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模擬法庭

經濟法模擬法庭

發布時間: 2020-12-23 07:07:10

『壹』 中職生可用的經濟法

(一)學習過程要循序漸近,由淺入深
中職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自控能力不強,經濟法本身理論性較強,如果一開始就給學生講解很深的理論,學生就會產生懼怕的心理,所以老師在選材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開始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和習題,讓學生學習,等待學生入門之後,再適當地延伸。
(二)重視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培養實用型人才
1、用案例教學法提出問題,創設情境。案例教學法的出發點是激發學生個體探究動機,教師精心選擇案例,創設情境,便於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掌握知識,比如在講「經濟法律關系構成要素」中,用張三把錢借給李四,這一現實生活中簡單案例,提出誰是法律關系主體,誰是客體,誰是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和強烈的求知慾,讓他們積極去探索,積極思考,通過研究、分析獲得一些見解後,組織學生討論,從而理解什麼是經濟法律關系的三要素,即主體、客體、內容。案例的運用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思考的慾望,主動地尋找答案,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用案例分析解決經濟法中的問題。經濟法案例應來源於鮮活的現實生活,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討論案例,直接參與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和評價,這就為鍛煉提高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能力創造條件,把握案例的關鍵,創造性地評價案例,敢於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從而解決經濟法中的實際問題。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比如在講破產法時,我設計了一個企業頻臨倒閉的案例,然後問:假如你是這個企業的老總,你該如何走出困境,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小組討論基礎上進行全班討論,遇到焦點問題,還可進行辯論,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同學們踴躍發言,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在每個學生發言後要針對性地提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案例分析中出現的亮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最後我做總結性發言,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到教學主題上來。
3、用案例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案例的實用性。經濟法案例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鮮活案件,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現實性,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增強觀察生活、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地案例,避免了枯燥地陳述,同時對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形成主動學習態度有很大的好處,達到開放式教學效果。
4、案例教學的優勢非常明顯,但在具體操作中還要注意以下問題:選材時要注意難度適中,貼近生活。因為太難的案例讓學生不知從何下手,產生畏難情緒或依賴思想,造成冷場,不利於調動學生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案情太簡單,答案一望而知,學生會感到索然乏味,同樣會降低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真實性強、貼近生活的案例,能夠拉近案例與學生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心理距離,吸引學生的注意,教學效果會更好。案例教學中還可以充分運用《今日說法》、《經濟與法》、《律師視點》等視頻資料,變平面的聲音信息為音、畫、圖、文等多層次立體化互動傳播。要注意的是,老師必須精心選擇案例素材,在播放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在合適的時機停止播放,巧妙設問啟發學生思考甚至展開討論,待視頻播放完畢之後,老師針對節目中介紹不夠透徹或者有爭議、有疑問的地方進一步闡述。這樣不但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活躍課堂氣氛,使師生非常愉悅的完成教學過程,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三)注重測試反復多樣,不拘於考試一種方法
由於中職生學習經濟法基礎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就業,再加上中職生本生懶散,學習動力不足的特點,因此在對中職生測試經濟法掌握情況時,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一是把平時作業和課堂案例分析情況設置成分值,把學生課堂表現按優良可差分成四個等級,並做好登記。二是採用周考和月考的形式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的測試,鞏固學到的知識點。三是採用模擬法庭和案例辯論、知識問答的形式進行測試,增加考試的趣味性。

『貳』 律師事務所看重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最佳辯手嗎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為中國政法大學的二級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內成立容於1989年,前身為學校的國際經濟法系,該院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懂法律、懂經濟、懂外語、

