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庭審判視頻
⑴ 法院庭審的直播在哪兒看
法院庭審的直播在中國庭審公開網可以看。
中國庭審公開網正式開通,將進一回步以庭審公開倒逼提升庭審質量答、效率和效果。已經有520家地方各級法院實現了與這個平台的聯通。下一步,所有法院公開的庭審視頻都將在第一時間自動匯聚到這個平台,並推送到各大主流可視媒體。
(1)行政法庭審判視頻擴展閱讀:
中國庭審公開網自開通以來,不斷優化完善平台功能,加強直播規范化建設,以庭審視頻直播為主,進一步豐富公開形式,加大庭審公開覆蓋面,提升公開的質量和效果。
庭審直播工作常態化,各種案件類型、各種審判程序的案件普遍實現互聯網直播,大力便利了人民群眾旁聽、了解庭審,充分保障了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工作的知情權、監督權,同時,也有效促進了審判管理工作,倒逼法官嚴格依法規范履職,不斷提升庭審駕馭能力和審判業務水平。
以庭審直播為主體的庭審公開,努力打造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不僅讓司法公正看得見、能評價、受監督,也為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要求、促進人民法院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⑵ 我是一名被告者,法院從開庭到閉庭,錄制視頻,我有沒有權利索要!
開庭後,即是審判過程,可以申請錄音/錄像,但是未經法庭允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的等行為,法院可以暫扣此類傳播審判活動的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拒不刪除的,法院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制刪除。
實際上,在《關於庭審活動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中,已就庭審活動錄音錄像問題作出詳細的規定了。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該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對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未經准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的等行為,法院可以暫扣此類傳播審判活動的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拒不刪除的,法院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制刪除。
《關於庭審活動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
為加強審判管理,完善法庭記錄方式,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促進司法公正,根據有關訴訟法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現就庭審活動錄音錄像問題作如下規定:
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第一審普通程序和第二審程序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應當對庭審活動全程同步錄音或者錄像;簡易程序及其他程序案件,應當根據需要對庭審活動錄音或者錄像。
對於巡迴審判等不在審判法庭進行的庭審活動,不具備錄音錄像條件的,可以不錄音錄像。
二、人民法院應當在審判法庭安裝錄音設備;有條件的應當安裝錄像設備。人民法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部分審判法庭安裝錄音或者錄像設備。
三、庭審錄音錄像應當由書記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自案件開庭時開始錄制,並告知訴訟參與人,至閉庭時結束。除休庭和不宜錄音錄像的調解活動外,錄音錄像不得間斷。
書記員應當將庭審錄音錄像的起始、結束時間及有無間斷等情況記入法庭筆錄。
四、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對法庭筆錄有異議並申請補正的,書記員應當播放錄音錄像進行核對、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
五、人民法院應當使用專門設備存儲庭審錄音錄像,並將其作為案件材料以光碟等方式存入案件卷宗;具備當事人、辯護人、代理人等在人民法院查閱條件的,應當將其存入案件卷宗的正卷。未經人民法院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拍錄、傳播庭審錄音錄像。
庭審錄音錄像的保存期限與案件卷宗的保存期限相同。
六、人民法院應當採取疊加同步錄制時間或者其他措施保證庭審錄音錄像的真實性、完整性。對於毀損庭審錄音錄像或者篡改其內容的,追究行為人相應的行政或者法律責任。
因設備、技術等原因導致庭審錄音錄像內容不完整或者不存在的,負責錄制的人員應當做出書面說明,經審判長或者庭長審核簽字後附卷;內容不完整的庭審錄音錄像仍應存儲並入卷。
七、在庭審中,訴訟參與人或者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紀律或者有關法律規定,破壞法庭秩序、妨礙訴訟活動順利進行的,庭審錄音錄像可以作為追究其法律責任的證據。
八、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庭審活動不規范或者存在違法現象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庭審錄音錄像進行調查核實。
九、人民法院院長、庭長或者紀檢監察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調閱庭審錄音錄像。調閱不公開審理案件的庭審錄音錄像,應當遵守有關保密規定。
十、高級人民法院可以結合當地實際,在庭審錄音錄像的技術、管理、應用等方面制定本規定的實施細則。
十一、人民法院進行其他審判、執行、聽證、接訪等活動,需要錄音錄像的,參照本規定執行。
⑶ 法院幫我開庭視頻發在百度上犯法嗎
是合法的,不違法。
法院將庭審在網上直播,目的是為了落實審判公開原則,版接受群眾權監督,擴大法制宣傳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直播錄播庭審活動的規定》第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可以選擇公眾關注度較高、社會影響較大、具有法制宣傳教育意義的公開審理的案件進行庭審直播、錄播。
對於下列案件,不得進行庭審直播、錄播:
(一)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未成年人犯罪等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
(二)檢察機關明確提出不進行庭審直播、錄播並有正當理由的刑事案件;
(三)當事人明確提出不進行庭審直播、錄播並有正當理由的民事、行政案件;
(四)其他不宜庭審直播、錄播的案件。
⑷ 中國法庭 行政法
中國法庭:刑事訴訟中,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就是獨任庭。
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五人或七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五,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三人或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死刑復核案件,由審判員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而且,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審判長要指揮訴訟,但評議時與其他法官一樣只有一票權.
