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402403解析

合同法402403解析

發布時間: 2021-01-21 23:41:50

合同法問題,希望給出詳細解析,謝~ 急!!!

由甲公司承擔。甲公司違約,乙公司與之解除買賣合同。雖然與丙公司簽訂了買賣合同,但是沒有約定風險何時轉移,這樣就按照一般的理解,在誰手裡,誰承擔風險。

❷ 合同法403條咋理解呀 看的頭都大了

第四百零三條
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第三人不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受託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對委託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第三人,委託人因此可以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但第三人與受託人訂立合同時如果知道該委託人就不會訂立合同的除外。

受託人因委託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第三人披露委託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選擇受託人或者委託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但第三人不得變更選定的相對人。

委託人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託人主張其對受託人的抗辯。第三人選定委託人作為其相對人的,委託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張其對受託人的抗辯以及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抗辯。

【釋義】本條是對委託人的介人權、第三人的選擇權的規定。

委託人的介入權指的是在受託人與第三人的合同關系中,委託人取代受託人的地位,介入到原本是受託人與第三人的合同關系中。委託人行使介人權的條件是:第一,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第三人不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也就是說受託人與第三人是該合同的當事人,該合同對受託人與第三人具有約束力;第二,當第三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時,間接影響到委託人的利益,這時受託人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第三人;第三,因受託人的披露,委託人可以行使介入權。委託人行使介入權的,應當通知受託人與第三人。第三人接到通知後,除第三人與受託人訂立合同時如果知道該委託人就不會訂立合同的以外,委託人取代受託人的地位,該合同對委託人與第三人具有約束力;第四,因受託人的披露,委託人也可以不行使介入權,仍然由受託人處理因第三人違約而產生的問題。

第三人的選擇權指的是在受託人與第三人的合同關系中,因委託人的原因造成受託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第三人披露委託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選擇受託人或者委託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即第三人可以選擇請求委託人承擔違約責任,也可以請求仍然由受託人承擔違約責任。但第三人只能選擇其一,選定後不得變更。

規定委託人的介入權、第三人的選擇權,有利於解決因代理產生的合同糾紛,有利於貿易代理制度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但委託人的介入權、第三人的選擇權是有條件的,不能濫用。

❸ 合同法案例 求解

答案:(1)原、被告之間的汽車買賣合同有效。雖然原告行為超出了其經營范圍,但並不為法律、行政法規所禁止,應為合法有效。
(2)雙方關於定金的約定,其中6萬元部分是有效的,餘下1萬元部分無效。因為定金超出合同總價款的20%的部分無效。
(3)汽車貿易公司的代理行為有效。五金交電公司是可以直接訂立汽車買賣合同的,但該公司誤以為自己無經營汽車業務權,故委託汽車貿易公司作為代理人買賣汽車。該委託代理是合法有效的,不能因為被代理人無經營汽車業務權而據此認定代理行為違法
(4)被告應雙倍返還定金12萬元。本案中原告已經交付了定金,而被告遲延履行違約在先,後又隱瞞真實情況,現在汽車嚴重損壞,不能履行合同,故應承擔雙倍返還定金的責任。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雙倍返還數額應為12萬元,而非14萬元。
(5)被告不應退還金定利息。
(6)不予支持。因為既然原告已經主張合同無效,就不應再主張請求雙方承擔定金罰則這一違約責任。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兩大知識點:合同效力與定金罰則。《合同法》頒行之前,我國立法及理論界多認為,法人的行為能力即表現為其核準的經營范圍,超出該經營范圍的經營行為即被視為超出法人民事行為能力的行為,應為無效。但《合同法》所確立的越權行為規則,採取了與此相反的立法精神。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經營范圍的,該代錶行為有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合同法解釋》)第10條則更明確地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規定的除外。」由此明確了超越經營范圍一般不是造成合同無效。我們講一般情況下是因為,如果合同的一方違反的是限制經營、特許經營和禁止經營的,還是會造成合同無效的。我們知道一般而言經營買賣汽車的業務不屬於這三類范圍。所以,我們可以得出原告和被告的合同是有效的結論。這一問題的正確回答是我們回答以下問題的前提。
定金屬於合同的金錢擔保,我國擔保法的第八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本案的原告和被告約定了定金,並且實際交付了定金。根據擔保法的第九十條 定金應當以書面形式約定。當事人在定金合同中應當約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可見,原告和被告的定金合同依法生效了。但是,問題在於《擔保法》第91條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那麼,如果一個定金超過了主合同標的額的20%,其效力如何呢?是整個定金條款統歸於無效,還是超過20%的部分無效呢?《擔保法解釋》第121條對此給予了明確回答。第121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額20%的,超過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案中主合同的標的額是30萬元,20%的限額應為6萬元,故7萬元定金中有1萬元不應予以支持。關於定金罰則問題較為簡單,即擔保法的89條的規定,收受定金違約的,無權要求返還。接受定金的一方違約要雙倍返還,而不包括利息。換言之,雙倍返還定金的,是不再返還定金利息的,這也是定金與預付款的一大區別所在。
最後,我國合同法上的定金,只有一定的擔保作用,但其主要是作為一種違約責任形式而存在的,而違約責任的適用是以合同的合法有效存在為前提的。現原告既然已經主張合同無效,再去要求對方承擔定金罰則責任,是自相矛盾的行為,故不予支持。

