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形考
⑴ 市場失靈與現代經濟法產生是什麼關系
市場失靈是經濟法產生的原因,市場失靈學說就是經濟法的理論基礎。
現代經濟追求的市場自由競爭,但是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出現,生產規模發展壯大,壟斷出現,導致市場不能在自主調節,也就是市場失靈。這時候要想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就要有外部的力量對其干預,這個力量就是經濟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法律發展史上的一個飛躍,其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長期以來都被以「市場失靈說」簡單概括,但在政府幹預的過程中政府自身也存在著諸多「失靈」的問題,法律作為維權和控權的工具,也應該對容易擴張的政府權力進 行合理的規范。因此,經濟法產生於市場和政府的雙重失靈,並 需要同時協調和平衡兩者的關系。
(1)經濟法形考擴展閱讀
市場失靈的具體表現:
1、市場不完全
市場不完全主要是指市場容易形成壟斷尤其是自然壟斷的情形。市場效率的獲得有賴於競爭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的程度,市場依賴競爭得以繁榮,然而競爭具有否定自身的傾向,自由競爭必然導致壟斷,進而減損市場效率,抑制競爭。市場不完全是競爭法產生的主要原因。
2、市場不普遍:市場不普遍主要表現為價格機制的缺位。市場主要是通過價格機制發揮其配置資源的功能,凡是價格機制不存在或被扭曲之處,就是是市場的不普遍之處,此時就需要國家制定法律對價格實行必要的價格調節甚至直接的價格干預。市場不普遍是價格法產生的主要原因。
⑵ 簡述經濟法與民法的聯系與區別
一、經濟法與民法的聯系:
1.民法和經濟法在調整對象上的交叉性。民法和經濟法在經濟關系調整中相輔相成,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條款等,是民法與經濟法的分界和聯結點:一邊是經濟法以維護宏觀平衡和自由公正的社會經濟秩序為己任,另一邊是民法對在此良好環境下自由從事活動的主體行為加以規范;被認定違反了這些彈性條款的行為,即超出民法調整的范疇而需由經濟法中的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經濟合同法和各種管理性的法律作具體調整。
它們在調整對象方面的交叉,源於以下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由於二法都處在市場關系之中,而某種市場關系的形成又往往呈現錯綜復雜的情況,這就必然導致二者在調整對象上的部分重疊與交叉,調整對象的交叉又需要民法和經濟法從不同角度,在不同層面上共同去維系社會關系的存在;二是由於某個具體的法律關系,單靠一個法律部門的作用是難以形成的。因此,民法和經濟法在調整對象上的交叉性,決定了二者存在的互補性。
2.經濟法和民法在調整宗旨、作用和方法上的互補性。民法是從市民社會中自然形成的,它以人本主義為出發點,其理念是自由主義,民法的價值理念之一是對抗國家力量的侵犯,而經濟法以追求社會整體利益為其立法宗旨,即站在社會整體的角度,通過法律對社會經濟關系的調整,消除極端個體權利本位對整體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消極影響,以解決個體營利性與社會公益性的矛盾,促進經濟良性發展。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以意思自治為核心,注重機會均等,即以抽象的人格平等為基礎建立的公平理性,是以平等求公平,以個體為本位,給經濟個體以完全的意志自由,保證個體權利的充分實現,僅依靠市場經濟的自發作用,來實現社會經濟的理想狀態。而經濟法以國家管理和調節經濟為其調整對象,它給主體以相對特權追求結果的大體公平,從社會利益出發處理個人和社會的關系,以社會權利為本位,保證社會整體利益,通過國家採取種種措施,彌補市場機制在經濟發展中的缺陷,實現經濟的理想狀態。
二、經濟法與民法的區別:
1.利益本位的不同。法的利益本位亦即法在利益保護上的出發點與立場。民法的本質是市民社會的法,是典型的私法,以個人利益為本位,以確認和保護私人利益為其價值追求的目標,對平等主體的商品關系加以保護,從而維護民事主體的權利。但其對個人利益的無盡追求,往往又導致社會經濟運行的無序化,給社會利益造成損害。經濟法的本質則是社會法,它以社會為本位,把社會經濟總體效益作為自己的價值目標,在兼顧各方經濟利益的同時,維護社會經濟總體利益。它是公權及於私人經濟領域的法律,其產生最終突破了公、私法劃分的二元結構模式。從產生之初,經濟法就是國家站在全社會高度,從國民經濟的整體出發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干預與調控的產物。由於經濟法所體現出的「社會公益性」如此明顯,以至於在個人與國家各自的領域之間,已經形成了以社會為過渡體的一個獨立存在於其他法域的獨特法域,這恰恰是屬於經濟法的領域。可以說,經濟法的產生,改變了社會利益的配置模式,從極為宏觀的角度維護著社會經濟利益。
2.二者的調整對象不同。按照法理學的理論,任何部門都有其特定的調整對象。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國家在管理經濟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經濟關系。經濟法和民法的調整對象雖都具有經濟性內容,但前者是一種關於國家經濟管理和協調的權利義務關系,後者則是在民間經濟活動中,主體進行經濟交往中各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雖然兩者都涉及經濟領域,但前者是國家管理涉及民間社會經濟領域,是「公」及於「私」,後者則完全處於民間社會經濟領域之中,是「私」的領域內部關系。前者主要調整公共性經濟關系,著眼於宏觀的秩序和效益。一般不涉及個人的人格、財產和交易關系;後者則主要調整平等、等價的產權關系和流轉關系,著眼於微觀的交易安全。
