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里有待產假嗎

勞動法里有待產假嗎

發布時間: 2021-02-11 14:43:04

A. 勞動法關於產假如何規定

.第八條女職抄工產假為九襲十天,其中產前休假十五天。難產的,增加產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十五天。

這是《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中的第8條規定。此外,如果你是晚育,看你工作地所在省的《某某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對晚育還有產假獎勵。我在四川,給你看《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對晚育的規定吧。

第十三條穩定現行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勵公民晚婚、晚育,做到少生、優生、優育。提倡和鼓勵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
男女雙方按法定婚齡各推遲3周歲以上初婚的為晚婚,已婚婦女24周歲以上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
不得違反法律和本條例規定生育。

第三十三條實行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婦女晚育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30天,給予男方護理假15天。婚假、產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獎金照發。

B. 女職工是否有待產假

(一)用人單位為女職工繳納生育保險的,女職工的的產假期間的待遇為

1、生育津貼;

2、生育醫療費用;

3、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

4、國家和本市規定的其他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種情況下,生育津貼即應視為女職工的產假工資,但由於生育津貼的計算方法是:女職工本人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產假天數得出的,該津貼的數額可能低於女職工的本人工資數額。因此,若生育津貼的數額低於女職工工資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二)用人單位未給女職工繳納生育保險的,女職工產假期間,工資由用人單位照發

這里的工資應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崗位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應是女職工休產假之前的月工資標准。另外,女職工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報銷生育醫療費用及疾患生育手術費用。

生育津貼和產假工資是怎樣的 女職工產假期間一般不從單位領工資,而是享受生育生活津貼,有多長產假,就領多久的生育生活津貼。

1、從業生育女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累計滿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貼按本人生產或流產當月的城鎮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乘以本人按規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貼期限計發。

2、從業生育女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累計不滿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貼按本人生產或流產當月本市企業職工月最低工資標准乘以本人按規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貼期限計發。

二、勞動法對產假天數的規定

產假:98天 30天/15天(晚育) 15天/30天(難產) 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個嬰兒)

產前檢查:女職工妊娠期間在醫療保健機構約定的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內的初查),應算作勞動時間。(有些企業將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的時間計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職工的合法權益)

產前工間休息:懷孕七個月以上,每天工間休息一小時,不得安排夜班勞動。

授乳時間:嬰兒一周歲內每天兩次授乳時間,每次30分鍾,也可合並使用。

根據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定,我國所有的女性勞動者都能夠享受到產假的待遇。其中,女職工在休產假期間雖然是可以領取到薪資的,但並不是能夠全部領取,只是領取到正常工資的80%,這與休病假的待遇有著相似之處。

從全國性的勞動立法上來看,無論是《勞動法》還是《勞動合同法》均沒有明確的規定,從《女職工保護條例》以及計劃生育保護的相關立法中也沒有看到關於產假期間工資待遇的明確規定。

但是,今年7月1日將要實施的《社會保險法》第56條規定:「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即女職工生育期間領取的生育津貼標准與企業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標准掛鉤。

《社會保險法》在明確了生育津貼標準的情況下,事實上也明確了女職工產假待遇的問題――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待遇即生育津貼。

但是,《社會保險法》還沒有實施,就目前來看,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待遇,主要是按照地方的生育保險規定執行。

例如:北京市《北京生育保險條例》第15條規定:「生育津貼按照女職工本人生育當月的繳費基數除以30再乘以產假天數計算。生育津貼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生育津貼低於本人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企業補足。」

該《條例》的內容規定具有代表性。但是,該規定與將要實施的《社會保險法》的規定是相沖突的,因為標准不一樣,前者是職工本人的工資標准,後者是公司全體職工的平均工資標准。

依據該《條例》的規定,產假期間企業無需向職工支付工資,而是由公司憑女職工的生育憑證,到生育保險基金處為其申請生育津貼,以生育津貼作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

