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法重點

高等教育出版社經濟法重點

發布時間: 2024-04-15 16:23:27

A. 經濟法起源的相關思考

摘要:學術研究要破除「凡事追溯歷史」的觀點,經濟法產生於市場經濟社會, 自然經濟和計劃經濟社會無經濟法可言;
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僅指常態經濟法, 戰時經濟法和應對危機性經濟法還不能稱為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經濟法的調整 對象主要為市場規制關系和宏觀調控關系,相應的經濟法體系主要為市場規製法和宏觀調控 法。
關鍵詞:追溯歷史;
經濟法概念;
調整對象;
經濟法體系 
一、破除「凡事追溯歷史」的觀點

學術界有這么一種慣例,即討論某個問題或現象的起源都要追溯歷史,乃至於奴隸制社 會和原始社會。經濟法也不例外。有學者認為,「不論在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 義國家,還是在社會主義國家,都有各自的經濟法。」①也有學者認為,「當人類 社會進 入階級社會時,隨著國家和法律的產生,經濟法也就產生了。在奴隸制與封建制社會中,它 是包括在『諸法合體』的法律之中的。」②也有學者認為,「奴隸主階級和封建地主階 級 為了確保賣液伍奴隸主和封建地主階級的所有制不受侵犯,為了維護有利於它們統治的經濟秩序, 也制定了許多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③等等。
從經濟法的起源來看,經濟法產生的經濟基礎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較為發達的商品經 濟的一種形態,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市場經濟是在資本主義產業革命後商 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才有的經濟形態。因此,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 初的 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尤其是產生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後。而在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主 要以自然經濟為主導,缺乏商品經濟的經濟土壤;
至於 資本主義社會初期,市場缺陷尚未充分顯露出來。因此,當時國家調控經濟的土壤尚不 存在,因而也無法產生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雖然,在資本主義社會前的歷史階段或許有關 於國家經濟性調節的法律規范,但多體現於刑法行政法性質,還不能上升為現代意義上的 經濟法,也無必要在討論經濟法時去苛求那些埋槐沒有關聯且無實質意義上的所謂歷史淵源。關 於經濟法的起源應主要著眼於較為成熟的商品經濟發展的階段。至於其他一般法律的起源則 著眼於人類社會商品經濟產生的階段,如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等。
從我國來看,雖然自明清以來有了商品經濟的萌芽,但我國長期以來乃是自然經濟為主 導,缺乏商品經濟的基礎,因而我國天然地缺乏法律產生的經濟土壤,包括經濟法。即使所 謂的法律,乃是封建專制色彩的刑律占據主導地位,缺乏現代意義上的法律。自清末以來, 我國就形成了法律移植的歷史傳統。我國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歷史主要包括兩個階段:一是 民國時期;
二是改革開放以來。因此,探討我國經濟法的起源追溯於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 包括計劃經濟時期,未免有生搬硬套之感覺,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就如同我們研究經濟法歷 史非要從「文革」時期尋找經濟法的痕跡一樣荒唐可笑。因為,無論奴隸制、封建制社會還 是我國計劃經濟時代,缺乏商品經濟的土壤,無現代意義上的法律精神可言,運用地多是強 權政治和行政手段,充其量往往是政策或政治主張的代名詞,至多可以說具有一些行政法的 性質,即使那時所謂的經濟方面的「法規」也是 如此。其實,這也是經濟法與行政法「打架」的原因之一,也正是我們探究兩者關系需要予 以注入的新視野之一。
從學術研究角度,追溯歷史本無過錯,也是必須的。但問題是,是否任何問題或現象的 產生只有追溯至奴隸制社會甚至原始社會,才算是正本清源呢?如果考證的確如此,則是學 術研究的科學態度使然。但若不是如此,則未免有牽強附會之嫌。比如:我國票據法、保險 法等,有學者認為我國奴隸制社會即產生,顯然有生搬硬套之嫌。這種做法就連作者本 人也有牽強附會之感,但仍為之,究其原因,乃是某種陳舊學術慣例作祟。似乎只有追溯 到最早歷史,才能體現學術價值的含金量。其實這不僅沒有任何學術價值研究之必要,而且 浪費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極易帶來無謂的爭議。如果關於經濟法起源說純粹是一種 學術 觀點,則可以理解;
但若讓僵化的學術風氣興風作浪,則是我們今天學術界的一種悲哀。

