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寄送價目表
① 簽訂買賣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買賣合同是一方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另一方,另一方支付價款的合同。轉移所有權的一方為出賣人或賣方,支付價款而取得所有權的一方為買受人或者買方。
簽訂買賣合同時應注意的問題
合同的形式,又稱合同的方式,是當事人合意的表現形式。
從種類上分,可以將買賣合同分為口頭形式、書面形式。
口頭形式是指當事人用語言為意思表示訂立合同,而不是用文字表達協議內容的合同形式。
書面形式是當事人以書面文字表達協議內容的方式,它的表現可以是合同書以及任何記載當事人要約、承諾和權利、義務內容的文件。
書面形式是當事人最為普遍採用的一種合同約定形式。合同採取書面形式,雖然比較復雜,但優點在於權利、義務記載清楚,便於履行,發生糾紛時也容易舉證和分清責任,有據可查。因此對於關系復雜的買賣合同,最好採取書面形式。
買賣合同的成立與生效問題
合同的成立指合同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協議。合同的生效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一定的法律約束力。
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如下:
1.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訂約主體是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既可以是未來的合同當事人,也可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
2.對合同的標的數量等內容協商一致;
3.須具備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
合同生效的要件有如下: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4)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區別問題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故又稱要約引誘。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區分要約和要約邀請:
依法律規定作出區分。這就是說,法律如果明確規定了某種行為為要約或要約邀請,即應按照法律的規定。例如,根據《合同法》條文規定,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根據當事人的意願來作出區分。此處所說的當事人的意願,是指根據當事人已經表達出來的意思確定當事人對其實施的行為主觀上認為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
根據訂約提議的內容是否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條款來確定該提議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要約的內容中應當包含合同的主要條款,這樣才能因受要約人的承諾而成立合同。而要約邀請只是希望對方當事人提出要約,因此,它不必要包含合同的主要條款。
根據交易的習慣即當事人歷來交易做法來區分。例如詢問商品的價格等,根據交易習慣,一般認為是要約邀請,而不是要約。
買賣合同中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問題
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時間
《合同法》第133條對買賣合同標的物轉移時間作了如下規定:「標的物的所有權目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具有知識產權內容標的物的所有權的轉移
《合同法》第137條規定:「出賣具有知識產權的計算機軟體等標的物的,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該標的物的知識產權不屬於買受人。」
關於標的物孳息的歸屬問題
《合同法》第163條對此明確規定:「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買賣合同中標的物的風險問題
在標的物風險轉移問題上,主要應注意下列事項:
根據《合同法》第147條規定,「出賣人按照約定未交付有關標的物的單證和資料的,不影響標的物毀損。滅失風險的轉移」。
根據《合同法》第149條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的,不影響因出賣人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買受人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權利」。
注意標的物風險轉移時間與標的物所有權轉移時間的區別。標的物的風險轉移時間與該物所有權轉移時間在多數情況下是一致的(因為一般情況下都是白交付之時轉移),但並不是任何時候都一致。一般情況下,標的物的風險應自出賣人將該物的實際交付給買受人時起轉移,而不管當事人對該物所有權轉移是如何約定的,也不管法律對所有權轉移是如何規定的。
注意標的物風險轉移與佔有標的物的區別。當事人是否交付標的物與當事人是否佔有標的物在一般情況下是一致的,交付標的物之時也是轉移標的物佔有權之時。但在有的情況下,交付標的物並不意味著買受人佔有標的物,因此,實際佔有標的物的一方當事人並不承擔風險責任。
作為合同一方當事人,在訂立買賣合同時,應對上述問題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在訂立合同時盡最大可能做出對自己有利的約定,而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避免在合同履行中因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而吃啞巴虧。
② 《合同法》關於要約承諾規定是什麼
【為您推薦】龍口市律師
鹽都區律師
崇州市律師
台山市律師
羅庄區律師
順平縣律師
茶陵縣律師
在買賣活動中,作為采購方向對方表達簽署合同的意向後,對方收到要約,如果同意簽署合同,會做出相關承諾。接下來雙方會選擇時間就合同細節進行探討,並最終訂立合同。關於要約和承諾在《合同法》中明文規定。那麼《合同法》關於要約承諾規定有哪些條款,下面我們通過小編摘錄的相關條文做個了解吧。
《合同法》關於要約承諾的規定
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的方式。
