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概論直播
『壹』 自考經濟法概論中,國家計劃是什麼意思
經濟法概論》是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經濟管理類專業必考的共同課,是為培養和檢驗自學應考者的經濟法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而設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主要研究經濟法在培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基本政策和重要經濟法律制度。主要內容涉及到經濟法基本理論、市場主體、市場運行的基本規律以及國家對市場的宏觀調控和監督、對外貿易等各個方面,共十六章。
第一章法學基礎理論和相關經濟法律制度並不是經濟法的內容,但它是學習經濟法的基礎。第二章經濟法基礎理論是全書的理論基礎,其精神貫穿於以後的各章之中,對其它章節具有統領和指導作用。
在以上內容中,經濟法的概念和地位、全民所有制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破產法、公司法、合同法、工業產權法、稅法、金融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是本教材的重點章節,也是考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而勞動法、對外貿易法等又是新增的內容,並且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考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立法更新也為學員通過考試增添了難度,比如公司法、企業法是2005年立法的重中之重。另外新的勞動法也是今年立法的重點,但暫不列入今年考試的范圍。
2.考試的特點:廣泛知識點的考查,背誦與邏輯分析能力並重
這門課的學習和考查,都體現出一個特點:內容多而且面面俱到,即要求背誦概念、條目與相關的數據如:法律關系、憲法的原則、有限責任的注冊資金,民事訴訟的時效、破產法中規定的各種數據等等,這給考生的學習和應試都帶來了一定的記憶與理解難度。從技術來說,課程中的任一知識點都可能成為考試的考點,所以我們在前期的專家精講課件和全面學習教材中一定要認真學習,發現問題不能輕易掠過。在不斷的重復強化中,深入理解立法的出發點與法律規定的意圖,真正掌握此知識點與其他相關知識點的聯系與區別。在考前也就是後期的串講與考前沖刺階段,你就能體會到豁然開朗的喜悅,也能構架成經濟法理論的體系結構了。
本課程的考試題型較多,同時也有案例分析題,要求較高的邏輯分析能力。
3.考試的題型與分值:
以2006年1月份全國考試為例分析:
題型
題型分值
題目數量
能力與答題要求
單選
20
20
識記、理解
多選
10
5
名詞解釋
10
5
准確、簡潔、通順
簡答
30
5
准確、全面、簡潔,條理清晰
論述
10
1
概念,分層闡述,看法或批駁
案例
20
2
明確具體肯定。判定知識點與法律關系;按法律關系進行分析;適用法律,處理意見。
總計
100
38
單項選擇題示例: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 )
A.800元 B.1000元
C.2000元 D.5000元
答案:D。考核《反不正當競爭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
論述題示例:論消費者的安全權。(本題10分)
安全權的概念(1分)
內容包括人身安全權與財產安全權2方面,兩者的概念的含義。5分
安全權重要地位:消費者的第一權利。(1分)
安全權的發生的常見原因:一般是經營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時。(1分)
消費者的安全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與經營者的保障安全義務相對應的,安全性是產品質量的第一要求等等。(2分)
名詞解釋示例:仲裁協議(每個2分)
仲裁協議是當事人雙方自願將他們之間可能發生的或已經發生的爭議提請仲裁機械予以裁決的意思表示。
案例題示例:(本題10分)
2004年6月6日,某電視機廠給某商場發一份傳真,內容為:本廠現有自產29英寸電視機1000台,每台800元,送貨上門,票據結算,如購買請在7日內答復。商場收到傳真後,在6月9日回傳真稱願意購買600台電視機,價格為每台700元。電視機廠在接到傳真後當天即發出傳真表示接受商場提出的價格和訂貨數量,但要求商場自己到電視機廠提貨,並請商場在10日內回復。商場接到回復後,於6月20日回復電視機廠同意提貨.並於當日組織車輛到電視機廠提貨。但電視機廠以自己與商場之間根本沒有成立合同為由,不讓商場提貨。雙方發生爭議。
問:
(1)6月6日,電視機廠發給商場的傳真是否構成要約?
答:不構成要約。6月6日電視機廠發給商場的傳真實質是向商場發給的產品價目表,是要約邀請。
(2)6月9日,商場給電視機廠發回傳真是否構成承諾?
不構成承諾。6月9日商場給電視機廠發回的傳真屬於要約,因為該傳真已對電視機廠的要約邀請中提到的單價已做修改,即是向電視機廠發出了一個要約。
(3)電視機廠和商場之間是否已經成立了600台電視機的買賣合同?
