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抵銷

合同法中抵銷

發布時間: 2020-12-25 21:14:21

A. 關於合同法第83條的抵銷權

1、根據你所說的情況,乙把債權轉讓給丙,就是把100萬元對甲的債權轉讓給專丙,那麼甲應當向丙償屬還100萬元。而乙並未轉讓對甲的債務,故乙仍需向甲償還50萬元。
2、這里你並沒有說抵消的情況,如果甲乙雙方在同等額度內抵消50萬元,則甲欠乙50萬,,乙欠甲0元,乙將該債權轉讓給丙後,甲需要向丙償還50萬。

B. 合同法中為什麼用「抵銷」而不用「抵消」,之間有什麼區別

1、含義上:

「抵銷」是說金融方面沖抵債務。法律中有「抵銷權」的術語。

「抵消」是內說兩種事物因為作容用相反而全部或部分消除。

2、合同上:

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企業會計准則》中用的是「抵銷分錄」,而《會計》中叫「抵消分錄」,因此合同上也採用這種寫法。

3、法律上

《合同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2)合同法中抵銷擴展閱讀:

合同法中的兩種抵銷:

一、約定抵銷

當事人雙方互負債務互享債權是法定抵銷和約定抵銷的一個共通點,只是約定抵銷對於標的物的種類、品質沒有特別要求,對於雙方所負債務是否屆履行期限也無要求,只要不違背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和禁止性規定,原則上都可以合意抵銷。

二、法定抵銷

主張法定抵銷還需要滿足一定條件:

1、雙方債務均已到履行期;

2、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

3、主張抵銷應當通知對方;

4、抵銷不能附條件或附期限

C. 合同法作業之比較法定抵銷與合意抵銷

雙方互負債務時,可依他們之間訂立的抵銷契約而消滅債的關系,這種抵銷方式即為合意抵銷。合意抵銷是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貫徹和體現,其要件及效力,無須依法律規定,可由當事人雙方自由商定。
司法實踐中,要注意把握合意抵銷與法定抵銷的區別。由於合意抵銷與法定抵銷的發生原因不同,對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合意抵銷當事人可以就抵銷的要件、抵銷的標的物、抵銷的范圍、抵銷效力以及禁止抵銷的債務進行協商。
合意抵銷與法定抵銷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雙方債務是否屆清償期不同。在法定抵銷,雙方債務均須已屆清償期;在合意抵銷,債務是否已屆清償期在所不問。
(2)抵銷的方法不同。在法定抵銷,須由抵銷權人通知對方當事人;而在合意抵銷,則須有主動債權人與受動債權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即雙方一致訂立抵銷協議。
(3)對抵銷標的物的要求不同。在法定抵銷,要求抵銷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而在合意抵銷,當事人雙方可以商定種類、品質不同的標的物進行抵銷。
(4)能否附期限不同。法定抵銷中對抵銷的通知不得附條件或者期限;而合意抵銷中,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抵銷合同中商定抵銷的條件或者期限。
(5)效力不同。合意抵銷具有消滅當事人之間同等數額之內的債務關系的基本效力,這一點與法定抵銷相同。但是,由於合意抵銷貫徹了當事人的意思自由,故具體的效力可以決定於當事人雙方在抵銷契約中的約定。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0315]
第一百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望採納