二、經濟法概念、調整對象及其體系的再思考

1、關於經濟法概念的再思考
關於經濟法的概念,可謂是眾說紛紜,目前主要有如下幾種觀點:第一,經濟法是調整 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中或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④第二,經濟法是 調 整需要由國家干預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⑤第三,經濟法是調整在國家調節社 會 經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規范和保障國家調節,促進社會經濟協調、穩定和發展的 法律規范的總稱;
⑥第四,經濟法就是調整調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⑦第五,經 濟法 是調整經濟管理關系、維護公平競爭關系、組織管理性的流轉和協作關系的法;
⑧第六 ,經濟法是調整經濟管理和經濟協作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⑨等等 。
通過研究經濟法的起源,我們不難看出,上述概念都強調了對國家調節經濟關系的規范,其 中第五、六概念受到了蘇聯「縱橫統一說」的影響,即在強調規范國家調節的同時,又提出 了規范橫向的流轉協作關系。其實,無論「國家協調」、「國家干預」、「國家管理」、「 國家調控」,還是「國家調節」等說法,雖然字面有歧義,但其本質是相同的。因此,筆 者認為,無論何種提法,只要其本質是相同的,都符合經濟法起源的實質,經濟法學界可以 保留各自觀點,不必為此展開無謂的爭論,讓其順其自然的統一,否則容易陷入「文字游戲 」的泥潭,浪費時間和精力。這是學術界應予杜絕的不良學術風氣。
2、關於經濟法調整對象及其體系的再思考
關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目前學術界主要有如下幾種觀點:第一,「二分法」,如張守 文教授提出「宏觀調控關系」和「市場規制關系」,⑩邱本教授提出「調整市場競爭關 系和宏觀調控關系」等。B11第二,「三分法」,如漆多俊教授提出「市場障礙 排除關系、 國 家投資經營關系和宏觀調控關系」。B12第三,「四分法」,如楊紫〖FJF〗?〖 FJ〗教授提出「企業組織 管理關系、市場管理關系、宏觀調控關系和社會保障關系」,B13李昌麒教授提 出「市場主 體調控關系、市場秩序調控關系、宏觀經濟調控關系和社會分配調控關系」等。B14 不管 哪種觀點,至少說「宏觀調控關系和市場規制關系」作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已成為共識。
如何界定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筆者認為,討論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必須著眼於經濟法的起 源。如前所述,經濟法產生的範式如下:市場經濟→市場調節→市場失靈→國家調節→政府 失靈→經濟法。因此,分析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必須從市場經濟入手,這也是經濟法區別於有 些部門法學的重要因素。經濟法規范國家調節經濟,國家調節是因市場失靈而產生的。因此 ,國家調節經濟的內容構成了經濟法的調整對象,而國家調節經濟的內容又取決於市場失靈 的情形。關於市場失靈的情形,漆多俊教授概括為市場障礙、市場調節機製作用的被動性和 滯後性以及市場唯利性。B15對此,筆者認為,市場失靈主要包括市場障礙、市 場調節機制 作用的被動性和滯後性這兩種情形,至於「市場唯利性」已包含在內,原因就在於「 市場 唯利性」容易產生不正當競爭和壟斷等情形,而這已包含在「市場障礙」中;
同時,「市場 唯利性」也容易導致市場主體不願意投資一些無利可圖、投資周期長、風險大且國家和社會 又需要的行業,而這顯然屬於「市場調節機製作用的被動性和滯後性」的一部分。因此, 相應的國家調節經濟主要包括:第一,針對「市場障礙」的市場規制關系,這是國家從微觀 上對市場失靈的調控;
第二,針對「市場調節機製作用的被動性和滯後性」的宏觀調控關系 ,這是國家從宏觀上對市場失靈的調控。相應的經濟法體系主要包括市場規製法和宏觀調控 法。
至於有學者提出的「三分法」,即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還包括基於「市場惟利性」的「國 家投資經營關系」,筆者已經提出「市場唯利性」已包含在上述兩種市場失靈情形中,相 應 的調控關系也應包含其中。同時,筆者還認為,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國家應 當逐步退出競爭性領域,相應的國家投資經營范圍也愈益縮小,且更多地體現了非市場因素 ,這是其一。其二,國家投資經營的組織從事的市場活動仍需要微觀上的「市場規制」。其 三,國家投資經營范圍更多地存在於非競爭性領域,主要致力於提供公共物品、政府采購、 轉移支付等,此乃屬於宏觀上的「宏觀調控」范疇。多屬於非市場因素的國家投資經營關系 決定其更多地屬於宏觀調控關系范疇。相應的,國家投資經營法不應作為經濟法體系的單 獨部分,而應基本納入宏觀調控法范疇,至於其中涉及的特殊的國有企業法部分可以考慮納 入經濟法主體制度部分。
此外,有學者提出的「四分法」,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還包括市場主體調控關系(或企業 組織管理關系)或社會保障關系(或社會分配調控關系)。對此筆者不敢苛同。首先,從市 場主 體調控關系或企業組織管理關系來看,筆者認為,任何一個部門法都有法律主體,但不能因 此就認為法律主體也成為該部門法的調整對象,比如:民法的調整對象為平等主體之間的人 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並沒有否定民事主體;
刑法的調整對象為犯罪和刑罰關系,並沒有否定 犯罪主體等等。雖然部門法的調整對象往往成為該部門法體系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一 定能夠涵蓋該部門法體系的整個構成。也就是說,調整對象並不必然否定法律主體可以成為 該部門法的單獨構成部分。換言之,法律主體與調整對象並沒有必然聯系,這是其一。其二 ,關於經濟法的主體 ,比如公民、法人(包括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等,其市場主體資格等相關問 題實際上已經在憲法、民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中予以規定,已非經濟法 特有內容,故不可成為經濟法特有的調整對象。
至於市場主體法或經濟法主體制度能否成為經濟法體系單獨部分,筆者認為,雖然法律 主體並不必然成為調整對象,但並不能因此而否定法律主體可以成為該部門法體系的單獨部 分。比如:行政法的行政法主體制度、刑法的犯罪主體制度等。但是否所有部門法學的法律 主體都可以成為該部門法學體系的單獨部分呢?恐怕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這關鍵要取決於 關於該法律主體的研究是否屬於該部門法的特有特徵以及是否符合該部門法的本質。如果我 們對公民、法人(包括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等從該部門法的本質及其特 征予以研究,從而有別於其他部門法關於該法律主體的基礎性規定,並有別於其他部門法關 於該法律主體的特有含義,則它就具有作為該部門法體系單獨構成部分研究價值之必要。比 如: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行政法中從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角度研究,在刑法中從犯罪 主體角度研究等。然而,從目前有些經濟法教材來看,市場主體法或經濟法主體制度部分主 要羅列了企業法、公司法、三資企業法等。上述內容乃是民商法內容,不能成為經濟法主 體制度或市場主體法部分的研究對象。與其如此,經濟法的主體制度就沒有必要作為經濟法 體系單 獨部分加以研究。而且這種體系編排極容易混淆經濟法與民商法等相關部門法的關系,應當 予以糾正。目前,有些經濟法教材中涉及特殊企業制度,並作為經 濟法體系單獨部分研究。B16筆者認為,這可以作為經濟法主體制度研究。應當 說,目前關 於經濟法主體制度研究還不成熟,這也正是市場主體法或經濟法主體制度能否作為經濟法體 系單獨構成部分存在爭議的理由之一。此外,目前有學者提出調制主體和調制受體的概念。

