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工資表格計算
A. 勞動法工資計算
應按實際工作日計算工資。
25天工作日加4天休息是29天,本月缺勤1-2天。
工資應是月工資除以26天是日工資,再乘以出勤天數。(或公司有規定,經職代會通過,勞動部門備案的,依規定為准)
B. 按勞動法工資怎麼算
勞動法中沒有具體規定,只能依據勞動法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的規定,法定的公休日為104天/年,法定節假日為11天,並按下述規定方法計算工作時間和工資: a.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
1.75天 c.加班工資的計算: 每天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工資:(實際工作時間-8小時)×小時工資×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200% 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300%
C. 如何根據考勤表計算工資
如張XX,月薪2000,當月出勤26天,一周休息一天,則其工資為2000元+(2000元/21.75天)*(26天-21.75天)*2倍。計算依據來源於《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內容規定。
該規定內容寫明月計薪的天數為21.75天。同時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3)勞動法工資表格計算擴展閱讀:
工資的包含內容:
1、計時工資。包括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崗位)工資;新參加工作職工的見習工資(學徒的生活費);運動員體育津貼。
2、計件工資。包括實行超額累進計件、直接無限計件、限額計件、超定額計件等工資制,按勞動部門或主管部門批準的定額和計件單價支付給個人的工資;按工會任務包干方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按營業額提成或利潤提成辦法支付給個人的工資。
3、獎金。包括生產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機關、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其他獎金。
4、津貼和補貼。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及其他津貼。
5、加班加點工資。包括周末加班、法定假日加班以及平時加班。
D. 勞動法 工資計算
關於加班工資的計算。
日平均工資×月加班天數×200%=休息日加班工資
日平均工資×法定假日版加權班天數×300%=法定假日加班工資
即,國慶前三天為法定節假日,應得工資為80*3*300%=720元
後四天為休息日,應得工資為80*4*200%=640元
減去已經支付的80*7=560元,還有800元需要支付
E. 按勞動法月薪工資怎麼計算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F. 勞動法工資計算方法
工資計算公式和方法
法定假日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內300%
雙休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容算基數÷21.75×200%
工作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1.75×150%
休息及法定假日規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11天的法定節假日。
G. 勞動法工資的計算
去找所在省的工資支付條例,
其他很明確.
工資補貼津貼加班費,
都屬於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