但是,若企業為職工繳納的生育保險費基數低於女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收入,那麼將導致女職工領取的生育津貼低於其正常出勤期間的工資,企業需要予以差額補足。

因此,關於該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待遇,公司可以先按照公司的管理制度規定向其支付基本工資。待生育津貼申報下來之後,平均到其相應的產假月數當中,與之前支付過的產假工資相加,若低於正常出勤的工資標准,再由公司一次性補足差額即可。

(2)勞動法里有待產假嗎擴展閱讀:

一、女性職工的產假分類、福利

(一)產假分類

1、必須享受的假

產假:98天+30天/15天(晚育)+15天/30天(難產)+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個嬰兒)

產前檢查:女職工妊娠期間在醫療保健機構約定的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內的初查),應算作勞動時間。(有些企業將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的時間計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職工的合法權益)

產前工間休息:懷孕七個月以上,每天工間休息一小時,不得安排夜班勞動。

授乳時間:嬰兒一周歲內每天兩次授乳時間,每次30分鍾,也可合並使用。

2、可以請的假

產前假:懷孕7個月以上,如工作許可,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可請產前假兩個半月。部分屬於地方法規規定必須給假的情況,單位應批准其休假。

哺乳假:女職工生育後,若有困難且工作許可,由本人提出申請,經單位批准,可請哺乳假六個半月。

保胎假:醫生開證明,按病假待遇。

晚育假、晚育護理假:晚育假,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處理。例如,廣東省為15天,上海市為30天。晚育假包括雙休日,但不包括法定節假日。

授乳時間哺乳假:女職工生育後.在其嬰兒一周歲內應照顧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授乳兩次(包括人工喂養)。每次單胎授乳時間為三十分鍾,亦可將兩次授乳時間合並使用。

(二)產假福利

1.孕期安排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七條規定:「女職工在懷孕期間,所在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勞動時間;對不能勝任原勞動的,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勞動。

懷孕七個月以上(含七個月)的女職工,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

2.產假時間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女職工產假為98 天,其中產前休假15 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 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 天。」

①順產產假:98天(含產前15天),領取《獨生子女優待證》增加35天。

②晚育假期:98天基礎上增加15天,也就是113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五條:「公民晚婚晚育,可以獲得延長婚假、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各地規定不一,具體參照所在省份的《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條例》。

③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一個嬰兒98天基礎上增加15天

④難產產假:剖腹產、III度會陰破裂:98天基礎上增加30天;

吸引產、鉗產、臀位產:98天基礎上增加15天。

⑤流產假:懷孕不滿2個月(包含2個月)為15天

懷孕不滿4個月為30天;

懷孕4個月以上(包含4個月)為42天;

懷孕滿7個月以上遇死胎、死產、早產不成活為75天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女職工懷孕流產的,其所在單位應當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給予一定時間的產假。」具體時間可以根據各地各行業的規定或由所在單位酌情考慮。

⑥上班哺乳假:《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九條:「有不滿一周歲嬰兒的女職工,其所在單位應當在每班勞動時間內給予其兩次哺乳(含人工喂養)時間,每次30 分鍾。女職工每班勞動時間內的兩次哺乳時間,可合並使用。哺乳時間和在本單位內哺乳往返途中時間,算作勞動時間。」

⑦產前檢查:《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第七條規定第三款規定:「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單位不應當以此為理由扣發工資。

