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高代合同法

高代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0-12-28 13:30:23

合同法 第三方代為付款

安在接受胡某抄委託代襲付汽油費時,雙方就應當就安代理胡付費行為是有償還是無償的代理,如果明確了為有償代理,就應當雙方商定代理費數額。如果沒有說有償代理,雙方沒有確定代理費,安在未明確代理費的情況下,實施了代理行為,應當視其為無償代理。安在沒有講定需要代理費的情況下,在實施代理行為後向胡索要代理費有矢常理。如果以沒有支付代理費扣押胡的手錶,更是一種侵權行為,當然,如果安為胡墊付的汽油費胡某都不想兌付,安某當然有權扣押其手錶,直至胡給付汽油費時返還。

❷ 合同法有關代位權,承包人優先權的規定有哪些

代位權:《合同法》第73條,《合同法解釋(一)》第11、12、13條。
承包人優先權:《合同法》第286條

❸ 合同法中關於代位權行使數額有規定嗎

您好,根據合同法的規定:
代位權行使數額只能是債務關系中債務人欠款的數額
希望這個答案能夠幫到您!

❹ 合同法中「代位權」指的是什麼

合同法中的代位權是指什麼

合同法中的代位權是指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債版權人因此遭受損害而向人民權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債權的權利。代位權是以傳統的代位權理論為基礎,針對近年來我國嚴重存在的三角債以及債務人逃債廢債現象而確立的新的債的保全制度。從這一概念可以看出其特點:

代位權不同於撤銷權。代位權和撤銷權同為合同的保全制度,所謂合同的保全,又稱責任財產的保全、債權的保全,是指法律為防止債務人的財產不當減少或者應當增加而未增加,因此給債權人的債權帶來損害時,允許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或撤銷權,以保障其債權的實現。代位權針對的是債務人的作為行為,避免責任財產的不當減少。

(4)高代合同法擴展閱讀:

代位權不同於代理權。

一是名義不同,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代位權人是以自己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

二是許可權不同,代理人的許可權是委託授權或者指定、法定的范圍以內,代位權人的許可權是債權人的債權范圍以內;三是訴訟資格不同,代理人就其在代理權范圍以內的行為一般不具有原告資格,代位權人一般具有原告資格;四是後果不同,正常代理的法律效果歸於被代理人,代位的法律效果是債權人債權的實現。

❺ 合同法代位權 規定的沖突

要想解決你的疑惑,首先你要弄清楚什麼是代位權,法律制度設計代位權的意圖指向。
代位權的性質是債權人實現其債權的一種擔保措施,但是是一種特殊的擔保措施;也就是說,他不同於抵押、質押等傳統擔保;其特點是:1、債務人已經陷入債務履行不能;2、債務人對外享有到期債權,但消極(怠於)主張;至於以何標准判斷債務人待遇主張其權利,《合同法》已做規定。
債權人之所以行使代位權,其目的首先是保全,進而實現債權。立法也是這樣設計的,故債權人通過行使代位權首先實現的應是債的保全。因而其實現的債權歸屬債務人,進而與其他債權人平等受償。這樣既有利於保障其他債權人的利益,又可防止債權人不當訴訟。符合債權平等原則。
債權人通過訴訟手段行使代位權,所指出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因為這筆費用是因債為人的消極行為造成的,故其應當負擔(具有懲罰性)。
司法解釋規定:訴訟費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的債權中優先支付。因為在代位權訴訟當中處於被告地位者為次債務人,依據訴訟程序應由敗訴方(即次債務人)承擔;後半句「從實現的債權中優先支付」是解釋這筆費用的最終出處。
總結一句:合同法的規定是實體權利義務的歸屬;而司法解釋規定的是司法事務當中程序問題的處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❻ 合同法中代位權和撤銷權的區別

代位權與撤銷權同為合同中債權人為保全自己債權利益而採取的措施,雖然兩者在適用的目的、回行使的方式答、債權的保全范圍、費用的負擔主體等方面相同,不同之處為:

1.債務人的不當行為的形式 代位權是債務人怠於要求償還的行為,撤銷權是債務人優先償還的
2債權人的債權有無到期的要求 代位權要求到期債權,撤銷權不要求到期
3債務人的訴訟主體地位 代位權可以直接要求次債務人償還,撤銷權要求債務人 撤銷
4對債權人產生的效力
5權利行使的時間上不同等。

❼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規定提起代為訴訟權的有誰管轄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適用原告就被告原則,原告人應向被告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附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節選)
第十四條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五條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債務人以後,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符合本解釋第十三條的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受理;不符合本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的,告知債權人向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訴。

❽ 《最高人民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1999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90會議通過)

為了正確審理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的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合同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一、法律適用范圍
第一條 合同法實施以後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除本解釋另有規定的以外,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當時沒有法律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第二條 合同成立於合同法實施之前,但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跨越合同法實施之日或者履行期限在合同法實施之後,因履行合同發生的糾紛,適用合同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
第三條 人民法院確認合同效力時,對合同法實施以前成立的合同,適用當時的法律合同無效而適用合同法合同有效的,則適用合同法。
第四條 合同法實施以後,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
第五條 人民法院對合同法實施以前已經作出終審裁決的案件進行再審,不適用合同法。

