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違反勞動合同法辭職的損失

違反勞動合同法辭職的損失

發布時間: 2025-05-02 02:30:22

❶ 員工違反公司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並且無辜離職是否給予工資

工資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但可要求其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❷ 工作期間由於失誤給公司造成了損失,辭職後是否還要賠償

工作失誤給公司造成損失,依法應當賠償,如果工資未發的,可以扣除部分工資;如果辭職的,仍然應當賠償。但具體的數額應當協商確定,協商或調解不成的,可以通過訴訟解決。請參考以下法律資料: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2)違反勞動合同法辭職的損失擴展閱讀: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還指出,如果造成了損失,公司有權利從工資中代扣: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條 本規定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執行。

❸ 因公司違反勞動法提出辭職怎麼補償

1. 如果員工因公司違反勞動法而選擇辭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員工可能有資格獲得經濟補償。
2. 員工主動辭職通常不會獲得賠償,除非公司存在特定違法行為,如未支付勞動報酬或違反法律法規。
3. 如果公司未遵守勞動法規定,員工應當保留證據,並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以追求合法權益。
4.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員工在特定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這些情況包括:
- 員工依據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 用人單位依據第三十六條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員工協商一致。
- 用人單位依據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 用人單位依據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 除非用人單位維持或提高勞動合同條件,員工不同意續訂,否則依照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依照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
-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❹ 職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公司可否要求其賠償

勞動者未經批准,擅自離職的,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由此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勞動者應當予以賠償;但用人單位需承擔損失的舉證責任。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❺ 離職後被公司起訴賠償損失

1. 如果公司能提供證據證明員工離職導致了公司的損失,且員工在辭職後一個月內,公司有權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並要求前員工賠償損失。
2. 法律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該條規定勞動者如果違反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❻ 員工擅自離職怎麼賠償公司損失

法律分析:1、如果勞動者沒有提前30天書面通知單位辭職,可能需要賠償單位由此造成的損失(如果合同中有約定),如臨時招聘新人所要花費的招聘費用。

2、如果簽訂了培訓協議,需要根據協議約定向單位支付因提前離職所應支付的違約金。

3、如果簽訂了保密協議,並且勞動者違反了保密協議的保密約定,需要向單位支付違約金。

4、如果勞動者未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而直接到新單位工作,給原單位造成損失的,原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與新單位一並支付其損失。

綜上所述,員工不想繼續工作的話,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到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要求。如果未經批准擅自離職,則要承擔員工擅自離職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按照合同條款支付違約金。單位追償損失的時候,要以實際損失為准,並考慮員工過錯程度及工資收入等情況。

擅自離職又稱自動離職,是指勞動者不辭而別,不履行法律規定的離職手續,是一種違法行為,使得其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實際上處於一種效力待定的狀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照法律規定,依法通知或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提出。如果員工不辭而別,未作說明,單位可視情況發展作出處理,如果員工僅是失蹤了幾天,又回到公司則應視為曠工;如果員工持續不歸,經通知仍不回公司或無法通知聯絡,超過公司規定的曠工期限,則可根據公司的規章制度作出相應處理,包括結束彼此的勞動關系。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❼ 工作一月就辭職,離職期間給公司造成損失

勞動者在辭職期間給用人單位造成一定損失的,用人單位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勞動者進行一定賠償的。

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3、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熱點內容
尹田關於合同法的理解 發布:2025-05-02 05:52:57 瀏覽:16
行政法中是否承認類推解釋 發布:2025-05-02 05:50:12 瀏覽:782
民事訴訟法全文2013年1月1日 發布:2025-05-02 05:43:44 瀏覽:292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是 發布:2025-05-02 05:07:33 瀏覽:580
離婚案能法律援助嗎 發布:2025-05-02 05:06:49 瀏覽:588
施工方擅自停工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2 05:06:04 瀏覽:447
泰安蘇律師 發布:2025-05-02 05:04:29 瀏覽:586
刑事訴訟法上繳法條 發布:2025-05-02 05:03:03 瀏覽:107
夏令營法學 發布:2025-05-02 05:02:22 瀏覽:438
寵物用品前台接待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2 04:55:23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