B17筆者認為,如果借鑒行政法的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研究視野,把公民、 法人和其他 組織從調制主體和調制受體的角度系統研究經濟法的調制主體和調制受體問題,則市場主體 法或經濟法主體制度有作為經濟法體系單獨構成部分的研究價值所在。當然,這還有待於進 一步實證研究。
其次,從社會保障關系來看,雖然市場失靈也會產生貧富差距、社會分配不公等社會性 問題,但這並不是市場經濟社會所獨有的社會問題。其實,在計劃經濟和自然經濟社會中也 同樣存在上述問題,甚至有過之而不及。這是任何一個經濟社會都有可能出現的社會性問題 。只不過近現代社會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民主政治和人權保障意識的逐步提高, 愈益需要專門的立法予以解決和規范上述社會性問題,此乃屬於社會法范疇。從經濟法起源 來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限於市場經濟特有的 市場失靈而需要國家調節經濟的部分,如前所述,雖然市場失靈也會產生社會問題,但並非 市場經濟特有的市場失靈情形,因此,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就不能包含社會保障關系。相應的 ,社會保障法不應成為經濟法體系的組成部分,而應作為狹義上的社會法體系的組成部分。

至於有學者提出的「社會分配調控關系」中涉及的財政稅收 法理應納入宏觀調控法范疇,這已成為共識;
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應當納入社會法 體系。這實際上為分析經濟法與社會法及其他相關部門法學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路徑。
由此可見,經濟法體系的構成目前主要包括市場規製法和宏觀調控法。至於市場主體法 或經濟法主體制度能否作為經濟法體系的單獨部分,還有待於進一步實證研究。但至少說目 前有些經濟法教材關於市場主體法或經濟法主體制度作為經濟法體系的編寫內容值得商榷。

當然,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和經濟法的進一步發展,經濟法體系也會相應的發展和完 善。此外,關於市場規製法和宏觀調控法之間的交叉領域(如價格法、產業政策法等)究竟 屬於哪個構成部分范疇?筆者認為,本著劃分的相對性、內容的主要性以及法的體系的完整 性原則來劃分。比如:產業政策法的內容主要屬於宏觀調控范疇,盡管其中部分內容可能涉 及市場規制范疇,但不能將產業政策法從立法體繫上肢解為部分屬於宏觀調控法、部分屬於 市場規製法,而應將其歸屬於宏觀調控法范疇。其實,這本身 就說明傳統部門法學理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放眼整個法律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法 律社會化和法律體系的愈益豐富,交叉領域愈益增多。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模糊性地帶」 反而有助於各部門法學以開放、包容精神為主旨的充分發展;
如果局限於傳統部門法學 劃分理論,反而自我封閉各部門法學,並限制了各部門法學的發展。
關於市場規製法和宏觀調控法在目前經濟法體系中孰輕孰重的問題,有學者認為,「在 資本主義國家,以反壟斷法為主的市場規製法長期居於經濟法體系的核心地位;
但後來都在 發生變化,20世紀末期,各國的宏觀調控法迅速發達,正在逐漸上升為各國經濟法體系的主 導和核心。」B18誠然,最早的典型意義上的現代經濟法來自於美國1890年的關 於反壟斷方 面的《謝爾曼法》。因此,就此意義上說,我們又將反壟斷法稱為經濟法的「母法」或「經 濟憲章」。反壟斷法作為市場規製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了市場規製法在當時的主導地位 和作用。後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國家職能的轉變,宏觀調控法應運而生並大量 出現。但我們能否因此就認為宏觀調控法已成為當今經濟法體系的主導或核心呢?不可否認 ,市場規製法和宏觀調控法在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國家、社會市場經濟國家和東亞一些國家等 ,以及歷史不同時期,兩者是有所側重的。但我們不能因為兩者產生的先後不同以及歷史上 有所側重,就一定認為兩者在當今經濟法中有輕重之分。如果從經濟法起源來看,經濟法 起源於市場失靈,市場規製法和宏觀調控法的地位大小主要取決於市場失靈的表現程度。只 要現代市場失靈的表現形式沒有發生相應的變化,市場規製法和宏觀調控法就應當置於同等 重要的地位。這是現代市場經濟的應有之義,也是現代各國發展經濟時所應予以關注和努力 的,兩者不可偏廢。市場規製法的實施有賴於宏觀調控法,宏觀調控法的實踐也有賴於市場 規製法,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市場經濟的良性循環。當然,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及其市場失靈表現形式的變化,經濟法體系及其相關構成部分的重要性也可能會發生相應的 變遷。

