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法與合同法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四條
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顯然擔保合同屬於合同法的調整范圍.
二.所以, 「其他法定的無效情形」應該屬於合同法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⑵ 擔保法司法解釋廢止了嗎
法律分析:擔保法司法解釋已經廢止。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施行,同時將有九部法律廢止。民法典實施後,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條 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⑶ 甲向乙租賃了一批馬,租賃期限3年,租金每匹每年200元。請根據民法原理、合同法、擔保法回答下列問題:
1、損失由乙承擔。動產租賃期間,風險由所有人承擔。
2、由甲或者乙承擔或者丙自身也要承擔。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這時,並可以向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索賠。但是誰最終承擔醫療費,要具體分析:如果是馬本身的原因,就挨踢人,乙向甲隱瞞了,應該由乙承擔;如果是甲管理不善,應該由家承擔;如果是丙有錯誤,他還要承擔。
3、歸乙所有。孳息歸所有權人。
4、無權出質,因為甲不是所有權人,也未經所有權人同意。但是丁能夠取得質權,這是善意第三人。
5、合同有效。沒有所有權不影響合同的效力。而且,判斷合同效力的標准:理論上看主體是否具有意思能力、標的是否合法、意思表示是否真實。法律上看是否違反合同法52條之規定,是否違反一些法律的效力性規定。如果不存在這些情形,合同都是合法有效的。
6、同4.
7、不能支持。
《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民通意見》119條規定,私有房屋在租賃期內,因買賣、贈與或者繼承發生房屋產權轉移的,原合同對租賃人和新房主繼續有效!
8、辛取得抵押權。辛行使抵押權不得影響甲的租賃權。物權法第一百九十條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系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抵押權設立後抵押財產出租的,該租賃關系不得對抗已登記的抵押權。
9、乙承擔。第二百二十條出租人應當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10、合同解除權;請求支付違約責任。
11、不可以立即解除,要給一個時間。
《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七條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
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不一致時優先適用那部法律
擔保法施行以前適用《合同法》,擔保法施行後適用《擔保法》及其司法解釋。回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答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三條擔保法施行以前發生的擔保行為,適用擔保行為發生時的法律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
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擔保法施行以後因擔保行為發生的糾紛案件,在本解釋公布施行後尚在一審或二審階段的,適用擔保法和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