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的建立
① 為什麼建立婚姻法呢
從公眾的角度出發,具有劃時代的現實意義。
婚姻法新規婚前個人財產屬個人所有沖擊著人們傳統的心理模式,可是存在必有其合理性,我們嚴肅的審視一下社會現狀,它的合理性前因基於社會大眾的思想,在這種背景下新規的出台有它積極的社會意義。積極的社會意義在於呼喚一種道德情感的回歸,一種本真自然的回歸,一種良好社會風氣的回歸,
第一、男女平等,自食其力。新規昭示了任何一方不付出就得到別人的財產已經屬於咋日風景,婚前財產屬個人所有是對雙方個人利益的尊重。
第二、對穩固婚姻,白頭到老,有一定的考驗性作用。錢不是信仰,只有具有某方面忠誠信仰的人才是值得依靠終生的伴侶。如果因為對方房權不屬於自己,而對婚姻法新規有微詞,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個人和對方領那一紙結婚證是圖房子還是圖人?有房子住還比沒房子住好,如果對方一無所有,提出裸婚,那你還能計較什麼呢。人的眼睛要長在地平線上,而不是長在天上,心繫在雲上。如果靠婚姻的翹板來訛詐房子,就算得到了,而且還不是一處,虛榮只能在心裡盤踞一時,虛榮之後又能怎麼樣呢?最終還是人生的失敗。經得起金錢物慾考驗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領結婚證需要什麼手續。第三、感情永遠比財產更重要。這樣一來,除去了一些有色眼鏡,社會世俗的雜音。不會讓別人說女人嫁到富人家是圖人家的財產,因為對好女人來說,感情永遠比財產更重要,新規公布於眾等於堵上了那些世俗之人的嘴,這對好女人來說是最大的公平。第四、婚姻能夠長久維系的基石是尊重,是情感。情感,尊重是相互的,而有了這兩個前提的婚姻,誰的財產還有必要分得那麼明細嗎?只是一心計較別人現有財產屬不屬共有的這些人,新規已經告訴你了,這個婚你不適合結。新規的出台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有其合理性和科學性。對矯正感情的偏位,封殺錢本位的極欲心理起到了打提前量的作用。新規在與時俱進體現社會的進步,主張男女人格,能力上獨立自主的同時,呼喚一種道德情感的回歸,一種本真自然的回歸,一種良好社會風氣的回歸,對當前現狀之下的社會有積極的正面意義,是對傳統法律觀念的大膽改革,給那些腦子進水只想依靠賣身,或者一張紙就可做有錢人的人澆澆冷水,好,拍手稱快。
② 婚姻法最早哪年開始的
1980年抄9月10日,第五屆全國襲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正。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新中國建立後頒布的第幾部國家大法
新中國成立後,頒布的第一項法律
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④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基本法律是什麼
新中國成抄立後制定的第一部基襲本法律是1950年5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對有關婚姻關系的建立、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等內容,作了具體的規定。
⑤ 新中過成立後第一部法律是憲法還是婚姻法難道不是憲法嗎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容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全文共分為8章,包括原則、結婚、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父母子女間的關系、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及附則,共27條。內容以調整婚姻關系為主,同時涉及家庭關系方面的各種重要問題。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⑥ 新中國建立後,婚姻法確立一夫一妻制,地主們的三妻四妾怎麼辦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覺得大部分的人還是按照老日子過,只不過就是先和其中一個領了結婚證,承認名義上唯一的妻子,然後繼續左擁右抱。
所以我覺得當時就算是新中國成立,實行了一夫一妻制度,當時還是改不了很多男性「三妻四妾」的現實。而且那麼多年過去了,社會發展到今天你以為現在就沒有擁有「三妻四妾」的男人了?說沒有的打死我都不信。
⑦ 愛爾蘭的婚姻法是誰建立的
