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的抵銷案例題

合同法中的抵銷案例題

發布時間: 2022-06-04 01:11:09

合同法 案例求解……

1、屬於好意提醒。甲沒有支付相應對價,未構成合同關系,乙不用賠償。
2、乙的回復不是承諾,而是新的要約。因為對合同的主要內容(價格)作了修改。
3、甲廠因貨物質量不合格,將這批原料退回乙公司,乙公司簽收,未提出異議,說明乙公司對退貨行為予以認可,則乙公司理當付款。雙方債權債務均已到期,且屬同一性質,其中一方可主張抵消,故甲的主張成立。
4、因先抵押的債權未登記,不能對抗後已登記的債權。登記的抵押優先受償。

㈡ 合同法案例分析,求答案

案例一、顯然是甲方違約,因為甲方的合同要素完整,並加蓋的蓋章,這樣就形成主動邀約,而乙方在甲方約定的時間內簽署了合同,並按照甲方合同的要求履行了合同,而甲方說其合同不是要約,顯然不成立,即該合同在議付簽署後成立。因此,甲方應該按照違約處分。

案例二、農場可以不付賠償責任——因為,農場雖然發出邀約,但該邀約並不完善,即供貨的數量沒有確定。雖然晚到的農民在規定的時間內趕來,但是,因為數量有限,因此,晚來的農民能夠賣到長毛兔。這個責任農場可以不負。

案例三、甲方應負賠償責任——因為,甲方與乙方已經達成協議,且乙方在給定的時間內籌備款項,而甲方在沒有事先通知乙方解除協議的情況下,與丙方完成交易,致使乙方蒙受損失,這明顯是甲方違約。因此,甲方應對乙方負賠償責任。

㈢ 合同中關於抵銷的

《合同法》已失效,我國現行《民法典》關於抵銷的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且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抵銷;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當事人另有約定、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條當事人互負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到期債務抵銷;但是,根據債務性質、按照當事人約定或者依照法律規定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第五百六十九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㈣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法理分析
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生效合同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我國的合同法律制度規定了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主要包括承擔繼續履行合同、採取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等內容,這三種違約責任形式可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適用,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適用兩個或全部責任形式。
(1)甲油料廠要求供銷社繼續供貨是有法律依據的。因為,雙方合同約定由供銷社供應甲油料廠黃豆30噸,現黃豆只供應了10噸,所以甲油料廠有權要求繼續供貨。
(2)若合同沒有明確約定是否繼續供應黃豆,依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甲油料廠有權要求供銷社繼續供貨。《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3)訂立合同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履行合同獲取預定的利益,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對方就無法實現權利。如果違約方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對方(受損害方)認為實現合同權利對自己是必要的,有權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違約方不得以承擔了對方的損失為由拒絕繼續履行合同,受損害方在此情況下,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強制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所以供銷社不能只賠償損失或者只支付違約金而不繼續履行合同。
重點把握哪些行為屬於違約責任;一旦對方有違約責任的形式;違約責任規則、原則的闡述;
原題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ce7e60100btco.html

㈤ 合同法案例分析

個人認為:
1。姜某不予將那電費的行為不是在行駛同時履行抗辯權。 所謂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有權拒絕自己給付的權利。它的構成要件是:1、須雙方因同一合同互負對價債務; 2、須行使抗辯權曲當事人沒有先給付義務; 3、須雙方債務已屆請償期; 4、須對方當事人未為給付或提出給付。 所以,從構成要件來姜某就不符合第一個要件,因為這兩個義務不是同個合同中的對待給付義務,不能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
2。A公司無權因為姜某拖欠電費而將其斷電。理由是:A公司欠姜某500元,而其所欠的的電費是310.28元。姜某以此提出的拒絕履行電費的給付可以理解為債的抵銷的意思表示,並且該意思表示已經通知給了對方,可以成立債的抵銷。債自抵銷之時就已經在相應范圍內消滅,,即姜某已經不欠A公司電費而A公司卻還欠姜某500-310.28=189.72元的租賃費用。故A公司無權以此為由而將其斷電。
3。A公司不能將櫃台再出租給別人。理由是:姜某的停止營業系A公司拒絕為其供電,更何況停止營業不能成為A公司認為其自動退出的理由。A公司的做法系違約行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法學 案例分析題

