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填補

合同法填補

發布時間: 2020-12-25 20:58:11

1. 員工被公司「末位淘汰」,該怎麼辦

現在許多的公司都出現了這種制度,就是「末位淘汰」制度,當這種制度推出之後,許多的員工們也都是驚慌失措,雖然說大部分的員工都會努力的工作,也有一小部分的員工會出現破罐子破摔的狀態,之前就有網友說他們的公司執行的就是「末位淘汰」制度,當這種制度實行之後,他們公司的員工是會被開除的,但是在開出之後會給七千元的補償款,可能這時候聽著這個公司還比較有人性,最後還給錢,其實每個員工在進入公司之後是會簽合同的, 當你簽了合同之後,是有一筆違約金的。



末位淘汰制度雖然看起來有一些殘忍,但是當我們仔細的想想,的確是這樣,公司不能養閑人, 只有努力的工作,公司的經濟才能夠得以發展,老闆想著使用末位淘汰制度也不是全無道理的。

2. 論述:民法有哪些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是由民法調整的市民社會關系的平等性決定的,是指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適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權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與其自身活動相應的權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適用法律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護是指法律對民事主體的保護規定是相同的,適用法律時不能區別對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適用法律平等決定的。

2、自願原則

自願是指在民事活動中體現當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強迫,欺詐及其他不當影響和壓力自己作主。這一原則也是由市民關系的平等性決定的。我國民法的自願原則主要表現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遺囑自由。

3、遵守社會公共道德原則

社會公共道德,就是廣大市民公認的道德准則,與共產主義道德有區別。調整市民社會關系的民法,必然以市民的公共道德為准則。這是由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決定的。民法與市民道德精神一致,民事立法、執法、適用法律均不能違背公共道德。在法無規定的情況下,道德可以成為民法的淵源,成為解決法律糾紛的依據。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按照誠實不欺、信守諾言的道德准則平衡當事人之間及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的原則。

此項原則要求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實事求是,自覺履行義務,也賦予法官一種解釋法律及法律行為的裁量權,即以一個誠實信用人的理解進行解釋。

5、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權利濫用,是指民事主體在行使權利時超出權利本身的目的和社會所容許的界線。此種行為是違法的,故為法律所禁止。

行使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專以侵害他人為目的,以絕小瑕疵拒絕對方給付,違背權利目的等,均為法律所禁止。

3. 比較狹義民法解釋方法與民法漏洞填補方法

(一)目的性擴張填補方法
法律漏洞實即立法時由於法律語言本身的局限或者立法者的疏漏而導致的規則缺失,在設計一種規則的同時遺漏需要規定的相關聯的其他規則,此種情形為法律漏洞的最常見情形,需要運用目的性擴張的漏洞填補方法,即根據已有的相關條款的立法目的而推導出遺漏的規則的應有內涵,擴大相關條款的適用范圍,進而擴大法律涵蓋社會生活的范圍,彌補制定法的局限性。所以,目的性擴張的填補方法在司法實務中運用最為廣泛。例如,《合同法》第74條規定了合同保全的撤銷權,其關於撤銷權的對象包括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和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財產三種情形,在此三種情形下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但是有很多與此三種情形類似的行為同樣會導致債務人責任財產的不當減少、損害債權人的利益,該條卻未予規定,如放棄未到期債權、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購買財產、以自己的財產為他人債務設定擔保等,對這些行為若債權人發現後請求法院撤銷,盡管撤銷權的法律條文即《合同法》第74條對此未有規定,但應擴張該條的適用范圍,將此三種行為納入該條的適用情形。又如,《合同法》第47條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純獲利益的合同為有效合同,但未規定無行為能力人訂立的純獲利益的合同是否有效,依目的性擴張的填補方法,該條應當適用於無行為能力人訂立的純獲利益的合同情形。
(二)目的性限縮填補方法
法律漏洞以遺漏規則居多,但也有法律條文之文義失於寬泛之情形,並致違背法律追求的公平、正義等終極價值,此時需運用目的性限縮之填補方法,即限製法律條文的適用范圍或適用條件,使其不能被一般性地加以適用。例如,《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若以文義解釋,如不以營利為目的則可不經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此顯與立法精神不合,對自然人肖像權的保護殊為不利,故應將此條文之含義通過目的性限縮方法予以限制,即該條文不包括「不以營利為目的可以不經同意使用公民肖像」之含義。又如《民法通則》第127條規定飼養的動物「由於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若依文義解釋,此時應由受害人向第三人追償,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反失其責,可以對抗受害人的索賠,此顯屬不當,應採用目的性限縮的方法將此條文限縮解釋為第三人承擔終極責任,但非指受害人只能向第三人追償。再如《擔保法》第24條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的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在承擔保證責任」,若依文義解釋,凡是債權人與債務人變更主合同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一律免除保證責任,但此種解釋的結論是:即使主合同變更後減輕了保證人的責任,保證人亦免除保證責任。此顯然違背立法目的,故應將其限縮適用於由於主合同變更而導致保證人責任加重的情形,若未加重保證人的責任,則主合同變更後保證人仍應承擔保證責任。
(三)類推適用的填補方法
類推適用是指具體

