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員工證書
① 我公司出資讓員工考取特種作業操作證等證書,可以與員工簽訂服務協議嗎有相關法律依據嗎
可以簽訂服務協議,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但是服務協議的違約金不得高於培訓總費用。
除開員工入職培訓外的專業技能培訓都可以約定服務協議的。
以上,供參考,謝謝!
② 勞動法如何規定領導強令員工做違證
勞動法沒有規定,但《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裡面都有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四十二條 辯護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不得威脅、引誘證人作偽證以及進行其他干擾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行為。
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辯護人涉嫌犯罪的,應當由辦理辯護人所承辦案件的偵查機關以外的偵查機關辦理。辯護人是律師的,應當及時通知其所在的律師事務所或者所屬的律師協會。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二款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
如果你還想在這個單位幹下去的話,還是想個辦法婉拒你們領導,如果真的不行的話,我勸你還是不要去做偽證了,即使會丟掉工作,畢竟是違反法律的事情。
③ 用人單位是不能扣押職工的證書的,有相關依據嗎
知道還問什麼~
④ 用人單位是否能夠收取員工證件原件做存檔勞動法中是否有規定
用人單位是不能夠收取員工證件原件做存檔的,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反專映,勞動行政部門屬會責令單位員工證件原件,並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勞動合同法》中有明文規定: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⑤ 勞動法(辭職後單位培訓的證書有權帶走嗎)
沒有,你可以拿走!沒有任何證據也沒有任何法律規定你的證書他人所有
任何單位不得已任何理由扣留員工的證件及財務!
⑥ 勞動法第幾條規定公司不能押員工證件
你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
⑦ [勞動法]員工入職後被發現證書作假能辭退嗎
[前程無憂特約勞動法顧問苗其巍律師答復:] 這個員工的說法純屬狡辯,你們不必縱容他這樣不誠信的行為。 我國的勞動法在制訂的過程中考慮到,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占據一定強勢,因此條款適當向勞動者作了傾斜性保護。但這並不代表用人單位的正當權利也會被侵蝕。誠信是勞動合同建立的一大原則。無論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前的相互了解還是在簽訂勞動合同後的履行過程,用工雙方都必須做到誠信。 為了避免出現不誠信的行為,《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員工使用偽造的學歷證書,謊稱自己具有一定的學歷,這是欺詐行為。用人單位在誤以為該員工確實具備該學歷的認識下,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思與其簽訂了勞動合同,這樣的合同是無效的。 勞動合同無效怎麼處理?《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用人單位認為勞動者確實以欺詐手段使單位違背真實意思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可以立即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結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關經濟補償金的規定可以發現,因為勞動者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效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現在這個員工對於勞動合同無效有不同看法,認為勞動合同簽訂就是默認其偽造的證書,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所以,他如果對勞動合同無效有爭議,完全可以去勞動仲裁或人民法院來做確認。現在這樣盯著你們單位索要賠償,很可能是其抱著想多騙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和你們糾纏而已。(完)
⑧ 勞動法規定證書
第九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我剛打完這樣官司,你最好把老闆承認證書在他手的話錄下來作為證據。
還有就是最好在解除勞動關系時候辦這件事,這樣老闆沒有跟你簽勞動合同可以要賠償,簽訂勞動合同補償,打回官司要的太少不值得。
也許我說這話你會覺得我很貪心,等你真正打上官司就知道不那麼容易,為難你的地方多著呢!能要就多要,經驗之談僅供參考。
⑨ [勞動法]單位扣押證書怎麼辦
網友儀文的困惑: 我朋友與原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但是他當年在原單位考的很多職業資格證書、注冊職業資格證、學歷證、學位證、職稱證都被原單位無任何理由扣留。現在在我朋友從解除勞動合同後半年來多次與原單位交涉,但都被原單位以董事長不在、領導不在等等理由,不予歸還這些證書。(註:原單位因為特殊,每年都需要憑資質才能接到業務,憑資質得有這些證書。) [前程無憂特約勞動法顧問阿克答復:] 對於用人單位在招聘錄用勞動者時,為了防止勞動者隨意離職,扣押勞動者的學歷證書,《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有明確的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但是,你的情況屬於在入職之後,在單位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這樣就不屬於第九條所規定的在招用時扣押證件的情形。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沒有保障了呢? 一般來說,在單位就職時考取的證有兩類,一類是與單位無直接關系的證書,比如在職學歷,一類是與單位工作有關的證件或證書,需要掛靠在單位才能獲取,特點是證件或證書上會寫明工作單位。 對於前者來說,證書屬於勞動者個人。原則上來說,單位不能隨便扣留勞動者的證書。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有些單位為了鼓勵內部員工提高自己的學歷,提供學習的資金、時間等特殊待遇。利用了單位的這些資源考取證書的勞動者,必然需要付出代價。如果獲得證書後時間過短就離職,則必須按照雙方的約定賠償單位的付出。在此前提下,單位沒有獲得相應賠償時,採取扣押證書的做法,未嘗不可。相反,不存在利用單位資源的,單位來扣押證書的,這是沒有道理的。 對於與單位工作有關的證件或證書,規則與上面所提到的完全不同。本身勞動者之所以獲得這個證書,就是依託於單位的資質、經營范圍或其他條件。既然現在離開了這家單位,單位完全有權利收回證件或證書。 就你所提到的情形,阿克認為大約屬於第一種。像房產中介人證書、保險經紀人證書,是開設房產中介公司、保險經紀公司所必須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