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法是新興的
勞動法屬於社會法范疇。它的制定目的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這是根據我國憲法制定的。社會法是我國在推進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完善,實施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產生的一類新興法律和學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⑵ 簡述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憲法及其相關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程序法【分析】 有法可依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部門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協調、體例科學。構成當代中國法律體系的法律部門主要有憲法及其相關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和程序法7個法律部門。
憲法及其相關法作為部門法之一的憲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礎和主導性的法律部門,是其他部門法所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最高依據,處於特殊的地位和起著特殊的作用。憲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除了包括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一佔主導地位的法律文件外,還包含有一些處於附屬層次的法律文件: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和代表法、國籍法、國旗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權利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權法,等等。
行政法
行政法是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由調整行致管理活動中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發生的行政關系的規范性文件組成的。行政法與行政法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行政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是規范和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法律的總稱。行政法規作為一種法的淵源,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行政法是由眾多的單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構成的。行政法可以分為—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兩個部分。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有: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公務員法,等等。特別行政法則指對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適用的法律、法規。主要規范性法律文件有:國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監獄法、土地管理法、高等教育法、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海關法,等等。
民商法
民商法是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民商法分為民法和商法兩個次級法律部門。關於民法和商法是分立還是合一,各國做法不268盡相同。從立法模式上看,我國採取的是民商合一的模式。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婚姻、家庭、收養、繼承等方面的法律規范。商法是民法的一個特殊部分,是指調整商事法律關系主體和商業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是在民法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適應現代商事活動的需要逐漸發展起來的,主要包括公司、破產、證券、期貨、保險、票據、海商等方面的法律規范。
經濟法
經濟法是有關國家對經濟實行宏觀調控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和。經濟法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的法律,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則、方針和政策的法律,預演算法,審計法,會計法,統計法,農業法,企業法,銀行法,市場秩序法,稅法,等等。
社會法
社會法是一個新興的法律部門,關於這一法律部門的理論還不完善。一般認為,社會法是指調整國家在解決社會問題和促進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的主要功能是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事業發展。該部門的法律規范主要包括: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規范,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等;維護社會穩定的法律規范,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法律規范,如環境保護法、能源法、自然資源保護法、生態法等;促進社會公益的法律規范,如社區服務法、彩票法、人體器官與遺體捐贈法、見義勇為資助法等;促進科教、文衛、體育事業發展的法律規范,如教師法、科技進步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衛生法,等等。
刑法
刑法是規定有關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刑法是一個傳統和基本的法律部門,在國家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人們最為關注的一個法律部門。我國有關犯罪和刑罰的基本規定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這一法典中。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單行決定。這些規范都是刑法部門的組成部分。
程序法
程序法部門指規范因訴訟和非訴訟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由訴訟程序法與非訴訟程序法兩部分構成。訴訟程序法是有關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簡稱訴訟法。我國的訴訟法主要由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組成。非訴訟程序法主要包括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調解法等基本法律構成。
⑶ 法社會學法社會學和社會法學的區別
法社會學是通過社會法的方法來研究法律現象的學科,代表人物如塗爾干、埃利希、韋伯和龐德等。他們強調法律的社會化,主張從社會結構、行為和利益關系中理解法律。龐德的法哲學強調社會利益高於個人,他反對形式主義法學,倡導法律的社會功能性和實用性,關注法律對社會利益的協調和保障,視法律為社會控制的工具。法社會學的框架靈活,取決於研究者的視角和關注點。
另一方面,社會法學在現代大陸法系國家中興起,特別是針對社會性問題的法律,如反壟斷法、環保法等,它們既不屬於公法也不屬於私法,因此被稱為「社會法」。在中國,隨著市場經濟和和諧社會建設的發展,社會法作為新興法律門類,尤其關注公民的社會權利保護,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利益。社會法旨在平衡社會關系,通過法治手段確保社會公正,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現有的社會法體系包括《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這些法律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如勞動權益、婦女權益、殘疾人權益等。盡管社會法的概念和制度仍有待進一步完善,但其在保障社會公平、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視,對於實現社會解放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深遠影響。
(3)社會法是新興的擴展閱讀
法社會學是以社會法的方法研究法律現象,代表人物有塗爾干、埃利希、韋伯、霍姆斯、龐德等。
⑷ 社會法是調整什麼等方面的法律規范
法律分析:社會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和特殊群體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規范,通過國家和社會積極履行責任,對勞動者、失業者、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以及其他需要扶助的特殊人群的權益提供必要的保障,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社會法是我國近年來在完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興法律門類和法律學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 第四條 社區矯正對象應當依法接受社區矯正,服從監督管理。社區矯正工作應當依法進行,尊重和保障人權。社區矯正對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不受侵犯,在就業、就學和享受社會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五條 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倡導全社會優待老年人。
⑸ 社會法屬於民法嗎
法律分析:首先社會法不是一個法律部門,與經濟法和民法不能相提並論,社會法是一個法理概念。因為法律發展到今天,一些法律當中兼備法定強制(公法)和自由約定(私法)的色彩,學界把這類法律統稱為社會法。社會法是中國近年來在完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興法律門類和法律學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⑹ 社會法的體系
社會法是我國近年來在完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興法律門類和法律學科。
社會法是與社會主義制度最為契合的法。社會法在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方面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和諧社會的建立尤其離不開社會法的發展。隨著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被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社會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傳統的法律部門中,民商法和經濟法主要調整一國的經濟生活,側重於保護公民的民事權利;憲法和行政法主要規范國家的政治生活,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傳統的法律部門對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關注是遠遠不夠的。作為與經濟相並列的社會領域的事務需要法律的調整和保護,公民政治權利和民事權利之外的權利(可以稱之為「社會權利」)的保障也需要新的法律部門加以保護,社會法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社會法的主旨在於保護公民的社會權利,尤其是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在社會關系中,有天生的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之分,而且市場經濟會自發的導致強者越強、弱者越弱。此時如果沒有公權力的介入來保護弱者的利益,將使社會關系的失衡狀態加劇並最終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通過法治途徑即制定和完善社會法是改變這種失衡局面的必然選擇,尤其在當前我國深化改革而社會法理論與實踐又比較薄弱的環境下,完善社會法,保障公民的社會權,使人們實現真正的解放——社會解放,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當然,社會法的概念、定位和體系、社會法不同內容之間的相關性、社會法的基本制度在短時間內,恐怕難以取得一致,社會法可謂任重而道遠。
⑺ 勞動法屬於民法還是社會法
法律分析:社會法。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社會法是我國近年來在完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興法律門類和法律學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