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復習提綱

行政法復習提綱

發布時間: 2021-03-13 13:32:34

A. 准備明年考司法考試,要買哪復習資料(什麼書及試卷)哪個出版社的好考公務員呢

本人非法本,去年5月份開始接觸司考,自己看書花了多少時間沒有計算,總之三本教材看了一遍,練習題做了兩本,歷年真題做了幾套,遠遠達不到司考前輩的要求,考前本來以為必死無疑,但居然出乎意料的過關,。分數還行,跟自己預計的差不多。以下是個人的一點經驗,不知道有沒有用。
復習資料:不一定要多。我買了上千元的資料,也沒時間看。基本上把教材看透就行,其實匆匆忙忙的看了一本又一本,可能不如靜下心來認真看一本,要用腦子想,不是記,而是想,想為什麼這樣規定,想明白了,自然就知道法條是怎麼回事了。換句話說,在法條中你看到法理了,就是真明白了。
復習策略:因人而異。如果是法本,就最好,各科都挺熟悉的。如果不是,那就要想清楚自己想在哪部分拿分數了。我以前學過行政法,可是眾所周知,司考行政法最難,所以還是放棄了。個人覺得民商法比較難(至今其中好多內容我還搞不清楚),不過聽了獨角獸司考網校鍾秀勇老師的課感覺猶如醍醐灌頂,受益良多。刑法比較容易,因為必須完全依照法條定罪處刑,其他諸如法制史啊、經濟法啊、國際法啊,只要認真看,都不難,不管以前看過幾遍,後邊幾個考前一定要再看一遍重點。當然,程序法也比較容易拿分的。

B. 司法考試大綱准不準應該不會出大綱之外的考點吧可以對著大綱復習,大綱沒有的就不過嗎

司法考試大綱只是一個考試提綱,考試范圍很廣,如果全部復習,時間上可能回來不及,而且每年考答試都有很偏僻的知識點,大綱之外的考點也是有的,肯定是不會太多,獨角獸網校老師在授課中就說過,能考到60%,你就可以過關,最多也就能考到70%,所以你要想過關,就不要想著全部內容都要掌握,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容,你還要以過關為目的。

C.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考研復習資料在哪裡買比較好

思睿廈大考研為你解答:
研究方向

01中國憲法內

02比較憲法與容行政法

03中國行政法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705法理學和憲法學

④810民法學和刑法學

參考書目

《2016廈門大學法學碩士考研復習精編》(含真題與答案)

《2016廈門大學法學碩士考研沖刺寶典》

《2016廈大法學碩士考研模擬五套卷與答案解析》

《刑法總論(第七版)》 陳立、陳曉明 廈門大學出版社

《刑法總論(第七版)》 陳立、陳曉明 廈門大學出版社

《法理學(第四版)》 張文顯 高等教育出版社與北京大學出版社

《憲法學原理》 朱福惠 廈門大學出版社

D. 求 行政法學的復習資料,謝謝。

簡答題
1.什麼是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就是國家行政機構依法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有效活動。這一定義的含義包括:
首先,公共行政是一種活動,這一活動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構,即通常所說的政府或者行政當局,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機構。
其次,這一活動的客體是社會公共事務,與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主體相應的必然是具有社會公共權威的機構,而這一機構在現代社會中非政府莫屬。
第三,作為一種活動,它必須依法舉行,而且必須是有效的。有效包含兩層含義,即有效性和效率。
2.簡述行政法的概念與特徵。
答:概念: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規范行政組織及其職權、行政行為的條件與程序,以及對行政活動予以監督的各種法律規范之總和。
特徵:○1行政法沒有統一、完整的法典。
○2行政法的內容廣泛。
○3行政法通常將實體規范與程序規范合為一體。
○4行政法的內容變動性較大。
3.簡述行政法的調整范圍。
答: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指行政法所要規范的特定的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是因行政活動而形成的。具體地說,它們主要包括三類:
○1行政權的配置關系;○2行政管理關系;○3對行政權的監督關系。
4.行政法的淵源有哪些?
答:行政法的淵源是指行政法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包括:
○1憲法;○2法律;○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6規章
○7國際條約與協定;○8法律解釋。
5.試論行政法的作用。
答:○1行政法是實現依法治國的一個重要的法律部門。
○2規范和控制行政權,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3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與完善。
○4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
6.試論行政法律關系的概念與特徵。
答:概念:行政法律關系,是指行政法對在實現國家行政職能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加以調整後,所形成的行政主體之間以及行政主體與其他各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特徵:○1在行政法律關系雙方主體中,行政主體一方具有恆定性。
○2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雙方互有權利義務,但具有不對等性。
○3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國家權力一般不具有可處分性。
○4行政法律關系設定的靈活性與及時性。
7.簡述行政法律關系的分類。
答:○1行政權配置關系、行政管理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
○2實體法律關系與程序法律關系。
○3內部行政法律關系和外部行政法律關系。
○4行政主體相互之間的關系、行政主體與其公務人員的關系、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行政主體與監督主體的關系。
○5原初性法律關系、保障性法律關系和補救性法律關系。
8.簡述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內容和客體。
答:主體: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亦稱行政法主體,或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它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組織或個人。行政主體是指依法享有國家行政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並能獨立承擔因此而產生的相應法律責任的組織,它是任何種類的的行政法律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方。
內容: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
1行政主體相互之間以及行政主體與其公務人員之間的權利義務。
2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可從以下兩個角度來看:
3監督主體與行政主體的權利義務。監督主體是在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中依法對行政主體享有國家監督權力或其他監督權利的各種主體,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國家行政機關自身、行政相對人、其他各社會組織、團體及個人。
客體:行政法律關系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或標的。
1物;2智力成果;3人身;4行為;5行政權力。
9.試述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答:產生: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是指法定事由出現後,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之間按行政法規定的權利義務規則形成的必然的權利義務聯系。
變更: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產生後,因一定的原因而發生局部的變化。
消滅: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是指原行政法律關系不再存在,包括主體、客體和內容即權利義務的消滅。但其核心應是主體雙方原有權利義務的消滅。
10.簡述合理行政原則的內容。
答:合理行政要求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關因素的干擾;所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具體要求包括:
1.行政行為必須平等對待相對人;
2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的目的;
3行政行為必須具有正當的動機,必須考慮相關的因素,排除不相關因素的干擾;
4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比例原則的要求;
5行政行為必須符合其他公正法則。

