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買一贈一增值稅的計算
A. 買一贈一增值稅應該如何確認計算增值稅
「贈的一」相當於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版或者個人,視同銷售貨權物。
您結合以下內容理解下:
首先,「企業以買一贈一等方式組合銷售本企業商品的,不屬於捐贈,應將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非常明確,應「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即,銷售的商品要確認收入,贈與的商品也要確認收入,只不過這種確認不會造成收入總額的增加,相當於是一種折扣銷售。
原來對於企業「買一贈一」銷售模式,在征管實務中,往往援引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第二十六條「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於捐贈、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和利潤分配,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和提供勞務,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之規定,即認為是「視同銷售」,確認其收入,這樣銷售商品和贈與商品的收入總額在稅務上就高於企業實際的收入額。
國稅函(2008)875號明確了「買一贈一」銷售模式中的「贈與」行為,也是銷售行為,所取得的收入是「銷售商品」與「贈與商品」總和。
B. 買2贈1增值稅銷項稅計算
按實際「總的銷售金額」計算應納增值稅額。
企業以買一贈一等方式組合銷售本專企業商品的,不屬屬於捐贈,應將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非常明確,應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即,銷售的商品要確認收入,贈與的商品也要確認收入,只不過這種確認不會造成收入總額的增加,相當於是一種折扣銷售。買一贈一銷售模式中的贈與行為,也是銷售行為,所取得的收入是銷售商品與贈與商品總和。按實際取得的銷售收入計算應納增值稅額。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C. 買一贈一方式銷售,收入確認多少,銷項稅多少
其實這個分錄可以這樣來做的,直接把贈品和銷售的商品開在一起,銷售的內商品開1800,贈品的商品開容200;這樣實際收到的貨款還是2000。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2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商品銷售收入 2000/1.1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000/1.17*0.17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D. 買一贈一銷售的增值稅如何計算
【復解答】估計《中華制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2008年第50號)規定:
「第四條 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八)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
第十六條 納稅人有條例第七條所稱價格明顯偏低並無正當理由或者有本細則第四條所列視同銷售貨物行為而無銷售額者,按下列順序確定銷售額:
(一)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二)按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三)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組成計稅價格的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屬於應征消費稅的貨物,其組成計稅價格中應加計消費稅額。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銷售自產貨物的為實際生產成本,銷售外購貨物的為實際采購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給他人應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六條的順序確定銷售額,繳納增值稅。
E. 買一贈一的增值稅例題
C.來15300(銷項稅額)
30x3510=105300(含稅銷售收源入)
換算為不含稅收入:105300÷(1+17%)=90000(不含稅收入)
銷項稅額:90000x17%=15300(銷項稅額)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
F. 對買一贈一的增值稅計算時,是按銷售總價計算,還是按視同銷售計算
買一贈一銷售,應當按照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而不是按視同銷售處理。
G. 急!急!!急!!買一贈一的增值稅計算問題!!
答案中用100元可能是你贈抄送商品的公允價值,計稅要公允價值計稅。
另外告訴你這個答案是錯的,買一贈一的贈一不做視同銷售處理,贈一不屬於無償贈送,相當於降價銷售,你這個題只案200元計稅即可,相當於你200元賣了二樣商品。這個在稅務機關已充份認可,而且國稅函2008年875號文已明確該問題
H. 買一送一的銷售收入怎麼算增值稅怎麼算 假例: A商品 單價100 買一送一 銷售收入確認100還是200
買一送來一的銷售收入怎麼算?增值稅怎源么算?
按收到的價款確認收入和計提銷項稅金。
假例: A商品 單價100 買一送一 銷售收入確認100還是200?
按收到的價款100元確認收入,同樣也按100元確認銷項稅金。
希望能幫助到您!
I. 「買一贈一」如何繳納所得稅和增值稅
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 國稅函[2008]875號) 第三條中企業回以買一贈一等答方式組合銷售本企業商品的,不屬於捐贈,應將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
J. 買一贈一的會計處理及稅法規定
「買一贈一」會計處理,根據增值稅「視同銷售」規定,按稅法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按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因此,會計處理為:
(1)確認收入時:
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銷售商品(按公允價分攤)-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按實際銷售金額計算
(2)結轉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贈品的賬務處理: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0)經濟法買一贈一增值稅的計算擴展閱讀
「買一贈一」企業所得稅方面,根據國稅函[2008]875號第三條:企業以買一贈一等方式組合銷售本企業商品的,不屬於捐贈,應將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根據國稅函[2008]875號文件規定實質就是將企業的銷售金額分解成商品銷售的收入和贈送的商品銷售的收入兩部分,各自對應相應的成本來計算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買一贈一」
增值稅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的規定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他人,作為視同銷售貨物來計算增值稅的。依據國家稅務總局網站「納稅咨詢」《買一贈一的增值稅計算問題》(2009/11/5)答復)但是目前
「買一贈一」是否應視同銷售貨物繳納增值稅還存在較大爭議,建議總局出台正式文件進一步明確。
如《河北省國家稅務局關於企業若干銷售行為徵收增值稅問題的通知》(冀國稅函[2009]247號)則規定「企業在促銷中,以」買一贈一「、購物返券、購物積分等方式組合銷售貨物的,對於主貨物和贈品(返券商品、積分商品,下同)不開發票的,就其實際收到的貨款徵收增值稅。
對於主貨物與贈品開在同一張發票的,或者分別開具發票的,應按發票註明的合計金額徵收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均為收到貨款的當天。企業應將總的銷售金額按各項商品的公允價值的比例來分攤確認各項的銷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