1 1)合夥企業要求承擔連帶責任,不得約定:企業債務以其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
2)丁對其存續期間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戊對其加入前的債務也要承擔!!甲乙丙連帶
3)合同確認無效。若B在甲丁通知前已經實施該合同,又不知他們內部約定,則合同對已實施部門有效,B是善意第三人
2
《合同法》條文:第九十九條 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由此可以看出,抵銷,是指雙方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以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抵銷依其產生的根據不同,可分為法定抵銷與合意抵銷兩種。法定抵銷由法律規定其構成要件,當要件具備時,依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抵銷的效力。依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抵銷效力的權利,稱為抵銷權,屬於形成權。合意抵銷是指按照當事人雙方的合意所為的抵銷。它重視當事人的意思自由,可不受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的限制。當事人訂立的這種合同叫做抵銷合同,其成立應依民法關於意思表示的一般規定。抵銷合同的效力是消滅當事人之間同等數額之內的合同關系。不能抵銷的情況:主動債權(即行使抵銷權一方的債權)超過訴訟時效的,其債權人不得主張抵銷。但被動債權(即行使抵消權一方的對方的債權)超過訴訟時效的,可適用抵銷。
我的總結:
1,互負債務,互享債權,都要求合法。 2,債務種類相同 3,債務到期 4,非不得抵消之債
後一個問題有歧義啊……我看不太懂啊……最後趙某以3000做股入飯店嗎?那是不可以的!先不說合夥人同意否,單張用入股資金還債就是不合法的!兩種債是不同性質的,不可以抵消。趙欠的是合夥企業債務,而張是個人債務。
希望回答正確合夥

㈦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

張如果是給付合理的對價,因認定張是善意取得,買賣合同有效;陳的損失可向王主張

㈧ 急!案例分析(合同法)

1.因為權利義務均已經那個履行完畢而終止
2.因為免除而終止。因為乙方的意思表示已經做出、到達甲方後,甲方沒有表示反對,即視為免除生效;
3.不能。因為法律規定的抵消必須要雙方當事人同意或者可以抵消的債務屬於同一種性質,而醫葯費用具有人身屬性的侵權之債,2000元的債務是合同性質的合同之債,所以不能抵消。

㈨ 《合同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
1、甲公司和乙工廠之間的合同沒有成立。雙方採用合同書的形式訂立合同,按照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的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時合同成立。而甲公司並未在合同上蓋章,因此合同尚未成立。
2、甲公司承擔的是締約過失責任。由於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導致合同未能訂立,造成了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害,因此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3、乙工廠可以要求甲公司賠償1000萬元的損失。甲公司提出,乙工廠須先徵用土地培訓工人後甲公司方能在合同上蓋章,因此乙工廠出資1000萬徵用土地培訓工人所花費的費用就屬於訂立合同的費用,屬於因相信合同有效成立而遭受的損失,屬於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有權要求甲公司賠償。
案例二
1、商店與張某的合同屬於可撤銷的合同。合同法規定,在訂立時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撤銷。商店將相機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賣給了張某,已經構成了顯失公平,屬於可撤銷的合同。
2、商店的訴訟請求可以成立。合同法規定,對於可撤銷的合同,當事人一方可以向法院請求變更或者撤銷。因此商店可以提出請求,如果是撤銷合同的話,雙方就應該返還原物和價款,也就是退貨;如果是變更的話,就是按照正常價格購買,要補足應付的價款。

㈩ 合同法案例 求解

1、甲不能要求乙賠償損失。因為甲提醒乙下車是一種非法律事實行為,即好意施惠行為,這種「承諾」對甲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
2、甲向乙發傳真屬於一種買賣合同中的要約行為,此時只要乙同意,就屬於法律上的承諾,乙承諾時該10台空調的買賣合同成立。但是乙對價格有異議,根據合同法第20條第四項的規定,屬於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了實質性變更,甲的要約失效了。雖然甲的要求失效,但乙回復甲的傳真的行為屬於一個新的要約,此時如果甲同意,可以構成對要約的承諾,合同成立。
3、甲乙之間25000標的額的買賣合同因質量問題解除,根據合同法第97條的規定,解除後甲乙雙方恢復原狀,乙公司應將貨款全部退還甲公司。合同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的行使抵銷權的條件是「雙方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此題中,雙方互負到期債務,可以抵銷。
4、根據物權法規定,不動產抵押權自登記時生效。因此30萬元的抵押權沒有生效,50萬元的抵押權生效,因此30萬元的債權其實是一般債權。公司到期不能還款,因抵押權可以優先受償,房產拍賣所得應先償還50萬元的貸款,不足部分轉成一般債權。如果足以償還50萬元的貸款,剩餘的部分用來償還30萬元貸款。
登記的抵押權按時間的先後順利受償,此案中如兩抵押權都登記了,房產拍賣所得先償還30萬元貸款,剩餘部分償還50萬元貸款,不足部分轉為一般債權,不具有優先受償性。
這四道題中,第3題我不太確定,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果回答錯誤,希望不要誤導你。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記得給分。謝謝。
有問題,你可以繼續提問。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