『叄』 鄭州大學法學院怎麼樣

鄭州大學法學院的前身為司法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於1980年共同組建的鄭州大學法律系。1985年,法律系在全國第一批設立了經濟法專業,1988年經濟法專業獨立組建為經濟法系。1994年,法律系和經濟法系合並組建成為現在的鄭州大學法學院。建院以來,國內外高校數以百計的著名專家學者經常到我院講學和指導工作,在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下,使我院得以與恢復後的全國法學教育同步發展。
鄭州大學法學院是「文革」後新創建的法律院系。1980年初,鄭州大學從原政治系中分出並組建了鄭州大學法律系,當年即有1977、1978、1979三個年級100多名學生,1981年底,該院培養出了第一屆法學專業畢業生26名,是全國有1977級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四個院校之一。
在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80年該院從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北京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學院等高校調入近30名優秀教師。其中包括劉國任、肖乾剛、葉高峰、金凱、潘永隆、霍震、沈紹芳、胡仕湘、呂泰峰等十多位著名學者,為該院的創建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1980-1981年,北京大學派出魏敏教授、李志敏教授、揚敦先教授、張玉鑲教授、北京政法學院派出甘繼華教授;湖北財經學院派出蔣碧昆教授、朱繼良教授、曾紹汝教授、卓之干教授;西南政法學院派出常怡教授等十多位著名專家長期在該院任課。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也經常派教師到我校作專題講座,為該院前三屆學生的培養和以後的發展,給予了令我們永遠難以忘懷的支持。
1985年,該院在全國第一批設立了經濟法專業,1988年經濟法專業從法律系中分出,獨立組建了經濟法系。
1994年,法律系和經濟法系合並組建了鄭州大學法學院。
1991年取得刑法專業碩士授予權。之後,又先後取得了經濟法學、民商法學、國際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法理學、法史學和訴訟法學、環境資源法學專業的碩士授予權。並於1998年被批准為第三批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試點單位。
2003年學院的科研機構「鄭州大學私法研究中心」、「鄭州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被評為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2005年取得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博士授予權,這是河南省的第一個法學博士點。
2008年法學專業成為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
2008年12月鄭州大學法學院代表隊赴清華大學參加全國影響力最大的模擬法庭競賽——第六屆「理律杯」全國模擬法庭大賽,獲得團體冠軍。
2010年取得法學專業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
2011年12月,鄭州大學法學院獲第九屆「理律杯」全國高校模擬法庭冠軍。[1]
2012年5月,鄭州大學法學院成立亞洲第一個邊沁研究中心。[2]
2012年取得博士後流動站。
2012年入選國家首批法學創新人才培養基地。[1-2]
建院以來,國內外高校數以百計的著名專家學者經常到我院講學和指導工作,在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下,使我院得以與恢復後的全國法學教育同步發展,走過了33年的發展里程。
鄭州大學法學院的前身為司法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於1980年共同組建的鄭州大學法律系。鄭州大學法律系於1980年初成立伊始,便從政治系轉來了77、78、79三屆學生,從 而成為全國擁有77級法律專業畢業生的四個院校之一和全國最早恢復法學教育的院系之一。1985年,法律系又在全國第一批設立了經濟法專業,1988年經濟法專業獨立組建為經濟法系。1994年,法律系和經濟法系合並組建成為鄭州大學法學院。

師資力量編輯
鄭大法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75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8人,博士生導師13人, 河南省特聘教授4人;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為河南省優秀省管專家,2人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先後擔任教育部法學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擔任全國性法學研究會顧問,2人擔任全國性法學研究會副會長,10餘人擔任全國性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3人擔任河南省法學會副會長。[3]
法學院現有鄭州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鄭州大學私法研究中心、2個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以及俄羅斯法研究中心、邊沁研究中心、中國土地法律研究中心、中國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河南省國有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等多個校級研究機構。[3]

