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不訴不理民事訴訟法

不訴不理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1-02-25 13:06:44

訴訟法中的不告不理怎麼理解

(一)不告不理是法律規定的「告訴才處理」的俗話,意思是說當你的合法權益內受到侵害容時,你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要求執法機關依法保護你的合法權益後,執法機關才對你的請求進行受理處理。
反之,雖然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但是你沒有請求執法機關處理的,就視為你已經放棄了維護你的合法權益的權利,執法機關就不予處理,就叫「不告不理」。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1、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4、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Ⅱ 「不告不理」的原則的法律依據

在中國的訴訟法中,並沒有明確不告不理的原則。這是因為不告不理原則是一種民間說法,但是,不告不理也是訴訟原則中處分原則的一部分體現。民事訴訟中公民或法人不去起訴,則是對訴權的一種處分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對這種處分方式予以尊重,所以人民法院不能主動受理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以起訴作為審判的前提。刑事案件必須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或自訴人進行自訴(見自訴案件),民事案件必須有原告人提出訴訟請求,法院才能開始進行審判活動。

但是,人民法院依職權原則,在審判中可以發揮積極主動作用,不消極地受起訴范圍的限制,以便使案件能夠得到正確、合法、及時的解決。

(2)不訴不理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不告不理早在奴隸制羅馬訴訟中就已出現,當時採取控告式訴訟形式,每個公民在得到最高裁判官的許可後,即可作為告訴人提起控訴,法院則根據其控訴在指定的日期進行審理,如果告訴人不到,則撤銷控訴。

近代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訴訟的過程中,繼承了古代羅馬的不告不理原則並加以發展。在刑事方面,提出了對任何人未經法定程序起訴,不得判刑。在民事方面,須當事人向司法機關提出訴訟要求時,才予受理。

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各國相繼確認了這個原則。英國雖無系統的成文法,但在習慣法中,採用了不告不理原則:如果沒有個人、團體和政權機關直接的、罪名肯定的並附有誓言的控訴書,法院不能進行審理。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不告不理

Ⅲ 民事訴訟哪些條文體現了不告不理原則

民事和行政官司都是本著當事人未經起訴法院不得主動作為原則,即「不告不理」原則。
法院審理案件就是基於當事人提起的訴訟,當事人不主動到法院起訴立案,法院當然不會主動來審理案件,況且法院也不知道誰有官司需要處理。所以不告不理賠原則一想就清楚了。刑法里也有不告不理原則,遺棄罪,虐待罪,重婚罪,侵佔罪,被害人不告,公檢法是不管的「不告不理」原則在民事訴訟中包含兩層含義,即程序上的「不告不理」和實體上的「不告不理」。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3條對當事人的處分權利規定為:「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不告不理原則則是此處分原則的具體體現。在處分權利的權利賦予之下,當事人可以放棄自身的訴訟權利,不向法院起訴,也可以起訴後申請撤訴。因此可以說當事人的處分行為直接關繫到民事訴訟程序能否啟動:1、當事人起訴引起第一審程序。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起訴條件為有合法的原告,明確的被告,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只有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才能提起訴訟,引起第一審程序,而第一審程序能否正常的進行還要看原告是否在此期間撤回起訴。2、當事人上訴引起第二審程序。第二審程序能否進行要以當事人是否提出上訴為前提,只有當事人提出上訴的,第二審法院才能進行審理。3、在人民法院裁判文書生效後,執行程序的發生也同樣取決於權利主體是否提出執行申請。4、審判監督程序的發生同樣也離不開當事人的申請,在這一個訴訟程序里,「不告不理」的原則體現得更加明顯。因此可以說,訴訟程序的啟動由當事人決定。

Ⅳ 民事訴訟法訴啥審啥不訴不審

你說的不訴不審就是不告不理。

不告不理是法律規定的「告訴才處理」的俗話,意思專是說當你的合法權益屬受到侵害時,你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要求執法機關依法保護你的合法權益後,執法機關才對你的請求進行受理處理。
反之,雖然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但是你沒有請求執法機關處理的,就視為你已經放棄了維護你的合法權益的權利,執法機關就不予處理,就叫「不告不理」。

我國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也沒有明確規定不告不理的審判原則,但從其具體規定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原告的起訴,人民法院便不能立案受理,更不能進行審判;對不屬於原告訴訟請求的事項,人民法院也不得進行審理和判決。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換言之,對上訴請求之外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第二審人民法院不應當進行審查處理,即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

Ⅳ 不告不理原則屬於民事訴訟的哪些原則

不告復不理應屬於法院中立性的范制疇,指在民事訴訟中,法院不能長臂管轄未經當事人提及到法院的案件,是對當事人訴權的尊重。而處分原則是指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爭點和證據的審理要以當事人提起為准,不能對未經當事人提出的證據和事實進行審理。所以,不告不理是基於訴前程序;而處分原則是適用於訴中程序。
ps:我國民訴法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處分原則。但是,不告不理卻是指導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Ⅵ 民事訴訟法的"不告不理"原則體現了司法的什麼

因民事主體在民事法律關系中的平等性,法律充分體現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最大限度地滿足當事人處分個人權利的意願,只要其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公共道德,不侵犯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就應當予以尊重。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要求在民事訴訟活動中,人民法院要遵循「不告不理」原則。

Ⅶ 不訴不理在什麼法里有第幾條

不告不理民法中的原則,在《民事訴訟法》有體現
但這不是單獨的一個法條,而是在民回法一些法條中體現答出來的原則。

如《民事訴訟法》第13條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51條等都是不告不理原則的體現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行政法考試內容 發布:2025-09-25 04:08:45 瀏覽:2
用人單位勞動法39條 發布:2025-09-25 04:03:08 瀏覽:789
股東不按照公司法 發布:2025-09-25 04:01:39 瀏覽:540
除罪後刑法 發布:2025-09-25 04:01:39 瀏覽:490
三個刑法大咖 發布:2025-09-25 03:58:36 瀏覽:874
嘉興市一村以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25 03:44:06 瀏覽:996
勞動法適合公安局協警嗎 發布:2025-09-25 03:25:46 瀏覽:449
行政法主體必定是行政主體 發布:2025-09-25 03:18:12 瀏覽:559
中國具有法律效力的歸類依據 發布:2025-09-25 03:14:33 瀏覽:785
道德經中有恆 發布:2025-09-25 03:13:57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