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的立法性質表現在

行政法律的立法性質表現在

發布時間: 2021-03-13 15:16:04

『壹』 行政立法是立法性質和司法性質的有機結合,正確嗎

是錯抄的.

你可以參考

http://www.examda.com/gx/jichu/law/20060912/131514625-4.html

『貳』 行政指導具有哪些法律性質

行政指導是行政主體為了實現行政管理的目的,基於國家的法律、政策採用倡導、引導、勸告等方式作出的,旨在引導行政相對人自願採取一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的一種不具有強制性和拘束力的行政行為。
特徵:1.不具有法律效果,2.不具有強制性。

『叄』 求助 行政立法的適用范圍有哪些規定 簡答 謝謝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含憲法)創制行政法規規章的行為。它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
①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②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行政立法的內容包括: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的法律規范;行政機關管理國家事務的法律規范;對行政機關的活動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不同等級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不同。
行政立法的程序依立法機關的性質而有所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立法主要是指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國務院各部委、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省會市人民政府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規章的活動。全國性行政法律草案,多數都由國務院提出,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地方性行政法規草案多由同級人民政府提出。行政法規和規章一般由政府業務部門起草。如涉及幾個部門,則需共同協商起草,並經有關法制機構審查批准。全國性的行政法規經國務院全體會議或常務會議討論決定,由國務院總理簽署發布。部、委規章經部務或委務會議討論通過。地方政府規章經該級政府常務會議或辦公會議討論通過,由部長、主任或省長、市長簽署。重要的部門規章在通過和簽署後,須報上級機關審批,然後公布,一般規章在通過和簽署後報國務院備案。

『肆』 行政立法是什麼性質的

行政立法是行政性質和立法性質的結合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回式將某些立法答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含憲法)創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它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
①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②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伍』 行政立法有哪些類型

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也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和規范內行政法的立法、執法以及指導容規范行政行為的實施和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具體規范之中,同時又高於行政法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價值觀念的准則。
行政法的實體性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2.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越權無效原則.
4.信賴保護原則.
5.比例原則.
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則:
1.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2.行政公開原則.
3.行政公正原則.
4.行政公平原則.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誠實信用、程序正當、權責統一

『陸』 簡述行政立法的概念及其特徵

(一)什麼是行政立法
對行政立法的理解,目前在法學界尚不一致。一種觀點認為,行政立
法是泛指行政性質的立法,其內容是關於行政管理的行政法律規范,屬於
行政部門法。基於這種認識,凡是國家機關,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
關制定並發布行政法律規范的活動,或稱制定行政法的活動叫行政立法。
其定義的核心基礎,是關於行政管理方面的內容,以別於刑事和民事立
法,可謂廣義之說。就依法行政的實質來說.國家權力機關所制定的行政
法律規范是國家行政機關從事行政管理活動的依據和准則。另一種見解
是,行政立法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頒布具有法律效力
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簡言之為行政機關立法。根據憲法、《地方組織法》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00年3月15日)的規定,具體是指國
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活動;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
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
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
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行政規章的活動。其定義的著眼點在於立法者,可謂
狹義之說。此說之「行政立法」,從「立法」性質上看,立法是以國家名
義制定、發布規范性文件,並具有與法律相同的效力;所立之法屬於法的

范疇,體現法的基本特徵。就「行政」性質而言,立法者為行政機關;法
所調整的對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務或與行政管理有關的事務;其適用的程
序是行政程序;目的是執行權力機關制定的憲法和法律,實現行政管理職
能。在近現代社會,行政機關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其中部分也是行政機
關進行行政管理活動的標准和規則。我們這里是從後一種理解而論。

(二)行政立法的特徵
狹義的行政立法行為是行政權作用的一種表現方式,是就行政機關實
施行政行為與相對人所形成的關系結構來說的。與其對應的有行政執法行
為、行政司法行為。它有別於立法機關(即國家權力機關)的立法行為和
其他行政行為。
補充說明: (1)行政立法的立法者是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和經授權的受權性組

織。行政立法職權和許可權須由法律特別規定。不是所有的國家行政機關都
享有行政立法權。除上述指出的根據憲法、《地方組織法》和《中華人民
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五個層級的國家行政機關和經法律特別授權的某些
組織可以制定行政法規和規章外,其他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
均無權從事行政立法行為。至於縣(市)、鄉(鎮)兩級人民政府制定和
發布的決定、命令的行為,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不應視為行政立法行
為。其他行政行為,一般指具體行政行為,所有法定行政機關或經行政機
關委託的組織都有權在其職責許可權內實施,無須法律特別規定。

(2)行政立法行為必須在法定許可權內進行。行政機關立法是代表國家
從事的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和強制力的特殊行政行為,不僅必須具備法定
的職權,而且必須在其法定的許可權范圍內進行。例如,根據法律或法規的
要求制定實施細則,根據法律或法規的授權制定規章等。超越法律、法規
的要求或授權的事項立法無效,應予撤銷。這是較之其他具體行政行為更
為嚴格的特別限制。

(3)行政立法行為的對象具有普遍性,而具體行政行為則富特定性。
前者不是針對特定的人和事,後者的對象是特定的、個別的;前者作出的
規定一經發布即對法定范圍內的人和事具有普遍約束力,僅為後者提供依
據,並非對特定的人和事的具體處理;後者是依據前者的規定對具體人和
事作出的處理。

(4)行政立法行為較之具體行政行為具有更長的時間效力。行政立法
行為的效力具有延續性和無溯及力,它對同一類型的人和事可以多次反復
適用,且只有向後的效力;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通常是一次性的,一經履
行或實現即告消滅,某些具體行政行為還可追究既往,如行政處罰行為就
是對已經發生的違法行為的制裁。