專業介紹編輯
鄭州大學法學院已形成了穩定、明確、特色明顯的研究方向。
憲法與行政法
憲法與行政法專業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其中已取得博士學位和在讀博士10人。學點已經形成了中國憲政的理論與實踐、中國行政法治的理論與實踐、 外國憲政與行政法治的理論與實踐三個相對穩定、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本專業任全國性學會理事7>名。學科帶頭人苗連營教授為中國憲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理學會、中國青少年法學會理事,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跨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劉向文教授任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全國人大辦公廳研究室特約研究員,中國憲法學會顧問,是我國著名的俄羅斯、中亞法學問題專家。沈開舉教授任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北京大學公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國家行政學院兼職研究員。本學科點承擔國家項目3項,國際合作等橫向研究項目9項,省社科基金項目4項,省教育廳項目10項,鄭州大學項目2項 ;出版學術專著16部,教材12部,在《中國法學》、 《法學研究》、《法學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5篇。其中,多篇學術論文被轉載,轉摘。
民商法專業
民商法專業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9人,博士9人。學科帶頭人田土城教授為中國法學會理事,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管優秀專家。導師組下設民法研究方向,由耿林副教授負責,主要從事民法基本理論研究;商法研究方向由寧金成教授負責,主要從事商事法律制度研究; 知識產權法研究方向由王鋒教授負責,主要從事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研究;親屬法研究方向由吳洪副教授負責,主要從事親屬法基本理論研究。近幾年,該專業已出版學術專著7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完成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0餘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20餘項。
刑法學專業
鄭州大學刑法學科是河南省法學教育領域第一個獲得碩士學位授權點的單位,一直是河南省法學教育中的強項,連續四屆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學科。本學科點有一支知識結構、年齡結構以及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較理、且團結協作、學術思想端正、學術氣氛活躍的學術隊伍;學術隊伍中有50歲以下教授8人,8人具有博士學位或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學科帶頭人為魯嵩岳教授和劉德法教授。 該學科點已經形成中國刑法理論與實踐、外國刑法學、犯罪學等三個相對穩定、優勢明顯的主要研究方向。承擔國家社科項目5項,出版著作20餘部,發表論文一百餘篇。該專業一向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和充分發揮刑法學這一實用型學科的特點,以服務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經濟法專業
鄭州大學經濟法學科設立於1985年,是全國最早設立的經濟法學科之一,1993年取得經濟法專業碩士授權資格,1997年、2000年、2003年連續三屆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學科。經過近20年的建設發展,本點已形成了穩定的、具有顯著特色的研究方向:以肖乾剛、程寶山教授為帶頭人的經濟法研究方向, 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1人,主要從事經濟法基礎理論研究。該專業共承擔省級以上規劃項目10餘項,出版學術著作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近100篇,獲得省級以上獎勵近10項。
國際法專業
國際法專業同樣也是一個實力較強的學科,其研究方向為國際法學、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學,學科帶頭人趙建文教授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出版學術著作部,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權威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
法學理論專業
法學理論專業的研究方向為法理學和立法學。法律史專業研究方向為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訴訟法學專業研究方向為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環境資源法專業研究方向為自然資源法、環境污染防治法和能源法。

『肆』 英語翻譯

國際經注與貿易 Note by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ractice
報關實務 Code declaration
單證實務 Practice document
法理學 Jurisprudence
民法學 China Law
商法 Commercial Law
經濟法 Economic Law
國際商法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模擬法內庭 Moot Court
聯系方式 Contact Us
政治容面貌 Political landscape
團員 Members
外貿業務員 Foreign trade clerk
物流操作 Logistics operation