第十四條: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要約邀請時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第十七條: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要約可以撤銷。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的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第二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二)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三)承諾的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的變更。
第二十二條:「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據此,承諾一般應以口頭形式、書面形式作出,或者根據交易習慣或要約的要求以行為作出。對於沉默或不作為是否可以是承諾的方式,法律未作規定,但通常認為,如果當事人又特別約定或交易習慣允許以沉默或不作為的方式作出承諾的,法律應承認承諾的效力。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我國《合同法》關於要約承諾規定的內容,不難發現,一方做出要約,要確保內容明確,並且如果對方承諾的話,發出要約一方要遵守要約的內容。同時,承諾的一方應當以通知的方式告知要約方。通常情況下,要約一旦發出就不能撤回,需要撤回的話要事先通知對方。
延伸閱讀:
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效力及法律後果
起訴合同無效是怎樣的,屬於合同的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格式要求
③ 甲公司向社會散發商品目錄,按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甲公司的因為應視為要約,還是要約邀請
《合同法》第十五條規定:「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已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業廣告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對照該條款規定,甲公司向社會散發商品目錄,通常指明什麼商品、什麼價格,而並不會指明交易數量和履行時間、履行方式,對方不能以「是」或者「同意」等因對要約邀請肯定的詞語的答復而成立合同。因此,商品目錄的發送,只是商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推銷商品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當然表達行為人希望訂立合同的意思,但並不表明他人表示承諾就立即會達成一個合同,它自然不符合作為要約的構成要件,只能視作要約邀請。
④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公告都屬於要約邀請~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的問題
^是要約邀請哦。 ^_^ 說白了就是引誘(要約)。
以下參考內容。
要約邀請,又稱回為引誘要答約,根據《合同法》第15條之規定: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如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但商品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則視為要約。因為要約邀請只是作出希望別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約邀請可以向不特定的任何人發出,也不需要在要約邀請中詳細表示,無論對於發出邀請人還是接受邀請人,都沒有約束力。
要約與要約邀請的比較
①要約是當事人主動願意締結合同的意思表示,而要約邀請(要約引誘)是當事人表達某種意願的事實行為,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②要約中含有當事人願意承受拘束的意旨;要約邀請本身無任何法律意義。
③要約的內容要具備訂立合同的必要條款;而要約邀請則不必具備。
要約邀請的常見形式
1、寄送的價目表
2、拍賣公告
3、招標公告
4、招股說明書
5、商業廣告
祝你好運。
⑥ 關於《合同法》的幾道問題
希望你能滿意!
多項選擇題:
1、上海某甲公司向廣州某乙公司合同訂購一套大型成套設備。雙方約定,乙公司分三批向甲公司支付,每批貨物在甲公司驗收後向乙公司支付相應貨款,在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第二批貨物時,甲公司發現這批貨物與第一批貨物不能配套。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甲公司可以就第一批、第三批貨物解除合同
B:甲公司不能解除第一批貨物合同,因為該批貨物甲已驗收,並支付貨款
C:甲公司可以解除第二批貨物的合同
D:如果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支付第二批貨款,甲公司有權拒絕
【答案】:BCD
【依據】:《合同法》第166條,「出賣人分批交付標的物的,出賣人對其中一批標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致使該批標的物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標的物解除。[所以甲可以解除第二批]
出賣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標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約定,致使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的交付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買受人可以就該批以及今後其他各批標的物解除。
買受人如果就其中一批標的物解除,該批標的物與其他各批標的物相互依存的,可以就已經交付和未交付的各批標的物解除。」
2、甲公司於7月2號向乙公司發出要約,要賣給乙公司10輛轎車,甲公司要求乙公司15天內答復。甲公司的要約於7月5日到達乙公司。7月3日,甲公司又給乙公司去信,這十輛汽車甲公司另有他用,不能出售,請乙公司原諒,第二封信於7月6日到達。乙公司7月7日回信表示接受甲公司的一切條件,該回信7月10日到達,甲公司拒絕交貨,請根據已知條件,選擇下列正確的選項()
A:甲、乙之間的合同不成立,因為要約已經被撤銷
B:甲、乙之間的合同成立,因為要約沒有被撤銷
