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共享單車中經濟法

共享單車中經濟法

發布時間: 2022-06-04 04:11:51

❶ 共享單車是否屬於公共財產

是。何為共享。共享即分享,將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權或知情權與其他人共同擁有,有時也包括產權。既然它命名為共享單車,所以說它本身就是大家所共有的,它就屬於公共財產。

❷ 試結合經濟學相關知識分析共享單車帶來的"負外部性"包括哪些

A私人成本小於社會成本
因而,外部不經濟,也就是負的外部性,鼓勵過多本該退出的廠商留在產業內,造成產業不合理的局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污染的廠商。其污染環境的成耿膽鈍感墁啡惰拾伐漿本是包括在社會成本中的,如污染空氣會降低附近房地產商的定價能力,造成社會經濟成本。但是,由於這部分成本很難界定,因而在中國,這部分成本對於廠商來說,因為不需要付出貨幣進行補償,因而廠商會將其視作零成本。這就造成了私人成本小於社會成本。進一步分析,如果按照社會成本進行供需分析,此行業最佳廠商數量為10,但實際上由於廠商不考慮這部分成本,實際的廠商數量一定會大於10。這一點從供需曲線可以得出:當MC曲線下移時,產量將增加。

❸ 共享單車使用現狀都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網路新聞,有很多問題,比如說地區出現私鎖舉報抓到直接最高拘留十五天,還有各種因為亂停放出現的交通事故,國家會出現相關規定的

❹ 用經濟法原理分析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的出現肯定是對市民有好處的,但是如何管理是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未至科技的百花分市民信用評價體系可根據預設模型自動計算市民個人信用得分,形成個人信用報告,同時支持人工評價功能。百花分到達一定的分數,可免除共享單車的使用押金,次一級的可獲得押金優惠。共享單車公司也可以對使用單車民眾的信用進行打分,作為對個人信用分的補充。將共享單車與政府的個人信用體系連接,也減小了共享單車公司的運營風險,借用單車的民眾在政府系統有信用記錄,相當於有了政府的擔保,一旦車輛丟失、損毀也更容易獲得保險賠付。共享單車+個人信用分,約束了對共享資源動歪腦筋的使用者,也一定程度上為發起公司減小了風險。只有完善了管理辦法才能讓共享單車走的更遠。

❺ 共享單車目前有哪些法律問題

「共享」模式和車輛提供方式都有各自的優點,也都存在不成熟之處,目前正處於探索和完善之中,只不過受制於復雜的城市環境、道路通行條件、政府監管、用戶素質等問題,在實際運營中產生了較多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從其運營和引發的問題看,單車公司、平台、消費者之間主要是以下幾種法律關系:
租賃關系
單車提供方與消費者之間的租賃關系。無論是ofo還是摩拜共享模式,消費者只要同意相關的租賃條款並掃碼租賃單車後,就與單車提供方形成了租賃關系。
作為出租共享單車的公司或平台一方,其所提供的單車必須符合國家的產品質量規范,並滿足基本的安全使用需求。在管理上,應提供配套的還車、管理和維護保養服務。如果因管理上的原因,導致使用人無法歸還單車而引發糾紛的,則應根據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
除此以外,還應履行明確的告知義務,在消費者租賃之前,對租賃期限、價格、保管義務、糾紛解決方式等涉及租賃雙方重要的權利義務應作出明確的說明,並通過app平台等渠道預先告知消費者等等。
作為使用共享單車的消費者,有自由使用共享單車的權利,也有遵守雙方的權利義務約定,按時繳納租車費用,並保證租賃期間車輛的完好無損的義務。如果因人為原因造成車輛受損的,則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此外,還應遵守相關管理規定,以指定或約定的方式歸還車輛等等。
侵權、違約責任
因單車自身質量問題引發的侵權或違約責任。如果單車公司提供的車輛不符合國家安全標准或者雖然符合,但在使用中因保養維護不力等原因導致車輛達不到安全使用的狀態,如電剎車系統失靈造成消費者人身受到損害的,則公司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在維權時,消費者也可通過租賃合同關系來要求單車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行政、刑事責任
因故意損毀引發的行政或刑事責任。自從單車投入使用以來,有單車輪子被拆掉的、車把手不翼而飛的、腳蹬被卸載的。更有甚者,一些「聰明」者,直接將車扛到自己小區樓下甚至自己樓道門口,還有一些使用者索性將車輛用額外的密碼鎖鎖死,實現了共享向獨享的轉化。由於部分單車的成本高達6000元左右,一旦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人為損毀單車,情節較輕的,可以給予行政處分,如治安拘留等;如果單車使用完之後不予歸還,有可能觸犯刑法關於侵佔罪的規定;如果沒有使用,只是在路邊看到單車就把鎖撬開帶回家,則可能涉嫌盜竊犯罪。
另外,對於損害、隨意破壞的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涉嫌構成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的犯罪等。如近期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就對一起共享單車失竊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韓某因將共享單車搬回家,構成盜竊罪,被法院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
因違規停放引發的行政責任。有的在使用完單車後,隨意違規、佔道停放,導致單車被城管等部門暫扣的,此時,行為人既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又要承擔對單車公司、平台的法律責任

