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法的基本原則
① 簡述社會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1、強制性原則
社會保險的強制性原則是社會保險基金三方負擔籌集的原則的保證。一方面,受到利益的驅使,很難保證僱主自願為其雇員加入社會保險並承擔相應的保險費用;另一方面,盡管參加社會保險的直接受益者是廣大勞動者,但勞動者的個體差異很大,其具體情況紛繁復雜,使其自願地加入社會保險體系並按期如實地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在實踐推廣中也是非常困難的。在社會保險的參預與費用的繳納等方面必須實行強制性原則,這樣才可以有力地保證社會保險的推廣和運作。
2、保險基金徵用法定原則
保險基金徵用法定原則可以說是強制性的派生原則。它包含著兩層基本含義:一是保險基金的徵收法定;二是保險基金的用途法定。保費徵收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是,社會保險費用徵收的種類和費率的確定都必須依照法律的規定,任何社會保險機構和其他機構不得未經法律授權而擅自改變。如果對保費徵收的許可權不加以嚴格限制,就可能出現保險費率和種類變動失控,加重投保人負擔,促成社會不安因素。另一方面,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機構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用途對基金進行妥善的管理和運用。通過對保險基金徵用進行嚴格的法律限制,可以更好地防止相關機構對權力的濫用,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保險制度的正常運作。只有保證社會保險基金按照法定用途使用,社會保險才能正常運行。
3、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在社會保險基金的給付和具體糾紛的處理上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公平原則要求社會保險體系中每一個成員承受的負擔與其自身的經濟狀況保持一致;而相同社會經濟區域條件下的投保人所獲得的基本保障也應當是相同的,不論其最初繳納的保險費用的多少。在出現社會保險糾紛時,應以此項公平原則作為處理事務的指導精神。社會保險實際上是一種收入的再分配,使收入在不同年齡、健康狀況、時期以及就業機會的人們之間發生轉移,雖然它在縮小貧富差距上的作用不盡人意,但卻可以改善整個社會的福利狀況,符合實質公平的要求。
② 社會保險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保險法》的基本原則是進行保險活動,解釋和執行《保險法》的基本依據,主要版有:
①遵守法權律與行政法規的原則
保險活動屬於民事活動,因此保險當事人必須遵守法律與行政法規。因為只有守法,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違法就就受到制裁。保險活動的當事人,不但要遵守《保險法》及有關的行政法規,而且要遵守國家所有的法律與行政法規。
②自願原則
③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的含義是,為了保持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民事主體在保險活動中,要維持雙方的利益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平衡的立法意志,即立法者要實現以上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
④境內投保的原則
⑤
公平競爭的原則
⑥專業經營的原則
③ 我國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我國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則如下:
第三專條屬: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第四條: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④ 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權利保障原則
2、普通性原則
3、平等性原則
4、基本生活保障與提高生活質量專相結合的原則
⑤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是尊重和保障人權。
人權是人之作為人都應該享有的權利,是現代社會的道德和法律對人的主體地位、尊嚴、自由和利益的最低限度的確認。人權來源於人的理性、尊嚴和價值。基本人權則是當代國際社會所確認的一切人所應當共同具備的權利。人的主體地位、尊嚴、自由和利益之所以被宣布或確認為權利,不僅是因為它們經常面臨著被侵犯、被否定的危險,需要社會道德的支持和國家強制力量的保護,而且是因為人權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尺和動力。現代法律就是保護人權的一種制度安排和強制力量。正是人權體現了現代法律的精神,正是人權保障奠定了現代法律的合理性基礎。在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一切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政權,就是為了爭取和實現人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改革開放的時代,隨著我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不斷完善,社會利益多元化和社會矛盾復雜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中國共產黨作為長期執政的黨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突破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理論,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觀念,高度重視和維護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高度重視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問題,把工作重點從調整對立的階級關系轉移到承認和保護社會利益多元化的政治關系、經濟關系、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等權利義務關繫上來,轉變重政權輕民權的觀念,克服「防民」思想,提高人權保障意識和依法執政的能力。當前,在刑事司法領域,一些執法人員還存在著重打擊犯罪、輕人權保障的觀念,習慣於有罪推定,忽視刑事司法的人權保障功能。因此,我們必須著力提倡打擊與保護並重的觀念,增強以人為本、文明執法的意識。
其它的內容也簡要列一下:
一,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
二,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取向;
三,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四,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
五,監督制約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機制;
六,自由平等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理想和尺度。
⑥ 我國社會主義法的創制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民主的原則,法制統一的原則
社會主義行動宣言
?中國需要一個代表中下層階級利益的社會組織,在現代的中國還沒出現一個代表中下層階級的社會組織,而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迫切需要一個代表中下層階級的利益的社會組織,只有建立這樣的組織才能反映真正的中國社會的現實,推動社會的良性發展,使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能真正體現和反映最廣大的人民的利益.在現在的社會中,由於還沒有一個代表中下層階級利益的社會組織,處於中下層階級的人民在社會中往往處於弱勢和無權的狀態,在現實狀態中由於中下層階級沒有一個代表自己的社會組織和團體,不能在社會和國家政治中,形成強有力的社會力量,從而擺脫弱勢和無權的地位,只有建立真正代表中下層人民利益的社會組織和團體,才能選出真正代表中下層人民自己利益的代表,從而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力量,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員,從而使中國的社會和政治生活,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更加民主的方向更加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方向展.
