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配偶死亡
1. 婚姻法在無遺囑的情況下一方去世配偶是否享有所有權
配偶是否享有所有權,與《婚姻法》無關,與《繼承法》有關:
若去世一方的法定繼承人只有配偶一人,則配偶享有去世人的所有合法遺產的所有權;
若去世一方的法定繼承人不止配偶一人,則配偶享有去世人的部分合法遺產的所有權,這種情況下,去世人的合法遺產按照法定繼承的原則處理。
我國《繼承法》中關於法定繼承的規定如下:
第九條 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十五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 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再婚時是否需要離婚手續
一方因意外死亡,另一方是不需要辦理離婚登記的。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回,婚姻關系因一方死亡而終答止,無需要辦理任何離婚手續。再婚時,當事人需要提供前配偶的死亡證明。
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再婚登記手續如下:
1、再婚雙方親自到其中一方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結婚登記。
2、雙方當事人各填寫一份《申請結婚登記聲明書》,並在婚姻登記員面前親自在《申請結婚登記聲明書》中「聲明人」一欄簽名或按指印。
3、婚姻登記機關對雙方提交的證件、聲明進行審查,符合結婚登記條件的,當場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
(2)婚姻法配偶死亡擴展閱讀:
《婚姻法》第24條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婚姻法》第10條把配偶列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因此,夫妻一方去世,生存的一方獲得夫妻共同財產的一半,剩下的一半由是去世一方的遺產。這份遺產由配偶、子女、父母按照份額繼承。
而法律也規定,夫死妻再嫁或妻死夫再娶,都有權處分自己所繼承的遺產,包括合法帶走自己從死亡配偶那合法繼承的財產。
其他繼承人以繼承了死亡配偶的遺產為由,干涉生存方的婚姻自由權或者以退出繼承的財產為條件要挾生存方不得在嫁或再娶,都是違反《婚姻法》《繼承法》的行為。
3. 在婚姻法中如果一方去世婚姻是否解除
婚姻因配偶死亡而終止。
婚姻終止的兩個原因之一,另一個婚姻終止的原因是離婚。在婚姻法上配偶一方一旦死亡,無論是自然死亡還是宣告死亡,都意味著婚姻關系的消滅。
4. 新婚姻法對一方已去世且有債務,另一方要不要還有規定嗎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債務一般夫妻有共同償還的義務,一方死亡不免除另一方的償還內義務。如是個容人債務可先用其遺產償還,不足部分再由配偶償還。
《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清償。
所謂「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為共同生活、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為生產經營等的需要而負的債務。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
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夫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5. 中國婚姻法,關於一方死亡,相關法律條文,包括財產問題等
給你看一些《婚姻法》的條文吧
婚姻法第三章、第十三條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同時根據《婚姻法》的第二十四條規定: 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現在都知道自己有哪些權利了吧!祝你好運。。。
6. 婚姻法中關於一方死亡,婚姻關系是否還成立是怎樣規定的
自到民政局登記結婚領證之日起就成立了婚姻關系。
7. 夫妻一方死亡,他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怎麼分配
夫妻一方死亡時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應按夫妻共同財產對待,應將其中的一半分出歸其妻子所有,另一半按個人遺產處理,根據《繼承法》的法定繼承的規則進行分配。
夫妻一方死亡,在確定遺產時,應當將個人財產與夫妻共同財產區分開來。 夫妻共同財產有兩個特徵:一是在婚姻存續期間;二是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
對於夫妻共同財產,《婚姻法》第17條有明確的規定: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則屬於「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法》解釋(二)第11條對於「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規定為:
(一)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
(二)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三)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根據以上規定,夫妻一方死亡時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應按夫妻共同財產對待,應將其中的一半分出歸其妻子所有,另一半按個人遺產處理,根據《繼承法》的法定繼承的規則進行分配。
(7)婚姻法配偶死亡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九條 夫妻共同財產的離婚處理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 補償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共同債務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適當幫助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8. 婚姻法再婚夫妻一方死亡房產如何分配
夫妻再婚後購買的房產如無約定則是夫妻共同財產,如果一方去世,專則應當將一方的份額先屬析產,然後再由繼承人繼承。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具體處理時也可以有所差別。
9. 新的婚姻法對配偶去世,再婚配偶8年後對房產有繼承權是怎麼規定的
首先,婚姻法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中排除了時間長短的影響,8年不再是影響因素;其次,配偶去世以後,其所擁有的房產成為遺產由繼承人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
婚前財產歸個人所有。不論是新婚還是再婚,婚姻登記前取得的財產就是婚前一方所有。關於配偶去世,如果是個人財產,由第一順序繼承人平均分割,不用先分出配偶的一半份額。
若有遺囑,繼承人按遺囑進行繼承。如果沒有遺囑,再婚配偶可以和去世一方的子女、父母繼承該房產。
(9)婚姻法配偶死亡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及時通知其他繼承人和遺囑執行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
第二十四條 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第二十五條 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第二十六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第三十條 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