注釋:
①楊紫〖FJF〗?〖FJ〗.經濟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②關乃凡.中國經濟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8:23—26.
③李成建,李昌庚等.新編經濟法學[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5.
④楊紫〖FJF〗?〖FJ〗.經濟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5.
⑤李昌麒.經濟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32.
⑥漆多俊.經濟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⑦張守文.經濟法理論的重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2.
⑧潘靜成,劉文華.經濟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55.
⑨徐傑.經濟法概論[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3.
⑩張守文.經濟法理論的重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8.
B11邱本.再論經濟法的調整對象[A].中國經濟法學精萃(2004年卷)[C].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5.
B12漆多俊.經濟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
B13楊紫〖FJF〗?〖FJ〗.經濟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 999:28—31.
B14李昌麒.經濟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34;

B15漆多俊.經濟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8—29.
B16潘靜成、劉文華.經濟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74—179.
B17張守文.經濟法理論的重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49.
B18漆多俊.經濟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4.

B. 經濟法主體的主要經濟義務有哪些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經濟法屬於法的范疇;
2、經濟法屬於國內法體系;
3、經濟法不同於國內法體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門。

我國經濟法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內容:
1、關於企業組織管理的法律規范,如《公司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等;
2、關於市場管理的法律規范,如《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證券法》等;
3、關於宏觀調控的法律規范,如《統計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對外貿易法》等;
4、關於社會保障的法律規范,如《殘疾人保障法》、《勞動法》、《失業保險條例》等。

經濟法的巨大作用:
1、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引導、推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3、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4、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資料:《經濟法》 楊紫烜 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區別
1調整對象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不調整人身關系
民法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參加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法屬於私法的范圍。
行政法--調整行政管理關系
2。主體
經濟法的主體包括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企業的內部組織和有關人員、農戶和農民
民法主體是法人和自然人
行政法主體不包括企業內部組織
3。作用
經濟法維護國家利益和維護公共利益為主
民法維護自然人和法人利益為主
行政法對於引導、推進和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方面所起的作用,經濟法比行政法的直接和明顯
4。調整方法
經濟法採取獎勵和懲罰相結合的調整方法
就懲罰而言,經濟法採取了追究經濟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相結合的制裁方式
民法採取民事制裁的形式
行政法除了實行獎勵以外,採取了行政制裁的方式

C.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4年考研 經濟法學 買什麼專業書書啊!!!

030107 經濟法
1050 經濟法(含商法)
1、《經濟法學》,劉大洪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經濟法學研究生教材,經濟法方向導師組集體撰寫)。
2、《法經濟學視野中的經濟法研究》(第2版),劉大洪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商法學》,覃有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或以後各版本)。
4、《商法學教程》(第2版),雷興虎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
5、近三年核心期刊發表的有關經濟法、商法、社會法的論文。
初試用的書我也不太清楚,現在正在找這方面的信息

D. 西南政法大學考經濟法學的書有哪些

您好!
一、經濟法學參考書:

《經濟法學》李昌麒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經濟法論壇》(各卷)李昌麒主編,群眾出版社。

二、請看資料:(http://www.cne.cn/school/school/272724464014294002334758160.html)
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參考書目
1.馬克思主義哲學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李秀林、王於、李淮春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倫理學教程》羅國傑、馬博宣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李秀林、王於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鄧小平理論概論》田克勤,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張耀燦、陳萬柏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倫理學教程》羅國傑、馬博宣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倫理學引論》章海山、張建如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政治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3.國民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上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西方經濟學》黎旨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法學理論

《法理學初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法理學進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5.法律邏輯學

《形式邏輯》金岳霖主編,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實用司法邏輯學》雍琦主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或《法律邏輯學》雍琦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雍琦、金承光、姚榮茂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法律史

《中國法制史》曾代偉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法律思想史》俞榮根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法律思想史》陳金全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憲法學教程》文正邦主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姜明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版;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馬懷德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2月版;

《行政法學》王學輝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6月版。

8.法律碩士專業

請參考法律碩士聯考指導委員會指定書目。

9.刑法學

《刑法總論》陳忠林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刑法分論》陳忠林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0.訴訟法學

(1)刑事訴訟法方向:

《刑事訴訟法學》(上、下)徐靜村主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三版);

《刑事訴訟法學》陳光中、徐靜村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修訂二版)。

(2)民事訴訟法方向(含行政訴訟法方向):

《民事訴訟法原理》田平安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1.偵查學

《刑事偵查學》郭曉彬主編,群眾出版社2002年版;

《痕跡學》鄒明理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文書檢驗》賈治輝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版。

