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惡意欠薪賠償規定
① 欠薪按勞動法如何處罰
根據欠薪的多少以及是否惡意欠薪等性質,有兩種處罰形式。
1、無故拖欠工資。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工資,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2、惡意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行為是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侵犯,嚴重破壞了誠實信用的市場原則,也是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之一。如果這種行為得不到有效的懲罰,那麼法律的權威和社會公眾對穩定生活的嚮往將會受到巨大影響。因此,在刑法中增設「惡意欠薪罪」,對規范勞資關系、穩定社會公共秩序和增強社會公眾的安全感無疑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惡意欠薪罪」應單獨設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第41條規定:
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欠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② 新勞動法 惡意欠薪
你的欠款問題屬於勞動爭議,5000元欠款有欠條,可以通過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的方式予以解決。
當然前提是必須能找到欠款人。
③ 國家對拖欠工資是否有新規定
1、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嚴重影響到勞動者工資,是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侵犯,嚴重破壞了誠實信用的市場原則,也是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之一,我國一直對拖欠工資進行打擊,並發而了一系列處罰拖欠工資的法律法規,近些年最嚴肅的,就是將惡意欠薪入刑;
2、從1994年發布的《勞動法》開始,就已經以法律的名義明確規定了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與《勞動法》相配套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也對拖欠工資進行了相應的處罰規定;2004年公布的《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和2008年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均延續了之前的對拖欠工資的處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2011年2月25日通過,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將惡意欠薪罪納入刑法,是國家對拖欠工資的強有力的打擊,201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查處銜接工作的通知》。這意味著欠薪犯罪將受到更嚴厲的打擊。
3、法律依據《勞動法》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第三條 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分別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勞動者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或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准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
④ 老闆惡意拖欠職工工資違反哪條勞動法和法律法規
老闆惡意拖欠職工工資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規定。
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勞動者可以到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資,勞動者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三十八條規定。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勞動報酬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4)勞動法對惡意欠薪賠償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⑤ 現在新勞動法對公司拖欠工資沒有懲罰嗎!之前好像有25%的賠償
1、勞動法對公司拖欠工資有懲罰的。
2、《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用內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容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⑥ 拖欠工資可以要賠償嗎
你好!可以要回原來的工資,如果您指的賠償是經濟補償金的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建立勞動關系後,員工按約定付出勞動,公司就要在約定時間內支付工資。而有些公司因為經營出現問題,公司財政吃緊一時拿不出工資,所以拖欠工資。如果一直拿不出錢的話,即屬於侵犯勞動者權益,員工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不過,有些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仲裁。
首先,公司在約定時間內未支付工資的,即屬於拖欠員工工資。
其次,公司拖欠員工工資後,只要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其實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時間不受限制。
不過,實踐中發現公司有故意拖欠工資的行為,拖欠一周以上的就可以去勞動部門投訴。並且,投訴之後還是繼續拖欠的,員工即可以去申請勞動仲裁處理。
另外,如果公司找出其他理由拖欠工資,那麼按正常發放工資日期推遲半個月不發,並且沒有明確發工資日期或者以其他借口不肯支付工資的,員工可以不用繼續等待,直接去申請勞動仲裁處理。
一、離職補償金的概念
離職補償金是勞動法規定對於職工離職時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規定。
二、離職補償金的發放條件
按照現行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按照《勞動法》第24條、第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具體包括以下12種情況:
1、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
2、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提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的;
4、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5、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導致勞動者辭職的;
6、用人單位拒不支付加班加點工資或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7、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8、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9、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10、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而解除勞動合同的;
11、勞動合同期內用人單位破產或者解散的;
12、勞動合同終止,地方有特殊規定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最後,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時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先要准備好如下材料:
(1)勞動爭議申訴書一式三份;
(2)到工商局查詢公司的工商登記資料一份;
(3)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4)復印證據資料一式三份,如勞動合同或協議、工資單、工牌、上班打卡記錄、同事的證人證言等。
2、向有管轄權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一般都是向所在區、縣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此外,員工被拖欠工資後,如果員工因此解除勞動合同的,那麼申請勞動仲裁時要注意訴訟時效。具體而言,是要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申請仲裁。另外,如果涉及的員工較多,工資數額較大的,建議可以在必要時找個專業律師介入。
網頁鏈接
⑦ 勞動合同法惡意欠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賠償金:用人單位如果未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規定支付勞動者版勞動報酬,或者終止、解除勞權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由勞動保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或者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准責令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補償金: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金為,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時間按一年支付,不滿半年的按半年支付,最多支付12年。計算經濟補償金的本人工資為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平均應得工資,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高於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300%計算。
⑧ 惡意拖欠工資,如何賠償,按照勞動法的那條執行
執行?
您現在最應當做的就是申請勞動仲裁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要回自己的工資。
如果對仲裁不服還可以去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⑨ 勞動合同法中惡意欠薪如何界定
你提問的,勞動合同法中惡意欠薪如何界定。本人認為,我國刑回法修正案已經對惡意欠答薪有了一個明確的表述,即「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的行為就是惡意欠薪行為。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四十一、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