不成立。電視機廠6月6日發出了一個要約邀請,商場在收到該要約後在規定的時間內針對單價進行修改後於6月9日回復傳真,該傳真構成一個要約。電視機廠在接收商場傳真後並未未完成同意商場的條件——要求對方到電視機廠提貨,並請商場在10日內回復,即對商場的6月9日的傳真要約做出了履行地點即內容的修改,即電視機廠在6月9日商場發出的回復的傳真構成了新的要約,即不作為承諾。商場在規定的10日內未做出書面的承諾,所以雙方之間的600台電視機的買賣合同不成立。
4.歷年考試考生為什麼感到很難?
首先,從歷年考題來看,極少有重復考查的知識點,以往的歷年真題相對不像其他課程的考試容易找到考試規律;其次,國家現處於立法快速發展階段,不斷修改更新的經濟法律對考生不斷提出挑戰。因為每次考試的范圍也有著相應的時間界定,考前六個月內修改的法律暫不作為考試內容。那麼也意味著考前六個月前的修改更新的法律要納入考試范圍內。最後,本課程內容繁雜,上面已經提到,不做過多解釋。如果今年不考,明年的考試內容也會相應增加,故考生學員應引起高度關注,盡早報名並通過考試。
5.自學途徑
由於法律專業的課程並重理論與實踐應用,要求學員具有較高的理解力與邏輯分析能力,對於學員來講,尤其是從未學習法律專業知識的學員具備一定的難度。
我們對歷年法律專業的學員的學習交流與調查反饋中發現,法律專業的學習還是有一度的技巧與學習方法的。
現在距離考試尚有一段時間,學員可以進行較為充分的學習,我提出了一般常規的自學法律專業的方法與步驟。即通讀教材、精讀重點章節、自我單元測試、重做錯題、有精力的學員再閱讀教材的自學路徑。如果是華夏大地學員可以依次學習精講、串講、在線提問與答疑、單元測試、綜合測試、真題測試等環節一步步的有序進行,最後順利通過考試。
5.1.通讀教材
了解到教材的共同有多少章節?每一章的主題是什麼?先閱讀一遍教材後面的大綱,或結合大綱對教材閱讀。這一次閱讀不要過多拘泥於細節,主要的閱讀目的在於對教材有個整體的把握,做到將教材從「厚」讀到「薄」。了解到某一章的章、節、目的順序與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系。
5.2.精讀——
5.2.1. 邊讀邊寫(學會做筆記)
精讀,是自學的關鍵,故精讀應當用整塊的時間來做。從教材的結構來看,無論哪一課程,教材的前兩章也就是開篇部分都是基本的法學理論,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可以考慮多花些時間學習,用精讀、精講的方式反復研讀理解。因為基本的法學理論掌握的扎實,對於後面的部門法的學習是事半功倍的,甚至可以說,如果在考試中發現考查個別的部門法的法條沒有復習到,則可以運用法理的知識進行解析,難度不大的情況下答對的概率較高。而且,前兩章的認真學習與扎實掌握,會使學員對法律學習有個深入的認知,也會明顯增加學員學習的信心。
同時,在精讀教材與學習華夏自考網的在線專家課件中,學員要做到筆不離手,即勤做筆記。把專家講解的難點、重點、用自己理解的特殊符號記錄下來,或者將自己仍無法理解的難題記錄下來,向學習顧問和同學請教。建議這個筆記應當做在自己的教材中。這樣教材我們不可能不熟悉,同時也慢慢對教材中的重點有了了解,那麼哪些主觀題應該重點記憶,哪些主觀題應該做一般的背誦,相信學員自己也會逐漸建立自己的認知。筆記做在教材上,同時也避免了個別學員抄書的錯誤學習方式。
5.2.2.背誦概論條目的竅門
首先,應理解概念。成人的記憶特點並非機械背誦,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其次,找出一個或多個關鍵字。這些關鍵字往往就是理解這個概念的點,或者是這個概念區別與相關概念的點,或者是這個概念體現的獨有的特徵。
再者,一周內進行復習性記憶。人的記憶曲線決定了在一周內的及時復習,遺忘的周期會大大延長。利用記憶曲線的規律及時多次(7次)復習可以實現永久記憶。
還有,聯系事實或新聞播報的熱點案例將相關知識點進行有效記憶。聯繫到具體事實的知識點也就不那麼抽象,也容易記憶了。
如果是涉及數字的法條,可以串聯在一起記憶,同時思考為什麼會有相關的、不同的規定,如民事訴訟時效有20年、2年、1年、4年。為什麼?立法者的目的何在?