E. 全國司法考試復習資料有哪些啊

司法考試的復習絕非易事,這是由它的信息量大、學科眾多、考察細致的特點決定的,司考大綱劃定的范圍很是嚇人,而同學們大學所學的知識與司考的要求又有很大距離。方法也就顯得非常重要,方法決定高度,並且決定到達高度的速度,要想擠過司考的獨木橋,務必跟著規律走,科學復習,循序漸進,才能做到游刃有餘。
在預熱階段,大家主要的精力就是看書和聽最佳名師組合經典課件,記住一定要聽推薦名師的,因為這些都是精心選擇出來的司考中講課最生動、最易吸收、投入產出比例最高的老師!每天堅持,慢慢的養成一種抓重點復習的習慣,我們會陸續免費提供2010年的一些聽課資料幫助大家理解司考的三個核心問題:1. 司考是什麼? 2.司考考什麼?3.司考怎麼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司法考試最重要的特點是規律性很強,重點非常突出,即大約80%的知識點是每年反復考核的,而這些重點內容又只佔大綱內容的30%。從理論上說,只要掌握了這些重點內容,就一定能通過考試。可見,司法考試的復習是一門「放棄的藝術」,考生可輕視甚至放棄不重要的內容;允許「投機取巧」,因為可以直奔主題!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司法考試最重要的特點是規律性很強,重點非常突出,即大約80%的知識點是每年反復考核的,而這些重點內容又只佔大綱內容的30%。從理論上說,只要掌握了這些重點內容,就一定能通過考試。可見,司法考試的復習是一門「放棄的藝術」,考生可輕視甚至放棄不重要的內容;允許「投機取巧」,因為可以直奔主題!
2010年司考帝國網最佳名師經典課件組合,具體名稱如下:
A,理論法學含法理學、憲法和法制史。(政法英傑基礎強化班法理學--楊帆(男))
B,三國法(新起點系統強化與考點精講--楊帆(女))
C,民法(2010年律政提高班--鍾秀勇 )
D,民訴(2010楊秀清)
E,刑法(2010劉鳳科)
F,刑訴(指南針2010綜合提高班房保國)
G,行政法(2010林鴻潮)
H,行政訴訟法(2010林鴻潮)
I, 商經法(三校2010綜合提高班商經 --鄢夢萱)
J, 鄒建章 主觀題
K, 陳景輝,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L, 高分復習筆記
M, 思維導圖
N,自製易記口訣
O,個人復習計劃(針對不同考生量身製作)

F. 大家都用什麼司法考試復習資料

我把我自己的一些經歷,給你說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具體看書
首先我覺得你去找找10年司法考試的音頻講座,現在各大輔導班已經開課了,我知道的有萬國、三校、眾合、海天、新東方(北斗星)、律政、新九州等等等等,我不說哪一個好,也不說哪一個不好,因為我是個窮人,我都沒上過,另外我看中的是老師,不是學校,網上有錄音課件,你自己去下來聽聽,和看書結合,我覺得是最好的。很多老師不只在一個學校講課,聽一個就好了,多了也是浪費時間。