呵呵 申請加分哦

『伍』 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的學科建設

系之初,全院教職工?SPAN lang=EN-US>19人(教師15人),五年來,國際法院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廣攬人才,加強和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截止目前,國際法院教職工45人,其中專職教師32人,教授4人,副教授17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1人;教師中法學博士5人,在讀博士後2人,在讀博士9人,具有博士學歷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41,2%,目前具有博士學歷的教師比例具全校之首; 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全部具備了碩士以上學位。國際法院教師中有半數曾有出國留學、攻讀學位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經歷,具有較高外語語言運用能力。國際法院已經形成了一支高學歷人才薈萃、團結協作、富有朝氣和創新精神的學術隊伍。
國際法系由建系前原法律系國際法教研室和經濟法系國際經濟法教研室合並整合為三個國際法學二級學科教研機構(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三個教研室),設立國際經濟法和世界貿易組織法兩個研究中心,並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形成了比較國際私法、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和國際金融法律制度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國際法系教師擔任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一人,理事四人;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一人;中國國際經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一人、理事兩人;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一人;中國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理事一人;中國航空法研究會理事一人;中國西部大開發法律研究會理事一人;法國經濟與法律科學協會理事一人;陝西省法學會常務理事和學術委員會委員一人。
三位教師擔任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與學位評估專家庫成員;一人擔任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庫成員;兩位教師擔任陝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律咨詢專家;三人擔任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律咨詢專家;一人分別擔任陝西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西安市人民政府和寶雞市人民政府法律顧問;一人擔任西安市人民政府專家決策委員會委員;一人擔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1999年國際法系被陝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學科;2002年和2004年兩次被國際法院選定為博士授權點申報的學科單位。 全系教師共出版專著23部,譯著4部;在《中國法學》、《法律科學》、《比較法研究》等法學核心刊物和其他重要期刊、報紙、雜志發表學術論文215篇。主編、參編國家級、省級及院級教材及工具書64部。
國際法系教師的學術成果先後榮獲陝西省人民政府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一項;西安市人民政府第三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司法部2000年度優秀法學研究成果三等獎一項;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一項;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北方十五省區優秀社科圖書獎一項;陝西省法學會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獲中國國際私法學會首屆優秀成果評獎優秀著作二等獎一項,優秀論文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
目前國際法系教師已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主持司法部科研項目一項;國家外專局項目兩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五項;院級重點科研項目兩項,院級一般項目十三項,院級青年項目兩項,校級教改項目六項。
國際法系承擔和主辦全國性和跨區域性學術研討會三次。(2000年中國入世與西部大開發法律研討會;2001年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年會;2004年新世紀中國國際私法立法發展與完善研討會)國際法系承辦的2001年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年會(21世紀中國國際私法論壇)獲得巨大成功,被學會認為17年以來組織最為周密、學術討論最為熱烈、參會人數最多的一次學術盛會,為國際法院贏得了聲譽,克羅埃西亞共和國駐美大使、國際法研究院院士彼得·薩塞維奇教授首次來華訪問並參會。
國際法系教職員工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努力奮斗、不斷進取,多次獲得政府和學院嘉獎。有部級優秀教師1人,院級優秀教師8人;一人獲陝西省先進工作者(省勞動模範)和陝西省師德先進個人稱號;一人被評為學院首屆師德標兵;一人獲陝西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稱號、一人獲院級先進工作者稱號;二人分獲陝西省傑出和優秀青年法學工作者稱號;一人兩次獲中國法學會全國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一人獲陝西省優秀出國留學人員表彰。