D. 合同法中,合同義務轉移,抵銷權不轉移為什麼

一、抵銷權的概念、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已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依照合同的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從該條規定可以看出,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到期債務時,各以其債權以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數額內相互消滅。並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條之規定,抵銷可以經雙方當事人的合意而形成。從合同法的前述二條款可以看出,抵銷可分為二種,即法定抵銷和合意抵銷,二者主要是依據其產生的不同而進行劃分。法定抵銷系合同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的,在性質上為形成權,即由法律規定其構成要件,並依享有抵銷權的當事人以單方意思表示發生互負債務抵銷的法律效力。合意抵銷指雙方當事人共同意思表示,而在雙方當事人之間達成一種互負債權債務抵銷的合意或稱合同,它可不受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的限制,僅依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發生法律效力。 法定抵銷的構成要件 法定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同種類的債務,且債務均已屆清償期時,為使相互間所負相當額之債務同歸消滅的一方意思表示。用作抵銷的債權,稱為主動債權,被抵銷的對方當事人的債權稱為被動債權。法定抵銷如前所述為形成權的一種,只有具備一定的要件,才能形成該種權利。第一、須二人互負債務,互享債權。抵銷的目的在於使對等數額內的債權債務消滅,故只有雙方債權的存在為必要前提。同時,當事人存在的二個債權債務關系必須均為合法,如其中有任何一個不法,即不得進行抵銷。另附條件的債權中,如所附條件未成就前,債權尚不發生效力,自不得為抵銷,如其為解除條件,則條件成就前債權為有效存在,故得為抵銷,對於已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因其不具備強制力,故不得進行抵銷,附有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債權,不得以其為主動債權而主張抵銷。第三人的債權也不得進行抵銷。第二、須雙方債的標的種類相同,即同為種類物,如金錢或質量同一的同種物等,質量較差的種類物不得作為主動債權主張抵銷,而質量較好的種類物可作為主動債權主動抵銷。第三、須雙方的債務均屆滿清償期。抵銷具有清償功能,應當自債務已屆清償期始得為抵銷。當然,未屆清償期的債務的債務人如放棄期限利益,也可用於抵銷。在破產程序中,破產債權人對其享有的債權,無論是否已屆履行期限,無論是否附有期限或解除條件,均得抵銷。第四、雙方的債務的需可用於抵銷。不得為抵銷的債權主要有以下二種,一是性質上不得用於抵銷的,如不作為或撫養費等;二是法律上規定不得為抵銷的,如禁止強制履行的債務、因故意侵權行為產生的債務等等。 合意抵銷 合意抵銷系當事人雙方為消滅相互間的債權債務而達成的合意,是通過協商而達成的對權利義務的處置,故理解起來比較直觀,本文不作過多贅述。 二、抵銷權的行使方式及其效力、效果 如前所述,抵銷權的性質是形成權,適用民法關於意思表示的有關規定,其行使可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第二款規定: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附期。」故這種意思表示一經抵銷權人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並不依對方當事人的同意與否作為必備條件,因而也不應以訴訟上的裁判為必要。主張抵銷者只要享有民事行為能力,並對債權有處分權即可作出,並於通知到達對方當事人或無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處發生法律效力。同時,抵銷不得附有期限或條件,這是因為附期或條件與抵銷的本意相悖,也可能損害對方當事人的利益,另外依形成權的特性抵銷一經作出,即不得撤回。抵銷一經作出一般發生以下幾種效力:第一、雙方互負的債權債務按抵銷的數額歸於消滅。雙方債務數額相同時,其互負債務均歸於消滅。雙方債務為不等時,債務數額軟較小一方的債務消滅,債務數額較大者,發生一部分消滅的效果。第二、債權債務關系因抵銷溯及至可為抵銷時消滅。雙方的債務清償期有先後的,當以在後的清償期屆至時為准。抵銷的溯及力所發生的效果還包括:從可以抵銷時起,即發生不支付利息的後果,同時也不承擔違約責任,不承擔賠償責任等。另抵銷於可為抵銷時即可為之,換言之,當抵銷的要件成立時,當事人即可主張抵銷,法律並未規定抵銷權的行使期限。

E. 注冊會計師合同法里債權債務可以相互抵消嗎

法定抵銷VS債權轉讓中的抵銷

1.法定抵銷

(1)互負到期債務(未到期債務人可主張抵銷),標的物內種類容、品質相同。

(2)不得附條件或附期限。

(3)不能抵銷:

a.法律規定不得抵銷:因故意侵權行為產生的債務;

b.合同性質:提供勞務的債務、不作為的債務;

c.約定不得抵銷。

2.債權轉讓中的抵銷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提示】「法定抵銷」是站在「債務到期的先後」來說的,而債權轉讓中的抵銷是站在「債權到期的先後」來說的,因站的角度不同,所以表述不同,實質上都是一樣的,即先到期的債權人或後期的債務人可以將自己對他方享有的債權,作為主動債權主張抵銷。