❻ 共享單車屬於哪種所有制經濟

共享單車屬於哪種所有制經濟?個體所有制本。

❼ 試結合經濟學相關知識分析共享單車帶來的"負外特性"包括哪些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❽ 共享單車從經濟方面怎麼發展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在公共區域提供的自行車共享服務。作為分享經濟領域的新業務,共享單車已成為當前熱點。特別是伴隨著摩拜、ofo為代表的一批共享單車的相繼推出,其隨用隨騎、網上支付的便捷性迅速受到市場青睞,也因踐行綠色交通、低碳出行、創造清潔城市而受到資本熱捧。但在共享單車為市民出行帶來方便的同時,其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也浮出水面。在此背景下,需要「解剖」好共享單車這只「麻雀」,找到分享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措施,使分享經濟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大眾。

共享單車發展面臨的三方面問題

(一)違規使用損害分享經濟的持續性。共享單車用戶使用後可以將單車停放在路邊不影響行人正常通行的規定區域內,方便用戶隨用隨取。為方便後續用戶,共享單車都明確禁止使用者將其停放在小區、地下及室內車庫、胡同以及收費通車區域。但自共享單車運營以來,違規使用問題不斷。一是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現象日趨嚴重。用戶隨意停放單車、佔用盲道,影響了行人的正常通行,引起社會不滿、引發市民投訴,出現了抵制共享單車的聲音。二是「公車私有化」行為暴之於公眾。有用戶為方便自己取用,將單車違規停放在樓道里、隱藏在草坪里,使得方便大眾出行的公共物品僅能為個人服務;更有甚者通過給單車上鎖、塗改二維碼等違規使用行為,使共享物品變為私人物品,造成了共享物品在使用上的不可持續。

(二)失德行為擾亂市場秩序的和諧性。為防止共享單車遭偷盜和惡意損壞,以摩拜為代表的共享單車企業一方面研發了單車智能鎖,內置了電路板、晶元、SM和GPS卡等,方便尋找自行車位置;另一方面,在設計初期對市場上傳統自行車易損耗部位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從硬體方面對單車進行了創新改造,如車胎採用了實心防爆胎、以應用軸承替代車鏈的方式驅動自行車等。但在單車投入使用後,被盜事件、惡意損毀事件依然突出。一是回收和出售共享單車公開化。被偷盜單車出現在網路二手交易平台,摩拜、ofo的單車被分別以2000元、99元不等的價格進行回收,不僅引起了網路輿論,還帶來了負面示範效應。二是惡意損壞提升了單車的耗損率。據ofo公關總監的透露以及網友提供的圖像資料證實,共享單車目前主要是遭到黑摩的司機及一些自行車停車場的人員破壞,部分單車因損毀嚴重已無法使用。根據摩拜單車的官方調查數據,僅運營四個月,摩拜單車的耗損率已高達10%。

