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的署名

合同法的署名

發布時間: 2022-06-08 14:24:09

『壹』 甲方署名公司簽名是代表人如何認定甲方主體

摘要 對啊,認定簽字的那個人,在法律上是這樣的,如果公司不蓋章就屬於在公司層面無效。

『貳』 如果合同股東有多個人,最後落款簽字怎麼簽合法

合同法》第十二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二)標的;(三)數量;(四)質量;(五)價款或者報酬;(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七)違約責任。第六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終止是指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或者有其他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出現導致勞動合同關系消滅。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的終止只有法定情形的終止,沒有約定條件的終止,否則,即使約定了,也是無效

關於合同簽訂的流程,一般來說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醞釀階段,所謂醞釀階段就是經雙方就合同的主要內容,各個條款,進行協商討論,達成意向性的一個文本框架性的協議,這是醞釀討論階段。第二個階段就是根據醞釀討論階段的情況,由一方起草文本,起草文本交於對方進行修改補充完善,然後交由對方進行審查修改,就是文本的提出與修改階段,這個可以是經過幾個回合,然後各方都對合同的主要條款內容,文字這些達成了一致,沒有什麼修改意見了。就進入第三個階段,就是簽字蓋章階段。簽字蓋章階段一般由一方簽字蓋章,送交另一方,進行最後的簽字蓋章。蓋好了章,然後就是互換文本,這就是合同簽訂的整個流程。

『叄』 合同落款寫的「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這樣的合同有效嗎

合同落款寫的最終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這樣的合同是無效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該行為屬於格式條款。凡合同約定內容存在異議的,應當按照不利於提供合同樣本一方來解釋。
法律分析
格式合同不同於其他合同,是由提供者一方事先擬定好的相應的免責條款。擬定合同條款的一方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事先擬定好條款,包括免責條款。特別是有關免除或者限制責任的內容,更是經過反復研究,避免承擔過多責任,想方設法地免除或限制責任。而對另一方當事人來講,由於對格式條款的內容事先不知,一旦簽訂合同才接觸相關條款,而格式條款的內容又很多、很細。往往只在意權利和義務,很少注意到提供方設定的或隱藏設定的免責條款,而且這些免責條款往往表述得似是而非,非專業人員很難一下子看清其中的奧妙。因此,合同法規定要求提供格式合同者在訂立合同時,必須以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當事人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並對這些條款予以說明。如果格式條款的提供者在訂立合同時,未盡提請對方注意和說明的義務,屬於強迫對方當事人接受不公平條款,則該免責條款無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六條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對方注意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等與對方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第四百九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格式條款無效:(一)具有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條規定的無效情形;(二)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三)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肆』 關於署名權的合同書

從知識產權法保護的角度看,編劇屬於作者,署名權是隨著作品的完成自然產生的,作品用任何形式表現出來,它的編劇署名都是你們,署名權是不能剝奪的。如果製作人不在編劇上寫你們的名字,你們可以告他。 從合同法保護的角度看,你們在接關於動漫編劇的活時,應該簽訂一個僱傭或承攬合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署名權的問題只要在這個合同中以條款形式提出,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單獨簽訂一個合同。
麻煩採納,謝謝!

『伍』 勞動合同公司署名

勞動者和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時,公司署名最好加蓋公司的公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陸』 簽署合同和簽訂合同的區別是什麼

簽署合同和簽訂合同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簽署指在文件、條約、憑證等上簽字。「簽訂」的「訂」是經過商討而立下的意思。而「簽定」的「定」的許多義項中,相關的義項也有「商定」意即通過協商使之確定。

2、出處不同

簽署語出范仲淹 《舉許渤簽署陝府判官事狀》:「伏望聖慈,特與改轉京官,簽署 陝府 判官廳公事。」

《現代漢語詞典》中收錄了「簽訂」一詞,注釋為「訂立條約或合同並簽字」。從詞的結構來說,「簽訂」是並列結構,是一個詞。

3、使用的場合不同

簽署指在某些正式文件、某些條約或者是某些憑證等上面進行簽字。另外簽署不一定需要在文件上簽字,也可以是蓋章等形式。簽屬是已經定案的,簽署了的協議,已經生效的協議。簽訂是大家只是初步訂下來的協議,還沒有最終定案的協議。

