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條條管轄
Ⅰ 行政法的級別管轄
法律主觀:
根據行政訴訟法對於級別管掘逗轄的相關規定可知,行政訴訟的級別管轄是很重要的一種管轄方式,級別管轄包括四類級別法院的管轄,分別是最高法院、省高院、市中院和區、縣基層法院的管轄。
一、行政訴訟級別管轄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
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判沖賣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二、行政訴訟級別管轄的范圍
1、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除了法律特別規定應由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外,其餘所有的第一審行政案件都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有:
(1)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由於這兩類行政案件的專業技術性強,且專利、海關行政機關的設立大多與中級人民法院的管轄相吻合,因此,法律規定這兩類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有利於保證辦案質量。
(2)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法院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這類案件中作為當事人一方的行政機關的級別較高,由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專業性、政策性強,影響大,不適合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行政案件。這里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行政案件」主要是指:①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復議的行政案件;②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共同訴訟、集團訴訟行政案件;③涉外或涉港、涉台、涉澳且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行政案件;④被告為縣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地(市)及省級人民政府所屬判差部門的行政案件;⑤其他重大、復雜的行政案件。
3、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這類行政案件專指在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案情重大,涉及面廣且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這類案件主要是指對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行政案件或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的涉外行政案件。實踐中這種行政案件極少。
三、行政訴訟管轄的種類
行政訴訟的管轄分為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級別管轄包括基層人民法院的管轄、中級人民法院的管轄、高級人民法院的管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轄,最重要、最復雜的是中級人民法院的管轄;地域管轄又分為一般地域管轄和特殊地域管轄。
法律客觀:
《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案件法律適用有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案件法律適用的有關規定,主要體現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中,具體如下:
- 受案范圍:界定了行政行為的可訴性,明確對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許可等行為不服可提起訴訟,使當事人能判斷自身權益能否通過行政訴訟保障。
- 管轄:規定不同級別和地域法院對行政訴訟案件的管轄分工,基層法院管轄一般一審行政案件,中級法院管轄本轄區重大、復雜案件等,避免管轄爭議。
- 訴訟參加人:明確原告、被告、第三人的資格及權利義務。原告需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被告是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第三人與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
- 證據規則:規定證據種類、舉證責任等。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要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 起訴與受理:規范起訴條件、方式、期限等。符合法定條件的起訴,法院應受理;不符合的,可裁定不予立案。
- 審理與判決:涵蓋審理程序、證據審查、判決方式等。法院根據不同情況作出判決,如撤銷判決、確認違法判決等,強調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和關聯性,確保判決公正。
- 行政協議:明確行政協議的范圍,如政府特許經營協議等。審理時可適用不違反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規范。
- 一並審理:當事人可請求一並審理相關民事爭議或審查規范性文件,但有條件限制。
Ⅲ 行政法知識需背誦
一位學友總結的真好!
一、地方行政機關類型
1、條條管轄、垂直領導——政府、海關、金融、外匯、國安、稅務——只有1個復議機關;
2、條塊管轄、雙重領導——公安、市場監督管理局等——2個復議機關(同級政府、上一級主管部門);
3、省以下垂直領導——自然資源——2個復議機關(管後不管前:即同級政府可以作為其復議機關,但是管不了該部門的人權物)
4、派出機關——行政公署——省、自治區政府在必要時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行政公署;
5、 派出機關——區公所——縣、自治縣政府在必要時經省級政府批准設立區公所;
6、派出機關——街道辦事處——市轄區、不設區的市政府經上一級政府批准設立街道辦事處;
7、派出機構——派出所——警告、500元以下罰款;
8、派出機構——工商所——處罰個體工商戶,不包括吊銷營業執照;
9、派出機構——稅務所——2000以下罰款;
二、地方各級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
1、地方各級政府機構設置程序
類型一:新設
(1)方式:新設(上一級)
(2)針對事項:地方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
(3)具體程序:本級政府提出方案→上一級編辦審核→報上一級政府批准,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行政機構還應報本級人大常委會備案。
類型二:協商
(1)方式:協商(本級政府)
(2)針對事項:政府機構之間的職責異議
(3)具體程序:行政機構之間對職責劃分有異議→主動協商解決→協商一致→報本級編辦備案;協商不一致→提請本級編辦提出協調意見→由本級編辦報本級政府決定。
類型三:內設
(1)方式:內設(本級編辦)
(2)針對事項:內設機構的設立、撤銷、合並或者變更規格、名稱
(3)具體程序:由該行政機構提出方案,報本級編辦審批。
2、地方各級政府編制管理
(1)行政編制總額——地方政府的行政編制總額——由省級政府提出→國編辦審核→報國務院批准。
(2)行政編制調整——地方各級政府有權在行政編制總額內調整本級政府部門的編制——同一個行政區域不同層級之間調配使用行政編制的,應當由省編辦報中編辦批准
Ⅳ 行政法中地域管轄得原告加被告情況有哪些 行政拘留有幾種 謝謝
行政法中管轄地一般由違法地行政機關管轄。
如果違法人常駐地行政機關管轄更為回合適的,可以由違法人常答駐地行政機關管轄。
行政拘留就只有一種。
另外有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法律鏈接:《行政處罰法》第二十條 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對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