與其他禁止離婚的國家不同,愛爾蘭人以高度的智慧,創造了一種兼顧傳統和自由的婚姻制度。男女雙方在結婚時,可以協商婚姻關系的期限,從1年到100年不等。期限屆滿後,若有繼續生活的意願,可以辦理延期登記手續,否則婚姻關系自動解除。
因為愛爾蘭是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國家,這個國家是禁止離婚的,政府婚姻登記部門只辦理結婚手續而不辦理離婚手續 。這樣的婚姻制度是由歷史以及其國家的文化等各個方面相互作用後得出來的。
辦理結婚登記的費用,因婚期的長短而不同。如果婚期為1年,需要2000英鎊;如果婚期為100年,則僅僅只需要0.5英鎊。最高收費是最低收費的整整4000倍,政府鼓勵長久婚姻的政策一覽無余。
在愛爾蘭,還有一件耐人尋味的事情。婚期不同,結婚證書也是不一樣的。婚期為1年的新人,得到的是厚如網路全書般的兩大本結婚證書,裡面逐條逐項列舉了男女雙方的各項權利和義務,可謂一部完善的家庭相處條例;而婚期為100年的新人,得到的結婚證書只是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市首席法官的祝福--尊敬的先生、太太:我不知道我的左手對右手,右腿對左腿,左眼對右眼,右腦對左腦究竟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責任和義務?其實他們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只因為彼此的存在而存在,因為彼此的快樂而快樂。所以,讓這張粉紅色的小紙條送去我對你們百年婚姻的最美好祝願!祝你們幸福!
愛爾蘭獨特的婚姻制度,在尊重公民自由的基礎上,旨在引導人們樹立一種婚姻神聖不可褻瀆的觀念。而迥然不同的結婚證書,更是說明了一個婚姻的道理:婚期越長越簡單。長久的婚姻是不需要也不存在明確的權利和義務的,因為愛人是左你是右,你即是我我即是你。
在愛爾蘭各個市政機關辦公大廳,都有液晶屏顯示結婚須知:本處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不辦理離婚登記。
⑧ 關於家家學習婚姻法,構建美滿新家庭的社會實踐稿子
新的婚姻法進一步體現了男女平等的原則。男女平等是新婚姻法的一項重要原則,新的婚姻法很好的體現並加強了男女平等原則;雖然新婚姻法與過去相比完善了許多,但仍然有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對第十二條,若沒有做公證,即使有承諾,該承諾也是無效的,還有一方把登記在自己名下的共同房屋給賣了,另一方很難追回來,另外,若是父母買的房子,那麼婚後是否會導致婚姻關系的不穩定呢,這也是值得思考的。
《婚姻法解釋三》明確規定婚前男方首付並將名字登記於自己名下的,房子與女方毫無關系,使本以感情為紐帶的婚姻關系,淪為赤裸裸的財產博弈關系,以致對婦女在婚後操持家務、生育子女,有的甚至放棄職業生涯轉為家庭主婦等對家庭的貢獻,以及對社會穩定的貢獻可能獲得房屋產權的補償完全沒有法律依據,這不僅違背了我國長期以來建立的以共同財產制度為核心的婚姻財產原則,而且剝奪了專事家務婦女的房產共有權利,更剝奪了以個人收入供養子女和家用的職業婦女的房產共有權利。
有人認為,該解釋注重保護了有產一方,也是強勢的一方,但沒有考慮到特別是中國廣大農村婚姻家庭的實際情況,沒有兼顧到廣大農村婦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權益保護,對弱勢一方明顯不利,可能導致女性「凈身出戶」。 司法解釋三的出台可能對因房價暴漲而扭曲的婚姻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但在未出台一份婚姻中弱勢方可得到哪些可操作性補償的規定,卻出台了剝奪弱勢方可能得到補償之一的司法解釋三,這實在有悖於婚姻法中的「保護女性原則」,犧牲了法律的公正性。
⑨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步基本法律
1950年4月13日,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質的法律婚姻法通過頒布。
--廢除強迫包辦婚姻、男尊女卑、漠視子女權利的封建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和子女利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
短短幾行字句,闡明了新中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也從法律上宣告了一種舊制度的滅亡和一種新體制的誕生。這些基本精神至今仍是我們婚姻法中的精髓。
從此,我國婚姻家庭的面貌日新月異。1957年的統計,全國有90%的家庭,開始實行婚姻自由、自主,100多萬個舊制度下建立的不幸家庭宣告解體。
