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與道德同屬社會規范
1. 法律規范與道德規范的區別
區別如下:
1、意抄思不同
法律規范是指襲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則;而道德規范是對人們的道德行為和道德關系的普遍規律的反映和概括。
2、范圍不同
法律規范在一定的國家中只能是統治階級的;而道德規范既有統治階級的道德,又有被統治階級的道德。
3、表現不同
法律規范一般具有特定的形式,由國家機關用正式文件(如法律、命令等)規定出來,成為具體的制度;而道德規范一般沒有正式文件的形式,因此存在於人們的觀念中或社會生活習慣中。
2. 法律規范屬於什麼規范社會規范還是道德規范🙏
法律規范,是指通過國家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或者認可的,用以指導,約束人們行為的行為規范的一種。它是法學研究和法律實踐的基礎,可以說它是連接理論法學和實踐法學的橋梁。法學家對於法律規范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其本質並非僅僅是用以指導實踐,而更重要的要是通過這種研究來加強法律人在法律實踐中的論證,推理能力。
通常我們認為法律規范不是實體規范,就是程序規范。
應該屬於社會規范。
3.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強制性嗎
法律和道德都具來有源強制性。法律具有國家強制性,道德沒有國家強制性,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的強制。
法的國家強制性,是法的重要屬性之一,指法體現國家權力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屬性。
如果沒有國家權力,沒有國家強制力的保證,法就不可能得到普遍的遵行,就喪失其獨立存在的意義,也就不成其為法了。是否具有國家強制性,是法和其他社會規范相區別的一個重要標志。
道德規范是一種道德層面的規則,無法律約束意義,只有輿論約束。是社會用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的一些規則,不具有國家強制性。
例如:當看到一個腿有殘疾的人,不能叫他(她)瘸子,如果叫了不會被警察帶走,因為沒有犯法,只會被人們唾棄,被社會所不容。
(3)法與道德同屬社會規范擴展閱讀:
法律與道德,兩者都是行為規范,但是法律是具有國家強制力保障的,而道德是一種心靈的契約,只能靠人們自覺遵守,所以約束力比法律弱很多,靠輿論來實現道德的力量。
法律與道德形成也不同,道德是在生活中逐步確立的風俗規則,法律則是有國家制定的。
法律與道德代表的利益有所不一樣,法律一般是當權者管理的有力工具,而道德是群眾在生活中的利益體現。
4. 法作為社會規范,與道德規范在本質上沒有
法律和道德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法律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暴力性的行為規內范,體現統治階容級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依靠強制力保證施行。
道德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勸導性的行為規范,通過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
1、區別
①法律是強制性的社會規范;道德是非強制性的社會規范。
②法律屬於政治上層建築;道德屬於思想上層建築。
2、聯系
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礎,良法理應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護。
5. 法律和道德都是屬於社會規范的范疇,均具有規范性。是不是對的
是對的無規拘不成方圓以法律道德為基礎人生大廈才能蓋起適應社會和潮流
6. 當法律規則與道德原則沖突時該如何化解
現代社會為法治社會,適用法律處理問題。法律與道德有共通之處。完善的法律應當吸納道德規則,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努力成為「善法」
7. 法律與道德同為社會調整規范,兩者同為社會主導性調整機制
一、法律與道德的聯系法與道德都具有社會規范應有的規范性、概括性、連續性回、穩定性、效率性等屬性,但答在程度上存在差別。(一)本質聯系:「惡法非法」(自然法學派)、與「惡法亦法」(分析實證主義法學派)。(二)內容聯系: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三)功能上聯系:近現代以來,法律主治成為普遍主張。 二、法律與道德的區別(一)生成方式(二)行為標准(三)存在形態(四)調整方式(五)運作機制(六)強制方式(七)解決方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