C:甲、乙之間的合同於7月10日承諾到達時成立
D:甲、乙之間的合同不成立,因此乙只能追究甲的履約責任,不能追究其違約責任
【答案】:BC
【依據】:《合同法》第19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因附期限,甲所以不能撤銷要約,7月10日承諾到達甲方,合同成立。
3、關於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自當事人簽訂書面合同時生效
B: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
C:對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D:約定了支付利息的,借款利息不得高於同期銀行最高貸款利率
【答案】:BC
【依據】:《合同法》第210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第211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司法解釋則具體規定為約定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
4、甲、乙為兄弟,甲借給乙人民幣1萬元,約定年息800元.問:甲、乙的借款合同是()
A:有償合同
B:無償合同
C:單務合同
D:雙務合同
【答案】:AC
【依據】:有償合同是指當事人因取得權利(包括利益)須償付一定代價的合同。所以是A
這個合同屬於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為民間借款合同,屬於實踐合同,即《合同法》第210條,「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也就是說,甲把錢借給乙之後,合同才成立並同時生效。此時,乙方有按時返回甲錢款和支付利息的義務,而甲無需向乙履行任何義務,所以是單務合同。單務合同:指一方當事人[本題為甲]只享有權利而不盡義務,另一方當事人[本題為乙]只負義務而不享有權利的合同。注這類合同的成立生效點。
5、甲想購買一批鐵礦石,委託乙提供媒介服務。在乙的撮合下,甲和丙順利的簽訂了鐵礦石買賣合同。甲、丙雙方對乙的工作非常滿意,但在乙的報酬和費用支出由誰承擔問題上產生了異議。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報酬應由甲和丙負擔
B:報酬應由甲自己負擔
C:居間費用應由甲和丙均擔
D:居間費用應由乙負擔
【答案】:AD
【依據】:乙為甲丙提供的是居間服務。[注報酬與費用的區別]
《合同法》第426條,「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對居間人的報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根據居間人的勞務合理確定。因居間人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該合同的當事人平均負擔居間人的報酬。[本題中為甲和丙]
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間活動的費用,由居間人[本題中為乙]負擔。」
6、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發生的下列哪些旅客傷亡事件不承擔賠償責任?()
A:一旅客因制止扒竊行為被歹徒刺傷
B:一旅客在客車正常行駛過程種突發心臟病身亡
C:一失戀旅客在行車途中吞服安眠葯過量致死
D:乙免費乘車嬰兒在行車途中因急剎車受傷
【答案】:BC
【依據】:《合同法》第302條,「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規定適用於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所以,AD仍需要賠償。
單項選擇題:
1、商品價目表是下列何種性質的行為()
A:要約邀請
B:要約
C:反要約
D:承諾
【答案】:A
【依據】:要約邀請,又稱為引誘要約。《合同法》第15條,「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2、甲乙是同班同學,甲給乙3000元錢,委託其代買一台電腦。在商場3000元被小偷偷走,則3000元的損失應由誰負擔?()
A:甲
B:乙
C:甲、乙平均分擔
D:乙承擔大部分
【答案】:A
3、下列有關借用合同的說法正確的是()
A:借用合同是有償合同
B:借用合同是諾成合同
C:借用合同是雙務合同
D:借用合同的標的物是特定的非消耗物
【答案】:D
【依據】:借用合同又稱「使用借貸合同」,是出借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將出借物無償交給借用人使用,借用人在一定期限內或使用完畢後返還原物給出借人的合同。借用合同的顯著特點是無償性、互助性、返還性。借用關系主要發生在朋友及熟人之間。
特徵:
1、借用合同是出借人把出借物的佔有、使用權定期或不定期轉移給借用人的一種合同。 2、借用合同的標的物是不可消耗物、特定物。借用人借用標的物的目的在於使用,使用完畢後借用人要返還原物。
3、借用合同是無償合同。
4、借用合同是實踐合同、單務合同。出借人必須將出借物交給借用人,合同才能成立。
⑦ 保險合同訂立,分為要約,那兩個步驟
保險合同訂立,分為要約和承認兩個步驟。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合同成立要經過邀約和承諾兩個階段,保險合同與一般合同一樣,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也要通過兩個階段:要約與承諾。
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第十三條 訂立合同方式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
第十四條 要約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第十六條 要約的生效
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未指定特定系統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視為到達時間。
(7)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寄送價目表擴展閱讀:
《合同法》對保險合同的格式條款的規定:
第三十九條 格式合同條款定義及使用人義務
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第四十條 格式合同條款的無效
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第四十一條 格式合同的解釋
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