自建系以來,國際法系共舉辦國際法系列學術講座、報告76場,著名國際法學家、國務院學術委員會法學評議組成員、武漢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黃進教授;前大連海事大學校長、著名海商法專家、博士生導師司玉琢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國際商事仲裁法及海商法專家楊良宜教授;國際比較法研究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王貴國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饒戈平教授;首任中國籍WTO爭端解決機構專家、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曾令良教授;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肖永平教授;華東政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丁偉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導師周忠海教授和王傳麗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博士生導師陶正華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曉曄教授、台灣東吳大學楊楨教授等一大批國內著名專家學者都曾來國際法院擔綱主講國際法專題,對激發和促進國際法院教師和廣大學生學習和研究國際法的熱情創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著名歐盟法專家弗朗西斯·施奈德教授、加拿大約克大學珍妮特·沃爾克教授、韓國濟洲大學金富燦教授、日本京都大學未敏永和教授、德國多特蒙德大學沃爾夫岡·舒諾曼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利本教授、美國芝加哥大學肯特法學院著名國際經濟法學家DavidJ.Gerber教授、德國慕尼黑大學Joesf Drexl教授等10多位外國著名專家教授也應邀來國際法系訪問講學。
新中國國際私法理論奠基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法學教育家、國際法學家、武漢大學終身教授韓德培先生受聘國際法院首位榮譽教授,黃進教授等11名國內著名學者被聘為國際法院國際法學科兼職教授。
國際法系教師為省政府、人大、法院,全省各地、市政府、人大,各級公、檢、法機關、外商投資企業等部門主講WTO法及中國涉外法律知識70餘場;接受中央廣播電台、陝西省及西安市電視台就美國撞機事件、炸館事件、中國入世等專題采訪、發表國際法方面講話、意見30餘次,與陝西省電視台合作拍攝《入世大潮》專題片一部,為國家民航總局處理空難賠償案件發表法律意見2次,為省政府、省委發表咨詢意見5次,為省高級人民法院、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寶雞市中級人民法院、西安外貿企業協會等部門處理涉外案件發表咨詢意見二十餘次,發揮了國際法專業人才服務於政府決策、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地方經濟建設的學科優勢。 國際法系現設國際法資料信息中心(中文資料庫)和國際法外文資料室(省級重點學科資料室)兩個資料庫。圖書檢索設施齊全、功能多樣。目前已擁有中文圖書資料2000餘種、一萬余冊;國際法專業外文資料448種958冊;中文類法律期刊60餘種;港台國際法藏書129冊;裝訂歷次國際法學術年會論文17冊,極大支撐了國際法院國際法學的教學科研工作,滿足了培養高水平國際法碩士生的需要,也為國際法院國際法博士點的申報創造了重要的條件。
國際法系共接受國內捐贈圖書54部;接受國外學術機構和學者捐贈圖書226冊,與韓國濟州大學法學院建立固定資料交換關系。
在本科教學貫徹三創(創新、創造、創業)教育,嚴謹求學樹一流學風,積極扶持和鼓勵學生深造和求學,國際法系99級首屆畢業生共97人,67人參加考研,18人被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著名國內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迄今為止國際法系本科生已考取國內外碩士研究生近百人,考取博士研究生一人;四人經參加托福和雅思考試被錄取為英國愛丁堡大學、法國巴黎第二大學、法國利日摩大學等國外高校留學碩士生。
國際法系碩士生培養成績顯著。國際法院國際法學科培養的研究生有23人考取美國斯坦福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博士研究生,他們當中不少已成為專家、教授、高級律師和政府、司法部門的業務骨幹。
國際法系為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激發青年學人的科研熱情和學術志向,專設青年國際法學社和《國際法探索》等學生學術社團和學術專刊,為實現三創教育提供平台,以崇高的志向、嚴謹求實的學風和良好的國際法律業務素質的培養構成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流。目前國際法系在讀的本科生949人,國際法專業碩士生43人,接受法國巴黎第二大學留學生3人。國際法系正積極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合作,推動中澳合作培養國際商法碩士的教育項目。
國際法系學生積極參加學術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並取得優異成績。國際法系學生參加全國性學術大辯賽4次。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理律杯WTO法辯論賽、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法庭大辯賽、模擬聯合國大會活動均由國際法系教師指導和帶隊參加,獲最佳提案獎、最佳組織獎等獎項,為學院贏得聲譽。國際法系組織和訓練的國際法校參加全國理律杯模擬法庭辯論隊在2004年第二屆全國理律杯模擬法庭辯論賽中榮獲團體亞軍杯、最佳訴狀獎和優秀辯手獎三項大獎,是全國十五個參賽院校中唯一一個榮獲兩項集體大獎的參賽單位,是國際法校有史以來參加全國法庭模擬辯論賽取得的最高成績,為學校贏得了聲譽。國際法系合唱隊代表學院參加陝西省高校紀念建黨80周年合唱比賽獲二等獎,參加大學生藝術歌曲比賽獲三等獎,並獲教育部、文化部等六部委表彰;國際法系「走進WTO」法制宣傳日活動,被中央電視台紀念憲法頒布三十周年晚會現場采播,並被陝西電視台公共政法頻道報道;國際法系團總支三次被學院授予「社會實踐」先進集體;系黨總支被評為「陝西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學生中有一人獲「陝西省優秀團員」、一人獲「陝西省優秀學生幹部」,四人獲「陝西省優秀畢業生」稱號。一人在陝西省大學生藝術節書法比賽中獲得特等獎。在國際法院歷屆校園藝術節比賽中獲得大合唱、舞蹈、健美操、徵文等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受到學院表彰。「英語晚會」、「戲劇小品晚會」等活動在校園中引起良好反應。

