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有限合夥企業案例

經濟法有限合夥企業案例

發布時間: 2025-05-02 23:21:18

1. 經濟法中的合同企業法案例,急求啊~~~要詳細的解答~

首先感謝你的信任把這個問題交給我來回答。呵呵,不過,我倒覺得像個考題哦。現針對你的問題回答如下:
(1) 合法。在出資協議里約定即可。
(2) 合法。
(3) 同(1)。
(4) 不合法。合夥企業可以約定分配比例,但不可以約定一方不分配。約定與李某無關違反合夥企業法第五條、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及權利義務一致基本法律原則。
(5) 不合法,除非合夥人另行協議約定。但如果未約定合夥期限,在不給合夥企業事務執行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夥人的可以退夥,由此給合夥企業造成損失的,還應當賠償。
(6) 該商標作為合夥企業出資即屬於合夥企業,除非合夥協議另有約定,以合夥企業名義轉讓的有效,以自己名義轉讓的均無效。
(7) 僅以合夥企業名義對外活動的,應當具體情況對待。如果沒有損害合夥企業利益和使用合夥企業資產,盈虧一般由王某享有和承擔。如果王某拒絕承擔,周某、李某不予理會相對方就可以了。
(8) 不合法。違反合夥企業法第三十二條競業限制。責令退出,拒不退出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此給合夥企業造成損失的,還可以要求賠償。
(9) 無效。有合夥協議約定或者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
(10) 王某和李某可以要求解散合夥企業,清算處理債務。只有王某想退出,其他兩合夥人均要求接替的,可以由王某選擇接替人並通知另一位合夥人,若唐某出價高,仍然由王某選擇,三人也可以約定競價高者得。
(11) 現合夥企業全部合夥人均可以成為被告。原因是普通合夥企業合夥人對外相互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12) 不負責。
(13) 可以,但不得代位行使合夥權利。向人民法院起訴,判決生效後請求人民法院對唐某在合夥企業的財產份額進行執行;主張唐某合夥份額的,不應支持;李某願意以同樣價格繼受唐某份額,該份額歸李某。
(14) 無法律效力
(15) 合夥企業債務應先合夥企業財產清償,李某的主張合法有效;按照合夥企業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平均分擔,周某隻願意承擔2萬元的,李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向周某追償,或者根據合夥協議的約定向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
(16) 李某和周某仍應當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如果鄭某的主張超過民法關於訴訟時效的保護期間,可以拒絕承擔,對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按照仲裁協議提起仲裁的,及時主張訴訟時效保護理由,不主張的仍然得承擔,因為人民法院及仲裁委員會不得依職權主動詮釋訴訟時效期間。
上述解答,如還不清楚,請查閱合夥企業法。

2. 專升本的《經濟法》中關於合夥企業的案例分析,求答案啊~~

1、四人理由均不成立。
(1)甲應對退夥前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故其理由不成立;專
(2)丁應對入伙前後的債屬務承擔連帶責任,故其理由不成立;
(3)四人先後系合夥關系,對外均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不存在比例清償問題,故故其理由不成立;
(4)丙提出的理由沒有法律依據;
2、四人連帶清償責任;
3、有約定依約定,無約定按出資比例,出資比例無法確定平均分擔。

3. 經濟法 合夥企業案例

(1)甲聘任A擔任合夥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合法,為B公司提供擔保的行為不合法

4. 經濟法作業:有關合夥企業的案例分析題

1、不抄正確。新入伙的合夥人應對入伙前的合夥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不正確。退夥後的合夥人應承擔退夥前的合夥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4、有效。合夥人在執行合夥事務有不正當行為的給予除名退夥。
5、不可以。甲私自以合夥企業的名義為其朋友提供擔保,其朋友不能清償債款的,應由甲承擔清償責任;該合夥企業欠長城公司貨款應由全體合夥人承擔清償責任,但長城公司可以向乙追討債務。