12.警察科學

《警察學》但彥錚、杜軍主編,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警察法論綱》惠生武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警察法學概論》陳晉勝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犯罪學》張紹彥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民商法學

《中國民法學》李開國、張玉敏主編,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商法學》趙萬一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4.經濟法學

《經濟法學》李昌麒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經濟法論壇》(各卷)李昌麒主編,群眾出版社。

15.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生態法原理》曹明德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環境侵權法》曹明德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6.國際法學

《國際經濟法學》趙學清、鄧瑞平主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國際經濟法》劉穎、鄧瑞平著,中信出版社2003年3月版;

《國際私法》趙生祥主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國際私法學》趙生祥主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7.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高級英語》(1、2冊)張漢熙編著,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

《英漢互譯教程》(上、下冊)楊莉編著,河南大學出版社。

18.新聞學

《21世紀新聞傳播學系列教材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童兵,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版;

《中國新聞事業簡史》方漢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11月第2版;

《外國新聞傳播史》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新聞采訪教程》劉海貴,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

《新聞寫作教程》劉明華、徐泓、張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

19.政治學理論

《》

20.行政管理

《現代行政學》鄭傳坤主編,重慶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行政管理學》夏書章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現代政治學原理》,鄭傳坤主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E.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經濟法律應有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是對經濟立法、經濟司法以及經濟法學研究具有指導作用和適用價值的根本思想。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經濟法規所體現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指導原理,是經濟規律與法律科學結合的具體體現.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過程中,確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對健全經濟法律體系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必將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我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不僅要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的本質特徵,還要體現我國信守對世貿組織的承諾,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也應隨之注入新的內容.在中國,經濟法學在1979年我國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改革開放的實行而產生的。在20年來的學說爭論和法治發展的過程中,經濟法學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且理論界相當普遍地承認了經濟法是一個獨立而且重要的法的部門。經濟法的調整對象、體系淵源、地位作用等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正在日益深入。本文正是基於這個基礎來討論經濟法的基本原則的。一、經濟法基本原則提出的理論依據和背景在我國,經濟法學界已經一致承認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的部門,整個法學界絕大多數人也承認經濟法在法的體系中的地位是確立的。法律部門是「按照法律規范自身的不同性質,調整社會關系的不 同領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劃分的不同法律規范的總和」。①法律所調整的對象無非是以各種形態為表現形式的社會關系,包括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文化關系、宗教關系等等。法律部門就是以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內容作為依據來劃分一部法律屬於哪個部門的。那麼,一個法律部門地位的確立,必須有其特有的調整對象。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在國家調節社會經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簡稱國家經濟調節關系,或國家經濟調節管理關系」。②具體分為:宏觀調控關系,微觀規制關系,國有參與關系,對外管制關系,市場監督關系五個方面。③而且,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同其他法的部門的調整對象是可以分開的。與此同時,我國經濟法的立法工作緊密結合國民經濟的調整改革,對一些重要的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准則制定了一大批經濟法律和法規。調整經濟關系的規范性文件體系已初具規模,為經濟法學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礎。法的分類(divisions of the law)是指「在任何一個已有合理的,成熟的理論和已形成內容豐富的原則和規則的法律體系中,法學家為了評注和研究的方便,總是把所有規則分成一定數量的部門和次部門,並不斷尋求合適的方法對它們進行歸類和分組」。④由此可見,法的部門的確立和法的分類必須具備另一個條件――「形成內容豐富的原則」。民法作為一個完善和重要的法的部門,有以《民法通則》為核心的規范性文件體系,有平等、自願、公平、誠實信用、公序良俗、禁止權利濫用等基本原則。相對應的,經濟法作為一個新興的法的部門,也應該有其基本原則和核心基本法。二、關於經濟法基本原則的學說明確經濟法原則的含義是評判學說的前提和基礎。法律原則是「法律的基礎性真理、原理,或是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的原理或出發點」。⑤基於這個論述,筆者認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應當是能夠全面反映它所調整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本質和內在規律,寓存於整個經濟法體系中的指導思想。首先,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法律作為其工具性的一面,是為統治階級的需要而服務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國家主權者有不同的利益追求,那麼經濟法所調整的國家經濟調節關系也會有不同的變化,其指導性原則也就隨之變動;第二,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帶有國別色彩的,英美為主的西方國家的經濟法往往著重於國家干預,而我國需要的是開放自由的市場,防止行政壟斷的干預;第三,原則必須是高度概括性的,若確立得過於具體化,就是屬於法律規則的范疇了。當前學術界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則主要有⑥: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的原則;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原則;國家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實行責、權、利相結合和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相統一的原則;兼顧公平和效率的原則;經濟民主和經濟法制相結合的原則;促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原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等等。三、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上述學者提出的觀點,有其可取的部分,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我國經濟法學界一般認為,傳統民法強調「私法優先」,傳統行政法強調「公法優先」,而經濟法則是將私法和公法放在「互為優先」的地位。這個「互為優先」反映的即是一種社會本位思想,即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的兼顧;然而像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原則就不應該作為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因為這個思想不僅僅是經濟法要貫徹的,同時也是商法、行政法等部門法都應堅持的,故應該將其視為憲法原則。筆者認為,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主要是以下四方面的內容。第一、協調經濟原則。市場管理法,如反壟斷法律制度、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票據法律制度、證券法律制度等等都是國家對經濟的調整管理,「國家之手」在經濟關系中的作用是協調本國經濟,完善產業結構。在調整過程中應該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注意客觀經濟條件和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主動靈活地發揮經濟法的調節作用。第二、效率公平原則。「效率是社會能從其稀缺資源中得到最多東西的特性;公平是經濟成果在社會成員中公平分配的特性。」⑦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效率和公平往往是不能兼顧的,一項政策的出台和實施要麼重效率輕公平,要麼重公平輕效率。經濟法的作用就在於用法律的形式保護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率和公平。在某一個階段可以促進其中的一面,但就整體而言必須兼顧二者。第三、利益兼顧原則。要貫徹利益兼顧原則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四個關系:正確處理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國家與勞動者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企業與勞動者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利益關系。⑧經濟法的任務就在於堅持國家整體經濟利益,兼顧地方、企業、個人等各種利益,實現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第四、可持續發展原則。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考慮的重大課題。經濟的發展涉及到資源的開發利用,廢棄物的排放,環境保護和治理等一系列社會性問題。因此,經濟法必須強調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不能為眼前的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四、經濟法基本原則確立的意義上述四個原則是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聯系著各個經濟主體的利益分配,貫穿了國家調控經濟的全部過程,使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得到結合,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基本原則的確立,鞏固了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法的部門的地位,完善了經濟法學理論體系,有利於抵制「大民法觀念」和「經濟法學說」,有力駁斥「經濟法沒有理論」的觀點。其次,在實務上,原則的確立為經濟法規則提供了基礎和出發點,對新法律法規的制定具有指導意義,對理解經濟法律具體條文亦有指導意義。經濟法原則可以作為未被法條規定的疑難經濟案件的斷案依據和審判依據,並且為制定《經濟法綱要》指出立法方向。經濟法學界、整個法學界,乃至國民經濟發展都會因基本原則的確立而受益。]

