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講的啥

合同法講的啥

發布時間: 2020-12-24 16:07:04

❶ 勞動合同法第47條講什麼啊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解析:
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時,就涉及到如何計算經濟補償的問題。計算經濟補償的普遍模式是: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應得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及有關國家規定對工作年限及經濟補償標准作了明確的規定。
一、計算經濟補償中的工作年限
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應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如果由於各種原因,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及時簽訂勞動合同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如果勞動者連續為同一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但先後簽訂了幾份勞動合同的,工作年限應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如勞動者甲自2008年在某企業工作,期間勞動合同一年一簽,一直工作到2012年。最後一份勞動合同期滿後終止,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時,計算的工作年限應從2008年算起,共四年。如果勞動者為同一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多年,但間隔了一段時間,也先後簽訂了幾份勞動合同,工作年限原則上應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已經支付經濟補償的除外。總之,本條「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的規定,不能理解為連續幾個合同的最後一個合同期限,原則上應連續計算。當然,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用人單位利用短期勞動長期用工的現象將會減少,這主要是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兩個措施,一是連續簽訂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是勞動合同期滿終止的,用人單位也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
根據勞動部1996年關於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中規定,對於因用人單位的合並、兼並、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
另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前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法和原有關國家規定計算經濟補償。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後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二、計算標准
經濟補償的計算標准為: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關於經濟補償的計算標准延續了我國以往的做法。根據勞動法第二十八條的授權,1994年12月3日,勞動部頒布了《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規定了計算經濟補償時,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增加了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三、計算基數
計算經濟補償時,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關於一個月工資是勞動者本人月工資、本企業的職工月平均工資還是當地月平均工資,在勞動合同法制定過程中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最後規定月工資是指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之所以如此規定,主要有以下考慮:第一,保持制度的延續性,原有規定有不足的,適當進行修改。《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本辦法中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用人單位依據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於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准支付。按照該規定,月平均工資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內容,這樣的規定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保護低收入勞動者的權益,但失之於設計過於復雜,不利於勞動者掌握。同時也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做法不同。因此,勞動合同法統一了月平均工資的內容,這樣便於操作,一目瞭然。第二,講究公平性,平衡勞動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勞動合同法規定月平均工資為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這樣的規定一方面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有的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年限比較長,最初的工資可能比最後的工資要低得多,考慮到物價等因素,因此勞動合同法規定了以最近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標准。另一方面也考慮到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應與勞動者本人的工資收入相適應。一般來說,某一崗位的工資受市場規律的調節,有的工作崗位的工資水平很高,有的工作崗位的工資水平較低。某一個地區,不同企業之間有著很大差別。如果規定以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或者當地平均工資為標准,將對用人單位明顯不公。
四、計算封頂
在勞動合同法制定過程中,有的意見認為有些高端勞動者,工資收入較高,談判能力較強,在勞動關系中並不總處於弱勢地位,如果完全適用經濟補償的規定,用人單位負擔太重,也體現不出經濟補償的性質和特點,建議勞動合同法作出調整。這種觀點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最迫切的問題是如何更好的保護處於弱勢地位的低端勞動者的基本勞動權利,對於高端勞動者,可以通過法律強制性規定和市場調節並舉的方式,保護其合法勞動權益。但考慮到我國還沒有將勞動者區分不同群體,並適用不同法律的先例,在立法技術上也較難處理,因此勞動合同法並沒有將高端勞動者排除在保護范圍之外,但在經濟補償部分對高端勞動者作了一定限制。即從工作年限和月工資基數兩個方面作了限制,規定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用人單位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另外,為督促用人單位及時支付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❷ 合同法課程講什麼內容

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在私法領專域中,從某種意義上屬說合同即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合同法是調整和規范平等主體之間在訂立、履行合同過程中的一系列行為和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合。合同法是法學專業的重要的基礎學科,也是民商法學科的主幹課程之一,其開設在法學專業學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市場經濟就是合同的經濟,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對培養學生尊重契約和遵守契約的現代契約意識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本課程分為總論和分論兩大部份:總論部份主要內容包括:合同的概念和分類、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擔保、合同的變更和解除、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分論部份則分別介紹了我國合同法規定的13種合同類型。

❸ 合同法講解的詳細書籍

1、如果你是要進行司考的,建議用鍾秀勇或李仁玉行等人的書籍。
2、如果不是進行司考的,那建議看王利明教授的書籍

❹ 大學的《合同法》主要是講什麼的難不難

在我國,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它主要規定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保全、違約責任等問題。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是最新版本的合同法。下載地址: http://bbs.zzue.com/thread-6095-1-3.html

❺ 從合同法來說,這句話怎麼解釋

前半句話意義不大,合同期滿後,沒有其他約定限制的,甲乙雙方都有內權決定續租容或停租。

有意義的是確定「必須在一個月前通知乙方」是限定「甲方可根據情況確定續租或停租」還是「甲方若急需用房",還是」甲方因急需用房而確定期滿後停租「。以下是兩種理解:

1.如果這句話是合同中單獨規定合同到期後如何處理的條款,那可以理解為:如果甲方確定到期後停租的,應該在到期一個月前通知乙方。如果這樣理解的話」甲方若急需用房」就沒什麼用了,急需都要提前一個月通知,不急需就更要提前通知!