5. 經濟法 合夥企業 合夥人乙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財產份額後

【案例】1999年1月,甲、乙、丙、丁經協商,決定設立合夥企業,並簽訂了書面合夥協議。甲以部分貨幣及實物折價出資10萬元,乙以實物折價出資8萬元,經其他三人同意,丙以勞務折價出資6萬元,丁以貨幣出資4萬元。合夥協議規定,甲、乙、丙、丁按5:4:3:2的比例分配利潤和承擔風險。合夥協議約定由甲執行合夥企業事務,對外代表合夥企業,其他三人均不再執行合夥企業事務,但簽訂購銷合同及代銷合同應經其他合夥人同意。合夥協議中未約定合夥企業的經營期限。合夥企業在存續期間,發生下列事實:
(1)1999年5月,甲擅自以合夥企業的名義與A公司簽訂了代銷合同,乙合夥人獲知後,認為該合同不符合合夥企業利益,經與丙、丁商議後,即向A公司表示對該合同不予承認,因為甲合夥人無單獨與第三人簽訂代銷合同的權力。
(2)2000年1月,合夥人丁提出退夥,其退夥並不給合夥企業造成任何不利影響。2000年3月,合夥人丁撒資退夥。於是,合夥企業又接納戊新入伙,戊仍然出資4萬元。2000年5月,合夥企業的債權人A公司就合夥人丁退夥前發生的債務20萬元要求合夥企業的現合夥人甲、乙、丙、戊及退夥人丁共同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3)執行合夥事務的合夥人甲為了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於2000年4月獨自決定聘任合夥人以外的B擔任該合夥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並以合夥企業名義為合夥企業以外的C提供擔保。 (4)2001年4月,合夥人乙在與D公司的買賣合同中,無法清償D公司的到期債務8萬元。D公司於2001年6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判決D公司勝訴。D公司於2001年8月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合夥人乙在合夥企業中全部財產份額,但合夥企業的其他合夥人均表示願意受讓乙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
(5)2001年12月6日,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合夥企業虧損嚴重,無力償還E公司的到期債務,E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在審理中發現合夥企業財產為25萬元,但所欠債務達40萬元。
【問題】合夥人乙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財產份額後,合夥企業決定對乙進行除名,該合夥企業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為什麼?
【解答】合夥企業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因為合夥人乙屬於當然退夥。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合夥人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財產份額的,屬於當然退夥,當然退夥以法定事由實際發生之日為退夥生效日。

6. 經濟法合夥企業的債務如何承擔

合夥企業有不同的組織方式,包括普通合夥企業、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企業這三種,對於合夥企業債務的承擔方式如下:

一、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如何承擔

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合夥企業首先應以企業財產承擔合夥企業債務,從「人合」性的特點來看,普通合夥人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普通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應以合夥企業財產承擔責任為前提,即只有在合夥企業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合夥企業債務時,才由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二、有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的責任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從」資合「性的特點出發,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承擔責任。有利於合夥企業進行融資,避免投資者因擔心承擔補充無限連帶責任而對合夥企業望而卻步。

三、特殊的普通合夥中合夥人如何承擔合夥債務

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是以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為客戶提供有償服務的專業服務機構,其執業的專業性及高風險性導致特殊責任的產生。一個合夥人或者數個合夥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夥企業債務的,應當承擔無限責任或者無限連帶責任,其他合夥人以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

合夥人在執業活動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合夥企業債務以及合夥企業的其他債務,由全體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法律依據:《合夥企業法》第三十八條,合夥企業對其債務,應先以其全部財產進行清償。

以及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本法對普通合夥人承擔責任的形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合夥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7. 經濟法問題:2013年5月,甲、乙、丙、丁共同投資設立一從事建材銷售的有限合夥企業。