F. 2014年的。經濟法考研需要復習的科目。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0年招生專業目錄,經濟法學的考試科目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202俄語、203日語任選其一
③605法學基礎 (法學理論75分、憲法學75分)
④813經濟法學(經濟法80分,商法70分 )
復試:1040經濟法(含商法)

參考書目:
605 法學基礎
1、《法學通論》(法學理論、憲法學部分),吳漢東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修訂版(或以後各版本)。

813 經濟法學
1、《經濟法學》,劉大洪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經濟法學研究生教材,經濟法方向導師組集體撰寫)。
2、《法經濟學視野中的經濟法研究》(第二版),劉大洪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商法學》,覃有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或以後各版本)
4、《商法學教程》(第二版),雷興虎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

G. 求 經濟法 第二版 (曲振濤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課後答案 。。。非常感謝哈~~

第二章 個人獨資企業法

【第一小題】答:李某於4月12日以長遠企業名義向王某購買價值2萬元貨物的行為有效。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第19條規定:「投資人對被聘用的人員職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盡管李某向王某購買貨物的行為超越職權,但王某為善意第三人,因此,該合同有效。

【第二小題】答:個人獨資企業設立分支機構應辦理登記手續。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設立分支機構,應當由投資人或者其委託的代理人向分支機構所在地的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

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投資人委託或者聘用他人管理個人獨資企業事務,應當與受託人或者被聘用的簽訂書面合同,明確委託的具體內容和授予的權利范圍。

第三章 合夥企業法

甲是有限合夥企業A的有限合夥人,只有當第三人有理由相信甲為普通合夥人並與其交易的,甲才對該交易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按照《合夥企業法》第2條的規定,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只有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但是,依據《合夥企業法》第76條的規定,如果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夥人為普通合夥人並與其交易的,該有限合夥人對該筆交易承擔與普通合夥人同樣的責任,即無限連帶責任。本案例中,甲雖然是有限合夥人,但是在和丙的業務往來中,他多次代表合夥企業出面與丙進行洽談,乙雖然對此知情,但是也沒有予以制止。甲以有限合夥名義與丙簽訂協議,應該認為丙有理由相信甲為普通合夥人並與其交易。因此,丙有權要求甲對該交易承擔清償責任,甲應該與乙一樣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第四章 公司法

答:股東乙可以通過股東派生訴訟追究甲的責任。按照我國《公司法》第152條的規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而公司不起訴或者怠於起訴時,符合法定條件的股東可以以自己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甲應該對公司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該案例中,甲是公司的總經理,是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他將其獲得的商業信息交給了其弟弟,而沒有為公司所用,屬於搶奪了公司的商業機會。後又利用職權,使公司高價從其弟弟手中購得零件。如果公司直接購買該零件,可以少花費10萬元錢,因此,甲違反了《公司法》第149條第5款不得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的規定,給公司造成了10萬元的損失,應該按照《公司法》第150條的規定對公司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股東派生訴訟的提起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乙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監事會收到乙的書面申請後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收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乙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章 外商投資企業法