2.還有一種理解是甲方有權在期滿前因急需用房而單方解除協議收回房子,但必須一個月前通知乙方。這種理解需要通過推理填補很多沒有明確文字表述的內容:」甲方若繼續用房「隱含著甲方要在期滿前收回房子使用。
總之,僅根據這一句話兩種理解都可以成立,如何確定要根據合同的其他條款綜合考慮。如合同中有沒有約定雙方在期滿前都不能單方解除合同等等。

❻ 請講一下合同法基本原則

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對合同關系的本質和規律進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貫穿於合同法始終的根本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條: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平等原則)
第四條: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自願原則)
第五條: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
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
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序良俗原則和合同原則)
平等原則: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這決定了民法的根本原則是平等原則。
含義:(1)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2)民事主體平等地享有權利、承擔義務;(3)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受法律的平等保護;(4)民事主體的民事責任平等。
自願原則是指:自願原則又稱為意思自治原則,是指民事主體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斷,自主參與民事活動,管理自己的私人事務,不受國家權力和其他民事主體的非法干預。
公平原則:公平原則包含了等價有償的意思,即在民事活動中,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外,當事人取得他人財產利益應向他方給付相應的對價。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中應誠實可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權力和履行義務。
保護公序良俗原則是指:民事主體的行為應當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風俗,不得違反國家的公共秩序和社會的一般道德

❼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講的什麼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解析:
本條是關於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勞動合同制度中最關系雙方利益的行為, 目前,勞動合同方面發生的大量爭議,大多是由於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業片面強調其用人「自主權」,隨意解除勞動合同,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有不少勞動者誤解「擇業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辭而別,影響企業勞動力的正常流動。 因此,我國將勞動者的保護重點放在合同解除上。了解並切實執行有關勞動合同解除上的規定和制度,有助於理順勞動關系,規范勞動合同管理,維護勞動關系雙方的正當權益。
一、勞動合同解除的概念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在訂立以後,尚未履行完畢或者未全部履行以前,由於合同雙方或者單方的法律行為導致雙方當事人提前消滅勞動關系的法律行為。可分為協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三種情況。本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此為協商解除,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完全自願的情況下,互相協商,在彼此達成一致意見的基礎上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效力。
二、勞動合同協商解除的條件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後,雙方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義務,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後悔或者難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和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本法規定在特定條件和程序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被解除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勞動合同;
2.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是在被解除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生效之後、尚未全部履行之前進行;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
4.在雙方自願、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可以不受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條件的限制。

❽ 有關合同法(並做詳細說明)

一、6月15日A公司向B公司發出訂單並規定了7月10日之前回復。按《合同法》第十五條規定,內A是向容B發出了要約;按《合同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的規定該要約不得撤銷。
二、貨物市場價格下跌,A公司通知B公司要降價,B公司於7月3日回復B公司,明確表示不降價,但是因郵局原因A公司未收到承諾通知書。按《合同法》第二十六條和二十九條的規定,B公司對A公司之前的要約進行的承諾未生效,除非A公司接到B公司的承諾後沒有及時通知B公司表示不接受該承諾。
三、承諾因郵局原因遲到,A公司收到B公司承諾後,7月20日才回復,明確表示因承諾逾期,不接受該承諾。按《合同法》第二十九條「受要約人(B公司)在承諾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郵局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A公司)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的規定,A公司沒有及時通知B公司傳達其"因承諾超過期限而不接受承諾"的意願,導致該承諾有效。
四、根據《合同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故該合同成立。

❾ 合同中通常所說的不可抗力准確的定義是什麼,合同法中有詳解嗎

(1)《來合同法》第一百一自十七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相關解釋並未對不可抗力做出具體規定,一般情形下,下列行為會被認定為不可抗力:1、重大自然災害,比如海嘯、泥石流;2重大社會非正常事件,比如暴動、示威;3、政府行為,比如突然的徵收決定等。

熱點內容
數字檔案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3 20:13:02 瀏覽:983
法律咨詢在公路上設置公路標牌 發布:2025-05-13 20:11:34 瀏覽:551
深圳寶安法院法官電話 發布:2025-05-13 19:59:18 瀏覽:409
名義法人代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3 19:50:02 瀏覽:959
法治宣傳法律服務團 發布:2025-05-13 19:48:18 瀏覽:306
罪刑法定原則的體現 發布:2025-05-13 19:40:55 瀏覽:416
民法關於詐騙的 發布:2025-05-13 19:37:29 瀏覽:52
錯惹律師 發布:2025-05-13 19:37:24 瀏覽:480
新勞動法太不合理 發布:2025-05-13 19:21:09 瀏覽:819
幼兒雲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3 19:01:39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