(三)狂熱投資挑戰行業發展的可控性。共享單車因其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的便捷化和綠色化而被資本市場所看好,融資節奏和資金額度屢創新高。例如,2016年,僅摩拜、ofo、優拜、小鳴四家共享單車平台共完成15輪融資;2017年伊始,摩拜已完成新一輪超2.15億美元的融資。統計顯示,涉及共享單車領域的投入資本已超過30億元人民幣。在資本的瘋狂湧入下,共享單車平台熱衷於通過大量投放提高單車覆蓋率,而這種城市「圈地運動」卻暗藏風險。一是為搶占市場份額進行的「燒錢戰」「價格戰」已上演。例如,繼摩拜、ofo推出半小時1元的騎行價格後,小藍、酷騎等單車分別將價格定為半小時0.5元和0.3元,通過降價、補貼搶占市場份額的方式將為行業企業後續發展埋下隱患。二是多家單車企業在尚無統一規劃協調的情況下已造成部分地區單車過量投放。以共享單車在深圳的投放量為例,深圳目前常住人口的官方統計數約為1137萬,按照當前較為科學的計算城市單車容納量的方法計算,深圳最多隻能容納近8萬輛單車。僅據摩拜單車和小藍單車將於年底前在深投放10萬輛、3萬輛的計劃來看,就已遠超8萬輛的容納極限。

共享單車問題折射分享經濟發展需跨越「三道坎」

(一)徵信體系落後是分享經濟的「攔路虎」。分享經濟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進行的陌生人之間的交易,這種交易模式決定了信用是分享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即享受分享服務的群體信用水平越高,則分享物品使用的周期越長、分享經濟的服務效力越強、分享經濟發展得越持久。然而,一方面,我國目前的徵信體系仍不足以制約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道德缺失。共享單車中的「公車私有化」、在線短租中的房屋設施毀損、P2P網貸中的「跑路」現象,均折射出分享經濟中信息不對稱性所導致的道德風險問題突出,並將嚴重影響共享物品的持續使用和分享經濟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企業自建的信用體系無法對用戶違規行為形成威懾。例如,雖然共享單車、共享租車、共享租房等企業均通過完成交易、拍照分享、舉報等方式構建了自身的信用體系,但因用戶可隨意選擇更換同類企業,違規的信用成本較低,使得企業自己解決信用問題的效果有限。因此,國內個人信用體系尚不健全、信用數據碎片化、徵信制度等配套制度不完善、金融徵信以及各類行政管理徵信難以與平台企業實現有效對接,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分享經濟的發展。

(二)市場監管缺失是分享經濟的「絆腳石」。在「互聯網+」和創新創業的不斷推動下,分享經濟涌現出大量融合性新業態,這些基於互聯網技術的新興分享模式具有開放性、交互性、網路化等特徵,快速創新的實踐使現有市場監管在效力和內容上均顯不足。

❾ 共享單車反映的是什麼經濟學原理

1、上班族地鐵兩端路程2、臨時用車3、不必花錢買車,不怕丟4、公交線路不方便的時候5、堵車又趕時間的情況

❿ 共享單車面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具有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以及社會性。從共享單車的預付押金規則來看,這種方式極容易形成巨大資金池。而司法實踐中,公安機關在辦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案件時,一個重要考量因素就是看行為是否會形成資金池。以目前佔有共享單車市場相當份額的某單車運營者為例,據統計其在全國投放量為400萬輛,每輛押金為99元,每輛車可以鎖定8人,由此估算該公司的資金沉澱將達到30多億元,而這種吸收資金的行為並不需要經過任何部門的批准。同時,共享單車的押金模式還可通過互聯網面向所有社會公眾適用,具有公開性。雖然這種模式並不類同於傳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慣用的還本付息形式,但其暗含的「持續服務」「便捷服務」也可解釋為另一種「利誘性」,這也符合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特點。
其次,有構成集資詐騙罪之嫌。如上所述,共享單車的押金模式會形成巨大的資金池,但目前對該資金的具體監管方式、監管主體卻處於空白狀態。一旦共享單車企業捲款跑路,將會直接對共享單車用戶造成經濟損失,此時有可能涉嫌集資詐騙罪。這種情況與P2P網貸平台捲款跑路具有相似性。目前,現實中已出現用戶退還押金滯後、維權無果的情況。這也說明,共享單車押金形成的資金池極有可能存在被挪用的風險。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