1、每年法律出版社都會出三大本的《國家司法考試指導用書》一共是三大本,分別是針對卷一、二、三的,這個是要買的,正版不正版的無所謂,但一定要有,因為是卷一中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理學,憲法學,法制史,這四門課程都是按照第一本來出題的,第二卷的刑法總則部分也有很高的利用價值,(三大本特點是多而雜,像教材,而不像輔導書,而且沒有重點【與二八定律嚴重違背】,除了以上部分,三大本剩下的部分就不要看了,)一定要買新的,今年就買10年的出版的,現在不知道10年司法考試大綱下來了沒有,大綱下來了,那麼新書也就上市了。
2、刑法,我上面說了刑法要看三大本中的刑法總則,還有就是找本輔導書來看,去年以前都是比較流行萬國袁登明的和三校的、海天的輔導書,這個本人都沒有看過,因為感覺底子不錯,所以沒看,無法推薦,你去司法考試的論壇里找找,看看大家都推薦什麼,另外由於刑法學界的觀點存在一些分歧,所以和出題人是否變化有很大的因素,總之跟著出題人走是不錯的,記住自己把基礎打好是最關鍵的。對於刑法錄音來說,別人都推薦萬國韓友誼的,我覺得他講的一年不如一年了(個人感覺),樂毅講的也不錯,他有句話,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司法考試只是一個游戲,出題人掌控著游戲規則,既然你參見,那麼你就要依著出題人的規則去思考。還有那個很經典的搶劫罪的笑話「同學,幾點了。。。。。。」【切記一定得有法條】
3、刑事訴訟法,這個感覺你找找汪海燕的錄音,我覺得他是講刑事訴訟法講的最好的(注意,沒有之一),當然別人可以有不同的觀點,自我感覺,他說的【七、八不離十】很准確,另外房保國也是個不錯的老師,很逗的,他的口訣也很好用,我沒看過任何刑事訴訟法的教材,我就是把汪海燕的錄音聽了很多遍,邊聽邊把內容記下來,並隨手翻法條,刑事訴訟法。還有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這三大訴訟法都是程序性很強的東西,八成是考法條的,雖然年年喊著加強理論性命題,其實很難,還是法條是依據,畢竟只要360分,還有240分能扣呢,要是不放心,就去論壇里找找《訴訟法XX講》,以前是萬國出的,今年不知道,這本書是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合編成一本的,
4、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我學這個的具體方法和刑事訴訟法一樣,只聽課件,在行政法的老師中我只推薦王鍇,我過司法考試那年,就是聽著錄音看著PDF文檔,並總結,把他的東西總結成自己的,然後想辦法記下來,記住,記死,王鍇以前是在萬國的,去年有好幾個學校都有他的課件,今年不知道。
5、商法,經濟法,很多考司法考試的都聽過張海峽的音頻,張海峽老師講的挺逗的,他的口訣很有用,不過個人感覺出題人在想方設法的迴避他的口訣,【或者叫什麼考試心理學吧】,我用的是張海峽在法律出版社的商經知產的教材,我把那本書快翻爛了,不過在商經上下功夫是值得的,畢竟將近100分了,感覺張海峽老師講的課中,講的最好的是《公司法》,其次是《合夥企業法》,再次是知識產權法,對於其他的我不評論。張海峽老師的音頻網上也有,你也可以去他的博客看看,網路一下就有
6、三國法,三國法我買了兩本,一本是三校出的那本由楊帆編的三國法,和法制出版社出的那本由淳於聞編的三國法都感覺不錯,淳於聞的書是幾乎把三國法的知識點全部以表格的形式總結的,我最後階段就是按照表格背的。課件還是聽楊帆的。一般不要看法條,當然《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是需要的》需要固定的幾個法律文件,老師也是會講到的
7、民法,個人感覺對於司法考試民法復習的教材只有一本書,就是李建偉的《民法61講》,聽說他今年在眾合,他講的課我沒聽過,不好評價,聽課件的話聽鍾秀勇的,鍾秀勇講的很細,很多人不講的地方他都能照顧的到,適合初學者,當然,聽課件也要做筆記,轉化成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任何科目都是。
8、民事訴訟法和仲裁製度,我買的是三校出的楊秀清編的那本《民事訴訟法》,你再結合她的課件效果應該不錯,對於民訴的課件來說,你也可以聽聽鄭其斌的課件來聽,鄭其斌以前一直是在新東方的,今年不知道
試卷,大家都推薦的是歷年真題自2002年開始司法考試至今有02、03、04、05、06、07、08、08(地震災區卷)、09,我感覺找找04年以後的就足矣了,畢竟很多都很陳舊了,做真題只是把握出題人的出題思想和出題模式,鍛煉自己發現陷阱,躲避陷阱的能力,答案並不重要,但是你要一定知道為什麼會是這個答案,而不是其他的,我是個懶人,不願意多做題,我感覺還是知識點重要,做題只是個檢驗是否掌握知識的手段,目的比手段重要,所以我做真題倒不怎麼多。
法律出版社還有一套叫做白皮書的試卷,有個七八本吧,我也買了,不過從沒看過,因為好多錯題,雖然打著出題人旗號說是出題人編的,但是樂毅說都是出題老師推給自己的博士生,博士生推給碩士生編的,所以我感覺不買也罷。
總之,教材,音頻課件,真題結合,再加上時間的保證,
應該不成問題,
保證平和的心態,多上上司法考試的論壇,我知道的有學法網,法法網,其他的沒去過。輔導老師的博客,我也只去過張海峽的,鄒建章(講論述題的老師)的周光權的,鍾秀勇的,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還有就是市面上有什麼《三大訴訟法對比記憶》,我感覺一定不要買,買了也是放著,我當年就買了,後來就是壓箱子底了,你想想三大訴訟法已經夠添亂了,又來對比,不記混才怪,當然不排除對別人有用。
書別買多了,多了也沒有用,除非你能在淘寶上原價處理掉,我的都是送人了,