5.3.在線精講課件——
這是華夏網聘請的權威專家共同精心打造的最新課件。專家高屋建瓴的引導幫助學員有效快速建立知識體系與正確理解知識點。另外,由於教材的相對穩定,與現實的立法更新帶來的知識欠缺,這里也有明確的說明。從而避免了個人學習的盲目與低效。
5.4.在線提問與答疑
今年華夏大地將在9月免費開通經濟法概論在內的近10門重點課程的直播答疑,考生可以在互聯網上與課程專家利用視頻、音頻「面對面」交流,如果考生有相關課程的疑問可以來參加!
5.5.自我單元測試
單元的自我學習結束後,考生就應進行單元測試。測試的根本目的是測試自己重點章節的掌握情況,同時華夏大地此次串講專欄也免費開通了相關的視頻講解內容,如果你有相關需求瀏覽相關信息做參考。
5.6.有精力的學員再閱讀教材
教材是考試的根本,學有餘力的學員不要忙著做市場上銷售的習題與模擬題,多閱讀考訂也會發現知識的真空地帶。
5.7.綜合性測試與模擬測試等
在考前綜合復習階段,當然也會安排一系列的綜合測試與考前模擬測試,測試歷年真題等。網路課件里的模考單元此次添加了針對10月自考的新模擬題,你也可以登陸互聯網搜索一下歷年的試題做一個模擬測試,但要切記的是做不是目的,而要真正理解考題的目的和它考核的知識點是什麼。
6.關於復習計劃
一般考生應當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事先制定一份切實可行、周密細致的學習時間計劃表,並嚴格執行。建議考生先從宏觀上把握每一遍復習所需的時間,再從微觀上細分到每一章、每一周、每一天的任務,切忌不按計劃進行,否則,復習計劃就是一紙空文。建議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學習夥伴,互相鼓勵,愉快學習。
7.注意用法律的意識分析社會事情
同時收看新聞與法制節目,瀏覽人大常委會的網站、還有最近一兩年的最新立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這樣對案例的分析和時事政治方面的題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貳』 經濟法概論的認識
經濟法概論是一門闡述經濟法基本理論和傳授經濟法具體知識的課程。它是人力資源管專理、財務屬管理、公共事業管理、會計等專業的基礎課程,簡單的說經濟法概論這門學科就是通向這些專業的敲門磚。
通過對經濟法概論的學習,能夠使我們更好的掌握管理領域內常用的經濟法律知識,了解和掌握我國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對中國特色經濟法理論的認識,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治思想,增強法制觀念;提高運用法學知識分析管理學領域的常見問題的能力;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經濟法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更重要的是,在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的同時,能夠正確運用法律手段處理和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更好地為加強經濟法制建設作出貢獻奠定堅實的基礎。
『叄』 經濟法概論 :簡述專利權的客體
專利權的客體,也稱為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根據我國專利法第2條的規定,專利法的客體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
一、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發明必須是一種技術方案,是發明人將自然規律在特定技術領域進行運用和結合的結果,而不是自然規律本身,因而科學發現不屬於發明範疇。同時,發明通常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智力成果,文學、藝術和社會科學領域的成果也不能構成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
二、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專利只保護產品。該產品應當是經過工業方法製造的、占據一定空間的實體。一切有關方法(包括產品的用途)以及未經人工製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客體。上述方法包括產品的製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訊方法、處理方法、計算機程序以及將產品用於特定用途等。例如,一種齒輪的製造方法、工作間的除塵方法、數據處理方法、自然存在的雨花石等不能獲得實用新型專利保護。
三、外觀設計又稱為工業產品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相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
外觀設計的載體必須是產品。產品,是指任何用工業方法生產出來的物品。不能重復生產的手工藝品、農產品、畜產品、自然物不能作為外觀設計的載體。通常,產品的色彩不能獨立構成外觀設計,除非產品色彩變化的本身已形成一種圖案。可以構成外觀設計的組合有:產品的形狀;產品的圖案;產品的形狀和圖案;產品的形狀和色彩;產品的圖案和色彩;產品的形狀、圖案和色彩。
『肆』 經濟法概論 00043
考《經濟法概論》重點學習資料第一章:法學基礎理論和相關經濟法律制度一,法的產生和類型,法的產生根源:法是隨著私有制財產和階級劃分的出現以及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2,法的四種歷史類型:奴隸製法,封建製法,資本主義法,社會主義法。3,*法是階級、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4,@法的前三種歷史類型與最後一種的社會主義法有本質區別:前三者均屬於剝削階級類型的法,社會主義法是最新、最高也是最後一個類型的法,是真正體現工人階段和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二,法的本質和定義1,法的本質:階級性,社會性,社會職能。法的特徵:1)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2)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3)法是由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的統治階級意志,體現為規範文件,是人們發布遵守的行為規則。2,法的定義——法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經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所有保護,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的行為規則的總和。