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治安行政法律制裁

治安行政法律制裁

發布時間: 2021-11-17 11:24:09

① 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應當承擔怎樣的行政法律責任

1.違反規定燃放煙花爆竹行為的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四條的有關規定,回在大型群眾性答活動場內燃放煙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擾亂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2.違反規定製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使用、提供、處置爆炸性危險物質的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製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使用、提供、處置爆炸性危險物質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3.爆炸品被盜、被搶或者丟失故意隱瞞不報行為的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爆炸性危險物質被盜、被搶或者丟失,未按規定報告的,處5日以下拘留;故意隱瞞不報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② 治安行政處罰權包括那些具體權利

治安行政處罰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條規定: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一)警告;(二)罰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是指對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給予的處理懲罰。‍

③ 行政制裁包括哪些

具體行政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就特定事項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作出的單方行政職權行為。

種類包括:

1.行政許可:指行政機關根據相對人的申請,通過頒發許可證、執照等形式,依法賦予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者實施某種行為的法律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

非行政許可比照列入。具體許可、非許可項目以《行政許可法》實施後的清理、認定結果為准。

2.行政處罰:是指具有法定管轄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處罰」欄項目要以每個單行法規規定的具體違法行為為標准,每個具體違法行為填報一條「行政處罰」。行政處罰包括:

(1)警告(包括通報批評、責令檢討、責令悔過等)。警告屬於申誠罰,是一種影響相對方聲譽、給相對方施加一定精神上壓力的處罰。

(2)罰款。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所謂沒收違法所得,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將相對人通過違法行為獲取的財產收歸國有的處罰形式;沒收非法財物,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將違禁物品或者用以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收歸國有的處罰形式。如淫穢錄像帶、非法出版物等。

(4)暫扣、吊銷許可證或執照。

(5)責令停產停業。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3.行政強制:行政強制包括兩種,一是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為了預防或制止正在發展或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危險狀態以及不利後果,或者為了保全證據、確保案件查處工作的順利進行而對相對人的人身自由、財產予以強行限制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它也叫「即時強制」。二是行政強制執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的義務時,行政機關依法採取必要的強制性手段,迫使其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強制措施包括:

(1)對人身的強制。如強制拘留、強制戒毒、強制扣留、強制管束、強制約束、強制隔離、強制治療、強制戒毒、強制傳喚、強制履行、強制服役、對在公共場所鬧事者採取強行帶離現場或驅散等等;

(2)對財產的強制。如查封、扣押、凍結等等;

(3)對行為的強制:強制許可等。

行政強制執行包括:強制劃撥、強制扣繳、強行拆除、強制銷毀、變價出售、強制抵繳、強制退還。

4.行政徵收:是指行政機關根據法律規定,以強制方式取得相對方財產所有權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徵收有以下幾種:

(1)稅的徵收。包括國稅、地稅和關稅三大類。

(2)行政性收費的徵收包括:環保費的徵收。如排污費的徵收等;資源費的徵收。如礦產資源費、水資源費的徵收等;建設資金費的徵收。如重點水利、電力建設項目的資金徵收、重點能源項目、交通項目的建設資金項目的徵收等;使用費的徵收。如土地使用費、車輛通行費和公路養路費的徵收等;管理費的徵收。如工商管理費、城建管理費的徵收等;滯納金徵收。

5.行政給付:是指行政機關對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或其他特殊情況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賦予其一定的物質權益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主要包括撫恤金、離退休金、社會救濟金、自然災害救濟金等。

具體表現形式:安置、補助、撫恤、優待、救災扶貧等。

6.行政裁決:是指行政機關依據法律授權,對發生在行政管理活動中的平等主體間的特定民事爭議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具體有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權屬糾紛的裁決。

(1)對自然資源的確權裁決,如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使用權的裁決;

(2)民事賠償的裁決,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關於民事賠償的裁決;

(3)根據專利法、商標法的規定,由行政機關組織的專利復審委員會和商標評審委員會對專利和商標糾紛案件,包括行政爭議和民事確權糾紛的裁判等等,都屬於行政裁決、裁判制度。設立這些制度是完全必要的,但共同的缺點是缺乏對裁決、裁判程序的規定。

