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沒有支付對價
1. 什麼叫做對價什麼叫做支付對價
對價是指一方為換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諾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代價或為了得到該種承諾而許下的承諾。
支付對價是指在非流通股要進入市場時,為了避免給流通股帶來新的損失而對流通股所作做出的補償。
拓展資料
對價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上的效力原則,其本意是「為換取另一個人做某事的允諾,某人付出的不一定是金錢的代價」,也許是「購買某種允諾的代價」。
《票據法》第十條,第二款規定:「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
非流通股股東的股票原來是不能在股票市場上買賣交易的,所以股票市場上他的股票股價高低與他沒有關系。股改後,這部分股票也可以在股票市場上流通了,享受股票市場帶來的高價,因此,為了獲得流通權,非流通股股東必須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
2. 什麼是"對價"謝謝
什麼叫對價?(轉載)
「對價」者,可以理解成代價也。
(1) 「對價」(consideration)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上的效力原則,合同無「對價」無效。其本意是為換取另一個人做某事的允諾,某人付出的不一定是金錢的代價,也可以是購買某種允諾的代價。從法律關系看,「對價」是一種等價有償的承諾關系。
我國合同法並沒有「對價」的概念和規定,但我國合同法對相同情況也可從有無欺詐、脅迫來分析並決定合同效力,如果沒有這些非法情節,當事人還可以顯失公平為由行使變更和撤銷合同的權利。
在此前股權分置改革討論中,非流通股股權以什麼樣的「對價」獲得流通權一直是爭論的焦點之一。此次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採取了個案處理、方案協商選擇的原則使最終實現的「對價」必然成為交易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
(2)解決股權分置時,付出對價的當然是非流通股股東,而考慮是否接收對價的一定是流通股股東。這個對價,現在看來已有股權,現金和權證幾種形式。
(3)權證,我理解就是期權。
(4)我國現在實際上已大量使用對價概念,比如,在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時,接收股權的一方付出對價,比如每元付1.45元等等。對價隱涵表明合同雙方已協商一致,是各自真實意思的表示。
http://www.bondinvestment.com.cn/dispbbs.asp?boardID=1&ID=476
3. 什麼叫對價
對價(consideration)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上的效力原則,其本意是為換取另一個人做某事的允諾,某人付出的不一定是金錢的代價,也許是購買某種允諾的代價。合同無對價無效。從法律關系看,對價是一種等價有償的允諾關系,某人允諾是為了換取另外一個人對允諾的承諾。從法經濟學角度說,對價就是沖突雙方處於帕累托最優狀況時實現帕累托改進的條件。在平等個體之間法律關系沖突情況下,效率的解決只能通過平等個體之間的妥協關系來解決。在協調平等主體之間相互沖突的法律關系過程中,只要滿足對價,自由讓度並給予及時補償而不使任何一方損失的條件,就能實現帕累托最優到帕累托改進的效率。
有關對價的概念曾在去年年底中國石化全資擁有的子公司北京飛天與北京燕化簽訂的合並協議中出現。根據該協議,中國石化通過北京飛天吸收合並北京燕化的方式對北京燕化進行整合,北京飛天就擬注銷的所有北京燕化H股向北京燕化H股股東支付現金,同時還向持有所有北京燕化內資股的唯一股東中國石化發行北京飛天新注冊股本,最後北京飛天對該協議應支付的現金對價約38.46億港元。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根據當事人取得權利有無代價(對價),往往將合同區分為有償合同和無償合同。有償合同是交易關系,是雙方財產的交換,是對價的交換。無償合同不存在對價,不是財產的交換,是一方付出財產或者付出勞務(付出勞務可以視為付出財產利益)。贈與合同是典型的無償合同。
我國合同法並沒有對價的概念和規定,但國內法學研究人士認為,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調整的法律規定,只不過是從權利義務對價的角度來調整。例如對一個權利義務明顯不平衡的情況,英美法是從對價理論角度來考慮不充分的對價背後是否隱藏著欺詐、脅迫等不公平的事實,從而決定合同是否存在對價的;而我國合同法對相同情況也可從有無欺詐、脅迫來分析並決定合同效力,如果沒有這些非法情節,當事人還可以顯失公平為由行使變更和撤銷合同的權利。
在此前股權分置改革的討論中,非流通股股權以什麼樣的對價獲得流通權一直是爭論的焦點之一。此次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採取了個案處理、方案協商選擇的原則使最終實現的對價必然成為交易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
4. 未給付對價是什麼意思
給付對價,是指在合同關系中,當事人取得一定權利須履行相應義務、履行一定義務須得到相應權利。
《票據法》第10條第2款規定:「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
對價是英美法系合同法上「consideration」這一專有名詞的漢譯,從字面理解,「consideration」包含體諒、考慮、報酬及需要考慮的事項等含義。法律上所謂「consideration」則是指在合同關系中,履行義務的一方由於履行義務而得到某種利益,或者接受義務履行的一方由於接受義務履行而遭受某種損失。此外,接受義務履行的當事人誠實地放棄了某項請求權也被視為有效的「consideration」。故從法律意義上可將對價理解為「對應的代價」,即合同一方對應於另一方的義務履行而付出的代價。
5. 有償轉讓 但並未實際支付對價 是否構成惡意串通
依你所述,抄原則上涉嫌「惡意串通」。但具體案子,必須考察細節,對於「惡意串通」有具體認定標准以及相應的處理辦法:
1、債務人將主要財產以明顯不合理低價轉讓給其關聯公司,關聯公司在明知債務人欠債的情況下,未實際支付對價的,可以認定債務人與其關聯公司惡意串通、損害債權人利益,與此相關的財產轉讓合同應當認定為無效。
2、《合同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適用於第三人為財產所有權人的情形,在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普通債權的情況下,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判令因無效合同取得的財產返還給原財產所有人,而不能根據第五十九條規定直接判令債務人的關聯公司因「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 的合同而取得的債務人的財產返還給債權人。
3、相關法律條文:
《合同法》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合同法》第五十九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