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朱景文法社會學

朱景文法社會學

發布時間: 2020-12-25 17:31:54

⑴ 朱景文的論文

2008,中國法律工作者的職業化分析,法學研究,2008(5)
2008,中國訴訟分流的數據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08(3)
2008,中國法制化進程的數據分析,光明日報,02-19
2008,中國法律發展的理論反思,法學家(1)
2008,法之執行的法學模式和社會學模式,法制日報,04-13
2008,從法治到善治的思考,法制日報,02-01
2008,公共場所禁煙能走多遠?人民日報,04-23
2007,中國法律發展的趨勢、問題與反思,高翔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學術前沿》(2006-2007),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一種博弈——在人權和知識產權之間,《法制日報》11-18
2007,「酷兒」理論之思,《法制日報》9-23
2007,蘇聯的一個壞傳統,《學習時報》07-10
2007,蘇聯學界的一個壞傳統,《北京日報》06-18
2007,依法治國是否等於有法可依,《解放日報》04-23
2007,法律是一種規則政治,《法制日報》,07-15
2007,中心與邊緣——法律發展的全球視角,《新視野》(1)
2007,中國古代的朝貢制度和古羅馬的行省制度,《法學雜志》(3)
2007,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的法制發展,《法學家》(1)
2006,服務大局與「法學家的幻想」,《法學家》(6)
2006,當代中國立法中的法律移植,《法理學與法史學》(10)
2006,2005年法理學學術研究回顧,《法學家》(1)
2006,全球化與法治國家的歷史演進,《學習與探索》(1)
2005,關於立法發展趨勢的幾個問題,《法學雜志》(6)
2005,歐盟法對東亞的意義,《新視野》(1)
2005,法律是一種規則政治,《學習與探索》(5)
2005,2004年法理學學術研究回顧,《法學家》(1)
2004,lega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judicature: employing foreign law in China』s judicial practice,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Autume 2004.
2004,法治中的悖論,在夏勇等主編《法治與21世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法學和建設的馬克思主義法學,在孫國華主編《馬克思主義法學與當代》,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4,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政治思想工作研究》(6)
2004,國內司法中運用外國法的比較法思考,《法學》(1)
2004,解決爭端方式的選擇——一個比較法社會學的分析,《新華文摘》(1)
2004,劃分世界的法律體系——加拿大渥太華大學《世界法律地圖》評介,《法制日報》4月15日11版
2004,2003年法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法學家》(1)
2003,解決爭端方式的選擇—一個比較法社會學的分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5)
2003,國際標准和中國法律改革,2003年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年會宣讀,《法學家》(3)
2003,法治和關系:是對立還是包容——從韋伯的經濟與法律之間的關系的理論談起,2002年香港亞洲法哲學大會宣讀論文,《環球法律評論》2003/春季號
2003,2002年法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法學家》(1)
2003, 關於律師職業發展的幾個問題,2002年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基地「法律職業共同體研討會」宣讀論文,載張文顯等主編:《司法改革報告:法律職業共同體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3,言論自由及其界限,2002年愛爾蘭中國-歐盟人權對話會議發言,中央黨校《學習時報》,2003年2月24日
200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條鐵則,《北京日報》2003年2月13日
2002,「法律和全球化——實踐背後的理論」研討會紀要,《法學家》(6)
2002,2001年法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法學家》第1期
2002,由前蘇聯法學界的一場爭論談起,《法學家茶座》第1輯,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1,全球化和中國法制的回應,《法制與社會發展》第4期;
2001,歐盟法對法律全球化的意義,《法學》第12期
2001,全球化和中國法制的回應,《金陵法律評論》第1期
2001,從比較法、法社會學到比較法社會學,《環球法律評論》第1期;
2001,中國共產黨與比較法的發展,《法學家》第3期;
2001,2000年法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法學家》第1期;
2000,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aw-making in the PRC, in Jan Michiel Otto, and others, Law-Mak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gue, Netherlan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0,法律全球化:法理基礎和社會內容,《法理學論叢》第2卷;
2000,關於法理學向何處去的幾點意見,《法學》2000年第1期;
2000,關於立法的公眾參與的幾個問題,《浙江社會科學》第1期;
2000,歐盟法性質的法理學思考,《人大法律評論》2000卷第1輯;
2000,法律全球化:法理基礎和社會內容,《法制現代化研究》(第6卷),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中國立法的公眾參與,《法理學與比較法學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1999年法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法學家》第1期;
1999,世界與中國框架中的比較法,《新視野》第4期;
1999,Formalization and Informalization of Law:On the Strategy of Legal Development in China,《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二);
1998,關於法律和全球化的幾個問題,《法學》第3期;
1998,法律和全球化的理論啟迪,《檢察日報》7月20日第3版;
1998,關於比較法社會學的對話,《比較法研究》第一期;
1996,法治是一個歷史范疇,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法制出版社;
1996,法制建設的正規化和非正規化,《法學評論》增刊;
1996,中國立法發展趨勢,《法律文化》(日文)第1期;
1996,中國法律適用發展趨勢,《法律文化》(日文)第2期;
1996,中國法律職業發展趨勢,《法律文化》(日文)第3期;
1996,中國法學教育發展趨勢,《法律文化》(日文)第4期;
1995,評美國批判法律研究運動,《中國法學》第3期;
1995,法制發展的內在矛盾,《探索與爭鳴》第7期;
1995,關於法制和法治的幾個問題,《中外法學》第5期;
1994,Comment on Functional Comparison,1Asia Pacific Law Review;
1994,關於法和法律意識的幾個理論問題,《中外法學》第3期;
1994,關於法律關系的概念的幾個問題,《中國法學》第3期;
1993,從規范的比較到功能的比較,《法學家》第2期;
1993,評布萊克的純粹法社會學,《當代法學》第3-4期;
1993,認真對待意識形態——批判法學對德沃金法學的批判,《外國法譯評》第3期;
1992,論社會也要以法律為基礎,《法學》第1期;
1992,法制發展戰略的比較研究,《政治與法律》第1期。