3.二者的調整方式和手段的差異。民法是純粹以個人為本位的私法,以自由平等為核心,其調整方式相應的採取意思自治原則,即由當事人按自己的意志設定權利和義務,國家並不予以過多干預,但民法其完備的微觀經濟行為規則又很難解決經濟壟斷、資源配置不當,弱者特別保護等現代經濟中的新問題,這就需要經濟法採取一系列彈性的綜合調整經濟的手段,通過引導,控制社會經濟的良性運行,使經濟法能夠適應經濟形勢的不同需要,成為社會經濟關系的良好「調節器」。
⑶ 2021年初會考試《經濟法基礎》練習題(4)
多選題
1.下列各項中,屬於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A、商業匯票
B、外觀設計
C、經濟管理行為
D、發明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選項A屬於客體中的“物”;選項BD屬於客體中的“精神產品”;選項C屬於客體中的“行為”。
判斷題
2.人的出生和死亡不能引起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或者消滅,因此不屬於法律事實。()
A.對
B.錯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人的出生可引起撫養關系、戶籍管理關系的發生;人的死亡可引起撫養關系、婚姻關系、勞動合同關系的消滅,繼承關系的發生。因此人的出生和死亡屬於法律事實。
單選題
3.下列法律事實中,屬於法律事件的是()
A、簽發票據
B、拾得遺失物
C、訂立遺囑
D、“山竹”登陸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選項ABC屬於法律事實中的法律行為,拾得遺失物屬於非表示行為;訂立遺囑屬於單方行為。
單選題
4.會計於某在單位領導的授意下,將一張私自購入的空白發票填寫金額後入賬,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則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於某虛開發票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B、單位領導授意的行為屬於消極行為
C、單位領導授意的行為構成法律行為
D、於某虛開發票入賬的行為構成法律行為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會計於某虛開發票入賬的行為和其單位領導授意的行為均構成法律行為,屬於違法行為,也屬於積極行為(作為),選項B錯誤。
判斷題
5.在我國,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是法的形式之一。()
A.對
B.錯
【隱藏答案】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我國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特別行政區的法、規章以及我國締結或加入並生效的國際條約等。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決書只是一種非規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為法的形式。
多選題
6.下列關於法律效力等級及其適用規則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規章
B、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D、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和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且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政府規章,選項A錯誤。
多選題
7.下列各項中,對法的分類表述正確的有()
A、根據法的創制方式和發布形式分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據法的內容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
C、根據法的主體、調整對象和淵源分為國際法和國內法
D、根據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對人的效力分為根本法和普通法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選項D,根據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對人的效力分為一般法和特別法。
以上就是關於2021年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練習題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技巧、備考攻略等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及時關注本平台哦!