案件在適用法律時發現無法律明文之直接規定,但有與該案件性質相關的類似的規定,則可依照此最相類似的規則予以適用,解決爭議。類推適用與目的性擴張的填補方法不同,目的性擴張適用的前提是有法律條文之規定,只是法律條文之含義或規范之對象過於狹窄而將其擴張適用,類推適用則是在沒有法律條文的直接規定的前提下尋找最相類似的規定,然後參照此最相類似的規定處理事件。例如,《民法通則》第81條第2款規定了對國家礦產資源的采礦權,但未規定捕魚權、狩獵權、放牧權、取水權等類似的特許物權(准物權),而此等特許物權與采礦權頗相類似,故其權力取得、權力內容、權力效力、權力行使方法等可參照采礦權的相關規定處理。又如,《民法通則》第五章第四節規定了自然人享有的諸種人格權,但未規定隱私權,在處理隱私權糾紛中可以參照與隱私權最相類似的名譽權的有關規定處理。我國《合同法》對類推適用有明文規定,其第124條規定:「本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合同,適用本法總則的規定,並可以參照本法分則或者其他法律最相類似的規定。」例如,《合同法》沒有規定旅遊合同,可以類推適用其關於委託合同的相關規定;《合同法》沒有規定股權轉讓合同,可以類推適用其關於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合同法》沒有規定僱傭合同,可以類推適用《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的有關規定;等等。
類推適用的方法在刑法上屬於臨事而制刑的事後法,與近現代刑法發展起來的罪刑法定和法無明文不為罪的基本原則相悖,故刑法不能適用類推。但民法與之不同,民法主要是關於民事主體權利的法律,推定權利的享有符合民法權利至上的理念權利受保護的原則。
(四)法律規范空白情形下的法律解釋方法
法律規范空白是指對發生的糾紛法律無有任何規定,既不能根據相關條款進行目的性擴張或限縮,也無法依據最相類似的規范類推適用,此時需狹義上的法律漏洞填補。此種情形主要依據前述解釋方法中的學理解釋方法、比較解釋方法等,參酌相關學理、慣例等,帶有法律創制性質地適用法律,而不能認為法律無有規定便不予受理糾紛或不予處理糾紛。例如,最高人民法院二審審理的廣東省輕工業品進出口集團公司與香港TMT貿易有限公司商標權屬糾紛上訴案,主要是適用了民商法中的信託法原理,而當時我國尚未頒布《信託法》,法院根據學理關於信託法的基本原理認定雙方形成了事實上的商標權財產信託法律關系,並基於此認定廣東省輕工業品進出口集團公司在國內注冊的TMT、TMC、SMT文字及文字與圖形組合商標的商標專用權歸TMT貿易有限公司所有

4. 從單位辭職後,社保自己交怎麼交

個人繳納社保,只能繳納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這兩部分。具體流程如下:

1、個人如何繳納社保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上社保(養老+醫療);

2、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

3、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區縣一級的社保局(勞動保障局);

4、個人如何繳納社保問題中所需基本資料:戶口本、身份證和復印件,2張1寸照片;

5、繳費標准:以上一年本地社平工資為基礎,養老繳費比例是20%,醫療約9%,目前尚有80%和100%兩檔可以選擇。

(4)合同法填補擴展閱讀:

社保自己交的三種情況:

1、辭職了,但還沒有找到新公司。

這種情況只要你的社保五險繳納一年以上,是可以領取4-12個月的失業金,依據個人的情況和各地的社保政策而定。但領取失業金的前提是你入職時被公司做了勞動用工備案,離職時公司做了勞動退工備案,並發有就失業證,離職時才能領到這個錢,當然也是視當地社保政策而定。但其實現實中大多數公司為了麻煩,所以不會去做用工備案,導致了很多人都沒領過失業險。

所以在這里,也提醒那些准備辭職但已交過社保的同志們:選擇好辭職時間,與原單位溝通,確定好社保繳納的中斷月份,跟新單位溝通好入職時間和社保的續交月份,確保原單位及時進行社保減員,新單位及時進行社保增員,避免社保斷繳。(一般當月15號之後離職,當月原公司會給你繳納,在下個月15號之前入職,新公司也會給繳。)

1、還沒找到工作,但社保又不想中斷。

那就要麼自己繳,要麼找中介代繳。

如果你是當地戶籍,可以到戶籍地社保局申請自費繳納養老保險,不過,只能購買五險中的養老、醫療和失業三險。

如果你是外地戶籍,自己不能直接交社保,需要找中介機構代辦繳納,只需交一定的手續費用即可。

3、新工作已定社保直接續上,要麼就斷交。

如果已有新工作的話,新公司會有相應的工作人員去處理(當然前提是新公司有五險)。

網路-社會保險

熱點內容
民法通則第207條 發布:2025-05-15 11:51:04 瀏覽:699
司法所豎排 發布:2025-05-15 11:49:47 瀏覽:219
談談你對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認識 發布:2025-05-15 11:45:54 瀏覽:5
勞動法試題百度 發布:2025-05-15 11:41:27 瀏覽:282
法社會學與生活的論文 發布:2025-05-15 11:38:09 瀏覽:324
荔浦律師電話 發布:2025-05-15 11:36:12 瀏覽:965
黃韋博行政法口訣 發布:2025-05-15 11:32:27 瀏覽:184
法院秤砣 發布:2025-05-15 11:31:43 瀏覽:608
民法典線下培訓 發布:2025-05-15 11:28:49 瀏覽:932
司法鑒定理工大學 發布:2025-05-15 11:24:45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