其他的審判人員,審判員就是法院里的專職法官,人民陪審員是法院吸收共同參與審判的非職業法官,可以來自社會個階層,在審判中與法官同權,是為了使審判平民化,民主化
民事訴訟中規定的較粗,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只要是單數就行.簡易程序仍是用獨任庭.
行政訴訟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沒有獨任庭.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⑸ 行政訴訟法院開庭新聞媒體會曝光嗎
人民法院會對整個開庭情況進行錄像,但是是否需要公開,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根據《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十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對庭審活動進行全程錄像或錄音。
第十一條規定,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電視、互聯網或其他公共媒體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直播或錄播:
(一)公眾關注度較高;
(二)社會影響較大;
(三)法治宣傳教育意義較強。
⑹ 行政調解視頻公安應提交法院嗎
這個要看這段調解視頻有沒有移交法院的必要,如果有需要那麼就應該提交法院的。
⑺ 哪地方可以下載到民事、行政案件庭審的視頻
北京中院的網站上應該有直播
⑻ 公開庭審沒有全程錄音錄像審判長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開庭後,即是審判過程,可以申請錄音/錄像,但是未經法庭允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的等行為,法院可以暫扣此類傳播審判活動的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拒不刪除的,法院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制刪除。
實際上,在《關於庭審活動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中,已就庭審活動錄音錄像問題作出詳細的規定了。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該司法解釋規定,人民法院對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未經准許進行錄音、錄像、攝影的等行為,法院可以暫扣此類傳播審判活動的器材,並責令其刪除有關內容;拒不刪除的,法院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制刪除。
《關於庭審活動錄音錄像的若干規定》
為加強審判管理,完善法庭記錄方式,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促進司法公正,根據有關訴訟法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現就庭審活動錄音錄像問題作如下規定:
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第一審普通程序和第二審程序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應當對庭審活動全程同步錄音或者錄像;簡易程序及其他程序案件,應當根據需要對庭審活動錄音或者錄像。
對於巡迴審判等不在審判法庭進行的庭審活動,不具備錄音錄像條件的,可以不錄音錄像。
二、人民法院應當在審判法庭安裝錄音設備;有條件的應當安裝錄像設備。人民法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部分審判法庭安裝錄音或者錄像設備。
三、庭審錄音錄像應當由書記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自案件開庭時開始錄制,並告知訴訟參與人,至閉庭時結束。除休庭和不宜錄音錄像的調解活動外,錄音錄像不得間斷。
書記員應當將庭審錄音錄像的起始、結束時間及有無間斷等情況記入法庭筆錄。
四、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對法庭筆錄有異議並申請補正的,書記員應當播放錄音錄像進行核對、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
五、人民法院應當使用專門設備存儲庭審錄音錄像,並將其作為案件材料以光碟等方式存入案件卷宗;具備當事人、辯護人、代理人等在人民法院查閱條件的,應當將其存入案件卷宗的正卷。未經人民法院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拍錄、傳播庭審錄音錄像。
庭審錄音錄像的保存期限與案件卷宗的保存期限相同。
六、人民法院應當採取疊加同步錄制時間或者其他措施保證庭審錄音錄像的真實性、完整性。對於毀損庭審錄音錄像或者篡改其內容的,追究行為人相應的行政或者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