⑧生育保險

A.生育就醫手續

確認女職工在懷孕16周後,凡享受人流、引產、產檢、生育等生育保險各項待遇時,由用人單位到廣州市醫療保險管理服務中心進行就醫手續確認及申報定點醫院。

B.生育津貼

以生育時當月本單位人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按規定假期記發。

生育津貼= 當月本單位人平均繳費工資30(天) 假期天數。

C.醫療費

a.在醫保中心確認生育就醫身份後就醫的醫療費用,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同醫院定額結算(超過1 萬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數結算)。

b.懷孕16周前的突然流產,非定點醫院的急診、產假期間的產科並發症按核定數報銷。

c.異地分娩的醫療費用,低於定額標準的按實際報銷;高於定額標準的,按定額標准報銷。

D.一次性分娩營養補助費

a.正常產、滿7 個月以上流產:上年度市職工月平均工資 25%。

b.難產、多胞胎:上年度市職工月平均工資 50% 。

E.一次性補貼

在一二級醫院分娩的, 每人一次性增加300 元補貼。

二、男性職工的陪產假規定

第四十六條 男二十五周歲以上、女二十三周歲以上初婚的為晚婚。二十四周歲以上的已婚婦女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

職工實行晚婚的,在法定婚假的基礎上增加婚假二十天;實行晚育的,在法定產假的基礎上增加產假十五天,同時給予男方護理假十天;在產假期間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另增加產假三十天。

三、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父母時的優待

第二十七條 育齡夫妻系城鎮居民,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享受下列優待與獎勵:

1、在產假期滿前領證的,女方產假增加50天,並給男方增加護理假5天

2、自領證之月起至獨生子女十六周歲止,每月給予不低於10元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並在其退休(職)時給予不低於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

3、安排就業、組織勞務輸出時,應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

4、其獨生子女優先入托、入園、入學、就醫,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免費

5、對貧困的獨生子女父母,優先發放或者適量增加社會救濟金和生活困難補助費

6、其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後不再生育或者收養子女的,由其住所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列為社會保障家庭,享受社會救濟金等優待。

由於人們對人權的認識及了解程度不斷提高,國家對公民工作待遇和福利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導致現有關公民工作待遇政策不斷完善,人們的待遇和所享受的福利越來越好,人們的幸福感也越來越高。

C. 勞動法對女工產假有何規定

,《勞動法》只在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中有對女職工生育可以歇產假的規定。按照《計劃生育條例》的規定:女方24歲之後生第一個孩子的,屬於晚育,男方可以享受一周的帶薪護理假。這個規定是對晚育的一種獎勵,同時也是為了母嬰的健康。只是一些企業在執行時往往打「折扣」。

女職工產假期間工資照發,不影響其享有的福利待遇。另外享受女職工生育保險待遇。

女職工休產假有規定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女職工產假不少於90天,其中產前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產假期間,用人單位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社會保險機構發給生育津貼;用人單位沒有參加生育保險的,產假期間的工資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的,給予15—30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的,給予42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此外,對於晚育的職工,各地還有一定獎勵假的規定。如北京市規定,晚育(24周歲以上)的女職工,增加獎勵假30天;獎勵假也可以由男職工享受;不休獎勵假的,按照女方一個月基本工資的標准給予獎勵。

女職工產假期間,即使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也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女職工產假期間享受工資待遇,企業和事業單位不同。企業女職工,如果單位給上了生育保險的,產假期間的工資,由生育保險機構按規定支付。沒有給女職工上生育保險的企業,由企業支付工資。這里說的是基本工資。其他附加工資因各企業經營狀況不同,規定不同,是否計發由企業定。
機關、事業單位女職工產假期間,根據《人事部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女職工產假期間工資計發問題的通知》(1994年2月24日)規定,女職工在國家規定的產假期間,其工資按下列各項之和計發:1.機關實行職級工資制度的人員,為本人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與工齡工資;2.機關技術工人,為本人崗位工資、技術等級(職務)工資與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獎金;3.機關普通工人,為本人崗位工資與按國家比例計算的獎金;4.事業單位職工,為本人職務(技術等級)工資與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其中,體育運動員,為本人體育基礎津貼與成績津貼)。

D. 新的勞動法產假的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法規對產假的規定如下: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七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九條 對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

(4)勞動法里有待產假嗎擴展閱讀:

女職工產假期間享受工資待遇,企業和事業單位不同。企業女職工,如果單位給上了生育保險的,產假期間的工資,由生育保險機構按規定支付。沒有給女職工上生育保險的企業,由企業支付工資。這里說的是基本工資。其他附加工資因各企業經營狀況不同,規定不同,是否計發由企業定。

機關、事業單位女職工產假期間,根據《人事部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女職工產假期間工資計發問題的通知》(1994年2月24日)規定,女職工在國家規定的產假期間,其工資按下列各項之和計發:

1、機關實行職級工資制度的人員,為本人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與工齡工資;

2、機關技術工人,為本人崗位工資、技術等級(職務)工資與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獎金;

3、機關普通工人,為本人崗位工資與按國家比例計算的獎金;

4、事業單位職工,為本人職務(技術等級)工資與按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其中,體育運動員,為本人體育基礎津貼與成績津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E. 新勞動法里有陪產假的規定嗎

根據<婚姻法>及<計生條例>的有關規定,各單位都應該有男同志的陪產假的.一般的是7天專.如果是晚育,男同志可以屬有一個月的陪產假.一般程序如下:女方辦理婚育服務證後,到男方單位蓋章.由女方單位出具產假證明,證明中要表明女方是晚育,可享受三個月的產假,願意將一個月的假期轉給男方.證明送交男方單位後,一般就可到勞資部門辦理休假手續了.註明:此證明一般是在孩子出生後幾日內開具,以便提供孩子的准確出生日期和休假的日期 祝你好運

F. 勞動法規定女員工有小產假嗎

勞動法對女員工小產假是沒有規定的,但是在《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里有明確的規定。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應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可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第五條用人單位不得因女職工懷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資、予以辭退、與其解除勞動或者聘用合同。

(6)勞動法里有待產假嗎擴展閱讀:

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六條女職工在孕期不能適應原勞動的,用人單位應根據醫療機構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夠適應的勞動。

對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工,用人單位不得延長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夜班勞動,並應當在勞動時間內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第八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G. 勞動法有沒有什麼條件要求,什麼樣的才能享受產假

《勞動法》第七章規定了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六十一條不得安排女版職工在懷孕期間權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第六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第六十三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7)勞動法里有待產假嗎擴展閱讀:

第五十九條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第九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H. 新的《勞動法》中對產假是如何規定的

產檢假 一、懷孕第1—6個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於妊娠確認,申請生育指標,以及生產培訓等。 二、懷孕第6和第7個月,每個月可享受1天假期。 三、懷孕第8個月,可享受2天假期。 四、懷孕9個月以上,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預產假中。 五、女員工生育享受不少於90天的產假,包括15天的預產假。已婚婦女23周歲以上生育第一個子女為晚育,實行晚育的,增加產假15天,難產增加產假30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補充:產假需提供的證件 身份證、結婚證、准生證、出生證和獨生子女證(產婦在子女出生後4個月內辦理獨生子女證的,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35天產假。) 綜上: 在你所述的目前情況下,該職工提出提前休假是沒道理的,其離職等於是主動離職,你單位無需給其補償。

熱點內容
道德經懟人 發布:2025-09-29 01:58:44 瀏覽:270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舉證期限 發布:2025-09-29 01:58:35 瀏覽:370
社區法律顧問從哪申請 發布:2025-09-29 01:58:00 瀏覽:771
勞動法裡面的專項培訓 發布:2025-09-29 01:51:34 瀏覽:862
勞動法什麼時候實施 發布:2025-09-29 01:47:23 瀏覽:872
煤礦工會組織機構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9 01:46:31 瀏覽:9
合同法第九條第一款 發布:2025-09-29 01:46:29 瀏覽:469
刑法和治安 發布:2025-09-29 01:29:59 瀏覽:730
陳弘毅法治與治理 發布:2025-09-29 01:21:01 瀏覽:229
立法法第64條 發布:2025-09-29 01:16:04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