❹ 解析勞動合同

全部看了一遍你的勞動合同。
1 合同有效,合同期限為五年。
2 你大概是想回提前離職吧,下面給你說答一下如何操作:
一、查清楚你的各項社保有沒有給你交,按你另一個問題的說法是沒有交,如果屬實就好辦了。
二、以勞動合同法第38條為由,申請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三、至於違約金,新的勞動合同法已經沒有這一說了,所以你不必擔心,如果醫院給你有過培訓,而且你也簽過培訓協議的話,你要按服務期對實際支付的培訓費用按未服務完的期限承擔。
四、如果單位不同意,直接向當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服,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按你單位的情況,應該不會走到這一步,你直接向單位提解除勞動合同申請就行了。
五、如果單位為你交過各項社保,你也可以提起解除勞動合同,提前一個月申請就行了,也沒有違約金的。

❺ 合同法案例題解析

1.乙廠並未違法來,甲廠向自乙單位去函為要約邀請。乙單位致一份新要約於甲廠,實際條款已變更原要約申請的單價,構成新要約。而應本題並未規定承諾期限,甲廠對該要約也未作出任何承諾或更改,在發出貨物的同時即表示應受新要約的限制。所以,乙廠在甲違反要約合同時可拒收,並不構成違約。

❻ 合同法所有權轉移和風險承擔!

(2006年)甲、乙來簽訂貨物源買賣合同,約定由甲代辦托運。甲遂與丙簽訂運輸合同,合同中載明乙為收貨人。運輸途中,因丙的駕駛員丁的重大過失發生交通事故,致貨物受損,無法向乙按約交貨。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A.乙有權請求甲承擔違約責任

B.乙應當向丙要求賠償損失

C.乙尚未取得貨物所有權

D.丁應對甲承擔責任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合同法》第121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當向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甲不能向乙按約履行義務是由於丙的原因,但是甲仍應承擔違約責任。乙和丙之間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基於合同的相對性,乙不能要求丙承擔賠償責任。甲在向乙承擔違約責任後,可向丙要求賠償,由於丁是丙的工作人員,因此丁不對甲承擔責任,而應由甲直接向丙主張。此外,標的物所有權自交付時轉移,在代辦托運的情況下,貨物交承運人即為交付,所以乙已經取得貨物所有權。綜上所述,本題的正確選項是A.

❼ 合同法怎樣保護個人利益

在合同簽訂履行等來方面,平等。自

合同法
第一條 【立法目的】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法。

第二條 【合同定義】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第三條 【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第四條 【合同自由原則】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❽ 怎麼做合同法的法條分析。

一,《合同法》第五十抄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二,如果說,你要對以上做出正確的解讀,你就是法條專家,把《合同法》的法條全給做出正確的解釋,你就是《合同法》專家了。

三,對《合同法》第五十條解析;

1,這是對「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規定」

2,它的主體,是指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不包括自然人。

3,客觀上,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了合同;

4,合同的另一方(相對人),在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其超越許可權的,該合同無效;合同的另一方(相對人),在不知道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其超越許可權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有效;

5,「該代錶行為有效」,是指超越許可權簽訂合同的行為。

綜上所述,該法條對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沒有法人資格的組織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對方不知道的情況下,該代錶行為有效」。

