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多項選擇題
⑴ 民事訴訟法選擇題
C C B C B B
⑵ 民事訴訟法多選題,求高手幫助2
ABC CD ACD ABCD BC ABCD AC BD AB ABC C
⑶ 33【·多選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糾紛中,當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的有( )。
當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的有侵害名譽權糾紛、繼承糾紛、收養糾紛和勞動合專同糾紛。
與人屬身有關的婚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提請仲裁,但適用於《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 (漢語注音:mínshìsùsòng 英文釋義a civil action; common pleas)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全體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發生的訴訟關系。
⑷ 民事訴訟法相關選擇題,謝謝幫忙回答嗎非常感謝你。
1 A.B
2 A.C
3 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C
8 A.C.D
9 A.B.C
10 A.B.D
11 B.C
12 A.B.D
13 A.B.C.D
14 A.B
15 C.D
⑸ 民事訴訟法多選題求高手幫忙,急急急!
1.在民事訴訟中,原告可以: A 提出訴訟請求 B 放棄訴訟請求 C 堅持訴訟請求 D 變更訴訟請求
2.以下版屬於我國民事訴訟法權基本原則的有: A 處分原則 B 辯論原則 C 調審結合原則 D 檢察監督原則
3.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指人民法院和之間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分別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C 訴訟參加人 D 其他訴訟參與人
4.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不公開進行審理的案件有: A 涉及個人隱私 C 涉及國家秘密
5.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和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C 自願 D 合法
6.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人民法院管轄: A 侵權人所在地 B 侵權行為地 C 侵權結果地 D 被告住所地
7.民訴的迴避制度,除了適用審判人員外,還適用於:A 書記員 B 翻譯人員 C 鑒定人
8.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的有:C 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D 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⑹ 民事訴訟法多選題求高手
9.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人民法院管轄:A 被告住所地或原告所在地 B 合同履行地 C 合同簽訂地 D 標的物所在地
10.關於協議管轄的說法正確的有:B 協議管轄只適用於第一審案件 C 協議管轄不能改變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 D 雙方當事人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約定協議管轄
11.人民法院對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主要有兩個方面:A 因財產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 B 因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
1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有:A 重大涉外案件 B 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C 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13.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A 事故發生地 B 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 C 被告住所地
14.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人民法院管轄:B 被告住所地 C 合同履行地
15.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人民法院負責調查收集的證據包括(A 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 C 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鑒定、勘驗的證據 D 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互相矛盾、無法認定的證據)以及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由自己收集的其他證據。
16.民事訴訟證據必須具備以下( )條件:A 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B 必須是與案情有內在聯系的客觀事實 C 必須是法律允許作為訴訟證據的客觀事實 D 必須是依照法定程序取得的客觀事實
17.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B 本訴的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C 參加到已經開始的訴訟中,可以支持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 D 參加訴訟的方式為本人或其他當事人提出申請或由人民法院依職權通知
18.上訴的形式要件包括:A 有合格的上訴人和被上訴人 B 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起上訴 C 必須提交上訴狀 D 必須對一審判決不服
19.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作為執行根據的法律文書包括:A 人民法院製作的民事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支付令 B 人民法院製作的具有財產內容的刑事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C 仲裁機構製作的裁決書、調解書 D 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20.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用書面協議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管轄的,不得違反民事訴訟法關於的規定:B 級別管轄 D 專屬管轄
⑺ 民事訴訟法 多選題
民事訴訟法
1.先予執行: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後,終審判決作出前,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裁定對方當事人向申請一方當事人給付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其他財務,或者實施或停止某種行為,並立即付諸執行的一種法律制度。
2.反訴:反訴是指在一個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程序中,本訴的被告以本訴原告為被告,向受訴法院提出的與本訴有牽連的獨立的反請求。
