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分紅
❶ 投資20萬給朋友開廠,合同是每年拿固定分紅9萬,可以受法律保護嗎
注意借貸和投資的不同
投資的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也就是說,你投資了,即使對方承諾每年不低於多少錢的回報,實際上對方不給或者給不了這么多,你走訴訟是沒用的。分紅,顧名思義,是有紅利才可以分,沒紅利,虧損了,倒閉了,你是沒得分的。
而借貸,則是對方找你借錢,你可以收取利息,也可以免息。收取利息的話,只要年利率沒用超過國家規定,對方如果拒絕支付本金或者利息的話,你可以起訴,要求歸還。這個是受法律保護的。
如果9萬每年,20萬的話。按三年回收算,年利率是45%,這個已經超出了國家規定利率。但是每年4.8萬的利息的話,就沒問題了。
所以,安全起見,如果你不熟悉這個行業,或者對這個人沒有絕對的信心,或者你不懂公司運作,建議還是用借貸的方式比較好。約定每年24%的利率(也就是2%的月利率),三年內償還或者兩年內償還。都比投資的安全。就是賺的少點,24個點,每年就是4.8萬。但是非常安全,對方無法以沒盈利、公司破產等借口拒絕償還。當然這個借貸,也不能以公司名義借貸,而要以他個人名義。如果以公司名義,到時候來個破產申請,然後公司資產又嚴重不足,那麼你能獲得的賠償上限就是公司資產拍賣後的錢。但是個人名義借貸的話,除非他沒家產,不然哪怕他死了,他兒子或者妻子繼承了他的家產,照樣還得償還你的債務。
❷ 你好 我拿錢占乾股,就是分紅,不參與管理和盈利虧損,我該怎麼寫合同法律上生效
所謂乾股,就是指企業為了提高部分重要崗位人員的積極性,為其免費配送的股份。
乾股分紅,就是按照乾股所佔的股份大小,在年底或年初按照當年利潤多少,進行紅利分配。
❸ 和私人老闆簽定的分紅合同具有法律效應嗎
有
雙方簽的合同就得按照合同辦事
如果老闆不及時分紅,你可以告他
❹ 銀行作為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在貸款還清之前不得為股東分紅,並在借款合同中加以約定。此法是否具有法律
首先,並不是所有問題都是法律已經白紙黑字說這個合法,那個不合法。世界這么大,沒有哪個法律敢說自己涵蓋一切,你所說的這種情況就是。我國並沒有哪個法律直接規定該條款不合法。
然後,關於樓上所說的虧損問題,我認為您的說法是錯的。會計上的虧損是指當年總收益小於當年總支出,並不是公司有債務就一定意味著公司處於虧損狀態。而且公司法並沒有規定扣減債務後方能進行分紅。假定一家上市公司從銀行貸款10億元,約定十年內償還完畢,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是公司十年內都不能分配股利了呢?這個問題顯然是有待商榷的。當然題主並沒有完整披露合同詳細規定,而且也可能是我的理解有所偏頗,歡迎探討指正。
最後,我理解你說的這種情況是一種利益保護上的安排,即銀行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限制借款人股東獲得分紅的權利,事實上這種安排在許多種類的格式合同中都有涉及到。這一條本身並不違反法律的規定,並不當然無效。但該條規定確實對債務人不公平,該條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法規定的公司股東享有收益的權利。如果是股份公司的話,作為一個影響利潤分配方案的問題,該條款很可能需要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程序非常麻煩。公司可利用談判或對條款進行修改來完成對股東利益的保護。
❺ 合同法人有股份但是沒有實質性注入資金可以分紅嗎
分紅權的取得來源於股權,具有股東身份的人享有股權,簽訂投資協議,登內記於公司章程的人即容為股東,具備股東權利。所以說未實際注資並不必然導致分紅權喪失。除非股東之間另有約定,或者公司章程約定的出資期限已到,而出資人仍未實際出資,此時可以依照約定或者法定程序對未出資股東的權利進行限制,限制分紅權。
❻ 入股分紅協議書怎樣才有法律效應
主要內容一定要注意:1、當事人的詳細信息;2、出資額應精確,幣種版應明確;如以非貨幣權方式出資,應當明確物權或者知識產權的的市場價值、許可權歸屬;3、出資年限4、出資人權利,包括收益分享權利,撤回出資的權利等;5、出資人的義務,包括債務分擔比例等
❼ 跟公司簽訂的乾股分紅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益
乾股,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你可以知識產權的形式出資持有10%,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持有情況最好載入公司章程並在工商局做變更登記,就受法律保護 。
「乾股」是指股東不必實際出資就能佔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額的股份。中國法律規定: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因此,中國不存在所謂的「乾股」。
社會上的錯誤認識:現實中有人把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出資稱作「乾股」,這其實是沒有正確認識無形資產的資產價值。經過評估確認了價值的無形資產,在公司設立時,依法辦理了轉移手續的,應當認為是實際出資,而不是所謂的「乾股 因此,在中國公司中並無「乾股」。 如果是以無形資產出資的股份,你們最好到工商局做股權變更登記。
另外, 乾股的取得和存在往往以一個有效的贈股協議為前提。贈股協議的效力屬於股東之間的協議,和設立協議一樣對股東具有約束作用,贈股協議的內容也可以在章程上體現。由於股東並沒有實際出資,因此股東資格的確認完全以贈股協議為准,如果贈股協議具有可撤銷、無效、解除等情況,乾股股東自然就失去了股東資格,乾股股東的權利義務比如股利請求權、表決權由協議確定,但股東的義務,尤其對外義務同一般股東,理由是股東的登記具有對外公示性。但是乾股股東如果所受股份為瑕疵股份,在一般情況下,股份的受讓人也應對股份的出資義務承擔責任,但是,一般而言如果有一部分為瑕疵股份,有一部分為正常股份,那麼首先認定獲贈股份為正常股份,在其不足的情況下,才仍定為瑕疵股份。
一般情況下,乾股的取得和存在是以一個有效的贈股協議為前提。由於股東並沒有實際出資,因此股東資格的確認完全以贈股協議為准,只要贈股協議合法,就享有贈股協議中約定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
如果乾股股東通過公司股東變更,在工商局登記備案,則會成為正式股東,完全享有股東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
希望可以對你有用
❽ 個人與勞派公司合作,簽協議得分紅,這樣子法律保護嗎有沒有類似的協議範本
個人和勞務派遣公司簽訂的合同無效。您自己成了勞務派遣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節勞務派遣
第五十七條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五十萬元。
第五十八條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第六十一條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
第六十二條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
第六十三條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第六十四條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第六十五條被派遣勞動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與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被派遣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的,用工單位可以將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勞務派遣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第六十六條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第六十七條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❾ 出資出人占銷售額分紅,沒有股份,合同到期返還本金,這種合同受不受法律保護
合同產生既生效。
❿ 借款協議中未約定利息,約定的是。固定每月分紅,受法律保護嗎
受法律保護,但這個協議的合同性質不是借款合同,而是投資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