行政復議、行政仲裁比照列入。

7.行政確認: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相對人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和相關的法律事實進行甄別,予以確定、許可證明並予以宣告的具體行政行為。

根據法律規范和行政活動的實際情況,行政確認的形式主要有:

(1)確定。如頒發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證、宅基地使用證、專利證、商標專用權證等;

(2)認可。如對產品質量的認證等。

(3)證明。如學歷、學位證明、居民身份證明、親屬關系的證明、貨物原產地證明等;

(4)登記。如產權登記、戶籍登記、婚姻登記等;

行政確認的內容主要有:

(1)對法律上主體資格、身份及法律地位的確認。如通過企業、公司登記對企業、公司經營主體資格的確認。

(2)對權屬的確認。如對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確認、對房屋所有權的確認。

(3)對法律關系的確認。如婚姻登記就是對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的確認。

(4)對法律事實的確認。如計程車出城登記就是對計程車駕駛出城這一法律事實的確認。

(5)對法律責任的確認。如醫療事故鑒定、交能事故的認定便是對法律責任的確認。

(6)對能力的確認。如技術鑒定即是對個人是否具有從事某種行為的能力的確認。

8.行政監督檢查: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定職權,對相對人遵守法律、法規、規章的情況進行檢查、了解、監督、檢查的行政行為。如產品質量的抽查。

「行政監督檢查權」指對管理相對人進行檢查指導、監督管理的許可權。行政執法部門對自己負責執行的法律、法規、規章,一般均有行政監督檢查權。

9.其他種類的具體行政行為(比如備案等)。

④ 治安管理處罰法與行政處罰法比較

《行政處罰法》第二條規定了該法的適用范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適專用本法。」可屬以看出,一切行政處罰都要以該法為依據。同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規定,對於危害社會治安管理的行為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行政處罰法》規定的時效為兩年,《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時效為6個月,《治安管理處罰法》與《行政處罰法》的關系應當是特別法與普通法的關系。因為:《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條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的程序,適用本法的規定;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這一條明確規定了治安管理處罰的程序優先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
《治安管理處罰法》與《刑法》的基本關系比較簡單。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二者制裁的對象都是對社會具有危害性的行為。二者的根本區別在於《治安管理處罰法》是對尚未達到犯罪程度的違法行為的制裁,即制裁對象為一般違法行為,而《刑法》的適用對象為構成犯罪的危害性行為。正是由於這一根本性的區別,二者又在制裁措施、適用主體、適用程序等方面也產生一系列顯著的區別。

⑤ 治安處罰,行政處罰,法律制裁的概念與區別

治安處罰是公安機關依法律法規制定的部門處罰條例,由公安機關機關執行. 行政處罰是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律法規制定的,由行政機關執行. 法律最大,由法院判決

⑥ 行政處罰和治安管理處罰的區別

一、治安處罰和行政處罰的關系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屬於行政法范疇,是行政法中具有特色的一個分支。行政法除《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外,還有《勞動教養試行辦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外匯管理條例》涉及公安、稅務、工商、郵政、財政、計劃、海關、港務、外匯等非常龐雜的體系。有些是專門的行政法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些是其他法律中有關行政法的條款。如:《禁毒決定》中的行政部分。因為《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處罰稱為治安處罰,而適用其他行政法的處罰則稱為行政處罰。廣義上說,治安處罰是行政處罰的一個類型。
二、治安處罰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
1、主體不同
治安處罰行政主體只能是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即:公安民警,還有一些被公安機關授權的鄉、鎮政府;而行政處罰的行政主體除了公安機關外還有稅務、工商、財政、計劃、海關、港務、外匯等行政主體。因此,一般情況下,公安適用的行政處罰都要加上「公安行政」的字樣。
2、適用依據不同
治安處罰只能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而行政處罰的適用,除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外,還有其他的行政法。如非法持有、使用假幣行為,適用《銀行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為,適用《禁毒決定》等。
3、罰則不同
治安處罰規定的處罰種類只有警告、罰款和拘留 3 種;而行政處罰除此之外,還有責令停產停業、吊銷或暫扣執照、許可證等,且是否適用拘留、罰款數額大小等也不盡相同。
4、適用法律文書格式不同
治安處罰適用的法律文書格式,如:《治安管理處罰審批表》、《治安管理處罰裁決書》和《治安管理當場處罰書》等;而行政處罰文書則與此不同,適用《公安行政處罰審批表》、《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和《當場處罰決定書》等。
5、罰繳方式不同
治安處罰中罰款和決定和收繳由公安機關執行;而行政處罰中,一般實行罰、繳分離制,罰款決定由行政機關執行,罰款的收繳由銀行執行。
6、執行不同
治安處罰中,公安機關對拒不執行的相對人可以適用強制執行,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而行政處罰中,除了公安、稅務、海關外其他的行政機關、授權組織則不能適用強制執行措施,而只能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7、權利救濟不同
治安處罰的相對人對治安處罰不服只能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不服再提起行政訴訟;而行政處罰則各有不同,有的只能提起行政訴訟;有的只能申請行政復議;有的在兩者間選擇,並且選擇後就不能再變更;有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選擇行政復議後,對行政復議不服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⑦ 治安管理處罰 和 行政處罰 有什麼區別