「讓中國人民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得到了解放,這就是第一部婚姻法完成的神聖使命」,巫教授的評述簡煉而深刻。
1950年婚姻法:廢舊立新的革命性標志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要素,治理國家先要治理好家庭秩序,安定社會首先要安定家庭」。
在中國政法大學一座半舊紅磚樓的單元房裡,巫教授一語中的。
剛剛獲得解放的中國人民,雖然在政治上翻身做了主人,但千百年來腐朽、落後和摧殘人性的封建婚姻家庭制度,依然廣泛流行,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沉重鎖鏈,也嚴重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不廢除這些舊的制度,就無法開始新的生活,無法實現社會的文明進步。」巫教授說,黨和國家在百廢待興的時刻,首先把家庭婚姻領域的廢舊立新提上日程。
1980年婚姻法:撥亂反正、回歸法制軌道的迫切需要
十年「文革」給整個國家方方面面帶來了巨大破壞,民主和法制建設遭到無情踐踏,婚姻家庭領域也無可避免地遭到波及。許多公民在婚姻家庭方面的合法權益被侵犯,一些被廢除的陳規陋習死灰復燃。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的現象十分普遍。
親歷這次婚姻法修改的巫教授認為,1980年修改婚姻法,「是撥亂反正、加強婚姻家庭關系調整的迫切需求,也是保障公民權益、維護法律威嚴的必然選擇。它使我國的婚姻家庭制度在經歷了重大麴折後,重新走上了健康發展之路。」
這次修法,再次重申了1950年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和許多行之有效的規定,同時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補充。其中最突出的一點,是增加了保護老人合法權益和實行計劃生育的原則。
「那時,計劃生育已經被列為基本國策,普遍推行貫徹,作為婚姻家庭關系基本法律的婚姻法當然要體現這點。」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通過這次修法,使我國的婚姻家庭秩序重新回到法制軌道。」
2001婚姻法:新體制下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保證
毫無疑問,近20多年來,中國社會的急劇變革連帶引起的社會變化可說是前所未有,因此引發和積累的家庭婚姻領域的新問題也更為復雜、多樣,所以本次婚姻法的修訂顯得力度更大、調整更多。
巫教授認為,雖然一些方面還有待完善,但這次修改邁出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婚姻家庭立法的可喜一步,可以說是新世紀婚姻家庭立法的新篇章。
她將新婚姻法的「新」歸納為5點。
首先是依據憲法精神,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婚姻家庭的建設方向。如在第4條新加的「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這在道德上是一種倡導,在法律上是一種宣言。
第二,強化了5項基本原則,有針對性地補充了禁止條款。如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等。
第三,增設了無效婚姻制度,填補了以往立法的空白,保證了法律的威嚴和嚴肅性。
第四,設立了離婚過錯賠償制,加大了對破壞婚姻家庭行為的制裁力度。
巫昌禎說,這些都是針對近些年來社會上出現的一些破壞婚姻家庭、造成社會家庭矛盾的各種不良傾向而設立的。
最後,完善了夫妻財產制度,充實了薄弱環節。巫教授說,這在過去很多年也許沒引起重視,因為家庭財產的數量和種類都有十分有限。但隨著經濟的發達,體制的變革,家庭財產越來越多已是大勢所趨,離婚案件中爭議最多最大的也往往是財產分割問題。這次修改使夫妻財產的規定更加細致、具體,便於操作。
「應該說,這次修改最突出的特點是: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下,家庭婚姻的各種新形態、新問題,保證新體制下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鞏固和發展。」
與巫教授一起回顧50多年我國婚姻法走過的歷程,清晰地體會到一部婚姻法對國計民生具有的意義,也鮮明地映照出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不斷改變。
作為人類社會最基本的要素,每個家庭的幸福和美滿加起來,就是全社會、全民族的力量所在,追求所在。「家和國睦萬事興」,而要實現這點,道德的規范和法制的健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