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中的簡易程序規定
簡易程序就是簡化了的普通程序,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程序。二審是一般都在中級人民法院,所以不適用簡易程序
㈡ 為什麼民事訴訟法要有簡易程序
一、 簡易程序的概念和意義
1、概念:
簡易程序是指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回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答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所適用的一種獨立的訴訟程序。
2、意義 :
(1) 有利於實現兩便原則。
(2) 有利於迅速及時地解決民事糾紛。
(3) 有利於司法資源的合理配置。
簡易程序適用的案件范圍
基本范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
反向排除:(1)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
(2)發回重審的案件以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
(3)共同訴訟中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
(4)法律規定應當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
(5)人民法院認為不宜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的
㈢ 民事訴訟中如何適用簡易程序
《民事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民版事案件,權當事人各方自願選擇適用簡易程序,經人民法院審查同意,可以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
據此,適用簡易程序的確需要原被告雙方的一致同意,但還要經過人民法院的審查方可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惡意串通,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簡易程序是第一審程序的一種,人民法院只能在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時方能適用簡易程序。同時,在四級法院中,只有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法庭能夠適用簡易程序。而且,只適用於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
另外,《簡易程序規定》第一條還明確規定了不能適用簡易程序的幾種案件:
1、起訴時被告人下落不明的。
2、發回重審的(發回重審的視為一審,可以上訴)。
3、共同訴訟中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
4、法律規定應當適用特別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
5、人民法院認為不宜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的。
㈣ 民事訴訟簡易程序適用條件有哪些
簡易程序是相對於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版案件所適用的一種權獨立的第一審訴程序。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57條的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以及當事人雙方約定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以上是簡易程序適用的積極條件,簡易程序還存在消極條件,即不得使用簡易程序的案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一條的規定,以下五種情況不可適用簡易程序:(一)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二)發回重審的;(三)共同訴訟中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四)法律規定應當適用特別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
㈤ 民事訴訟法中不適宜簡易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1、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這是因為,對於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需要適版用公告送達的方權式,即需要公告送達起訴狀副本與開庭傳票,一次公告就需要六十天,而我們整個簡易程序的審限才三個月並且不得延長,因此種類案件不適合用簡易程序。
2、發回重審的。發回重審的案件往往在事實認定或者訴訟程序方面存在錯誤,為保證案件的審判質量,不適宜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3、共同訴訟中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該類訴訟因涉及到人數眾多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的民事權益,因此,不適宜適用程序較為簡化的簡易程序進行審理。
4、法律規定應當適用特別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應當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民事案件,其生效裁判均確有錯誤或者生效調解協議違反自願原則或內容違法,此時,從保證當事人合法權益以及保證案件公正審判的角度,不得再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依法應當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屬於非訴訟案件,而適用簡易程序只能審理訴訟案件,因此,不得適用簡易程序。
5、人民法院認為不宜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的。
㈥ 在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在什麼情況下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
簡易程序是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審理簡單民事案件所適用的一種簡便易行的訴訟程序。簡易程序是普通程序的簡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時,簡易程序未作規定的,適用普通程序的規定。已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也可以根據需要轉用普通程序。簡易程序是與普通程序並存的獨立的第一審程序,有自己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一、簡易程序的特點
簡易程序有以下特點:
1.起訴方式簡便。原告可以口頭起訴。
2.受理程序簡便。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法院請求解決糾紛,人民法院可以及時審查,當即受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3.人民法院可以簡便、靈活的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證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
4.審判組織簡單。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5.庭審程序簡便,不受普通程序中關於開庭審理階段和順序的限制。
6.審理期限短。簡易程序的審限為3個月,且不得延長。
二、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
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適用簡易程序的法院,僅限於基層法院及其派出法庭。
2.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僅限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
三、不得適用簡易程序的三類案件
1.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
2.發回重審和按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
3.已經按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
此外應注意的是,適用簡易程序判決結案的,同樣應當公開宣判。人民法庭製作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必須加蓋基層人民法院的印章。
簡易程序中應注意的重點法條:
《民事訴訟法》第142、143、146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9至171條、174條
㈦ 民事訴訟法的簡易程序
第十三章 簡易程序
第一百四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內義務關系明確容、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第一百四十三條 對簡單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
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當即審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第一百四十四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簡便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證人。
第一百四十五條 簡單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不受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的限制。
第一百四十六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㈧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中的「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是如何定義的
人民法院對於下列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內
1.對依法可能判處三容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單處罰金的公訴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人民檢察院建議或者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
2.可能判處免予刑事處分的案件;
3.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4.被害人起訴的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此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不派人員出席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