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合同法
❶ 購房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如何認定的
要看來具體情況,購房協議源是有效的,但還沒有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同時《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你們的房屋買賣協議是成立的,從你們買賣雙方在協議上簽字時就已經成立,但還沒有發生法律效力,房屋買賣合同從房屋產權進行轉移登記時發生法律效力。
❷ 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以下幾點是無效的:
(一)房地產分離出賣——合同無效。
由於房屋是建築在土地上的,為土地的附著物,具有不可分離性,因此,房屋的所有權通過買賣而轉讓時,該房屋佔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也必須同時轉讓。如果賣方將房產和土地分別賣於不同的買方,或者出賣房屋時只轉讓房屋所有權而不同時轉讓土地使用權,買方可以提出這種買賣合同無效。
(二)產權未登記過戶——合同無效。
房屋買賣合同的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以買賣雙方到房屋所在地的房管部門登記過戶為標志,否則,房屋買賣合同不能生效,也就不能發生房屋所有權轉移的法律效果。即使房屋已實際交付也屬無效。故只要房屋沒有正式辦理登記過戶手續,即使賣方已收取了房價款,並將房屋交付買方使用,當事人仍可提出合同無效的主張。
(三)產權主體有問題——合同無效。
出賣房屋的主體必須是該房屋的所有權人。非所有權人出賣他人房屋的,其買賣行為無效。房屋的產權為數人共有的,必須徵得共有人同意才能出賣。出賣共有房屋時,須提交共有人同意的證明書。部分共有人未取得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出賣共有房屋的,其買賣行為也無效。
(四)侵犯優先購買權——合同無效。
房屋所有人出賣共有房屋時,在同等條件下,共有人有優先購買權。房屋所有人出賣已租出房屋時,須提前三個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所以同等條件,主要是指房價同等,還包括房價交付期限、方式同等等。房屋所有人出賣房屋時侵犯共有人、承租人優先購買權的,共有人、承租人可以請求法院宣告該房屋買賣無效。
(五)單位違反規定購房——合同無效。
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不得購買或變相購買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須購買,須經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單位違反規定,購買私房的,該買賣關系無效。有的單位以個人名義購買私房,產權也登記在個人名下,但實際上是單位出資,作為單位的固定資產用於生產、經營、辦公或用作集體宿舍等,這種情況屬於單位變相購買私房,該買賣關系無效。凡享受國家或企業事業單位補貼,廉價購買或建造的城市私有房屋,需要出賣時,只准賣給原補貼單位或房管機關,否則也無效。
(六)價格欺詐,顯失公平——合同無效。
買賣城市私有房屋,雙方應當本著按質論價的原則,參照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私房評價標准議定價格,經房屋所在地房管機關同意後才能成交。買賣合同生效後,雙方均不得因價格高低無故翻悔,應按合同議定的價款、期限和方式交付。但如果出賣人在房屋質量問題上有欺詐、隱瞞行為或在成交後發現內在質量問題的,買受人可要求同出賣人重新議定價格,協商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訴。
(七)非法轉讓——合同無效。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規定,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包括買賣):
(1)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不符合轉讓房地產條件的;
(2)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產權利的;
(3)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的;
(4)共有房地產,未經其他共有人書面同意的;
(5)權屬有爭議的;
(6)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轉讓的其他情形。
❸ 關於購房合同的補充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補充合同經合同各方當事人簽字確認後與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補充合同中與原合同有沖突的地方,補充合同的約定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沖突部分以補充合同為准!
❹ 關於購房合同的法律問題
不管法律是如果規定的,也要看具體情況,如果按揭貸款未成功的原因,不是你不具備貸內款條件,而是開發商的原容因導致你貸款不成,那麼,責任依然在開發商,要是這樣,你的主張可以成立。反之不可以。
有些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法院不一定支持的,就象你這種,約定明確,內容不違法,而且你當初在主張修改未成功的情況下,最終簽字同意,也說明願意承擔該風險。
有情提示:在以後如遇到類似問題,你做出重大決定前,應該先咨詢相關人員或律師。
❺ 購房合同怎麼才具有法律效力
❻ 商品房購房合同內容有法律效力嗎
依法簽訂的商品房購房合同,內容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1、無效:《合同法》規定,以欺詐脅迫手段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德、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或損害國家利益或違反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屬於無效合同。
合同內容中,造成對方人身傷害或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
2、可撤銷: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者可申請撤消或變更合同。
《合同法》第八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七條 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條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❼ 購房合同有法律效益嗎購房合同法律有效率嗎購房合同
雙方來簽訂了購房合同源,就是合法有效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雙方當事人必須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
《合同法》:
第八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❽ 小產權房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小產權房子購房合同怎麼寫
怎麼寫都只能是君子協定,所謂君子協定,足夠誠實信用的君子雙方,無論中途有什麼變化,雙方都會兌現當初口頭或書面的協議。若一方是小人(往往是見利忘義、不講誠信的人),當初的口頭協議等於沒有,當初的書面協議也會撕毀。
買方在簽訂小產權房買賣合同時,可在「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條件上作點文章。如:賣方除了該小產權房以外,是否還有其他房產可供居住;買方是否僅有一套小產權房可供居住;是否長期生活居住等等,這些因素都是需要買方予以重點考慮,並將實際情況寫入合同的。
小產權房子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小產權房的購房合同沒有法律效益,不被保護
2017年《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房屋交易與不動產登記銜接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關於歷史遺留問題……防止小產權房通過不動產登記合法化。
2013年《國土資源部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堅決遏制違法建設、銷售「小產權房」的緊急通知》,從正確認識「小產權房」問題的危害性和嚴重性;堅決查處「小產權房」在建、在售行為等方面,遏制建設與銷售小產權房。
由此可見小產權房屬於不受法律保護的房屋,自然簽訂的交易合同也是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的。
小產權房買賣合同被認定無效之後的處理規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對於無效的買賣合同,在合同法上,唯一對買方有利的就是「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這一條了。也就是說,無效合同有效處理,一些法院就是這樣處理的。
❾ 購房合同是否有法律效應
購房協議是有效的,但還沒有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四版條的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權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同時《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房屋買賣協議是成立的,從買賣雙方在協議上簽字時就已經成立,但還沒有發生法律效力,房屋買賣合同從房屋產權進行轉移登記時發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