(5)行政立法行為須遵循更為正規和嚴格的程序規則;而具體行政行
為的程序相對較簡單靈活。而且兩種行為的形式要件不同。行政立法行為
必須採取特殊規范性文件的形式公開發布;具體行政行為的形式要件,可
以是公開發布的書面形式,或是一般的書面形式,也可以是口頭形式。

(6)行政立法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不同還表現在其不可訴性上。根
據我國《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規定,行政立法行為不能成為訴
訟或訴願的對象,即對行政法規、規章不能提起訴訟或申請復議;而對於
涉及人身權、財產權方面的具體行政行為引起的行政爭議,可以提起訴訟
或申請復議。

『柒』 行政立法行為都包括哪些

行政立法的內容包括: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的法律規范;行政機關管理國家事專務的法律規范屬;對行政機關的活動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不同等級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不同。
行政立法的程序依立法機關的性質而有所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立法主要是指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國務院各部委、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省會市人民政府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規章的活動。全國性行政法律草案,多數都由國務院提出,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地方性行政法規草案多由同級人民政府提出。行政法規和規章一般由政府業務部門起草。如涉及幾個部門,則需共同協商起草,並經有關法制機構審查批准。全國性的行政法規經國務院全體會議或常務會議討論決定,由國務院總理簽署發布。部、委規章經部務或委務會議討論通過。地方政府規章經該級政府常務會議或辦公會議討論通過,由部長、主任或省長、市長簽署。重要的部門規章在通過和簽署後,須報上級機關審批,然後公布,一般規章在通過和簽署後報國務院備案。

『捌』 行政具有哪些性質

(1)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質

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質主要表現在:①行政內立法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②行政立法所調 整的對象容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務及與行政管理密切關聯的事務;③行政立法的根本目的是實施 和執行權力機關制定的法律,實現行政管理職能。

(2)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質

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質主要表現在:①行政立法是有權行政機關代表國家以國家名義創制 法律規范的活動;②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為規則屬於法的范疇,具有法的基本特徵,即 普遍性、規范性和強制性;③行政立法必須遵循相應的立法程序。

『玖』 行政立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什麼

行政立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
一個國家要正常運轉的話離不開行政立法行為,行政立法行為是一個國家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行政創制行為。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國家下面,我們需要去了解行政立法行為到底是什麼樣的,對國家和我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下什麼是行政立法行為: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定形式將某些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得依據授權法(含憲法)創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它通常具有兩方面的內容:
1、國家行政機關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的委託,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2、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有關行政管理規范性文件的活動。亦稱「准立法」。
二、行政立法的特點
我國的行政立法,是行政性質和立法性質的有機結合。它既有行政的性質,是一種抽象行政 行為,又具有立法的性質,是一種准立法行為。忽視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1、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質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質主要表現在:
①行政立法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②行政立法所調 整的對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務及與行政管理密切關聯的事務;
③行政立法的根本目的是實施 和執行權力機關制定的法律,實現行政管理職能。
2、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質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質主要表現在:
①行政立法是有權行政機關代表國家以國家名義創製法律規范的活動;②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為規則屬於法的范疇,具有法的基本特徵,即 普遍性、規范性和強制性;
③行政立法必須遵循相應的立法程序。
三、行政立法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
1、行政立法不都是抽象行政行為,要分情況,只有國家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管理對象實施的制定法律法規的行為等才是,而對於立法機關在行政方面的立法則不屬於。
2、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管理對象實施的制定法規、規章和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行政規則的行為,其行為形式體現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規範文件和非規範文件。
四、行政行為無效的情形
(一)行政行為無效是指行政行為具有重大瑕疵或根據理智判斷具有絕對明顯的瑕疵的無效。規定以下幾種情形:
1、以書面形式做出,但是未註明做出機關。
2、通知頒布證書的形式作出。但是沒有遵守形式的規定。
3、違反有關地域管轄的規定。
4、因客觀原因無法實施的行為。
5、要求實施構成犯罪或宗教罪行。6、 違反善良風俗的行為。
(二)絕對無效:無任何公定力,提請有權機關確認,不受訴訟實效的約束;自己否定其效力。
(三)相對無效:針對可撤消行政行為,公民可以抵制無效行政行為,但可能判斷錯誤,當事人向法院提請確認無效,向行政機關申請撤消不是其必經程序。以上供參考。

『拾』 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質主要表現在什麼地方

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質主要表現在:
①行政立法是有權行政機關代表國家專以國家名義屬創制 法律規范的活動;
②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為規則屬於法的范疇,具有法的基本特徵,即 普遍性、規范性和強制性;
③行政立法必須遵循相應的立法程序。

熱點內容
勞動法律法規培訓 發布:2025-09-21 12:55:53 瀏覽:38
地方條例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1 12:29:40 瀏覽:488
試述經濟法責任與民事責任的關系 發布:2025-09-21 12:10:01 瀏覽:775
市級立法機構 發布:2025-09-21 12:09:20 瀏覽:310
司法去地方化 發布:2025-09-21 12:09:07 瀏覽:715
2019勞動法拖欠工資賠償 發布:2025-09-21 12:04:09 瀏覽:239
依法治教作文 發布:2025-09-21 11:40:58 瀏覽:707
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 發布:2025-09-21 11:36:38 瀏覽:289
蘭州理工大的法律碩士幾年 發布:2025-09-21 11:16:12 瀏覽:43
31天刑法 發布:2025-09-21 11:13:16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