希望對你有用

參考資料:自己學習

G. 給我推薦幾個司法考試復習材料

根據樓主的要求 以下是我在各大論壇上搜的:選擇好的老師對自己是受益匪淺的
主要看了以下幾個講義:李建偉的民法法條串講講義、林鴻潮的行政法班強化講義、韓友誼的刑法講義,楊雄的刑訴講義,向高甲總結的民訴知識點串講講義,還有看了一下鄒建章的主觀題講義,這個雖然考試的時候用上的不多,但是感覺對主觀題就沒有那麼怵了。以上講義中,民法的看過兩遍,行政法的看過一遍,背過一遍,韓友誼的看過兩遍,刑訴背過兩遍,向高甲的民訴背過一遍,向高甲總結的三國背過一遍。

1、民法首推李建偉,然後鍾秀勇,再張翔。
2、刑法總則袁登明,分則韓友誼、劉鳳科。
3、民訴:楊秀清、郭翔。
4、刑訴:向高甲、陳少文、謝安平
5、行政法:林鴻潮、王晨
6、三國:女楊帆
7、商經:王小龍、鄢夢萱、楚道文
8、知產:曹新川
9、理論法學:男楊帆
10、卷四:鄒建章、王旭、陳璐瓊分享下我的學習經驗卷一:杜洪波 陳景輝 2位理論功底非常深,講的非常好,在推薦下任海濤(雖然我沒聽過他的法理,因為沒時間,有時間我一定會聽,後面說原因)三國和經濟法 楊帆(女)張海峽
卷二:韓友誼 劉鳳科 柏浪濤 刑法3大牛人 我入門跟韓友誼 打基礎劉鳳科 最後看柏浪濤刑法攻略 刑法攻略真的是非常好的一本書 陳永生的最後沖刺講的很好 像異議很大的爆菊那題就講了 我果斷選了故意(爆菊2分啊啊啊)
刑訴:陳少文(心靈雞湯)楊雄(考點講的透) 行政法:徐金貴(嚴肅中透露著冷幽默 很喜歡這位老師)
卷三:民法入門段波(入門非常好,淺顯易懂) 入門後鍾秀勇(鍾老師敢在司法部出答案前公布自己的答案可見對自己的理論功底多麼的自信)民訴:郭翔(考點講的非常透徹)楊秀清(發條背後的法理講的透徹,懂了法理後有些題可以推出來)商法:張海峽
卷四:任海濤(我最後一個月才開始看卷四,開始根本不知道怎麼復習。背了幾個模版感覺不靠譜。最後發現任海濤講的很好,用他的話說就是手中無劍心中有箭。只要掌握了法理的三段輪推理就能做到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先找小前提再找大前提最後得出結論。什麼分段喊口號都是浮雲,心中有劍後三段論運用自如。根本不需要什麼模版。任海濤也講法理但我最後10天才開始看他的卷四實在是沒時間,所以大家現在就可以把法理和卷四學好。學好法理,卷四一定沒問題。
說說我的基層
2007年法本畢業 05年就注冊了學法網
畢業後也混混沌沌 2010年裸考260 2011棄考
2012年從3月開始復習中間沒有放鬆過一天,為此我放棄了歐冠 放棄了歐洲杯 放棄了奧運會 放棄了天下足球
最後請了2個月的假在家復習 我大約算了一下復習時間1200小時(有效時間)所以這個考試真的是只要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
我估分的時候362但是嚴格估分了 心裡覺得一定會過 但不敢和家人說 只說60%的可能過 現在終於過了 感謝各位老師感謝學法網

最後說說我的復習安排
3 4月民法刑法 5月行政法 6月民訴 刑訴 三國 商經 7月復習民刑 8月不停的重復民訴 刑訴 行政法 三國 商經(我至少重復了3便以上,最開始也是記不住,學過就忘記,但真的沒有什麼竅門,就是重復)9月背卷一和卷四(卷一越早開始學越好,重要是理解,卷四現在就開始看任海濤的。掌握法理了最後背背論點就行,他把司法考試幾乎能考的論點都總結了,做到心中有劍,我是看的時間短了,要不卷四肯定能上100,卷一就是多背多重復,經濟法一定要多看,經濟法沒有難度幾乎是知道就能得分。是性價比最高的,可惜我時間不夠,要多卷一也能上100)

最後說說報班 我上面提到的資料大家論壇都能找到,自製力強的完全不用報班,但報班的好處就是有約束,可以認識同城未來的法律人,這點非常好,經濟條件好的話報個班還是不錯了。至於哪個都無所謂。因為好老師的科網上都能找到