4、法律效力不同

在合同上簽字的時間、地點為合同成立時間、成立地點,不一定與合同生效時間一致。而簽署的合同一般署名時即生效。

(6)合同法的署名擴展閱讀:

引證解釋

1、官名。 宋 置。即簽書。 宋范仲淹《舉許渤簽署陝府判官事狀》:「伏望聖慈,特與改轉京官,簽署 陝府判官廳公事。」《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癸巳,以樞密直學士石熙載簽署院事。

簽署樞密院事自熙載始。」陳垣《史諱舉例·避諱改前代官名例》:「簽書本作簽署, 張齊賢 ……諸人,皆除簽署,或同簽署,史家避 英宗 諱『曙』,追改為書。」參見「 簽書 」。

2、在文件、條約或憑證上簽字。巴金《利娜·第十四封信》:「我想他一定引我到辦公室去簽署一張釋放 波利司 的命令。我心裡非常高興。」

『柒』 合同簽名簽在哪裡「甲方」處還是「代表人」處

合同簽名一般都是在合同上標有簽字的位置上簽名。究竟是在甲方處簽字,還是在代表人處簽字,根據當事人協商確定,根據合同上標注的簽字。
1、合同簽名一般都在合同的結尾處
雙方草擬合同並且列印出來,如果雙方對合同內容沒有異議,就可以進入最後一個程序簽字,蓋章,按手印。合同簽名簽在哪裡?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產生了疑問,合同簽字一般都在合同的結尾處。合同簽字簽在合同標明應由當事人簽字的位置上。合同簽字一般都是在右下角結尾處。
2、合同是經過雙方同意共同制定的
雙方當事人同意,並且採用合同書寫形式來訂立合同,當事雙方都應該在合同上簽字,也要蓋章,有的則要求畫押。合同是本著雙方當事人同意,共同協商制定的,尊重雙方當事人,合同是雙方當事人都認可的,然後才能拿去列印。合同一式兩份,甲方的合同有乙方的簽字,乙方的合同有甲方的簽字,這是雙方自願前提下簽的協議,遵守法律相關規定。
3、合同簽字簽在哪裡,要按照雙方協議規定簽字
在合同上簽字,如果是代表人,就簽在代表人處簽字,公司蓋章,留公司簽字。如果是個人簽字,在甲方處簽字就可以了。通常在合同上列印著:甲方(簽章)代表人(簽字),下面一行是年月日。公司和個人身份不同,簽字的位置也不一樣。甲方如果是個人就沒有代表人,就不用在代表人那一欄裡面簽字,直接在甲方處簽字蓋章就可以了。簽字的時候就是平時使用的正常筆跡簽字就可以,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只需要一筆一劃地寫清楚就可以了。

『捌』 合同書簽名如果不是自己真名字是否生效

對方能證明,是本人簽的假名字,此合同有效;若為別人幫你簽的假名字,則合同無效;

1、訂立合同中不使用真名簽名,屬於欺詐行為,《合同法》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合同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2、如果簽的假名雖與戶籍登記不一致,但屬於日常活動中用來表示行為人意思的其他名稱,如果該簽名行為是行為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並未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經簽名的合同應屬於符合雙方合意的有效合同。

3、如果行為人在對他人利益有侵害的可能性的前提下簽的假名,使對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違背自身的真實意思,則行為人的簽名行為效力待定,該合同可撤銷或變更。

(8)合同法的署名擴展閱讀:

合同生效實質要件

一、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由於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基礎,並以產生一定法律效果為目的,故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行為的意義和後果。

