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教育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包括哪些

教育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3-13 14:49:36

A. 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具體指什麼呢比如學校與學生的法律關系中 主體和客體各是什麼謝謝

第一個問題:法律關系客體是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共同對象,主要有三種形態:
①物,主要指作為財產權對象的物品,包括各種物資,財產,設施,場所和資金等。
②教育行為,如教師教育學生,學校依據校規處批評教育學生。
③智力成果,如著作權,專利權,發明權,商標權等。
總之,法律關系的客體要具有①必須是一種資源②具有一定的稀缺性③具有可控性這三個特點。
第二個問題:由我上面說的可以知道,老師和學生在教育關系中都不是客體,那是什麼呢?他們都是教育的主體(可以自己網路一下教育關系中主體的概念。)
為了讓你更好地理解客體的概念,我也拿老師和學生舉一個例子:
老師對學生亂收費,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注意了,這體現了客體形態中的第一點:「物「——以財產為形態(不明白的話翻到上面教育關系的形態看一下)。因此,在這件事老師和學生構成的教育關系中,客體就是錢財。
距離你提問已經很久了,這個問題你可能也早就解答了,不過我自己也曾經為此困惑過,所以希望這個答案可以給其他人帶來參考。
PS:樓上那個回答說學生老師和行政機關是客體的說法不對,他弄混了客體主體的概念!!!客體是物、教育行為(這個占絕大部分)和智力成果,而學生老師行政機關等屬於自然人和法人,是主體的范疇!

B. 我國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是什麼

我國教育法律關系主體是指教育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教育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或承擔義務的人。

C.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指什麼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我國行政法學界對行政主體與行政法主體、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關系有著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對行政法主體和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認為,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亦稱行政法主體,或稱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它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組織或個人。也有人認為,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外,還包括監督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監督主體。在這層意義上,行政法主體是指受行政法規范的調整,享有行政法上權利並承擔相應義務的組織或者個人。學術界之所以會存在對同一概念的如此分歧,主要源於各自視角不同。後者的特點在於強調了監督行政法律關系及該關系中的監督主體,雖然沒有跳出「行政法律關系」的范疇,與前者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但從表述的角度看更為明確和全面,尤其是在探討「行政主體」這個概念時,採用後者的觀點更有利於在與行政相對方相對應的關繫上把握之。簡而言之,行政法主體中包括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行政法律關系主體中包括行政主體,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特殊的一方主體。

D. 什麼是教育法律關系以及構成要素

任何一種教育法律關系都由主體、內容和客體三個要素組成。

1、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

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教育法律關系的參加者或當事人,是在教育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人。享有權利的一方稱為權利人,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為義務人。任何一種教育法律關系,沒有享有一定的權利和承擔一定義務的主體參加,都是不可能成立的,而且一個教育法律關系至少有兩個主體。

2、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

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在依法成立的教育法律關系中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它由教育法律規范所確認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教育法律關系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權利和義務是教育法律關系的核心,沒有權利和義務為內容,就無所謂教育法律關系。

3、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

法律關系客體又稱權利客體,是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與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標的)。沒有客體,權利和義務就失去目標。

(4)教育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所調整的教育法律關系主要可分 4 類。

(1)教育行政法律關系。其特點是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行政上的隸屬關系,其內容由行政機關單方面決定,行政管理相對人應予服從。

(2)教育經濟法律關系。主要涉及國家對教育的財政撥款、國家徵收教育費附加、國家對學校興辦產業及進行基本建設等採取優惠政策等。

(3)教育民事法律關系。其特徵是雙方當事人地位平等,基於當事人的自願而發生,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等價有償,如學校與教師簽訂聘任合同、學校之間聯合辦學等。

(4)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特殊法律關系。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育者與教育對象之間既非雙方權利義務平等的民事關系,又非上下級之間的行政關系,而是一種「傳道授業」、教學相長的特殊關系。從教育的公共性和教育者職業的准公務性意義上說,有人認為這種法律關系是准行政法律關系。