F. 合同法第83條中債務人的抵銷權是什麼意思

1、三個抄人:假設你是債務人,我是債權人,甲是受讓人。

2、你欠我100元錢,同時你手裡也有我沒發給你的工資50元(就是我沒支付給你的工錢)。

3、現在我把你欠我的錢書面通知你轉讓給甲了,由甲做你的債權人。

4、這時你就可以在還甲欠款時扣留50元的工錢,把剩下的50元給甲。

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

根據我國《合同法》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的抵銷權】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九十九條【債務的抵銷及行使】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條【債務的約定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G. 合同法對債務相互抵消是怎樣規定的

抵銷,是指二人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內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容。
根據我國《合同法》
第八十三條【債務人的抵銷權】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第九十九條【債務的抵銷及行使】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第一百條【債務的約定抵銷】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H. 何為合同法中債務相互抵銷,債務相互抵銷的要

您好,
一、何為合同法中債務相互抵銷
抵銷,是指雙方互負債務時,各以其債權以充當債務之清償,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內相互消滅。為抵銷的債權,即債務人的債權,稱為自動債權、抵銷債權或反對債權。被抵銷的債權,即債權人的債權,叫做受動債權或主債權。
抵銷依其產生的根據不同,可分為法定抵銷與合意抵銷兩種。法定抵銷由法律規定其構成要件,當要件具備時,依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抵銷的效力。
依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抵銷效力的權利,稱為抵銷權,屬於形成權。
合意抵銷是指按照當事人雙方的合意所為的抵消。它重視當事人的意思自由,可不受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的限制。當事人訂立的這種合同叫做抵銷合同,其成立應依民法關於意思表示的一般規定。抵消合同的效力是消滅當事人之間同等數額之內的合同關系。
法定抵銷的功能,一是節省給付的交換,降低交易成本;二是確保債權的效力,即在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時,如當事人一方只行使自己的債權而不履行自己的債務,那麼對方當事人就會受損害,抵銷則能克服這一弊端。
二、債務相互抵銷的要件有哪些
按照《合同法》第99條的規定,抵銷必須具備一定的要件才能生效:
(一)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互享債權
抵銷系以在對等額內使雙方債權消滅為目的,故以雙方債權的存在為必要前提。抵銷權的產生,在於當事人對於對方既負有債務,同時又享有債權。只有債務而無債權或者只有債權而無債務,均不發生抵銷問題。
當事人雙方存在的兩個債權債務,必須合法有效。任何一個債權債務的原因行為(合同)不成立或無效時,其債權不能有效存在,故當然不能抵銷。合同得撤銷時債權是否可抵消應區分不同的情況:引起主動債權的合同得撤銷時,在撤銷前,其債權為有效,因而仍得抵銷;嗣後如被撤銷,則與自始無效同,其抵銷也成為無效,從而被抵銷之債權仍舊存在,並不消滅。被動債權據以產生的合同得撤銷時,如抵銷權人(撤銷權人)知其得為撤銷並仍為抵銷,則可以認為他已拋棄撤銷權,其抵銷應為有效;如其不知得為撤銷,則仍可行使撤銷權,一經撤銷,與自始無效同,其抵銷即為無效。
在附條件的債權中,如所附條件為停止條件,在條件成就前,債權尚不發生效力,自不得為抵銷。如其為解除條件,則條件成就前債權為有效存在,故得為抵銷;且條件成就並無溯及力,因而行使抵銷權後條件成就時,抵銷仍為有效。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債權,不得作為主動債權而主張抵銷,否則無異於強迫對方履行自然債務。如果被動債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就可用作抵銷。在此場合,可認為債務人拋棄了時效利益。