H. 誰有行政管理(本)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復習資料,幫幫我

補修學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復習資料

名詞解釋:

1、行政法是指調整行政權被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以及對行政權 進行規范和控制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中,行政權被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 關系稱為行政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法所調整和規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權利與義務內 容的各種社會關系。

3行政法律事實,是指由行政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象或事實,簡稱法律事實。

4、行政主體是指享有國家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從事行政管理活動,並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

5、行政職權是國家行政權的表現形式,是行政主體實施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權能。行政職權只能由行政主體來行使,行政管理相對方不享有行政職權。

6、行政職責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任何行政主體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職權的同時,必須同時履行職責。行政職責隨行政職權的產生、變更或消滅而在相應變化。行政職責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7、行政機關:指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根據其統治意志,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行使用權國家權力、組織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機關,國家行政機關也叫國家管理機關,簡稱政府

8、首長制和委員會制

凡政府組織法定的最高行政決策權力和責任賦予一人承擔者,稱為首長負責制,簡稱首長制;而賦予委員會議集體承擔者,稱為委員會議負責制,簡稱委員會制

9、層次制與職能制

層次制又叫層級制、分級制,是指政府組織縱向分為若干層次,每個層次所管業務性質相同,各對其上層負責,但其管轄范圍隨層級下降而縮小。職能制又叫分職制,指政府組織平行劃分為若幹部門,每個部門所管業務內容不同,但所管范圍大體相同。

10、集權制與分權制

集權制指行政權力集中於上級機關,下級機關沒有或有自主權,一切均需按照上級機關的指示去辦。分權制指下級機關在其管轄范圍內有自主決定權。上級機關對其許可權內決定的事項不加干涉。

11、公務員是指在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依法行使國家行政權力,執行國家公務,除 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即我國公務員的范圍限於在政府系統任職的國家公職人員,不包括各級行政機關中的工勤人員。

12、行政授權是指法律、法規將行政職權及行政職責的一部或全部授給非行政機關的社會組織行使的法律行為

13、行政委託,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將某項行政職能委託給某一機關、機構、企事業單位、其他社會組織辦理的行為。

14、行政相對方:在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是其權益受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影響的個人或組織。

15、行政法制監督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專門行政監督機關及國家機關體系以外的公民、組織依法對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和是否遵紀守法行為所進行的監督。

16、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作出的能夠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17、行政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活動

18、行政許可是指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方的申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通過頒發許可證、執照或批准、登記、認可等方式,允許其從事某項活動,行使某項權利,獲得某種資格和能力的具體行政行為。

19、所謂行政強制是指行政主體為實現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對行政相對方的人身及財產自由等採取的強制性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總稱。

20、行政強制執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義務,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依法採取強制措施,迫使其履行義務的具體行政行為。

21、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體之間,行政主體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為了實現行政管理的目的,依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確立、變更或消滅相互權利與義務的協議。

22、行政指導,就是行政機關在其所管轄的事務范圍內,根據國家的政策規定,或者法律原則,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用非強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該行政相對方的同意或協助,有效地實現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動的管理行為。

23、行政處罰是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給予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24、行政監督是指行政機關實施的法律監督。即行政系統內部上下級之間的法律監督,以及行政系統內部設立的專門監督機關的法律監督。

25、行政責任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執行公務的人員因行政違法或行政不當,違反其法定職責和義務而應依法承擔的否定性的法律後果

26、行政救濟,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直接侵害其合法權益,請求有權的國家機關依法對行政違法或行政不當行為實施糾正,並追究其行政責任,以保護行政管理相對方的合法權益。

27、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條件向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行政機關對具體行政行為依法進行審查並作出處理決定的活動。

28、行政賠償即行政侵權賠償。是指行政主體及其行政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因其行為違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並造成了損害,由行政主體給予賠償的法律制度問答題

27、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定程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的活動。

28、行政訴訟法是指有關調整人民法院和訴訟參加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行政案件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所形成的各種訴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簡言之,行政訴訟法就是調整行政訴訟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29、行政訴訟參加人是指因與行政爭議存在直接利害關系而參加行政訴訟的整個過程或主要階段的人及與他們的訴訟地位相類似的人。

30、行政訴訟證據是指在行政訴訟中用以證明案件事實情況的一切材料和事實。

31、起訴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人民法院通過行使審判權,依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訴訟行為。

32、審判監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發現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違反法律、法規,依法對案件再次進行審理的程序。審判監督程序不是必須經過的審理程序,不具有審級的性質,是第一審、第二審以外的檢驗法院已結案件辦案質量的一種監督程序。

33、行政訴訟強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為保證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和人民法院裁判的順利執行,對有妨害訴訟秩序行為的人所採取的強制手段。