『陸』 淺談如何讓中職學生學好經濟法

【摘要】:經濟法基礎是中職財會生一門必修學科,這門課原本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課,但是由於傳統填鴨式、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和單一的考試方法讓本來就不太願意學習的中職生覺著它理論性太強,枯燥乏味,慢慢地失去了對經濟法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經濟法 由淺入深 學習興趣 實用型人才 教學方法 (一)學習過程要循序漸近,由淺入深 中職生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自控能力不強,經濟法本身理論性較強,如果一開始就給學生講解很深的理論,學生就會產生懼怕的心理,所以老師在選材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開始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和習題,讓學生學習,等待學生入門之後,再適當地延伸。 (二)重視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培養實用型人才 1、用案例教學法提出問題,創設情境。案例教學法的出發點是激發學生個體探究動機,教師精心選擇案例,創設情境,便於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掌握知識,比如在講「經濟法律關系構成要素」中,用張三把錢借給李四,這一現實生活中簡單案例,提出誰是法律關系主體,誰是客體,誰是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和強烈的求知慾,讓他們積極去探索,積極思考,通過研究、分析獲得一些見解後,組織學生討論,從而理解什麼是經濟法律關系的三要素,即主體、客體、內容。案例的運用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思考的慾望,主動地尋找答案,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用案例分析解決經濟法中的問題。經濟法案例應來源於鮮活的現實生活,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討論案例,直接參與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和評價,這就為鍛煉提高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造能力創造條件,把握案例的關鍵,創造性地評價案例,敢於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從而解決經濟法中的實際問題。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比如在講破產法時,我設計了一個企業頻臨倒閉的案例,然後問:假如你是這個企業的老總,你該如何走出困境,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小組討論基礎上進行全班討論,遇到焦點問題,還可進行辯論,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同學們踴躍發言,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在每個學生發言後要針對性地提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案例分析中出現的亮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最後我做總結性發言,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到教學主題上來。 3、用案例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案例的實用性。經濟法案例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鮮活案件,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現實性,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增強觀察生活、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地案例,避免了枯燥地陳述,同時對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形成主動學習態度有很大的好處,達到開放式教學效果。 4、案例教學的優勢非常明顯,但在具體操作中還要注意以下問題:選材時要注意難度適中,貼近生活。因為太難的案例讓學生不知從何下手,產生畏難情緒或依賴思想,造成冷場,不利於調動學生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案情太簡單,答案一望而知,學生會感到索然乏味,同樣會降低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真實性強、貼近生活的案例,能夠拉近案例與學生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心理距離,吸引學生的注意,教學效果會更好。案例教學中還可以充分運用《今日說法》、《經濟與法》、《律師視點》等視頻資料,變平面的聲音信息為音、畫、圖、文等多層次立體化互動傳播。要注意的是,老師必須精心選擇案例素材,在播放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在合適的時機停止播放,巧妙設問啟發學生思考甚至展開討論,待視頻播放完畢之後,老師針對節目中介紹不夠透徹或者有爭議、有疑問的地方進一步闡述。這樣不但可以吸引學生注意,活躍課堂氣氛,使師生非常愉悅的完成教學過程,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三)注重測試反復多樣,不拘於考試一種方法 由於中職生學習經濟法基礎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就業,再加上中職生本生懶散,學習動力不足的特點,因此在對中職生測試經濟法掌握情況時,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一是把平時作業和課堂案例分析情況設置成分值,把學生課堂表現按優良可差分成四個等級,並做好登記。二是採用周考和月考的形式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的測試,鞏固學到的知識點。三是採用模擬法庭和案例辯論、知識問答的形式進行測試,增加考試的趣味性。 總之,循序漸近的學習過程有利於學生提升學習信心,產生學習興趣;生動的案例教學有利於學生學會運用法律邏輯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綜合職業能力;形式多樣的測試方法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讓我們的學生都能成為實用型人才!(河北省武安市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柒』 求經濟法法庭模擬劇本

審判長:無;主審法官(審判員):XX;書記員:XXX;書:請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入庭就坐;書:查明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到庭情況,核對證件;書:原告是否到庭?;原:到庭;書:原告訴訟代理人是否到庭?;原代:到庭;書:被告是否到庭?;被代:到庭;書:原、被告是否有證人出庭作證?;原:沒有;被:沒有;書:請肅靜,現在宣布法庭紀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庭規則》的規定

12


審判長: 無

主審法官(審判員):XX

書記員:XXX

書:請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入庭就坐。

書:查明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到庭情況,核對證件。

書:原告是否到庭?

原:到庭。

書:原告訴訟代理人是否到庭?

原代:到庭。

書:被告是否到庭?