3.訴:指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就特定民事爭議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請求。
4.訴訟代理人:指根據法律的規定或者當事人的委託,在一定許可權范圍內,為維護被代理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進行訴訟的人。
5.財產保全:指人民法院根據利害關系人或當事人的申請,必要時也可依職權對一定財產採取特殊的保護措施,以保證將來生效判決得以實現的物質保障法律制度。
6.監督程序: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當事人認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及調解協議確實有錯誤的,提起或申請再審,由人民法院依法對案件再次進行審理的法律制度。
7.執行程序:是調整人民法院、執行當事人和其他執行參與人進行民事執行活動的程序。
8.起訴的必備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直接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手速人民法院管轄。
9.延期審理及法定情形: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確定開庭審理日期或者開庭審理的過程中,由於發生某種特殊情況,使開庭審理無法按期或繼續進行從而決定推遲審理的制度。
情形包括:(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場的。
(2)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
調查的。
(4)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10.協議地域管轄:協議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民事糾紛發生之前或之後,以書面方式約定訴訟的管轄法院。
協議管轄需具備下述條件:國內的協議管轄只適用於合同糾紛訴訟;必須採用書面合同形式;只適用於合同糾紛中的第一審案件;當事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選擇;選擇法院時,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
11.論述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訴訟請求的區別
在審查起訴階段,如果法院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進行審理的過程中,發現起訴不符合法定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
法院受理案件後,審理時認為原告喪失實體勝訴權的,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區別主要有七方面:
1. 適用階段不同。不予受理是審查起訴階段,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是在受理案件以後。
2. 解決問題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解決的是程序問題,駁回訴訟請求解決的是實體問題。
3. 使用條件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是針對起訴不合條件,駁回訴訟請求針對原告喪失了實體勝訴權
4. 適用文書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適用裁定,駁回訴訟請求適用判決
5. 享有權利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針對同一案件還可再起訴,駁回訴訟請求不行。
6. 適用機構不同。不予受理裁定是立案庭作出。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是審判庭作出
7. 上訴期限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是10天,駁回訴訟請求是15天。
12.比較必要共同訴訟和普通共同訴訟
必要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兩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的,法院必須合一審理並合一判決的共同訴訟。
普通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兩人以上,共同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當事人也同意合並審理的訴訟。
兩者的區別是:
1. 訴訟標的的同類性與共同性不同
普通共同訴訟的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必要共同訴訟人對訴訟標的享有共同的權利或承擔共同的義務,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
2. 共同訴訟人之間的相關性與獨立性不同
在普通共同訴訟中,每個共同訴訟人都處於獨立的地位,其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而只對自己發生效力;在必要共同訴訟中,採取承認的原則,視全體共同訴訟人為一個整體,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同意,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
3. 審判方式和審判結果不同
普通共同訴訟是一種可分之訴,因此共同訴訟人既可以一同起訴或者應訴,也可以分別起訴或應訴。法院既可以合並審理,也可以分開審理。必要共同訴訟是一種不可分之訴,因此共同訴訟人必須一同起訴或者應訴,法院必須合並審理並作出合一判決,且判決內容不得相左。
13.論述民訴中的迴避制度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45條的規定,迴避適用的對象,包括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其中審判人員既包括審判員,也包括陪審員。
上述人員遇有以下情形時,應予迴避: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即一人不能身兼二職,不能一會兒擔任審判長,一會兒又是案件的原告等。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如果有關人員不是與當事人有其他關系,而是與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 則無須迴避。
迴避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當事人申請迴避;二是自行迴避,即有關人員遇有法定迴避情形時麥克自行申請迴避。
14.比較訴訟中止與終結
訴訟中止即在訴訟進行過程中,如果出現一些法定特殊原因,使訴訟程序無法繼續進行時,法院裁定暫停訴訟程序,等特殊原因消失以後再行恢復訴訟程序的法律制度。
訴訟中止僅僅是訴訟過程的暫停,引起訴訟中止的特殊原因消失後,訴訟程序可以恢復,而訴訟終結則是訴訟程序的永久性結束,即在訴訟進行過程中,因發生某種法定的特殊原因,使訴訟程序無法繼續進行或者繼續進行已無必要時,由人民法院裁定終結訴訟程序的法律制度。
訴訟中止的情形:
1.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與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訴訟終結的情形:
1.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2.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3.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4.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
案例:分析訴訟中各個訴訟人的地位
⑻ 民事訴訟法多選題,求高手幫助3
22.cd23.abcd,24cd,25.abcd,26.abcd,27abcd,28abc,29acd,30abcd
⑼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多項選擇題
答案是A、E。
以前做過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