⑵ 中國人民大學考研法學有參考書目嗎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法學)專業2016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一、法學理論回
朱景文:法理學,這本是基礎答
二、法學綜合考試
曾憲義:中國法制史,三版 許崇德:憲法,四版 王利明:民法,四版 王作富:刑法,四版 江偉:民事訴訟法,四版 陳衛東:刑事訴訟法,二版 史際春:經濟法,二版
周珂: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二版 程曉霞、余民才:國際法,三版
郭壽康、趙秀文:國際經濟法,三版 章尚錦、徐青森:國際私法,三版 劉春田:知識產權法,四版
法理學
朱景文:法理學研究,人大 朱景文:比較法總論,人大
朱景文:比較法學專題研究,人大 朱景文:法社會學,人大
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人大,十五規劃,不是21世紀那本
法制史 趙曉耕:《中國法制史原理與案例教程》(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趙曉耕:中國近代法制史專題研究,人大
林榕年、葉秋華:《外國法制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十五規劃,不是21世紀那本
葉秋華、王雲霞:大陸法系研究,人大

⑶ 如何學習法律基礎知識

北京大學出版的《法理學》,作者:張文顯;
法理學是萬法的根基,學好了法理才能更有效的學好其他的法律

⑷ 跨專業考取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需要學什麼專業課和買什麼課本

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考研參考書目
一、法學理論
朱景文:法理學,這本是基礎
二、法學綜合考試
曾憲義:中國法制史,三版
許崇德:憲法,四版
王利明:民法,四版
王作富:刑法,四版
江偉:民事訴訟法,四版
陳衛東:刑事訴訟法,二版
史際春:經濟法,二版
周珂: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二版
程曉霞、余民才:國際法,三版
郭壽康、趙秀文:國際經濟法,三版
章尚錦、徐青森:國際私法,三版
劉春田:知識產權法,四版

法理學
朱景文:法理學研究,人大
朱景文:比較法總論,人大
朱景文:比較法學專題研究,人大
朱景文:法社會學,人大
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人大,十五規劃,不是21世紀那本

法制史
趙曉耕:《中國法制史原理與案例教程》(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趙曉耕:中國近代法制史專題研究,人大
林榕年、葉秋華:《外國法制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十五規劃,不是21世紀那本
葉秋華、王雲霞:大陸法系研究,人大

憲法與行政法
韓大元:《憲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韓大元、林來梵、鄭賢君:《憲法學專題研究》(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李元起:中國憲法學專題研究,人大
胡錦光:《行政法專題研究(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楊建順:《行政規制與權利保障》,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刑法
馮軍、肖中華:刑法總論,人大
謝望原、赫興旺:刑法分論,人大
高銘暄:刑法學原理(共三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高銘暄:刑法專論,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法

王利明:民法總則研究,人大

王利明:人格權法研究,人大
楊立新:人身權法論,人民法院
王利明:物權法研究(上、下),人大
楊立新:債法總則研究,人大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一、二),人大
王利明:侵權行為法研究(上),人大
張新寶:侵權責任法原理,人大
楊立新:侵權責任法,法律

⑸ 性義務:婚前協議條款怎麼像是「愛情買賣」

涉及人身權(性權屬於人身權之一)約定,是沒有法定約束力的,也可以說是無效約定

⑹ 郭曉飛的科研成果

翻譯[美]:邁爾文·艾隆·艾森伯格《普通法的本質》,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合譯)
參編朱景文教授主編教材:《法社會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專著:《中國法視野下的同性戀》,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年5月。
參編朱景文教授主編的《全球化條件下法治國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
參編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法律職業倫理》,許身健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對一起同性賣淫案的法理學解讀》,載《開放時代》2004年第5期。
《從行動中的婚姻法看國家法的局限》,載《社會科學家》2005年第6期。
《求同存異和求異存同:同性婚姻的憲法之維——《<same-sex marriage and the constitution>述評》,載《環球法律評論》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於人大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5年第11期。
《這就是我看到的:評蘇力作品〈也許正在發生〉》,《法律書評》2006年第四輯。
《中國有過同性戀的非罪化嗎?》,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7年第4期。
《法學院里的法律信仰》,《人民法院報》2004年4月21。
《從陸德明事件看警察職業倫理》,《新京報》,2004年11月15日。
《「數目字管理」與百年樹人》,《中國青年報》2005年4月7日。
《最好的社會政策即最好的刑事政策》,《新京報》2004年4月1日。

熱點內容
規范化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5-15 05:39:52 瀏覽:75
民法典的特色 發布:2025-05-15 05:39:51 瀏覽:263
領先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15 05:38:22 瀏覽:550
公司職務法律部門 發布:2025-05-15 05:37:46 瀏覽:691
冒名簽訂合同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5 05:29:58 瀏覽:78
勞動法合同法基本內容 發布:2025-05-15 05:25:13 瀏覽:684
法官庭審套路 發布:2025-05-15 05:23:55 瀏覽:595
道德經機 發布:2025-05-15 05:18:20 瀏覽:321
司法協助執行 發布:2025-05-15 05:16:57 瀏覽:618
江蘇交通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5 05:16:57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