被代:到庭。

書:原、被告是否有證人出庭作證?

原:沒有。

被:沒有。

書:請肅靜,現在宣布法庭紀律。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庭規則》的規定,下列人員不得旁聽:未成年人(經法院批準的除外);精神病人和醉酒者;其他不宜旁聽的人。

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必須遵守下列紀律:

(一)未經審判長許可,不準錄音、錄像和攝影;

(二)不得隨意走動,未經審判長許可,不準進入或退出審判區;

(三)未經審判長許可,不得發言、提問,發言提問時不準使用侮辱性、攻

擊性語言;

(四)不得鼓掌、喧嘩、吵鬧和實施其它妨礙審判活動的行為;

(五)證人到證人室聽候通知,不得參加旁聽;

(六)所有人員庭審期間禁止使用行動電話、傳呼機、對講機等通訊工具;

(七)所有人員庭審期間禁止吸煙。

對於違反法庭紀律且不聽勸告的,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可以口頭警告、訓誡,也可以沒收錄音、錄像、攝影器材,責令退出法庭或者經院長批准予以罰款、拘留。

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等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書:全體起立,請審判長、審判員入庭就坐。

審:請坐下。

書:報告審判員,原告宋淑峰、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無敵支公司法定

代表及訴訟代理人已到庭,庭前准備工作就緒,可以開庭。

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現在核

對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基本情況。首先核對原告方的基本情況。原告請報上你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業、住所、身份證號等基本情況 原:

審: 原告的委託代理人,請報上你的基本情況

原代: 代理許可權:一般代理。

審:下面核對被告方的基本情況,被告法定代表,請報上你的姓名、性別、出生

年月、住所地,身份證號。

被:

審:被告委託代理人,請報上你的基本情況。

被代:* 代理許可權:一般代理。

審:核對完畢後詢問各方當事人對於對方出庭人員有無異議。原告有無異議。 原:無異議。

審:被告有無異議。 被:無異議。

審:經審查,原告123和委託代理人、被告昌邑市華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和委託代理人符合法律規定,可以參加本案庭審活動。杭州市人民法院今天在此就原告123與被告中被告昌邑市華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確認和公司盈餘分配權一案進行公開審理,現在宣布開庭。

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第一款、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

本案由審判員***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進行公開審理,書記員***擔任本案記錄。

審:下面告知訴訟權利和義務。

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第五十二條、

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民事訴訟當事人有以下訴訟權利和義務:

(一) 有就案件事實進行陳述和申辯的權利;

(二)有委託代理人,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

申請執行的權利。

(三)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反駁原告訴訟請求,

有權提起反訴;

(四)雙方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未經審判長同意

不得擅自發言;

(五)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按撤訴處理,被告未經法庭許可中

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六)雙方當事人有義務自覺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並

按規定繳納訴訟費用。

審:原、被告是否清楚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義務?

原:清楚了。

被:清楚了。

審:在庭審過程中,當事人除享有以上訴訟權利以外,還有申請審判員及有關人

員迴避的權利。如果你們認為審判員、書記員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可以提出事實或理由申請迴避。

審:原告是否申請迴避?

原:不申請。

審:被告是否申請迴避?

被:不申請。

審:雙方什麼時候受到開庭傳票?

原:三天前。

被:三天前。

審:原、被告在三天前收到開庭傳票,符合法律規定,可以繼續開庭。現在圍繞

雙方爭議的事實進行法庭調查。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反駁對方的主張的,也應提供證據或說明理由。

審:先由原告陳述訴訟請求、事實及理由。

原:2001年11月,昌邑市鐵礦改制為{公司0}(以下簡稱華星公司)。華星公司是由原告

姜光先等49名股東共同出資成立,注冊資金為50萬元,其中原告姜光先出資14萬元,占注冊資本的28%。華星公司分別於2004年3月、2004年7月、2005年5月進行了三次公司盈餘分配,再加上2005年下半年應分配而尚未分配的公司盈餘,原告應得88萬元,但是被告沒有向原告支付。自被告公司成立以來,還按月息2分支付股權利息,被告也未向原告支付。為此,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1)被告支付原告公司盈餘分配款(分紅)88萬元;(2)被告支付原告股權利息款12.88萬元(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9月);(3)由被告承擔訴訟費用。(4)確認原告的股東資格