3,*階級性是法的本質屬性,但同時也具有社會性和社會職能。三,法的淵源和結構1,我國法的淵源: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國際條約。2,*法律規范構成的三個要素:假定,處理,制裁3,法律規范的種類:按表現形式分類:A.義務性規范,禁止性規范,授權性規范。B.任意性規范,強制性規范4,*在法的淵源之外的其他個人的講話、意見、法學著作、判例、習慣等,都不是法。5,@現行經濟法律的某一條款中有哪些法律規范要素?四,法與政策、道德的關系1,法與政策的一致性和區別:一致性:有高度的同一性,都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基本精神和原則是一致的。密切聯系:政策是法的靈魂,是法的指導思想,核心內容,有法無規定時,更需要運用政策。同時,政策實現也靠法。區別:法具有國家意志屬性,規范性,穩定性。有國家強制性保證實行,違反時要受到國家制裁。政策可根據形勢變化而修正。2,法與道德的聯系和區別:一致性:都是一種行為規則,社會規范,兩者在基本精神,任務和作用上都是一致的。區別:在剝削階級社會不同階級有不同階級的道德,道德與法的產生和存在,調整對象和范圍,表現形式以及強制力方面都不同。3,*法與政策的關系實質上是國家和黨的關系:(見書9頁)4,*法與道德的關系在階級社會內有不同的表現:五,法人和法人制度1,法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2,法人具備的條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3,法人的權利能力—-企業法人所具有的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法人的行為能力—-企業法人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4,*法人和法人制度5,*我國必須運用法人制度6,*法人的獨立性六,代理制度1,代理——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有代理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進行的,確立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一定的法律關系的法律行為。2,代理的特徵:A.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即代替被代理人進行的法律行為。B.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有權獨立自主地進行代理行為。C.代理人是代理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進行的具有法律意義,產生法律後果的法律行為。D.代理人的代理後果由被代理人接受,從而在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確立了法律關系。3,*代理關系也是一種法律關系4,*被代理人與代理人依照委託代理協議,各自享受權利,承擔責任。七,所有權制度(所有制——對生產資料佔有和支配的經濟制度。)1,所有權——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屬於上層建築。所有權的性質:絕對性;排他性。2,所有權的內容:所有人在法律規定范圍內對其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分配和處分的權能。
『伍』 經濟法概論包括哪些法律呢
企業法,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破產法,合同法,工業產權法,證券法,票據法,經濟競爭法,保險法,會計和審計法律制度,勞動和社會保證法,保險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財政稅收法律制度
『陸』 《經濟法概論》課程講什麼內容
《經濟法概論》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公共課。 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內,可以使學生容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經濟法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認識經濟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服務於經濟的能力,以便於今後能夠較好地適應經濟管理工作的需要。
『柒』 經濟法概論問題
(1)甲公司在設立丙公司時沒有履行出資義務。
因為根據公司法規定,股東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土地使用權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所以,只有當甲公司把A大廈所有權在A大廈所在地的房產管理部門辦理房產變更手續後,丙公司才能取得對A大廈的所有權,甲公司才算履行了自己的出資義務。
(2)不符合公司法規定的程序。
因為,公司合並必須經股東會作出決議。丙公司僅是董事會作出決議,不符合要求;公司合並必須履行通知債權人的程序,丙公司未履行這一程序。
『捌』 經濟法概論的作品目錄
第一章 經濟法概述
知識框架1學習目標1引子1第一節 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2
一、經濟法的起源2二、中國經濟法律制度的建立2第二節 經濟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3
一、經濟法的概念3二、經濟法的基本原則3三、經濟法的調整對象4第三節 經濟法律關系6
一、經濟法律關系的特徵6二、經濟法律關系的構成6第四節 違反經濟法律的責任和解決糾紛的方式9
一、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9二、解決經濟糾紛的方式10第五節 經濟糾紛案件訴訟和訴訟代理11
一、民事訴訟的管轄11二、民事訴訟程序14三、訴訟時效16四、訴訟代理17綜合練習與實踐19