二、訴訟時效
第六條 技術合同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發生在合同法實施之前,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實施之日超過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尚未超過一年的,其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兩年。
第七條 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發生在合同法實施之前,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施行之日超過兩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尚未超過兩年的,其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四年。
第八條 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一年」、第七十五條和第一百零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五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

三、合同效力
第九條 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手續,或者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准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
合同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第八十七條、第九十六條第二款所列合同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十條 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規定的除外。

四、代位權
第十一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第十二條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於扶養關系、撫養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
第十三條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規定的「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其對債權人的到期債務,又不以訴訟方式或者仲裁方式向其債務人主張其享有的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到期債權,致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未能實現。
次債務人(即債務人的債務人)不認為債務人有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情況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第十四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五條 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債務人以後,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符合本解釋第十四條的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受理;不符合本解釋第十四條規定的,告知債權人向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訴。
受理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在債權人起訴債務人的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五)項的規定(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中止代位權訴訟。
第十六條 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第十七條 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請求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的財產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
第十八條 在代位權訴訟中,次債務人對債務人的抗辯,可以向債權人主張。
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債權人的債權提出異議,經審查異議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債權人的起訴。
第十九條 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的債權中優先支付。
第二十條 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
第二十一條 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請求數額超過債務人所負債務額或者超過次債務人對債務人所負債務額的,對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二條 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訴。
債務人的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債務人起訴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權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依法中止。

五、撤銷權
第二十三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四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時只以債務人為被告,未將受益人或者受讓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該受益人或者受讓人為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轉讓財產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就債權人主張的部分進行審理,依法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債務人為被告,就同一標的提起撤銷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第二十六條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所支付的律師代理費、差旅費等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

六、合同轉讓中的第三人
第二十七條 債權人轉讓合同權利後,債務人與受讓人之間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權利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債權人列為第三人。第二十八條 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轉移合同義務後,受讓人與債權人之間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受讓人就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權利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
第二十九條 合同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將其在合同中的權利義務一並轉讓給受讓人,對方與受讓人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對方就合同權利義務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出讓方列為第三人。
七、請求權競合
第三十條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時作出選擇後,在一審開庭以前又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對方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經審查異議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

提醒你注意了。合同法解釋三還沒出

❾ 合同法常識:委託合同和代理的區別

什麼是委託合同?
委託合同簽訂以後,受託人根據合同為委託人辦理委託事務,必然要和第三人發生聯系,並且受託人往往是以委託人的名義從事活動,實際行為的後果也歸屬委託人,這里實質上形成了一個代理關系,因此,委託和代理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法國民法典即把受託人代理委託人處理事務視為委託合同的當然效力。德國民法典把委託作為合同的一種放在債編中,而將代理作為一項民事基本制度放在總則編中,這種立法體例為以後各國民法典所效仿,如日本民法典、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蘇俄民法典等。
什麼是代理?
代理,依照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指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而由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人的知識、能力都是有限的,其活動還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當事人僅憑自己的行為往往不能充分享受進行自由商品交換的權利。法律規定民事主體可以藉助他人的行為進行民事活動,使被代理人可以同時在不同的地點與多個相對人訂立合同,同時也避免了其專業知識、能力的不足,這正是代理制度與商品經濟的內在聯系之所在,也是代理制度的存在價值之所在。上述代理的立法定義和理論價值闡述已經清楚地表明代理實際上是解決代理人在何條件下可以被代理人名義與第三人從事法律行為,以及引起的法律後果歸屬問題。
代理既然是由代理人代本人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的,則與受託人為委託人處理事務同屬為他人服務,二者在此點上相類似。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
(1)代理人的代理行為不能包括事實行為;而受託人受託處理或管理的行為可以包括事實行為。
(2)代理屬於對外(即本人與代理人以外的第三人)的關系,不對外也就無所謂代理;而委託則屬於對內關系,即其存在於委託人與受託人之間。
(3)代理關系的成立,被代理人授予代理人代理權屬於單方法律行為;而委託合同為雙方法律行為,委託合同的成立應有受託人承諾,若受託人不為承諾,則合同不能成立。

熱點內容
賬外資產當事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4 04:21:58 瀏覽:224
刑法學第五版pdf 發布:2025-05-24 04:21:46 瀏覽:758
刑法司考框架圖 發布:2025-05-24 04:20:24 瀏覽:881
法院作偽證 發布:2025-05-24 03:53:26 瀏覽:644
勞動法適用范圍包括哪些 發布:2025-05-24 03:53:25 瀏覽:581
中央12社會與法懺悔錄 發布:2025-05-24 03:35:07 瀏覽:86
古冶律師 發布:2025-05-24 03:32:21 瀏覽:637
總工會那年重新頒發工會三個條例 發布:2025-05-24 03:13:07 瀏覽:719
中央社會與法破綻是真實故事嗎 發布:2025-05-24 03:12:59 瀏覽:142
勞動法46條跟87條 發布:2025-05-24 02:55:22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