1,不符合規定。有限合夥人不得以勞務出資。

合夥企業法第六十四條有限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作價出資。
有限合夥人不得以勞務出資。
2,不符合規定。有限合夥人不執行合夥事務,不得代表合夥企業。
丙為有限合夥人。
合夥企業法第六十八條有限合夥人不執行合夥事務,不得對外代表有限合夥企業。……
3,符合法律規定。在有合夥協議約定的情況下,可以那樣做。
合夥企業法第二十二條除合夥協議另有約定外,合夥人向合夥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須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
合夥人之間轉讓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應當通知其他合夥人。
4,不符合規定。合夥企業名字應該表明其企業類型。有限合夥企業名字中應該標明「有限合夥」字樣。
合夥企業法第六十二條有限合夥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有限合夥」字樣。
5,符合規定。合夥企業法第六十九條有限合夥企業不得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夥人;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三條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分擔。
合夥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夥人或者由部分合夥人承擔全部虧損。

8. 經濟法案例分析:甲、乙、丙、丁四人共同投資設立A合夥企業。合夥協議的部分內容如下

1、該約定不符合復法律規定,依合制伙企業法規定,各合夥人應當共同經營、共擔風險,丙丁無權過問企業事務的約定損害了二人的基本權利。
2、甲的行為不符合入伙、退夥須經全體合夥人同意的規定。
3、鄭的合夥人雙方若未經其他合夥人同意,不能成為合夥企業的合夥人,該行為雖違法,但屬於效力待定的行為,一旦被追認仍為有效行為。

9. 求經濟法概論(財)第一章企業法課後的案例分析參考答案。

解析:
(1)甲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退夥人對其退夥前已發生的債務與其他合夥人承擔連帶責任,故甲對其退夥前發生的銀行貸款應付連帶清償責任。 乙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合夥人之間對債務承擔分額的約定對債權人沒有約束力,故乙提出應按約定比例清償債務的主張不能成立,其應對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丙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以勞務出資成為合夥人,也應承擔合夥人的法律責任,故丙也應對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丁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入伙的新合夥人對入伙前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故丁對其入伙前發生的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根據《合夥企業法的》的規定,合夥企業所欠銀行貸款首先應用合夥企業的財產清償,在合夥企業財產不足清償時,由各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乙、丙、丁在合夥企業解散時,未清償債務便分配財產,是違法無效的,應全部退還以分得的財產;退還的財產應首先用於清償銀行貸款,不足清償的部分,由甲、乙、丙、丁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
(3)在銀行貸款清償後,甲乙丙丁之間按內部約定承擔責任。

10. 經濟法 案例分析

1.第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能從事營利性活動(但這違反的不是合夥企業法)。第二,若成立普通合夥企業,發生虧損甲不再以個人財產承擔虧損的約定不符合合夥企業法。第三,合夥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普通合夥」字樣。不能命名為「眾發有限責任公司」。
2.《合夥企業法》25條規定,合夥人以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出質的,須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未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其行為無效,由此給善意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由行為人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所以乙行為無效。
3.不能。《合夥企業法》41條,合夥人發生與合夥企業無關的債務,相關債權人不得以其債權抵銷其對合夥企業的債務;也不得代位行使合夥人在合夥企業中的權利。
4.根據《合夥企業法》22 23條的規定,乙想轉讓自己的財產份額需要經過其他合夥人的一致同意,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夥人有優先購買權;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熱點內容
教師道德差 發布:2025-05-03 10:43:17 瀏覽:992
有興趣學習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03 10:32:57 瀏覽:562
工程建設依法治企 發布:2025-05-03 10:31:07 瀏覽:781
民法典聽 發布:2025-05-03 10:25:24 瀏覽:92
韓麗芳律師 發布:2025-05-03 10:12:05 瀏覽:525
替代通知期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5-03 10:11:29 瀏覽:673
清朝對女子的刑法 發布:2025-05-03 10:11:14 瀏覽:986
民法典是法律規范之一 發布:2025-05-03 10:03:58 瀏覽:793
疫情感想道德 發布:2025-05-03 09:59:35 瀏覽:184
潮州市法律援助律師費標准 發布:2025-05-03 09:50:51 瀏覽: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