第二章公司法21知識框架21學習目標21引子21第一節公司法律制度概述21一、公司的要素22二、公司的基本分類22三、公司法的概念23第二節公司的一般規定23一、公司的成立23二、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格和義務24三、公司的財務與會計24四、公司的合並、分立、解散與清算25五、違反公司法的法律責任27第三節有限責任公司29一、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29二、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31三、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34四、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35五、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35第四節股份有限公司36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36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39三、上市公司的特別規定41綜合練習與實踐42
第三章合同法44知識框架44學習目標44引子44第一節合同法律制度基本知識45一、合同概述45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和分類45第二節合同法法律制度46一、合同的主要條款46二、合同訂立47三、合同的形式48四、合同的效力49五、合同的履行51六、合同的變更52七、合同的轉讓52八、合同的終止54第三節合同法分則55一、買賣合同55二、贈與合同56三、租賃合同56四、承攬合同57五、委託合同58第四節違反合同法的法律責任59一、合同違約形態59二、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59綜合練習與實踐61
第四章擔保法63知識框架63學習目標63引子63第一節擔保法概述64一、擔保的內涵和方式64二、擔保的設立和效力64第二節保證66一、保證的概念66二、保證方式66三、保證責任67第三節抵押68一、抵押物的規定68二、抵押合同和抵押登記69三、抵押的效力69第四節質押71一、質押分類71二、動產質押72三、權利質押73第五節留置75一、留置的特點75二、留置的效力76三、留置權的實現與消滅76第六節定金77一、定金概述77二、定金的設定78三、定金的效力78綜合練習與實踐79
第五章稅法81知識框架81學習目標81引子81第一節稅收法律制度概述81一、稅收的特徵82二、稅法、稅收實體法構成要素和稅收法律關系82三、我國現行稅種83第二節商品稅法84一、增值稅法84二、消費稅法85三、營業稅法87第三節所得稅法87一、企業所得稅87二、個人所得稅92第四節稅收程序法律制度95一、稅務管理95二、稅款徵收方式96三、稅款徵收措施96綜合練習與實踐97
第六章證券法99知識框架99學習目標99引子99第一節證券發行制度99一、證券發行制度概述99二、股票的發行100三、公司債券的發行101第二節證券交易102一、證券交易的一般規定102二、證券上市104三、持續信息公開105四、禁止的行為106綜合練習與實踐108
第七章會計法110知識框架110學習目標110引子110第一節會計核算111一、會計核算的要求111二、會計科目113第二節會計監督113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113二、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114三、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114第三節違反會計法的法律責任115一、一般違反會計制度規定的行為和責任115二、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116三、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117四、單位負責人相關的法律責任117五、相關行政部門的法律責任118六、違反《會計法》,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的行為的法律責任118綜合練習與實踐119
第八章票據法121知識框架121學習目標121引子121第一節匯票122一、匯票的當事人和種類122二、匯票的記載事項123三、出票123四、背書123五、承兌124六、保證125七、付款126八、追索權127第二節本票和支票128一、本票128二、支票129綜合練習與實踐130
第九章知識產權法132知識框架132學習目標132引子132第一節商標法133一、商標的作用133二、商標注冊的原則134三、商標注冊的條件135四、商標權136第二節專利法138一、專利的主體和類別138二、專利的特徵140三、專利權141第三節著作權法143一、著作權人的權利143二、著作權人權利限制144三、著作權的保護期限145綜合練習與實踐146
第十章市場秩序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48知識框架148學習目標148引子148第一節反不正當競爭法148一、不正當競爭148二、反不正當競爭法概述149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149第二節產品質量法153一、產品質量監督與檢查153二、生產者的責任和義務153三、銷售者的責任和義務154第三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55一、消費者的權利155二、經營者的義務157三、國家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160四、社會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160綜合練習與實踐161
第十一章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障法163知識框架163學習目標163引子163第一節勞動合同的訂立及內容164一、勞動合同的分類164二、勞動合同的訂立165三、勞動合同訂立的內容166四、無效的勞動合同168第二節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168一、勞動合同的履行169二、勞動合同的變更169第三節勞動合同的解除與終止169一、勞動合同的解除170二、勞動合同的終止171第四節集體合同、勞務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172一、集體合同172二、勞務派遣172三、非全日制用工173第五節社會保障法173一、社會保障的概念173二、社會保障的特點174三、養老保險法律制度174四、醫療保險法律制度176五、工傷保險法律制度178六、失業保險法律制度181七、生育保險法律制度182綜合練習與實踐183
主要參考文獻186配套資料索取說明187
『玖』 《經濟法概論(第二版)》這門課程有多少章節
《經濟法概論(第二版)》這門課程有8章內容,包括:第一章法學概述、第二章合同法、第三章物權法、第四章公司法、第五章競爭法、第六章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章財政預演算法、第八章金融法
『拾』 經濟法概論
1、C
3、A
4、B
5、C
6、D
7、C
8、C
9、C
10、A
個人意見,不是100%准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