附有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債權,不得以之為主動債權而主張抵銷,否則即為剝奪對方的抗辯權。但如其作為被動債權,則可認為抵銷權人已拋棄同時履行抗辯權,此時以之為抵銷,當無不可。
第三人的債權,即使取得該第三人的同意,也不能以之為抵銷。因為一方面,此時僅一方當事人能夠主張抵銷,而對方則無此權利,有失公平;另一方面,第三人的債權對其債權人關系甚大,如允許用作抵銷,則可能損及第三人的債權人的利益。
可作為例外的是,連帶債務人以其他連帶債務人對於債權人的債權,就其應分擔部分為限,得主張抵銷。債權讓與時,債務人對原債權人享有債權的,得向債權受讓人主張抵銷。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債權的保證人得主張抵銷。
(二)雙方互負債務,必須其給付種類相同
所謂給付種類相同,合同法稱為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合同法》第99條第1款),是指可以一方的給付清償對方的債權。正因為如此,抵銷通常在金錢債務或代替物債務以及其他種類物的債務中適用較多。
雙方當事人的給付物的種類雖然相同,但品質不同時,以特定物為給付物時,即使雙方的給付物屬於同一種類,也不允許抵銷。但是,在雙方當事人均以同一物為給付物時,仍屬同一種類的給付,可以抵銷。
當事人一方的給付物為特定物,對方的給付物為同種類的不特定物,因二者不是同種類的給付,不允許以種類債權對特定債權抵銷,但允許以特定債權抵銷種類債權。
在雙方當事人的債權皆為種類債權,但種類的范圍有廣有狹時,范圍狹的種類債權對於范圍廣的種類債權,可以抵銷;范圍廣的種類債權對於范圍狹的種類債權,則不允許抵銷。因為在後者,其給付的種類不同一。
在雙方的債權或者一方的債權為選擇債權場合,如果依選擇權行使的結果是給付種類相同,就允許抵銷。應指出,合同法規定,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合同法》第100條)。
(三)必須是自動債權已屆清償期
因債權人通常僅在清償期屆至時,才可以現實地請求清償。若未屆清償期也允許抵銷的話,就等於在清償期前強制債務人清償,犧牲其期限利益,顯屬不合理。所以,自動債權已屆清償期才允許抵銷(《合同法》第99條第1款)。不過,自動債權未定清償期的,只要債權人給債務人以寬限期,寬限期滿即可抵銷。
因債務人有權拋棄期限利益,在無相反的規定或約定時,債務人可以在清償期前清償。所以,受動債權即使未屆清償期,也應允許抵銷。
應該指出,在破產程序中,破產債權人對其享有的債權,無論是否已屆清償期,也無論是否附有期限或解除條件,均可抵消(我國《破產法(試行)》第31條)。
(四)必須是非依債的性質不能抵銷
所謂非依債的性質不能抵銷,是指依給付的性質,如果允許抵銷,就不能達到合同目的(《合同法》第99條第1款但書)。例如,法院決定扣留、提取勞動收入時,應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供養的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的財產,應當保留被執行人本人及其所供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再如,故意實施侵權行為的債務人,不得主張抵消侵權賠償損失;違約金債務不得自行以扣發款等方式作為充抵等。

熱點內容
民法通則第207條 發布:2025-05-15 11:51:04 瀏覽:699
司法所豎排 發布:2025-05-15 11:49:47 瀏覽:219
談談你對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認識 發布:2025-05-15 11:45:54 瀏覽:5
勞動法試題百度 發布:2025-05-15 11:41:27 瀏覽:282
法社會學與生活的論文 發布:2025-05-15 11:38:09 瀏覽:324
荔浦律師電話 發布:2025-05-15 11:36:12 瀏覽:965
黃韋博行政法口訣 發布:2025-05-15 11:32:27 瀏覽:184
法院秤砣 發布:2025-05-15 11:31:43 瀏覽:608
民法典線下培訓 發布:2025-05-15 11:28:49 瀏覽:932
司法鑒定理工大學 發布:2025-05-15 11:24:45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