方資產階級立法發生巨大影響的又一個原因。
⑻ 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是什麼
對社會影響
隨著羅馬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漸影響到國家和個人生活的各個領域。各種法規的及時制定和有效執行,提高了國家各級官吏的辦事效率,規范了他們的從政行為;
裁決了大量的商業糾紛,保護了正當的商業利益;同時還調節了債務,繼承等個人財產關系,減輕了社會各階層關系的緊張程度,有利於羅馬帝國的長治久安與繁榮進步。
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Rudolph von Jhering)說:「羅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和平、最為持久的征服。」文中的第三次征服是指羅馬法對後世各國影響深遠
對法律影響
羅馬法對後世法律制度的發展影響是很大的,羅馬法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恆價值。尤其是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更為直接。正是在全面繼承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當今世界兩大法系之一的大陸法系,亦稱為羅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
羅馬法對後世法律的影響,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羅馬法的有關私法體系,被西歐大陸資產階級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鑒與發展。
《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就是對羅馬法的繼承和發展。如1804年制定的《法國民法典》,就繼承了《法學階梯》的人法、物法、訴訟法的體例;
而1900年實施的《德國民法典》則是以《學說匯纂》為藍本的,形成了總則、債法、物法、親屬法、繼承法。法、德兩國的民法體系,又為瑞士、義大利、丹麥、日本等眾多國家直接或間接的加以仿效。
2.羅馬法中許多原則和制度,也被近代以來的法制所採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圍內權利平等原則、契約自由原則、遺囑自由原則、「不告不理」、一審終審原則等,權利主體中的法人制度、物權制度、契約制度、陪審制度、律師制度等。
3.羅馬法的立法技術已具有相當的水平,它所確定的概念、術語,措詞確切,結構嚴謹,立論清晰,言簡意賅,學理精深。
(8)羅馬法產生了怎樣的社會影響擴展閱讀:
影響的原因
1.羅馬法是建立在簡單商品生產基礎之上的最完備的法律體系。
它對簡單商品生產的一切重要關系如買賣、借貸等契約以及其財產關系都有非常詳細和明確的規定,以致一切後來的法律都不能對它做任何實質性的修改,成為後世立法的基礎。
2.羅馬法的內容和立法技術遠比其他奴隸制和封建製法更為詳盡。
它所確定的概念和原則具有措詞確切、嚴格、簡明和結論清晰的特點,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圍內形式上平等、契約以當事人之合意為生效的主要條件和財產無限制私有等重要原則,都是適合於資產階級採用的現成的准則。
3.羅馬法中體現的理性原則、平衡觀念也非常適合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摧毀專制黑暗的封建法制、克服諸侯割據和政治分裂局面以及建立統一的資產階級法制的重要武器。
4.羅馬統治階級運用武力擴大其版圖,強行適用羅馬法律,以及被征服地居民折服羅馬法的完備發達而自願採用,是羅馬法對後世,尤其是西方資產階級立法發生巨大影響的又一個原因。
5.羅馬的人權主義到目前為止都是適用於整個世界的,它的設立對於整個世界的法律設定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⑼ 《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是什麼
作用:維護羅馬帝國的統治,各種法規的及時制定和有效執行;同時還調節了版債務,繼承等個人財產關權系
影響: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恆價值。尤其是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更為直接。
⑽ 羅馬法在歷史上產生了哪些影響
羅馬法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隨著羅馬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漸影響到國家和個人生活的各個領域。各種法規的及時制定和有效執行,提高了國家各級官吏的辦事效率,規范了他們的從政行為;裁決了大量的商業糾紛,保護了正當的商業利益;同時還調節了債務,繼承等個人財產關系,減輕了社會各階層關系的緊張程度,有利於羅馬帝國的長治久安與繁榮進步。
羅馬法對後世法律的影響
羅馬法對後世法律制度的發展、影響是很大的,羅馬法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恆價值。尤其是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更為直接。正是在全面繼承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當今世界兩大法系之一的大陸法系,亦稱為羅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 羅馬法對後世法律的影響,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羅馬私法體系。 羅馬法的有關私法體系,被西歐大陸資產階級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鑒與發展。《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就是對羅馬法的繼承和發展。如1804年制定的《法國民法典》,就繼承了《法學階梯》的人法、物法、訴訟法的體例;而1900年實施的《德國民法典》則是以《學說匯纂》為藍本的,形成了總則、債法、物法、親屬法、繼承法。法、德兩國的民法體系,又為瑞士、義大利、丹麥、日本等眾多國家直接或間接的加以仿效。 ●2.羅馬法中許多原則和制度,也被近代以來的法制所採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圍內權利平等原則、契約自由原則、遺囑自由原則、「不告不理」、一審終審原則等,權利主體中的法人制度、物權制度、契約制度、陪審制度、律師制度等。 ●3.羅馬法的立法技術已具有相當的水平。 它所確定的概念、術語,措詞確切,結構嚴謹,立論清晰,言簡意賅,學理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