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無權代理

經濟法無權代理

發布時間: 2021-01-21 23:33:25

⑴ 身邊的與經濟法有關的法律事件與解決途徑與結果

第一章 經濟法律制度
一、法人制度 【案例介紹】
判斷下列組織或個人,是否具備法人資格,並說明理由。
(1)某鄉鎮企業的銷售科。 (2)在蘭州東部批發市場從事服裝經營的某個體工商戶。
(3)經過上級有關部門批准,而未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已營業的某貿易公司。
(4)甲和乙合夥開辦的牛肉麵餐館(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
(5)某財經學院為召開校慶20周年大會,經學校授權的校慶籌備委員會。 (6)蘭州某廠的車間。
(7)甲、乙、丙三人各投資10萬元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已取得營業執照的有限責任公司。 (8)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某化工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案例分析】
(1)不具備法人資格。因為不能獨立的對外承擔民事責任。
(2)不具備法人資格。因為法人必須是組織,而該個體戶不是組織,是個體。
(3)不具備法人資格。因為沒有依法成立。
(4)不具備法人資格。因為該合夥組織沒有健全的組織機構。 (5)不具備法人資格。因為該委員會是一個臨時組織,不能獨立的對外承擔民事責任。
(6)不具備法人資格。因為該車間不能獨立的對外承擔民事責任。
(7)具備法人資格。因為符合法人的條件。 (8)具備法人資格。因為符合法人的條件。
二、所有權制度 【案例介紹】
王某到公園遊玩,不慎將自己的照相機遺失在公園, 管理人員拾到此物後上交給有關部門。王某未在有關部門規定的期限內前去招領處認領自己的相機。到期後此照相機被有關部門依法拍賣。張某在拍賣中購得此物,以後,又將相機轉送給李某。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某發現李某所用之相機即為自己在公園中不慎遺失之物,於是,王某要求李某將此相機返還給他。 (1)王某是否有權要求李某返還相機?
(2)試述上述過程中照相機所有權的轉移過程? 【案例分析】
(1)無權。因為李某依法擁有該照相機的所有權。 (2)王某將照相機遺失後未能如期認領,喪失所有權;張某通過競拍獲得所有權;李某受贈獲得所有權。
三、債權制度 【案例介紹】
- 1 -
甲、乙、丙三人某晚經過一漁塘,發現有人偷魚,即呼喊抓「賊」,偷魚人逃跑,甲、乙、丙上前一看,發現塘邊已有偷魚人偷捕的鮮魚三大筐,即用人力車將魚裝走,次日早晨上農貿市場出售,共得人民幣399.00元。
問:甲、乙、丙的行為構成什麼行為?為什麼? 【案例分析】
不當得利。因為甲、乙、丙在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獲利人民幣399.00元,並因此致使魚塘的所有人遭受損失。
四、代理制度 1.無權代理 【案例介紹】
某炒貨廠為拓展業務,聘請該市某果品公司工會幹部江某任業務顧問,並支付相應的津貼。1999年10月10日,江某背著果品公司領導,私自以公司的名義,與炒貨廠簽訂一份買賣奶油西瓜子合同,並採用欺騙手段加蓋了公司的印章。合同規定:炒貨廠生產2萬公斤奶油西瓜子供給果品公司,單價每公斤5元,總價款10萬元。交貨時間為1999年11月底,由炒貨廠送貨上門。合同簽訂後,江某又拿著合同到公司下屬單位,要求各下屬單位按合同接受炒貨廠的貨。其中有幾家綜合經營部在接受貨物後,還直接向炒貨廠付了款。不久,果品公司的領導知道了江某同炒貨廠簽訂買賣瓜子合同的真相後,指令果品公司下屬單位拒絕收貨。為此雙方發生糾紛,炒貨廠以對方不履行合同為由,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義務並賠償損失。 【案例分析】
1.本案中,江某不是果品公司主要負責人,他以果品公司名義與他人簽訂合同時,必須被授予代理權。在沒有取得代理權的情況下,卻代表果品公司與炒貨廠簽訂合同,該行為屬無權代理行為。且果品公司事後又不予追認,因此,該買賣合同無效。應按無效合同的法律後果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至於炒貨廠的損失,因是江某行為所致,應由江某承擔,果品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炒貨廠要求果品公司賠償損失的主張不能成立