1、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及其他法定組織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實施制裁的行為。行政處罰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它是對行政違法行為的一種制裁,具有可訴性。

2、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作了全面、系統的規范。嚴格說來,該法是規范所有行政處罰的基本法,一切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都要遵循該法的規定,除非該法作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等授權規定。

3、治安管理處罰是行政處罰的一種,也可以說成是公安機關實施的有關治安管理的行政處罰,也應當符合行政處罰法的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是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法律規范的個人或者單位實施的一種制裁性的具體行政行為。它是一種行政處罰,但又不同於其他行政處罰,這主要表現在:一是治安管理處罰涉及面較其他行政處罰廣。治安管理處罰適用的對象是全方位的,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民的人身權利、公私財產等各個方面。而其他行政機關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實施行政管理,並對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行使的是某一方面的專項權力,如衛生、稅收、工商、環保等。二是治安管理處罰的主體較其他行政處罰單一。治安管理處罰只能由公安機關實施,其他任何機關不得實施治安管理處罰。而其他行政處罰,可以由幾個機關共同行使。三是治安管理處罰在處罰程度上較其他行政處罰嚴厲。它是一種比較嚴厲的行政處罰,大部分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可以適用限制人身自由的治安管理處罰,在處罰程度上僅次於刑罰。而其他行政違法行為基本上只能適用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四是治安管理處罰的時效性較其他行政處罰強。本法規定治安管理處罰的追究時效只有六個月。因而法律規定其他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為兩年。

⑧ 治安管理處罰 治安行政處罰 公安行政處罰三者有什麼區別

治安管理處罰、行政處罰(不是治安行政處罰)和公安行政處罰的區別:

  1. 三者依照法律不同:治安管理處罰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處罰和公安行政處罰依照其他法律法規規章。

  2. 執法主體不同:治安管理處罰和公安行政處罰由公安機關給予的處理懲罰,行政處罰是由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執行。

  3. 概念不同:

治安管理處罰是指對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給予的處理懲罰。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公安行政處罰是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公安行政法律法規尚不構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實施的一種行政制裁。行政處罰屬一種行政法律責任,以行政違法行為存在為前提,以懲戒行政違法活動為目的。

熱點內容
刑法灌鉛 發布:2025-09-20 01:45:18 瀏覽:819
商品房買賣合同備案信息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0 01:44:45 瀏覽:409
勞動法2018年辭退員工賠付 發布:2025-09-20 01:44:32 瀏覽:983
宿州墉橋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0 01:28:43 瀏覽:214
過失燒毀林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0 01:26:25 瀏覽:182
坦洲鎮龍塘附近有什麼廠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9-20 01:25:44 瀏覽:696
見習生條例 發布:2025-09-20 01:23:19 瀏覽:352
法制化與法治化區別 發布:2025-09-20 01:21:43 瀏覽:567
庭審稱法官 發布:2025-09-20 00:51:35 瀏覽:18
勞動法十二個月平均工資 發布:2025-09-20 00:50:54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