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起訴的題

刑事訴訟法起訴的題

發布時間: 2025-05-16 00:02:39

⑴ 關於刑事訴訟法的幾個選擇題

1.D 2.D 3.C 4.A 5.D
6.B 7.A 8.D 9.B 10.B
11.A 12.D 13.B

14.AC
15.BC
16.CD
17.CD
18.ABCD
19.BD
20.AD
21.ABCD

22.
審判監督在我國現有的司法實踐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我國目前審判監督程序中本身存在的矛盾和缺陷嚴重的制約和影響審判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使審判監督程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亂,其主要表現有:啟動機制混亂,再審事由無限制,審級的無限定問題,審理程序及再審范圍的無限定性,對審查方式、處理結果、期限等均未加以規定,申請再審的權利義務內容不明確等等。筆者由此而展開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勢在必行,並對於審判監督程序目前存在混亂的根源進行探討,認定其根源就是保障當事人申請再審權利與維護生效裁判穩定性的矛盾以及申請再審的當事人主義與再審提起的職權主義的矛盾,這兩對矛盾如果無法得到解決,審判監督程序的改革將無法徹底進行。為此筆者探討了再審程序的價值取向問題,認定程序公正、程序效益和程序安定是再審程序的價值取向。要實現再審程序的價值目標,筆者建議應首先確定權利義務相對應的申請再審權及構建以公正、效率、效益為價值目標的科學的審判監督和訴權保障機制, 改革和完善申請再審程序,完善再審的啟動程序,科學構建起再審的事由,實行審級監督,對民事、行政案件實行再審申請預收費制度等。並建立有限的「三審終審制」。

23.
不正確。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解決的是因刑事犯罪而產生的賠償問題,故離婚不能做為附帶民事訴訟一並處理。

⑵ 2020法考模擬題【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構造的單項選擇題(9.17)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1.關於刑事訴訟構造,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我國刑事訴訟構造屬於混合式訴訟構造

B.刑事缺席審判程序中只存在控審關系

C.刑事速裁程序中不存在絕對的控辯對抗,也就沒有形成控辯審三方關系

D.刑事訴訟構造有橫向與縱向之分,縱向刑事訴訟構造指的是控訴、辯護與裁判在訴訟程序中的法律地位與相互關系,起訴狀一本主義體現了控審職能完全分離的訴訟構造

參考答案

1.【考點】刑事訴訟構造

【難度】★★

【答案】D。解析:刑事訴訟構造是指刑事訴訟法所確立的進行刑事訴訟的基本方式以及專門機關、訴訟參與人在刑事訴訟中形成的法律關系基本格局,集中體現為控訴、辯護、裁判三方在刑事訴訟中的地位及相互間的法律關系。我國的刑事訴訟構造模式為“以職權主義為基礎,吸收當事人主義模式與本土性司法元素的控辯式訴訟模式”,與混合式訴訟構造存在不同之處。A項錯誤,不當選。

刑事缺席審判程序中,被告人本人雖不到庭,但可以委託辯護人參加,且我國在審判階段規定了法律援助辯護制度,被告人的辯護人彌補了辯方的訴訟構造,因此刑事缺席審判程序中存在控辯審三方關系。B項錯誤,不當選。

我國刑事速裁程序的適用條件包括被告人認罪認罰、同意量刑建議與程序適用,在一定程度上,控辯雙方不存在爭議與對抗,但控辯審三方關系仍然存在,主要體現為非對抗的刑事訴訟、協商性刑事訴訟模式。C項錯誤,不當選。

刑事訴訟構造有橫向與縱向之分。縱向刑事訴訟構造是指控訴、辯護與裁判在訴訟程序中的法律地位與相互關系,表現為偵訴關系(警檢一體或警檢分立)和控審關系。起訴狀一本主義,又稱起訴書一本主義,是指公訴機關在提起公訴時僅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訴書,而不是移送案卷材料。起訴書一本主義條件下,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前無法通過閱卷獲得案卷內容,庭審成為控辯對抗的唯一場域,能夠有效防止法院在公訴案件庭前審查時形成偏見與預斷,體現了控訴和審判職能的完全分離。D項正確,當選。

故本題選D。

相關知識點

(一)彈劾式訴訟結構

彈劾式訴訟結構的特徵:

(1)言詞進行,控辯雙方權利地位平等;法官消極被動。

(2)控審分離,不告不理。沒有原告就沒有法官,只有原告起訴後,法官才進行審判。

(3)傳喚證人一般由原告自己負責,當事人負全部舉證責任。

(4)信奉神明裁判,尤其對於一些疑難案件,案件真偽不明,則依據神示證據制度定案。

(二)糾問式訴訟結構

糾問式訴訟結構的特徵:

(1)法官集偵查、控訴、審判職能於一身,即使沒有被害人或其他人的控訴,法官也可以依職權主動追究犯罪。

(2)審判程序秘密進行且刑訊逼供常態化、合法化、制度化,對原告、被告甚至證人都可以刑訊。

(3)原告和被告都不具有現代意義上的當事人的訴訟地位,被害人只提供線索引起訴訟,被告人淪為訴訟客體,是被拷問、追究的對象。

(4)在證據制度方面,實行君主專制制度的歐洲國家實行證據法定,而我國實行“五聲聽獄訟”,主要由法官個人決斷。

(三)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英美法系國家)

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特徵:

(1)控辯雙方當事人在訴訟中居於主導地位,訴訟的開始和推動均取決於當事人的訴訟活動,法官只是居中的裁判者。

(2)訴訟的目的主要是在程序上保障人權。

(四)職權主義訴訟模式(大陸法系國家)

(1)訴訟的主動權在於國家專門機關。

(2)訴訟的目的主要在於追求實體真實。

(五)混合式訴訟模式

以當事人主義為主,以職權主義為補充。

一般認為,現代西方國家刑事訴訟構造類型大致分為兩類,即大陸法系國家采職權主義,英美法系國家采當事人主義。日本“二戰”後在職權主義背景下大量吸收當事人主義因素,從而形成了以當事人主義為主,以職權主義為補充的混合式訴訟構造。

實際上,由於單純採取職權主義或當事人主義的訴訟構造,在控制犯罪或保障人權的功能中會抑制另一方面功能的發揮而導致種種弊端,兩種訴訟構造均已吸收了對方的一些程序。盡管如此,由於歷史傳統的影響,兩大構造仍有許多不同,從而也決定了功能上的差異。

注意:混合式訴訟模式是職權主義模式吸收當事人主義模式之下的產物。

(六)我國刑事訴訟構造——控辯式

法官居中裁判,強化控辯雙方平等對抗性,實行控審分離。

⑶ 刑事訴訟法的幾道題朋友們幫忙看一下,拜託了。

這個問題內容太多而懸賞分太少,好幾天了,沒人願意回答,但我看你的財富值分確實不多,我答吧。
這應該是一個運用間接證據定案的案例。
一、本案的立案材料的來源是什麼?刑事案件立案的條件是什麼?
立案材料來源:「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後立即趕赴現場進行了仔細的勘驗,」說明立案材料的來源是有人「報案」。
刑事案件立案條件:《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立案的條件之一是有犯罪事實發生,本案公安機關對現場和屍體進行勘驗,排除自殺,就符合了刑事案件的立案條件。
二、公安機關的偵查行為都包括哪些?本案中公安機關都實施了哪些偵查行為?
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公安機關偵查行為: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勘驗、檢查;搜查;查封、扣押物證、書證;鑒定;技術鑒定、通緝等。
本案公安機關實施的偵查行為:現場勘驗、屍體檢驗鑒定、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搜查、扣押物證、辨認等偵查行為。
三、刑事證據的類型都有哪些?本案中的證據類型都有哪些?(請一一例舉)
刑事證據的種類:《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本案證據類型:本案證據包括證據種類中的第一、三、五、六、七項。
四、我國刑事訴訟中強制措施都有哪些?本案中公安機關採取了哪些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強制措施的種類: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
本案採取的強制措施:刑事拘留。(公安機關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前應有逮捕措施的,不然刑事拘留會超期的。但題目中沒有看到逮捕的情況)
五、A市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後移送起訴的,應當如何處理?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向同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