❾ 合同法案例 求答案及解析 急 多謝

案情簡介:
××年5月18日,廣東省某市海化貿易公司(以下簡稱海化公司)委託供銷員呂某某和孫某某持本單位介紹信和蓋有單點陣圖章的空白合同書到浙江省臨海縣訂購蛇皮。呂某某和孫某某來到某鎮蛇類養殖場(以下簡稱養蛇場),看樣後比較滿意,於5月24日將情況電告海化公司,徵求訂貨意見。海化公司復電:「要求堅持質量標准,脫鱗不要,有多少訂多少。」呂、孫接到電報,即與養蛇場洽談,於5月25日簽訂了購銷眼鏡蛇等7種類型、3種規格的無脫鱗蛇皮5萬張的合同。合同規定:總價款為40.75萬元;由海化公司先付給養蛇場貨款總值的30%作為定金;養蛇場收到定金之日起10天內到深圳北站交貨,運費自理;如一方違約,按貨款總值的25%支付違約金給對方。合同簽訂後,養蛇場即行備貨。呂某某也將合同的內容電告海化公司,並讓海化公司快給養蛇場定金。海化公司復電時未對合同的簽訂及內容提出異議,只講銀行不給款。此後,雖經呂某某多次催促,海化公司一直沒有匯出定金。同年6月21日,海化公司發給呂某某的電報稱:「長度欠標准,外商不簽訂合同,銀行不給款,此批貨不接收,說明情況,你倆即回。」呂某某收到電報後,將電報內容轉告養蛇場,並欲回海化公司,一走了事。此時養蛇場已備好蛇皮25000張,對呂某某和孫某某拒不放行。雙方遂發生爭議。養蛇場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海化公司繼續履行合同,並承擔違約責任。海化公司辯稱:5月25日所訂合同無效,因為代理人超越代理許可權,且合同規定的定金未付。
問題:
1、 本案宜如何處理?
2、 本案各有關方面應吸取哪些經驗教訓?
分析:本案應該屬於合同簽訂過程中需要謹慎防範的「成約定金」合同。否則很容易引發不必要的復雜糾紛,處理起來非常棘手。
請看:雙方在合同中這樣約定:總價款為40.75萬元;由海化公司先付給養蛇場貨款總值的30%【雙方約定的定金過高應屬無效,應該不超過總價款的20%,超過的10%無效】作為定金;養蛇場收到定金之日起10天內到深圳北站交貨,運費自理;【也就是說,收到定金之日起10日內才進行交貨這一主要合同義務,不收到定金則不用交貨,這點上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只是我的個人理解】
所謂成約定金,是指作為主合同成立要件而約定的定金。合同是否成立,是否發生法律效力,取決於定金是否交付。交付了合同就發生法律效力;不交付,合同就不成立。既然合同不成立則養殖場就不能主張海化公司的違約責任。【從這點上來看,對蛇類養殖場非常不利,但本人認為應該還不至於徹底悲觀】
因為:如果給付定金的一方當事人沒有支付定金,但是主合同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響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此時,已經履行或者部分履行的合同就不再以定金交付與否作為成立或者生效的標志,即合同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再有權宣稱合同不成立或者不生效。履行合同的主要部分,指履行合同的主義務,如買賣合同中的供貨義務,而不是合同的次要義務、附隨義務,如通知義務、說明義務等等【而蛇類養殖場確已完成備貨並准備交付的主要合同義務】。基於上述分析的情況下,我個人的意見是應當認定雙方約定的定金合同無效,但主合同有效,蛇類養殖場有權主張違約責任。考慮到繼續履行會導致雙方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應該不予支持。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百二十一條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百分之二十的,超過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響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

熱點內容
威脅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6 06:48:46 瀏覽:144
經濟法勞動合同中的醫療期 發布:2025-08-26 06:47:38 瀏覽:917
老丈人說支持他女兒做傳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6 06:43:54 瀏覽:397
社區法律知識講座信息 發布:2025-08-26 06:43:20 瀏覽:427
實級經濟法基礎 發布:2025-08-26 06:34:04 瀏覽:341
法檢法律知識基礎真題 發布:2025-08-26 06:33:21 瀏覽:233
外包適用於勞動法嗎 發布:2025-08-26 06:33:14 瀏覽:432
中國新刑法224條69800 發布:2025-08-26 06:24:38 瀏覽:768
法律碩士聯考考試分析text 發布:2025-08-26 06:12:01 瀏覽:382
司法微信公眾號 發布:2025-08-26 06:11:22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