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312條
1. 快遞公司把我的快遞弄丟了,應該賠償多少錢呢
如果是網購包裹丟失,這個處理起來比較簡單,直接找賣家,賣家會自行處理:補發或者退款。如賣家不予處理或處理不滿意,可以在溝通無解的情況下請網購平台官方介入。
如果是私人郵寄包裹,這個處理起來相對復雜。首先請寄件方提供郵寄單(或快遞單號)及有效證件到當地快遞點進行索賠處理。如對當地快遞點索賠結果不滿意,可聯系快遞公司客服電話進行處理。如對快遞公司索賠結果不滿意,或者快遞公司無法按照事先約定賠償的情況,可以請求司法介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11條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312條貨物的毀損、滅失的賠償額,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交付或者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法律、行政法規對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和賠償限額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根據《合同法》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快遞單上的保價條款是格式條款,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應對其中的免責、限責條款盡到提示、說明義務,否則對方當事人可申請法院撤銷或認定該條款無效。
同時,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你可以主張合同中保價免則部分無效。這樣由快遞公司承擔責任。首先該免則條款是否屬於無效可能有爭議(需視具體情況而定)。
但是,由於沒有保價,你如何舉證你寄送物品的價值呢,光憑快遞單上填寫的貨物名稱很難做為有效證據。所以,你要找到能證明你寄出物品的價值的證據。
舉個例子:
陳某網購了一部手機,價款2800元,收貨後因不滿意,遂通過快遞方式退貨,陳某將貨物包裝好交付給某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並支付快遞費。
後該手機在流通環節中不明原因丟失,陳某要求快遞公司賠償他手機價款,但卻被快遞公司告知,因其未選擇保價,所以只能賠償他3倍的快遞費,大約30元。
陳某無法接受這樣的賠付結果,遂將該快遞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手機損失2800元。
「三倍資費」的賠償基於一個大前提:
根據《郵政法》第47條規定:未保價的郵件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最高賠償額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3倍。
這樣,似乎覺得快遞公司賠付3倍快遞費是有法可依的。但其實,很多消費者都不知道,該規定中「三倍資費」的賠償是基於一個大前提的:
根據《郵政法》規定,此法適用於郵政企業,是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及其提供郵政服務的全資企業、控股企業。
也就是說,「三倍資費」賠償只適用於提供郵政普遍服務的郵政企業,而快遞企業是經營性、盈利性企業,不屬於郵政企業,故不能適用未保價商品最高賠償不超過郵費三倍的規定。快遞企業不適用《郵政法》的賠償規定。
2. 快遞這種情況丟了快遞員要賠嗎

小區門衛代收快遞卻丟失該怎麼辦?給您支個招!
第二種意見認為,物業管理部門應當承擔部分責任。既然快遞員把包裹放在物業,物業沒有拒絕,就應當視為默認同意其放置快遞,應當承擔部分保管不當的責任。
快遞員將包裹放置在小區物業管理處或門衛室,如果物業管理人員並沒有簽收包裹,則物業與業主之間沒有形成保管合同關系。湖南楚章律師事務所許小軍對此同意第一種觀點,物業公司不對代收快遞承擔遺失的賠償責任。再之,小區物管或保安沒有義務幫忙代收,特別是業主的重要文件或貴重物品,簽收快遞是收件人本人的責任。
業主快遞遺失,如何尋找救濟途徑
如果快遞遺失,業主如何尋找救濟途徑呢?許小軍認為,應該業主與快遞公司通過協商達成賠償意見,如果不能協商成功,那麼可以根據《合同法》、《郵政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訴諸法律維權。
實踐中,當快遞包裹丟失糾紛產生後,快遞公司一般按照《郵政法》的規定賠償。特別引用《郵政法》第47條規定:「郵政企業對給據郵件的損失依照下列規定賠償:(一)保價的給據郵件丟失或者全部損毀的,按照保價額賠償;部分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保價額與郵件全部價值的比例對郵件的實際損失予以賠償。(二)未保價的給據郵件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實際損失賠償,但最高賠償額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三倍;掛號信件丟失、損毀的,按照所收取資費的三倍予以賠償。但實際上,業主不要被快遞公司給偷梁換柱把法律誤解了。《郵政法》第45條規定,「郵政普遍服務業務范圍內的郵件和匯款的損失賠償,適用郵政法關於賠償的規定;郵政普遍服務業務范圍以外的郵件的損失賠償,適用有關民事法律的規定。」這意味著郵政法第47條郵政普遍業務最高「不超過所收取資費的三倍」的規定是不適用快遞包裹的,快遞公司不能按照不超過包裹單上的價格的三倍進行賠償。因為上述快遞業務不屬於郵政普遍業務,損失賠償應當適用我國合同法關於貨運合同的規定。根據合同法第312條規定,貨物的毀損、滅失的賠償額,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第61條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交付或者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法律、行政法規對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和賠償限額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 格式合同規定貨物丟失按運價的三倍賠付,是否有效
[案情回放]
2008年7月,封和成從尹德經營的電訊經營部購買了一部手機,但該手機在10月便發生故障,於是封和成便將手機交回尹德處進行修理。尹德將手機用盒子包裝好交給和作翔經營的某汽車貨運配載站從甲地送到乙地經營部修理,尹德支付了運費10元。和作翔交給尹德貨物簽收單第3聯,在該貨物簽收單上,註明了「貨物按實際價值保險,如遇意外本站按保價賠償(未投保發生意外,本站按運價的三倍賠付)」的格式條款。和作翔在運輸過程中將尹德托運的手機遺失,尹德賠償封和成一部新手機。尹德便向和作翔要求賠償,但和作翔拒絕了尹德的要求,雙方為此發生糾紛。尹德遂起訴至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和作翔對尹德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專家點評]
《合同法》第312條規定:「貨物的毀損、滅失的賠償額,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交付或者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的市場價格計算。法律、行政法規對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和賠償限額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在貨運合同中,當事人可以對貨物的毀損、滅失的賠償額進行約定,但本案承運人對於「未投保發生意外,只能按運價的三倍賠付」的條款是為減輕自己的賠償責任而加重託運人的負擔,因為運價10元的三倍即30元與手機的價值相差甚遠,所以,該條款違反了公平原則,損害了托運人的合法權利。
《合同法》第40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52條和第53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因此,「貨物按實際價值保險,如遇意外本站按保價賠償(未投保發生意外,本站按運價的三倍賠付)」的格式條款是無效的,和作翔應當對尹德的損失予以賠償。
4. 快遞未保價,《消費者權利保護法》說應該保護消費者 但是《合同法》311和312條否定了按照實際損失賠償
兩者適用范圍是不同的,《消法》是適用於生活消費需要而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領域,快遞是否適用消法要看具體情況
5. 物流丟失貨物,如何賠償
6. 法律問題:甲方將貨車租賃給乙方,但火車車未上任何保險,丙方在不知情(不知道未上保險)
《合同法》第311條:承運人對運輸合同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所以這案件要看這場意外是基於什麼發生的,才能最終確定誰承擔責任。再者,沒有上保險,並不能說明甲出借的貨車存在質量問題,一般甲是無需承擔責任的。是否上保險,是關繫到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
7. 快件丟失如何賠償
沒有報價無論那家快遞公司都是一樣賠錢的,就是快遞費的3倍。因為,快遞單背面有註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