34、行政判決是指人民法院根據事實,依據法律法規參照規章,對審理終結的行政訴訟爭議,作出的實體裁判。行政判決分為一審判決和二審判決兩種

35、行政裁定是指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針對行政訴訟程序問題作出的裁決。行政裁定與行政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6、決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訴訟期間,對訴訟中遇到的特殊事項作出的裁決。

37、涉外行政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審理和執行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適用的訴訟程序。涉外因素是指行政案件的原告、第三人或者被執行人是外國公民、無國籍人或者外國組織。

填空

1、(C)是行政法律關系必不可少的當事人

A、行政機關 B、行政組織 C、行政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是指行政法律關系要素的變更,包括(ABD)

A、主體變更B、客體變更C、形式變更D、內容變更

3、行政法規是(B )制定的關於行政管理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國務院 C、國務院組成部門

4、下列組織中不屬於行政主體的是(BC)

A、街道辦事處 B、公安派出所 C、治安聯防隊

5、以行政行為是否具備一定的法定形式為標准,可以將行政行為分為( B )

A、單方行政行為和多方行政行為B、要式行政行為和不要式行政行為

C、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D、一般行政行為和特殊行政行為

6、下列情形中,表明我國行政機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的有(ABC)

A、國務院總理負責領導國務院工作

B、國務院副總理分別負責領導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工作

C、各部部長分別負責領導本部門的工作

D、國務院秘書長負責處理國務院日常工作

7、下列組織中,不屬於一級行政機關的有(BD)

A、鄉人民政府 B、村民委員會

C、鎮人民政府 D、居民委員會

8、( B )屬於行政處分。

A、免職 B、撤職 C、降職 D、辭退

9、公安局給予某人治安管理處罰的行為屬於(B)

A、行政司法行為 B、行政執法行為C、行政立法行為

10、下列機關中,(ACD )有權制定地方政府規章。

A、北京市人民政府 B、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

C、河北省人民政府 D、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11、根據許可的性質不同,行政許可分為(A )

A、行為許可和資格許可 B、行為許可和事實許可C、一般許可和特殊許可

12、(ABD),不預行政處罰。

A、違法行政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B、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

C、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D、精神病人在發病期間有違法行為的

13、行政機關委託某建築隊拆除違章建築並向違章者徵收拆除費用的行為是(C)

A、直接強制 B、即時強制 C、代執行 D、執行罰

14、下列各項制裁形式中,屬於行政處罰的有(BC)

A、罰金 B、警告 C、拘留 D、拘役

15、行政復議以(A)為一般形式。

A、書面審理B、開庭審理 C、書面審理與開庭審理相結合

16、我國行政賠償實質上是一種(C)賠償。

A、行政機關 B、公務員個人 C、國家

17、如果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時,由(D)人民法院管轄。

A、原告進行選擇B、上級人民法院裁定C、被告所在地D、最先收到起訴狀

18、行政訴訟當事人包括(ABD)

A、原告B、被告C、代理人D、第三人

19、行政訴訟的證據來源於(ABC)

A、 原告舉證B、被告舉證C、人民法院依職權收集和保全

D、全人民檢察院依職權收集和保全的證據。

20、決定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A)

A、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的決定一律不準上訴

B、 當事人不服時,有權在接到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C、 當事人不服時,有權在接到決定之日起7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D、當事人不服時,有權在接到決定之日起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1、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B)不適應調解。

A、可以適用 B、不適用 C、應當適應

問答題

1、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

在行政法律關系雙方當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由行政法律規范預先規定。

行政法律關系具有不對等性。

行政法律關系中的行政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具有統一性。

行政法律關系引起的爭議,在解決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2、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大要素構成。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即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也稱行政法主體或行政法律主體,是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物、行為和精神財富。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間權利義務。行政法律關系既然是一種權利義務關系,那麼,由權利、義務構成的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也是行政法律關系不可缺少的要素。

3、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與消滅

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除了必須存在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以外,還必須具有兩個基本的條件:具有相應的行政法律關系賴以發生的法律根據,即有行政法律規范的存在。具有導致行政法律關系發生的法律事實。

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是指行政法律關系要素的變更,包括主體變更、客體變更和內容變更

政法律關系的消滅,是指行政法律關系權利義務的消滅。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消滅,從而使原行政法律關系消滅。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內容全部消滅,從而使原法律關系消滅

4、簡述行政法基本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內容。它是指行政權力的設立、行使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與法律相抵觸。行政合法性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必須嚴格遵行行政法律規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規范以外的特權,超越法定許可權的行為無效;違法行政行為依法應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體應對其行政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行政合法性原則包括實體合法和程序合法兩方面的內容。違反實體法和違反程序法都是對行政合法性原則的破壞。實體法是指規定行政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中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行政法律規范。程序法則通常是為保證行為程序公正,沒有偏私,從而保障實體權利得以實現的法律規范。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1)任何人不能成為審理自己案件的法官。執行這一原則的制度是迴避制度。

(2)行政機關在裁決行政糾紛時不能偏聽偏信,應當給予當事人同等的辯論機會。

(3)決定對當事人不利的事務時,應預先通知當事人並給其發表意見的機會。

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具體要求:

(1)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這是指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許可權劃分、行政專業部門與綜合部門的許可權劃分、上級與下級的許可權劃分等都必須依據法律確立。各部門不能超過法律賦予的職權范圍,否則即構成違法。

(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應依據法律、遵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這就要求行使行政權力不僅應遵循實體法規范,而且應遵循程序法規范,兩者不能偏廢。

(3)任何行政職權的授予和委託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宗旨。

行政合理性原則。

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行政機關不僅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種類和幅度范圍作出行政決定,而且要求這種決定應符合法律的意圖和精神,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則是基於實際行政活動的需要而存在的。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規范行政活動的法律。主要表現在:

(1)法律不可能規范全部行政活動

(2)法律對行政活動的規范,應留出一定的餘地,以便使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處理。如果法律對行政活動規定得面面俱到,毫無裁量餘地,則最終可能導致行政機關束手無策。

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具體要求 :

(1)行政行為的動因應符合法律目的

(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要有正當的動機

所謂正當考慮、正當動機,是指行政機關作出某一行政行為,在其最初的出發點和動機誘因上,不得違背社會公平觀念或法律精神,必須客觀、實事求是,而不是主觀臆斷,脫離實際,或存在法律動機以外的目的追求。

(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合乎情理

所謂合乎情理指合乎事情的常規或規律。

5、行政主體的特徵:

(1)行政主體是享有國家行政權力,實施行政活動的組織這一特徵將行政主體與其他國家機關、組織區別開來。

(2)行政主體是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的組織這主要是指行政主體應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能獨立地對外發布決定和命令,獨立採取行政措施等。

(3)行政主體是能夠獨立對外承擔其行為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

8、行政職權的特徵:

(1)強制性

(2)不可處分性

(3)職權與職責的統一性

另外,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時,還享有行政優先權和行政受益權。行政優先權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所享有的種種職務上和行為上的優先條件。行政優先權雖然不屬於行政職權,但它與行政職權密切相關,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職權的保障條件。行政優先權主要包括先行處置權、獲得社會協助權和推定有效權。行政受益權是指行政主體從國家所享受到的各種物質優益條件。為了保證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提高行政效率,國家必須向行政主體提供各種物質條件,如財政經費、辦公條件、交通工具等。

9、國家行政機關的設置原則。

(1)適應需要原則 (2)精簡原則 (3)高效率原則 (4)依法設置的原則

10、公務員在法律地位上有下列特點:

他享受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各種權利,同時履行憲法和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各種義務;

他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個人行為,但不能以國家名義從事公務行為,否則就是另外一種身分了;

他的個人行為只代表他個人,不具有強制性,而且行為效果歸屬於他自己。

公務員首先是公民,因而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但它又不同於一般的公民。當公務員依法代表國家從事公務時,他就具有了其作為公務員的法律身分,從而享有公務員的法律地位。由於自然人和公務員是兩種不同的法律身分,二者所處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當其處於公務員法律地位時,便顯示出其特點:

公務員有資格作為國家的代表,以公務機關的名義從事公務行為;

公務員享有行政職權,享有行政優益權,同時需要承擔行政職責;

公務員的公務行為具有強制性,公務行為所引起的效果,由所屬公務機關承受;

所屬公務機關對公務員個人過錯負連帶責任。

11、行政相對方的法律地位。

行政相對方的法律地位是通過其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表現出來的。

(1)行政相對方的權利

A.提出申請的權利 B.參與行政管理的權利 C.聽證的權利 D.了解情況的權利 E.申請行政法上的救濟的權利

(2)行政相對方的義務

A.服從行政管理的義務 B.協助行政主體執行公務的義務 C.遵循法定程序要求的義務

12、行政法制監督的構成。

行政法制監督是由主體、對象和內容三部分構成的。

行政法制監督的主體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專門行政監督機關以及國家機關體系以外的公民、組織。其中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和專門行政監督機關所進行的監督屬於權力性監督,國家機關體系以外的公民、組織所進行的監督屬於權利性監督,權力性監督主體一般能對被監督主體直接採取法律上的措施,產生法律效力。而權利性監督主體則不能作出直接產生法律效果的監督行為,而只能通過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等方式向權力性監督主體反映,或通過新聞媒體曝光而引起權力性監督主體的注意,最終由權力性監督主體採取具有直接法律效果的措施。因此,權利性監督主體的監督是啟動行政法制監督的前提和基礎,二者結合在一起共同實現行政法制監督的目標。

行政法制監督的對象是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行政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主體的工作人員包括行政機關的公務員和被授權的組織中的行使行政職權的工作人員。

行政法制監督的內容是監督行政主體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以及監督國家公務員及被授權組織中的工作人員是否遵紀守法。

13、行政行為的特徵是:

(1)行政行為是執行法律的行為,任何行政行為均須有法律根據,具有從屬法律性,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或授權,行政主體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為。

(2)行政行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這是由立法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廣泛性、變動性、應變性所決定的。