審:下面由被告答辯。

被:(1)原告在被告處的投資是原告挪用國家的資金注入的,是犯罪行為,因而原告不能

享有股權;(2)本案應屬確認之訴,而不應為給付之訴;(4)原告自始至終沒有取得股東資格,不能分取紅利,原告主張的股金和利息請求無事實依據,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審:現在雙方當事人就爭議的焦點進行舉證、質證。舉證方應將證據的出處、證

據的名稱及證明目的逐一表述,質證方圍繞證據的三性及證據證明力的大小簡要闡述自己的觀點。所有證據應在質證階段出示,否則本庭不予認定。先由原告向法庭舉證。

審:首先由原告出示證據。

原代:1華星公司工商登記材料,其中原告姜光先出資14萬元,占注冊資本的

28%;2華星公司設立時的公司章程,其中載明原告姜光先是股東之一。

審:下面由被告進行質證。

被代:無異議

審:對原告出示的證據,被告無異議的本院予以確認,有異議的待後予以確認。 審:下面由被告舉證。

被代:.1:2003年6月2日,山東省昌邑市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證實原告姜光先投入到華星公司的資金14萬元系挪用應屬於華星公司的資金,昌邑市人民檢察院已從姜光先個人處追繳全部14萬元贓款

2.昌邑市體改委和經貿局文件,證實因姜光先已構成犯罪,不能再擔任董事長,取消其股東資格,由其他人認購其14萬元出資;

3.華星公司股東大會決議,證實39名股東(無原告姜光先)出席會議,以舉手錶決方式一致通過了股東大會決議,因其14萬元屬於挪用的企業資金,所以不享有股權,取消其股東資格,並推選趙安會為新的董事長;

4.華星公司提供的三個股東的出資證明書

審:原告可以對被告提供的證據進行質證。

原代:我方對於被告提供的第2和第3點證據有異議,被告方無權取消原告的股

東資格。

審:對被告出示的證據,原告有異議的待後予以確認。

審:原被告雙方還有什麼證據需要補充的嗎?

原、被:沒有了。

審:針對原被告出示的證據,其中沒有異議的部分,本院予以確認;對於存有異

議的部分,待本院進一步審查後再予以確認。法庭調查到此結束。

審: 下面進行法庭辯論。在法庭辯論開始前我院根據法庭調查的情況總結了如下兩個案件爭議焦點:(1)原告姜光先是否還具有被告華星公司的股東資格?(2)原告姜光先主張的分紅和股權利息應否支持?原被告對於上述總結的爭議焦點有無異議?

原代: 沒有。

被代:沒有。

審: 下面由原被告雙方圍繞爭議焦點進行辯論。首先由原告發表辯論意見。 原代: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山東天航律師事務所接受姜光的委託,指派我作為其訴訟代理人我們認為,原告姜光的請求有充分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請求法院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主要理由如下:

『捌』 求助,經濟法課堂上模擬法庭,我是被告組的,還要寫答辯狀,應該怎麼辦

你根據對方出了起訴狀來答辯就可以了,抓住對方起訴狀中的幾個點來答
既然是模擬,你可以跟對方協商一些證據什麼的,交鋒情況,有利證據,不利證據等,分配,這樣模擬法庭會好看的

熱點內容
違法行為都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9 20:24:19 瀏覽:898
16字方針是依法治國的 發布:2025-05-09 20:01:16 瀏覽:623
大一期末考試經濟法 發布:2025-05-09 19:37:01 瀏覽:432
江門司法熱線 發布:2025-05-09 19:35:01 瀏覽:767
電網應急管理規章 發布:2025-05-09 19:24:57 瀏覽:908
業主委員能聘法律顧問嗎 發布:2025-05-09 19:08:55 瀏覽:78
2015年法律碩士法學統考大綱 發布:2025-05-09 19:07:39 瀏覽:228
規章規定落實方面問題和整改措施 發布:2025-05-09 18:28:37 瀏覽:989
多少歲負責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9 18:27:52 瀏覽:289
聽法治教育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09 18:11:25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