⑷ 初級會計考試需要哪些資料
初級會計考試需要兩份資料,《經濟法基礎》、《初級會計實務》。建議使用考試當年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由「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編制。
初級會計考試的成績管理
參加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必須在考試當年通過所有科目的考試。 您可以獲得初級職業資格證書。 資格標准:每個科目60分。
會計專業資格定期注冊。 資格證書每三年注冊一次。 持票人應當按照規定到當地人事和財務部門指定的辦公室。 取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應當按照財政部的有關規定接受本級會計師的繼續教育。
(4)經濟法形考擴展閱讀
初級會計考試報名條件
1.堅持原則,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2.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相關的財務法律,法規和規章,不得嚴重違反財務紀律。
3.履行職責,熱愛自己的工作。
4.具有會計從業資格,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首次報考人員
登錄網站—>報考人員必讀事項—>接受網上報名協議—>選擇報考省份—>查看報名流程—>填寫報考信息、照片上傳—>生成報名注冊號—>列印報名表、單位蓋章、考生簽字—>到報名點審核、驗證、交費—>領取報名回執表—>報名結束
非首次報考的考生
登錄網站—>報考人員必讀事項—>接受網上報名協議—>選擇報考省份—>查看報名流程—>填寫報考信息、照片上傳—>生成報名注冊號—>列印報名表、單位蓋章、考生簽字—>到報名點交費(跨級報考的需要審核、驗證)—>領取報名回執表—>報名結束
⑸ 財會專業是什麼
財會專業在校大學生在學校除了要考四六級等基礎證書之外,更應該選擇基本高含金量證書來為自己的求職道路保駕護航。那麼對於我們財會專業的大學生來說應該考取哪些證書呢?進入四大隻能等秋招春招?如何先人一步提前開始准備,拿下四大Offer?四大資料,戳: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學霸匯總版2019更新筆經面經
考取專業證書,不僅是系統學習專業理論的過程,更是向未來的老闆展示專業素養與個人能力的過程。
1、初級會計職稱
作為財務領域的新門檻,初級會計職稱當然是財會專業學生人手必備的基礎證書。無論你將來是否有志於財務工作,初級會計職稱都能給你帶來會計核算方面的理論與技能、經濟法相關的基礎知識,以及財務管理的初階素養。考試每年僅舉行一次,共考核兩門科目,考生一次通過兩門考試方為合格。考試報名費較低,通過率較高。在2018年,初級職稱也將迎來創下新高的403萬考生。
2、國際注冊會計師(ACCA)
ACCA是大學生在校可考會計證書中含金量最高的代表,高校學生在完成大一課程後即可報報考。ACCA不僅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著「國際財會界通行證」的無上地位,還是進入五百強企業財務部、會計師事務所的加分項。ACCA採用全英文考試形式,共考核十四門科目,不僅系統地教授了考生會計、審計、財管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還顯著提高了考生的英文水平。
3、初級審計師
審計職稱是審計細分領域的入門級證書,是審計專業學生以及有志於審計事業的財會學子絕對不可錯過的基礎證書。考取這張證書也能為審計從業人員的標配證書CPA打下理論基礎,有助於考生順利拿下注會中難度相當大的審計科目。就業角度而言,審計員起薪較高。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為例,2017年四大的校園招聘入職底薪為稅前8250元(一線城市),且隨著工齡的累積、經驗的豐富,後期薪水也將水漲船高。
4、特許金融分析師(CFA)
起薪在全行業中持續領跑的金融業,一直是財會學子的最嚮往就業方向。被譽為「金融第一考」的CFA證書,也是金融業中後台崗位的高含金量敲門磚。考試不僅為考生提供了系統的金融知識,更帶來了國際化的金融視野和格局。考試採用全英文形式,共分三級。高校學生最早可在畢業前18個月內注冊報名考試,其中6月可報考三級中的任意級別,12月僅可報考一級考試。
大學是邁入社會前的最後一站,也是隻身闖盪職場的預備戰場。這場預備役的質量,將直接決定未來的職場生涯。請在大學這最後一站,利用證書、憑借證書背後的知識和技能,為未來職場上的自己鍛造一副最堅硬的盔甲。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