⑷ 刑事訴訟法——簡答題

1、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有哪些?
我國刑事訴訟程序有立案、偵查、起訴、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
2、刑事訴訟的證據種類和證據分類,各自包括哪些證據?
證據種類: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視聽資料。
證據分類:原始證據與傳來證據、有罪證據與無罪證據、言辭證據與實物證據、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
3、刑事訴訟國際准則包括哪幾項內容?
刑事訴訟國際標准,是指聯合國及其下屬機構為各國刑事訴訟程序所建立的基本權利保障標准。它們一般以「基本原則」、「標准」或「准則」的形式存在於一系列由聯合國通過的有關刑事司法活動的國際法律文書之中。包括:
(一)平等原則。
(二)司法補救原則。
(三)程序人道性原則。
(四)強制措施法定原則。
五)司法獨立原則。
(六)控審分離原則。
(七)公開審判原則。
(八)無罪推定原則。
(九)有效辯護原則。
(十)反對強迫自證其罪特權規則。
(十一)有權上訴原則。
(十二)未成年人特別程序保障原則。
(十三)刑事錯案國家賠償原則。
(十四)一事不再理原則。
(十五)訴訟及時原則。
(十六)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⑸ 刑事訴訟法學求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在「糾問式訴訟」中,訴訟程序的進行主要取決於(B )
A.被害人 B.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官吏 C.被追訴人 D.被害人的近親屬

2.外國人在我國實施犯罪,必須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是( D)
A.各國駐華領事館的外交代表 B.途經中國的各國駐第三國外交代表
C.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 D.不享有外交豁免權的外國人

3.在我國刑事訴訟中,證人只能是(B )
A.法人 B.自然人
C.非法人組織 D.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
通說認為,證人只能是公民個人,法人和非法人團體不具有證人資格,這是因為只有公民個人才能借感官感知案件事實,而法人和非法入團體本身並無這種感知能力。同時,由於了解案件情況而產生的作證義務,是公民個人的法定義務,故意作偽證、隱匿罪證,必須負偽證的法律責任,而法人和非法人團體則無法承擔這種法律責任。因此,證人只能是公民個人,任何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等都不能作為證人

4.在我國刑事訴訟中,受「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則」約束的訴訟主體是(A )
A.公、檢、法專門機關 B.被害人 C.被告人 D.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

5.在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應當由( D)
A.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B.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 C.檢察機關立案偵查 D.軍隊保衛部門立案偵查

6.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關於迴避的規定不包括(D )
A.自行迴避 B.申請迴避 C.指令迴避 D.無因迴避

7.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階段書記員迴避的決定主體是(C )
A.審判長 B.刑庭庭長 C.法院院長 D.審判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8.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可以委託訴訟代理人為自己提供法律服務的最早時間是(A )
A.審查起訴之日起 B.審判之日起 C.偵查之日起 D.提起公訴之日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9.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的原則是,若被告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原告人的損失(D )
A.可由國家代為承擔賠償責任 B.可以其家庭財產賠償 C.可以其服刑期滿後勞動所得賠償 D.仍只能以被告人本人財產為限進行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規定》第三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判決後查明被告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應裁定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10.下列訴訟階段中,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是( C)
A.上訴、抗訴期內 B.二審階段 C.偵查階段 D.刑事執行階段
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90條規定:在偵查、預審、審查起訴階段,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提出賠償要求,已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記錄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訴後,人民法院應當按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受理;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調解,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並已給付,被害人又堅持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11.依據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監視居住的最長期間是(B )
A.3個月 B.6個月 C.12個月 D.18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12.依據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訴訟文書的送達主體是( A)
A.司法機關 B.被告人 C.辯護人 D.自訴人

熱點內容
勞動法里男生的護理假有多少天 發布:2025-05-16 04:46:31 瀏覽:69
司法局介紹 發布:2025-05-16 04:37:41 瀏覽:120
集團巡視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04:32:50 瀏覽:520
勞動合同法曠工怎麼扣錢 發布:2025-05-16 04:31:21 瀏覽:27
民事訴訟法證據的若干規定釋義 發布:2025-05-16 04:26:47 瀏覽:762
涉外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04:26:09 瀏覽:901
深圳市燃氣協會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6 04:08:59 瀏覽:413
月湖區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5-16 03:44:37 瀏覽:931
豬肉公司規章制度範本百度文庫 發布:2025-05-16 03:42:58 瀏覽:945
最高法院公報 發布:2025-05-16 03:42:29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