【第一小題】答:本合同有下列違法之處:(1)合同的主體違法。涉外經濟合同的中方主體只能是企業、社會經濟組織,中國個人不能成為涉外經濟合同的主體。(2)企業的名稱不符合法律規定。承擔有限責任的企業,必須在名稱中註明有限或有限責任的字樣。(3)外方的出資比例不合法。法律規定,外方的出資不能少於注冊資本總額的25%,本合同中外方的出資只達到注冊資本的20%。(4)該企業合營各方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方式不對,應當按照出資比例分配利潤、分擔風險和分配解散時的財產。(5)該企業解決爭議使用的法律不合法。合資企業合同爭議只能適用中國法律,不能適用外國法律。

【第二小題】答:該外商投資企業是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因為它的合同中規定了外方先行回收投資的內容,這在其他形式的外商投資企業中是不允許的。該企業若取得法人資格可採取董事會制或聯合管理委員會制;沒有取得法人資格的可採用聯合管理制;此外,還可委託合作者之外的第三人進行管理。

【第三小題】答:根據《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的規定,外國投資者可以分期繳付出資,但最後一期出資應當在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3年內繳清。其中第一期出資不得少於外國投資者認繳出資額的15%,並應當在外資企業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90天內繳清。外國投資者未能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繳付第一期出資的,外資企業批准證書即自動失效。外資企業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繳銷營業執照;不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和繳銷營業執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其營業執照,並予以公告。

本案中該美國公司無正當理由拒不繳納所認繳的出資額,這是違反中國外資企業法規定的,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玩具製造廠的營業執照的處理決定是恰當的。

第六章 企業破產法

答:(1)該公司可以自己提出破產申請。(2)該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能受理該破產案件。(3)屬於破產財產的有:企業的實物、現金等共計價值500萬元人民幣;作為聯營一方向聯營企業投入300萬元人民幣;A企業欠其貨款400萬元。價值1200萬的辦公樓。(4)依據破產法有關規定,該公司應按下列順序清償:①如果抵押權人主張抵押權,那麼就要首先變賣辦公樓償還銀行的1000萬元貸款。②償還所欠職工工資150萬元;③償還稅款600萬元;④欠其他企業貨款3000萬元和銀行的300萬元利息按比例償還。

第七章 合同法

【第一小題】答:(1)乙設備廠對其發出的要約不能行使撤銷權。《合同法》第19條規定了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要約是不得撤銷的。本案中,乙設備廠在其要約中確定了承諾期限為5月15日前,因此,該要約不能撤銷。

(2)甲公司發出的承諾應視為新要約。《合同法》第28條規定:「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本案中,甲公司超過承諾期限才發出承諾,而乙設備廠沒有通知甲公司該承諾有效,因此,甲公司的承諾應視為是一個新要約。對此新要約,乙設備廠未予理睬,因而甲乙雙方之間的合同沒有成立。

【第二小題】答:根據《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債權只需要通知債務人即可,不需要徵得其同意,本案中,大興商場將合同轉讓給順和商場的行為已經通知了華美服裝廠,所以有效。

【第三小題】答: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口頭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法》第10條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口頭形式,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買賣合同屬於不要式合同,不採取書面形式對買賣合同效力沒有影響。依據《合同法》第44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時起生效。本案中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買賣合同屬於生效的買賣合同。

【第四小題】答:商場與甲之間在合同的價款上構成了重大誤解,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該合同是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當事人是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撤銷,即甲應根據商場的選擇承擔退貨或補足差價的責任。

第八章 擔保法

【第一小題】答:(1)合同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給付25萬元定金合法。定金是由合同當事人約定的,數額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本案中,甲乙雙方約定了定金擔保方式,約定的數額25萬元也未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但由於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甲公司因故末向乙公司給付定金,因此,定金合同未生效。

(2)依據《擔保法》的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並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之後,則丙公司應當履行一般保證責任。

【第二小題】答:《擔保法》第69條規定:「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物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物滅失或者毀損的,質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質權人不能妥善保管質物可能致使其滅失或者毀損的,出質人可以要求質權人將質物提存,或者要求提前清償債權而返還質物」。本案中丙公司可要求乙公司將純鹼提純,收回純鹼,或者要求甲公司提前清償債務。

第九章 反不正當競爭法

答:四平制葯廠的訴訟請求合理,因為華康制葯廠的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規定,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廣告的經營者不得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本案例中,華康制葯廠在國內有多家企業生產血栓心脈寧的情況下,在其產品包裝及說明書上使用「國內首創、獨家生產」的用語,並在《中國電視報》上發布語意模糊的廣告,旨在進行虛假營銷宣傳,影射其他同行業廠家產品的質量,從而誤導消費者,侵犯了其他同行業廠家的合法競爭權利。其主觀過錯明顯,行為已構成不正當競爭,應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承擔民事責任。中國電視報社作為專業性廣告發布者,在明知華康制葯廠經衛生行政部門核準的廣告忠告性用語具體內容的情況下,發布語意模糊的廣告,致使廣告內容失實,對造成本案糾紛亦應承擔一定民事責任。

第十章 產品質量法

【第一小題】答:根據《產品質量法》,生產者能夠證明其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氣筒確實存在缺陷,但該氣筒只是機械廠的樣品,未投入流通,劉某並非消費者或用戶,因此,氣筒因缺陷造成劉某的損害不適用《產品質量法》解決,機械廠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劉某的損失應依照民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二小題】答:根據《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本案中,丁某購買的電視機雖然超過了保修期,但並不影響產品的訴訟時效,丁某購買的電視機仍然在訴訟時效期內,丁某有權就電視機出現的產品質量問題要求某電子公司廠賠償損失,某電子公司應當賠償丁某的全部經濟損失。