訂立合同的主體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作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自然人作為合同當事人,必須具備《民法典》規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即作為合同主體的自然人,應該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作為合同主體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它們的行為能力是不同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只有在登記核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濟活動,才具有法律效力,法人、非法人組織只有在它們的經營范圍內簽訂的合同,才受法律保護。

二、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真實為一切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條件。也是合同生效的核心要素。如果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實、或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或逃避法律的行為,或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行為,都將導致合同不發生法律效力。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的內容和目的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在法律、法規沒有規定時,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禁止性規定。同時,合同的內容和目的不得損害他人利益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此外在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合同還應當符合法定形式。

合同生效

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是指合同發生法律效力普遍應具備的條件。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的民事行為,有效合同是合法的民事行為即民事法律行為,因此民事法律行為應具備的條件,也就是合同生效的一般條件。《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同生效

『玖』 合同簽名是否一定要和身份證一致才具有法律效力

1、合同簽名不是一定要和身份證一致才具有法律效力。

2、合同的頭部和結尾內在姓名旁邊簽身份證號碼是為容了避免被告以簽字人與自己同名而抗辯。因姓名可能同名但身份證號碼唯一,所以通常建議連帶簽寫身份證號碼。

3、合同簽名如果和身份證號碼不一致,通常按合同簽名人作為合同當事人。但有案例中,法官曾以身份證號碼對應的人作為合同擔保人的情形,大致理由是身份證號碼具有唯一性,在擔保人欄該人寫下自己身份證號碼是願意擔保的意思表示。

(9)合同法的署名擴展閱讀:

以下情況,合同可以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成立的合同;

(二)顯失公平的合同;

(三)因欺詐成立的合同;

(四)因脅迫成立的合同;

(五)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

『拾』 合同上簽別人的名字蓋自己的手印,這樣合法嗎

《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採用書形式訂立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成立。
上簽別人的名字是效力待定的,若被那個人(被簽署的名字的主人)追認則有效,其不追認則無效。
無效是相對有效而言的,它是指雖然已經成立,但因欠缺生效要件,其在內容和形式上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因此確認為無效。
無效是具有違法性的。無效的違法性特點,表明此類從根本上不符合國家意志。因此,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護。
無效自始無效。一旦被確認無效,就產生溯及既往的效力,即自成立時起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以後也不能轉化為有效。無論當事人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履行完畢,都不能改變無效的狀態。
無效是當然無效。由於無效是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因而它為法律上的當然無效,即其無效,無須當事人主張即產生無效的法律後果。
無效具有不履行性。當事人訂立無效後,不得依據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履行,也不承擔因不履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的違約責任。
確認無效的具有法定性。效力的確認,事關當事人訂立的目的能否實現,以及當事人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護的問題。同時,效力的確認,還關繫到交易能否正常進行和社會經濟秩序穩定的重要問題。因而,對無效的確認,應採取慎重態度。因此,法律規定,無效的確認歸人民法院和仲裁,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此項權利。
關於無效的分類,根據無效的程度來劃分,可以將無效劃分為部分無效和全部無效的。部分無效的,是指的部分內容無效,而且無效的部分並不影響整個的法律效力。全部無效,是指內容違法的,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宿遷法院位置 發布:2025-05-06 01:30:40 瀏覽:781
趙恆律師 發布:2025-05-06 01:25:32 瀏覽:927
公司法第151條 發布:2025-05-06 01:25:29 瀏覽:71
經濟刑法練習 發布:2025-05-06 01:25:23 瀏覽:60
國際經濟法是法嗎 發布:2025-05-06 01:20:32 瀏覽:72
延吉司法班 發布:2025-05-06 01:01:13 瀏覽:749
賓川法院 發布:2025-05-06 00:56:14 瀏覽:342
刑事訴訟法證人保密 發布:2025-05-06 00:42:20 瀏覽:274
刑法強奸罪第幾條 發布:2025-05-06 00:42:11 瀏覽:477
文物局立法 發布:2025-05-06 00:21:55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