(3)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具有單方意志性,不必與行政相對方協商或徵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為中,在行政合同的締結、變更、解除與履行等諸方面,行政主體均具有與民事合同不同的單方意志性。

(4)行政行為是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帶有強制性,行政相對方必須服從並配合行政行為。否則,行政主體將予以制裁或強制執行。這種強制性與單方意志性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沒有行政行為的強制性,就無法實現行政行為的單方意志性。

14、行政行為的構成要件。

(1)主體合法

所謂主體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行政行為,並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能夠成為行政主體的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並且該行政主體應當是依法設置的行政機關或是依法被授予行政職權的組織。

由於行政行為通常是由行政主體的具體工作人員實施的,因此這些工作人員應具備法定條件,才能保證行政行為的合法有效性。另外,主體合法除了要求行為主體必須是行政主體以外,還要求其行為必須在許可權范圍內。若行政主體的行為超出其許可權范圍,則其行為不合法。

(2)內容合法

內容合法要求:

A.行為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有充分的事實根據。

B.行為有明確的依據,正確適用了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

C.行為必須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

(3)程序合法

程序是實施行政行為所經過的步驟、時限方式等。任何行政行為均須通過一定的程序表現出來,沒有脫離程序的行政行為。行為的程序是否合法影響著行政行為實體的合法性。程序合法要求:

A.行政行為符合行政程序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和制度。B

B.行政行為應當符合法定的步驟和順序。

15、行政立法的性質

行政立法既有行政的性質,是一種抽象行政行為,又具有立法的性質,是一種准立法行為。應當結合這兩個方面來認識行政立法。

A.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質

行政立法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

行政立法所調整的對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務及與行政管理密切關聯的事務;

行政立法的根本目的是實施和執行權力機關制定的法律,實現行政管理職能。

B.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質

(a)行政立法是有權行政機關代表國家以國家名義制定行政法律規范的活動。(b)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為規則屬於法的范疇,具有法的基本特徵,即普遍性、規范性和強制性。(c)行政立法必須遵循相應的立法程序。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必須經過起草、徵求意見、會議審查、通過、簽署、公布等法定程序。

16、行政強制的特徵

A.行政強制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即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在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沒有權力直接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情況下,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實施強制,但行政強制的主體並不因此而變成人民法院,行政強制也未因此改變其行政的性質。

B.行政強制的對象是相對方的財物和人身自由。由於相對方拒不履行行政法義務,或對社會秩序及他人人身健康和安全可能構成危害或其本身正處在或將處於某種危險狀態中,而導致行政主體作出行政強制行為。

C.行政強制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

17、行政強制執行具有以下特徵: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相對方不履行行政法上的義務為前提

(2)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規定的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來實施

(3)行政強制執行的對象范圍廣泛

(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

18、行政合同有如下特徵:

A.行政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必須是行政主體 B.行政合同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目標;C.行政合同的雙方意思表示必須一致 D.在行政合同的履行、變更或解除中,行政主體享有行政優益權

19、行政指導有以下特徵:

(1)行政指導是非權力行政活動(2)行政指導是一種事實行為(3)行政指導是行政機關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屬於單方行為(4)行政指導是一種適用較大幅度的彈性的管理領域(5)行政指導適用法律優先的原則(6)行政指導是一種外部行為

20、行政處罰的特徵

A.行政處罰是以對違法行為人的懲戒為目的,而不是以實現義務為目的。也就是說,行政處罰不是在個人或組織不履行法定義務時,促使義務人承擔義務的措施,而是對個人或組織不履行法定義務或不正當行使權利時的一種制裁,促使其不再重犯。行政處罰的這一特徵使其與行政強制執行區別開來。

B.行政處罰的適用主體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司法機關不能作為行政處罰的適用主體,這就將行政處罰與刑罰區別開來。刑罰只能由司法機關來適用和執行,行政機關不能作為適用刑罰的主體。

C.行政處罰的適用對象是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屬於外部行政行為。這一特點將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區別開來,行政處分是一種內部行為,是基於行政機關內部管理的層級關系或內部監督關系而形成的。被處分的對象只能為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由行政機關任命或管理的人員。而一般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則不能成為行政處分的對象。

熱點內容
勞動法律法規培訓 發布:2025-09-21 12:55:53 瀏覽:38
地方條例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1 12:29:40 瀏覽:488
試述經濟法責任與民事責任的關系 發布:2025-09-21 12:10:01 瀏覽:775
市級立法機構 發布:2025-09-21 12:09:20 瀏覽:310
司法去地方化 發布:2025-09-21 12:09:07 瀏覽:715
2019勞動法拖欠工資賠償 發布:2025-09-21 12:04:09 瀏覽:239
依法治教作文 發布:2025-09-21 11:40:58 瀏覽:707
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 發布:2025-09-21 11:36:38 瀏覽:289
蘭州理工大的法律碩士幾年 發布:2025-09-21 11:16:12 瀏覽:43
31天刑法 發布:2025-09-21 11:13:16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