第十一章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一小題】答:無效,根據《城市房地產法》的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

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屬於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而本案中甲房地產開發公司在受讓土地後,未經任何開發的情況下,是不能夠轉讓土地使用權的。

違反以上規定轉讓土地使用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罰款。

【第二小題】答:某副食品公司拒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理由不能成立。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規定,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所以,本案中作為受讓方的某副食品公司,應當補辦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第十二章 自然資源法

答:王某的辯解不能成立,根據《森林法》,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山和個人承包集體的林木,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鄉、鎮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審核發放採伐許可證,本案中王伐需要得到採伐許可證後才能採伐。

第十四章 金融法

【第一小題】答:(1)1億元人民幣。

(2)不符合商業銀行法的規定。按照商業銀行法第74條的規定,這都屬於違法行為。

【第二小題】答:(1)乙銀行的拒付理由不成立。因為票據質押屬於形式背書的一種,也就是利用背書的形式但並沒有真正全部轉讓票據權利,所以質押有效。

(2)進出口公司的抗辯理由能成立。因為按照票據法第34條的規定,背書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其後手背書人在背書轉讓的,原背書人對後手背書人不承擔保證責任。

(3)如果「不得轉讓」是由甲公司記載,這就屬於出票人記載。根據票據法第27條的規定,出票人記載「不得轉讓」的,匯票不得轉讓。

第十五章 證券法

答:(1)陽光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交易需要具備下列條件:①公司的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②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③陽光公司是由幾家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其發起人應當在1999年以前3年內連續盈利;④持有該公司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⑤公司在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2)陽光股份有限公司不具備發行新股的條件,因為陽光公司在1999年至2002年連續3年獲利微薄,可供分配的股息、紅利總共只有100萬元,難以支付股東股利;2002年公司經營更不景氣,前6個月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資金周轉發生很大困難。這些使得該公司不具備發行新股的條件。

(3)陽光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股的程序有下列不合法之處:①只有股東大會才有權作出發行新股的決議,而陽光股份有限公司的該項決議是由董事會作出的,程序上不合法。②發行新股的決議作出後,必須由董事會向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申請批准。屬於向社會公開募集的,須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陽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批准就擅自發行新股,違反了法律規定。③發行股票時,若以超過票面金額為股票發行價格的,須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陽光股份有限公司則未經過批准。④公司經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新股時,必須公告新招股說明書和財務會計報表及附屬明細表,並製作認股書,而陽光股份有限公司只公開了招股說明書,未公開財務會計報表及附屬明細表。⑤公司向社會發行新股,應當由依法設立的證券經營機構承銷,簽訂承銷協議。陽光股份有限公司由公司臨時成立的承銷處負責新股的承銷,顯然違反法律規定。

第十六章 會計、審計法

【第一小題】答:(1)憑證不合要求,賬簿設置混亂。

(2)沒有定期將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造成賬務、賬證、賬賬、賬表有關內容不相符。對此應由縣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單位並處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可以處2000以上20000以下的罰款,屬於公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其會計人員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3)該單位收入不入賬,私自存放,應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小題】答:本案例中的主要問題是隱瞞收入。《會計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有下列行為,而其中行為之一就是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定收入。對於這種行為,由於其隱瞞的特點決定了其必然是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或者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所以,應當依據《會計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對該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法律責任

H.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法考研要考那幾科有什麼比較好的教輔書啊謝謝啦

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202俄語、203日語任選其一
③605法學綜合課
④814經濟法學(經濟法100分,商法50分 )
復試:1042經濟法

參考書目:

初試書目:
605法學綜合課
1、吳漢東主編:《法學通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修訂版

814經濟法學
1、劉大洪主編:《經濟法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劉大洪著:《法經濟學視野中的經濟法研究》(第二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覃有土主編:《商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雷興虎主編:《商法學》,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復試書目:
1042經濟法
1、劉大洪主編:《經濟法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劉大洪著:《法經濟學視野中的經濟法研究》(第二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覃有土主編:《商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雷興虎主編:《商法學》,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5、近三年核心期刊發表的有關經濟法、商法、社會法的論文。

鄙視那些用萬能答案的刷分的人

熱點內容
上海群租房條例 發布:2024-05-16 19:54:44 瀏覽:705
2012年7月勞動法自考試題 發布:2024-05-16 19:20:34 瀏覽:554
道德經弱者 發布:2024-05-16 15:10:01 瀏覽:906
餐飲方面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4-05-16 15:02:50 瀏覽:548
瀾滄法律援助中心電話 發布:2024-05-16 14:57:50 瀏覽:358
刑法規定的十大犯罪 發布:2024-05-16 11:43:35 瀏覽:508
勞動法創新 發布:2024-05-16 10:59:51 瀏覽:403
民事訴訟法裁定再審 發布:2024-05-16 07:36:28 瀏覽:367
法院老乾媽 發布:2024-05-16 06:41:15 瀏覽:316
國務院2013立法工作計劃 發布:2024-05-16 06:07:58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