?中國由於沒有一個代表中下層階級利益的社會組織和團體的出現,而引起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比如農民工的工資問題.其子女教育問題.工作條件極端惡劣問題.還有工人下崗和再就業問題.城市居民子女就業問題,大學生就業問題,城市小商販問題,上訪問題,農村城市部分人口返貧問題等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是由於中國的農民和工人是一個分散的群體,沒有能力參政和議政,沒有組成一個組織和團體,利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人民代表大會上參與制定有利於農民和工人的法律法規'國家政策方針'一些規則,所以只有團結起來組成一個代表農民工人利益的組織和團體,積極的參與國家政治,利用廣大農民工人的力量,不斷地追求政治上的民主平等,才能使中國的民主政治和社會不斷地發展,那樣人人政治上平等自由民主和經濟上平等民主的社會主義社會才能實現.但這樣的社會主義社會不是讓社會自由發展和靠上層階級的善心和施捨來實現的,他必須靠我們廣大農民工人自己積極的廣泛的參政議政來實現的,而要想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擁有制定有利於農民工人的政策方針法律法規的權利;,就要在人大代表選舉中選出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大代表,而且還要在人民代表大會中佔大多數,這就要有農民工人自己社會組織和團體,只有這樣 才能制定有利於農民工人的國家政策方針,所以大家要行動起來建立農民工人自己的組織團體,只有行動起來才能實現這個理想,造福子孫後代,使我們的子孫享受我們制定的方針政策,讓他們不僅在政治上平等,在經濟上也有平等的發展權,使我們大多數人的社會主義理想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不完全是馬克思所寫的那樣,也不是哪個學者所寫的那樣,它是所有的中下層人民來參與制定的社會,它是所有中下層人民意願的體現,它是在所有中下層人民的行動中產生並實現的.它不能在我們的等待中自動實現,它不能靠政客和當權者仁慈來實現,只有靠我們大家的行動和不停的努力來實現我們心目中的社會主義,行動起來吧!每一個人,行動起來吧!農民工人,行動起來吧!每一個有社會主義理想和抱負的人,為了我們自己,為了子孫後代,為了中國的復興,為了更好的社會制度,為了農工社會主義社會的實現,行動起來吧!
美國黑人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是因為他們為自己和後代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權利行動了,結果美國黑人領袖小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成為一篇讓所有人耳熟能詳的名文."五一"勞動節的誕生,是由於世界工人的大罷工產生的,發達國家工人的每小時最低勞動報酬和八小時工作制等上升為法律法規的制度,不是執政者的施捨,而是由於發達國家的工人的行動和抗爭,才得來的.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只有行動才能真正維護我們自己的權利,要想建立一個農工的社會主義社會,只有靠我們自己.中國還是一個農民佔大多數的社會,所以建立以農工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有廣大的群眾基礎,農工的權利急需一個團體和組織代表,這就需要組成一個代表農工利益的團體和組織,所以我們要行動起來,為了我們自己,為了廣大農工,為了中國,為了以農工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實現而奮斗,一起來建立一個團體,為農工代言,為農工的利益參政議政,在人民代表大會上佔大多數,使農工的利益,上升為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只有團結建立一個代表中下層階級利益的的團體,才能使我們弱勢群體擺脫弱勢,在人大上有一席之地,才能左右國家的方針政策,建立有利於農工的法律法規,所以大家要行動起來,只有行動,才能使社會主義社會實現,坐等社會主義社會是不會實現的.世界各國有利於農民工人學生的就業政策福利政策等等的政策法規,都是世界各國農民工人學生有組織的行動和抗爭得來的,所以我們要學習別國的經驗,參政議政,為中國和自己的未來而奮斗.行動起來吧!中國!行動起來吧!廣大農工!行動起來吧!廣大人民!
⑦ 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權利保障原則
2、普通性原則
3、平等性原則
4、基本生活保障與提高生活質量相結合的原則
參考資料沃保網。
⑧ 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社會主義法治具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合法原則、民主原則、平等原則、統一原則。
合法原則:
社會主義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公民個人都必須無條件地嚴格執行和遵守國家的法律,不允許任何人做法律所不允許的事情。嚴格依法辦事,不僅是廣大人民應該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民主原則:
社會主義法治所反映的民主是與社會主義緊密聯系的社會主義民主,是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是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和對人民的敵人實行專政的民主。民主原則是社會主義法治的一項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法的一切規范都貫徹社會主義民主的精神。
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社會主義法治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上。社會主義社會建立起了生產資料公有制,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從而也就從根本上鏟除了產生一切不平等的社會根源。
社會主義法治所確認的平等又是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平等,即不僅是享有平等權利,而且也履行平等義務。在社會主義法治里,權利義務是一致的。
統一原則:
統一原則。其基本含義是:由社會主義國家統一制定的法律,要求在社會主義全國范圍內統一實施,不允許各地區、各部門擅自製定和推行與法律的原則精神和具體規定相違背的制度和規定。
(8)社會法的基本原則擴展閱讀:
健全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是:
(1) 在共產黨領導下不斷完備社會主義法律,切實做到有法可依,以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2) 堅持法制統一的原則,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頒布的憲法具有最高法律的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地方性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3) 確立依法行使國家權力的原則。所有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按照憲法、法律或有關法規規定的職權范圍,依法行使職權。
(4) 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公民都必須嚴格遵守法律,任何人都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5) 監督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實施。這種監督來自黨、群眾團體、廣大人民群眾、專門機關和社會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