⑵ 用經濟法方面回答 簡述濫用代理權、無權代理和表見代理的區別

1、表見代理制度是基於本人的過失或本人與無權代理人之間存在特殊關版系,使相對人有理由相信無權代權理人享有代理權而與之為民事法律行為,代理行為的後果由本人承擔的一種特殊的無權代理。
2、無權代理與濫用代理權是兩種不同的制度。其主要區別是:(1)性質不同。無權代理是沒有代理權而進行的所謂代理;而濫用代理權則屬有權代理,只是代理權行使不當。(2)情形不同。無權代理包括未經授權的代理、超越代理權的代理、代理權終止後的代理;而濫用代理權則包括自己代理、雙方代理和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本人利益的行為。(3)法律後果不同。無權代理並非絕對不能產生代理的法律效果;而濫用代理權的後果情況較為復雜。

⑶ 經濟法多選題

1、abcd 2、abcd 3、abc 4、abc 5、bd
6、abc 7、ad 8、bcd 9、bcd 10、abcd
基本還是有把握的

合同法中,無權代理的問題!

所謂善意相對人··就是訂約一方不知道與之進行代理行為的人沒有代理權專··並且有足夠理由屬相信對方有代理權···比如甲和乙公司解約··不再是乙公司員工··與丙進行代理行為··甲帶有未上交乙公司的相關帶有公章的文書··又證明了自己確實是在乙公司工作··只是丙不知甲已和乙公司解約··這些外部條件· 使得丙相信甲是有權代表乙公司進行代理行為的人···這時候丙是為善意相對人··· 丙與乙進行代理行為時候已經知道甲不是乙公司員工··還與之訂約· ·視為惡意相對人··或者是甲與丙惡意串通進行代理行為··也視為惡意相對人···

⑸ 經濟法中的表見代理的含義

"表見代理來"是三種無權代理中的自一種。但法律後果上,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可見,法律後果上,表見代理認定成立後,具有同「有權代理」一樣的法律效力。所以又可以認定為一種特殊的無權代理。

⑹ 經濟法中效力待定合同中 無權代理中被代理人是指的

在「無權代理」中,來被代理人沒有表源示異議的,視為同意,這是「無權代理」的特殊情況,即此時即使該代理有效,但是還是屬於「無權代理」,其效力與「表見代理」是一樣的,即雖然是「無權代理」但是法律效果是有效。
這里的「被代理人沒有表示異議的」,是指,被代理人對於「代理人的行為」明明知道而不表示異議,所以視為同意代理人實施的行為。

「被代理人被催告後未作表示,卻視為拒絕追認」;這是「效力待定合同」中的規定,是指被代理人對於代理人無權代理的行為並不知情(不同於上述的知道),在無權代理人完成代理行為後,相對人對被代理人進行催告的話,如果被代理人「未作表示」(是指對於已經完成的代理行為),此時視為拒絕追認。

⑺ 關於經濟法的問題

1.如果張某證實確曾口頭委託肖某,哪代理關系就成立了。當然,如果不內證實,屬於越權容代理或表見代理,由肖某負責該簽名責任;2。無效,公司可適當退還定金數量。有效,該筆買賣應視為張某違約,定金全額歸房產公司所有,不存在退賠商題;

⑻ 幾個經濟法法律問題,很簡單,求專業人士解答。謝謝

作業應該自己做!

⑼ 經濟法,就大神幫忙

該問題已經問過一次1、若乙副食品已經知道李某被解聘,該合同無效。該內情況下,李某構成無權代理容,且乙副食品非善意第三人,該合同無效。2、若乙副食品不知道李某被解聘,該合同有效。李某持有空白合同書和介紹信,乙副食品有理由認為李某擁有代理權,構成表見代理,合同有效。

⑽ 大學經濟法無權代理被追認和不被追認的法律後果區別

說到這個的話,那麼其實我個人覺得他有很大的區別,因為有的時候的不被追認的話,那麼這種情況下的話他就會比較輕一些

熱點內容
威脅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6 06:48:46 瀏覽:144
經濟法勞動合同中的醫療期 發布:2025-08-26 06:47:38 瀏覽:917
老丈人說支持他女兒做傳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6 06:43:54 瀏覽:397
社區法律知識講座信息 發布:2025-08-26 06:43:20 瀏覽:427
實級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8-26 06:34:04 瀏覽:341
法檢法律知識基礎真題 發布:2025-08-26 06:33:21 瀏覽:233
外包適用於勞動法嗎 發布:2025-08-26 06:33:14 瀏覽:432
中國新刑法224條69800 發布:2025-08-26 06:24:38 瀏覽:768
法律碩士聯考考試分析text 發布:2025-08-26 06:12:01 瀏覽:382
司法微信公眾號 發布:2025-08-26 06:11:22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