參考資料:網路-教育法律關系

E. 教育法律關系有哪三要素構成

教育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有主體、客體和內容,三者相互制約、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個要素的改變,都會導致原有法律關系的變更。

(一)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

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教育法律關系的參加者,也就是在具體的教育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的人和組織。我國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可分為三類:公民(自然人)、機構和組織(法人)、國家。

(二)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

教育法律關系客體是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與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一般包括物質財富、非物質財富、行為三個大的方面。教育領域中存在的法律糾紛,往往都是因之而引起的。

1,物質財富

物質財富簡稱物。它既可以表現為自然物,如森林、土地、自然資源等,也可以表現為人的勞動創造物,如建築、機器、各種產品等;既可以是國家和集體的財產,也可以是公民個人的財產。物一般可分為動產與不動產兩類,不動產包括土地、房屋和其他建築設施,動產包括資金和教學儀器設備等。

2,非物質財富

非物質財富包括創作活動的產品和其他與人身相聯系的非財產性的財富。前者也被稱作智力成果,在教育領域中主要包括各種教材、著作在內的成果,各種有獨創性的教案、教法、教具、課件、專利、發明等。其他與人身相聯系的非物質財富包括公民或組織的姓名、名稱,公民的肖像、名譽、身體健康、生命等。

3,行為

行為是指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實現權利義務的作為與不作為。一定的行為可以滿足權利人的利益和需要,也可以成為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在教育領域中,教育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學校的管理行為和教育教學行為都是教育法律關系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行為。

學校、教師、學生的物質財富、非物質財富以及這些主體依法進行的教育行為和教育活動都受法律的承認和保護,都是教育法律關系的重要客體。

(三)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

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據法律規定而享有的權利與義務。教育法律關系一旦產生,其主體間就在法律上形成了一種權利與義務關系。

權利與義務是法律關系的核心,它由法律規范所確認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教育法律關系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教育法律權利指的是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據教育法、教育法律規范享有的某種權能或利益,表現為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可以做出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也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

教育法律義務是指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據教育法律規范的規定必須承擔或履行的某種責任,表現為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做出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

(5)教育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教育法律關系的含義:

教育法律關系是教育法律規范在調整人們有關教育活動的行為過程中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在教育領域內,學校與政府、學校與社會、學校與教師、學校與學生的關系因為有相應的法律規定,故皆屬於法律關系。

教育法律關系的產生以教育法律規范的存在為前提,只有適用教育法律規范調整的教育關系才能轉化成為教育法律關系。教育法律關系是一種權利義務關系,是以法律規范為前提,在法律規范基礎上調整的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

教育法律關系的基本特點:

公益性是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有別於企業組織的根本性特點。

所謂公益,就是公共利益,全體人民的利益。在我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利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公益性特點,主要包括:

(1)不以營利為目的。

《教育法》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而劃分是否以營利為目的辦學的標准在於是否將辦學和其他經營性活動獲得的收入用於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建設和發展,是否用於填補自身辦學經費的不足。

(2)教育與宗教相分離。

《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這是排除宗教對教育教學活動非法干預和滲透,維護正常教學秩序,保護未成年學生身心健康和重要舉措,是保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公益性的重要標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教育法律關系

F. 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什麼——————急急急急!!在線等!!!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包括行政主體、相對人即第三人。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權,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行為,並能獨立承擔該行為所產生的法律效果的社會組織,包括行政機關和被授權組織。

G. 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是( D) A.權利 B.義務 C.自然人 D.物

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種類
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種類繁多,有國家、教育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職員工、學生及其家長、用人單位、其他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組織,還有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這些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一是公民(自然人);二是機構和組織(法人);三是國家。

C.自然人

H. 教育法律關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體是( )和( )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法律關系中兩個最重要的主體。所以教育法律關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體是教師和學生。
任何一種教育法律關系都由主體、內容和客體三個要素組成。
1. 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
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教育法律關系的參加者或當事人,是在教育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人。享有權利的一方稱為權利人,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為義務人。任何一種教育法律關系,沒有享有一定的權利和承擔一定義務的主體參加,都是不可能成立的,而且一個教育法律關系至少有兩個主體。
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所有參與教育活動、並按照教育法律規范的規定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公民、組織都是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從而使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呈現多元化。
上述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可分為三類:
(1)自然人,即個人主體。公民是自然人中最基本、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主體。如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其他公民等。
(2)集體主體,包括兩類,一類是國家機關,包括權利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等,他們在職權范圍內的活動,能夠成為憲法關系、行政法關系、訴訟法關系等多種法律關系的主體;另一類是社會組織,如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
(3)國家。國家作為一個整體,是某些重要的教育法律關系參加者,既可以作為國家所有權關系、刑法關系的主體,又可以成為國際法關系的主體。
2. 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
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在依法成立的教育法律關系中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它由教育法律規范所確認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教育法律關系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權利和義務是教育法律關系的核心,沒有權利和義務為內容,就無所謂教育法律關系。
(1)法律上的權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的某種利益或資格,表現為權利人可以作出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並能要求義務人實施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它允許人們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作為或不作為某種行為。一切法定的權利,國家都以強制力給予保障,當法定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權利人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請求法律保護。由此可見,法律關系主體可以放棄權利,但其法定權利任何人非依法不能剝奪或免除。如受教育權,當某個學生高考通過了某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時,他有權選擇到這所高校學習,如果他對這所高校不滿意,他也有權選擇放棄到這所學校就讀。但如果他選擇到這所學校就讀,只要他符合該校的招生條件,該校如果沒有法律認定的理由便不能拒絕錄取他。
(2)法律上的義務,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依法承擔的責任。表現為義務的承擔者(即義務人)必須依法實施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一切法定的義務,不論是積極義務(作為),還是消極義務(不作為),國家都以其強制力強制義務人履行,當義務的承擔者拒絕履行其應盡的義務時,國家的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有權採取措施強制其履行,甚至要求義務的承擔者承擔相應的行政、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I. 行政法律關系中的行政主體包括什麼

行政主體主要包括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其他社會公權力組織。
如果說行政法律關系中的主體就還包括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行政相對人。

J. 學前教育法律關系主體可分為什麼

學前教育機構與教育行政機關的法律關系有四個方面的體現,其中「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幼兒園與政府的權利義務都是由教育法律法規預先規定的,雙方當事人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這一條體現了兩者關系的法定性。
幼兒園與教育行政機關的法律關系特徵:
1、幼兒園與教育行政機關或政府之間存在著行政上的管轄關系,並且至少一方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其授權單位。
2、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幼兒園與教育行政機關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3、行政法律關系必須是在教育行政機關使行政職權過程中才能發生。
4、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幼兒園與政府的權利義務都是由教育法律法規預先規定的,雙方當事人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

熱點內容
地方條例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1 12:29:40 瀏覽:488
試述經濟法責任與民事責任的關系 發布:2025-09-21 12:10:01 瀏覽:775
市級立法機構 發布:2025-09-21 12:09:20 瀏覽:310
司法去地方化 發布:2025-09-21 12:09:07 瀏覽:715
2019勞動法拖欠工資賠償 發布:2025-09-21 12:04:09 瀏覽:239
依法治教作文 發布:2025-09-21 11:40:58 瀏覽:707
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 發布:2025-09-21 11:36:38 瀏覽:289
蘭州理工大的法律碩士幾年 發布:2025-09-21 11:16:12 瀏覽:43
31天刑法 發布:2025-09-21 11:13:16 瀏覽:489
勞動法是哪年開始實施 發布:2025-09-21 10:46:29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