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對行政法的認識思維導圖

對行政法的認識思維導圖

發布時間: 2021-11-21 23:32:10

① 個人對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看法

行政法是
實體法
,是規定行政機關許可的問題。
行政訴訟法

程序法
,是規定行政機關在依法行政時必須要做的程序,缺一不可的。

② 談談你對《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的認識》》》

(一)憲來法的本質
自憲法是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的集中表現。所謂政治力量對比包括:
1.階級力量的強弱對比關系;
2.階級力量強弱懸殊程度的對比關系。
(二)憲法的特徵
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有著最為嚴格的修改程序,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規定著國家的最根本、最重要問題;
2.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系統全面地規定著公民的基本權利;
3.憲法是民主事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從法律的角度將民主成果定型下來。

③ 對行政法內容 特點 作用的認識

行政法就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的特點是:
(1)行政法沒有統一、完整的法典;
(2)行政法規范的數量多,內容廣泛;
(3)行政法規范具有明顯的易變性;
(4)行政法淵源的復雜性.

④ 行政法該如何學習

(一) 首先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在這裡麵包含的重要知識點有:

1、行政主體,區分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行政法主體、公務員的概念,分清派出機關與派出機構的區別,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的區別。

2、行政行為,了解行政行為的幾種分類,自由裁量行政行為與羈束行政行為,應申請的行政行為與依職權的行政行為,要式行政行為與不要式行政行為,單方行政行為與雙方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及特殊行政行為中的行政終局裁決行為、國家行為,其中,最主要的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的區別,在抽象行政行為中涉及到行政立法,了解行政立法的幾種分類,掌握區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及規章各自的制定范圍許可權、效力等級,在具體行政行為中涉及到行政處理行為和行政處罰及行政合同,其中行政處理行為具體包含行政許可、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執行、行政裁決,在行政處罰中著重理解一事不再罰的原則,重點掌握行政處罰的種類、設定、處罰程序、處罰的適用、管轄。

(二)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對行政行為不服的救濟措施:

1、行政復議,應掌握復議的適用范圍及排除范圍,管轄,主體,重點掌握特殊管轄及復議中被申請人的確定,申請復議的期限,復議的審理及審理的特殊規則,在審理中可以審查的3種規定及相對人要求附帶解決行政機關的侵權事宜,另外應掌握復議過程中的不停止執行規則及證據規則,最後了解復議的決定,如:維持、撤銷、履行、變更、確認,

2、行政訴訟,訴訟的適用范圍,重點記憶幾中排除適用的行為,如:國家行為、刑事司法行為、行政終局裁決行為等;管轄,重點掌握特殊管轄如:經復議的管轄、不動產的管轄、限制人身自由的管轄等;訴訟參加人的規定,針對原告的確定應參照《行政訴訟解釋的若干規定》,對於被告的確定應掌握幾種特殊的規定,如:行政機關組建機構的被告的確定、內設機構和派出機構被告的確定等,在訴訟程序中應結合民訴進行比較記憶,找出其特殊的規定,在執行程序中應區分訴訟的執行和非訴訟的執行。
(三) 相對人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權的賠償問題即國家賠償,包含三部分:
1、行政賠償,2、刑事賠償,3、訴訟損害賠償,掌握其賠償的范圍及賠償主體的確定,區分行政賠償與刑事賠償的程序,如:行政賠償中的先行處理程序、刑事賠償的處理前置程序等。了解賠償的方式和標准。

從以上要點來看,其實行政法並不難學,只要我們從中理出頭緒,了解行政法的框架,然後將知識點進行系統化的填充, 從而做到胸有成竹。

⑤ 談談對行政法的認識

我是這么認為,中國的行政法有很好的執行標准,在行政法律法規面前人人平等。中國的行政法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

⑥ 學習行政法的心得體會

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對政府機關和政府工作人員來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依法行政、依法辦事。1999年7月、國務院召開了依法行政工作會議,11月,又發出了《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議》,這是國務院為貫徹依法治國作出的重要決定。
依法行政也是行政法治,是法治的重要內容。依法行政是對行政主體即政府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的要求。要求一切政府機關和政府工作人員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活動的准則,把行政行為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依法行政既包括了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憲法、法規,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嚴守法紀,又包括了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依法處理問題,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務。其工作集中概括為行政立法、執法和執法監督。
對於行政法,我想,首先應該是用來限制政府的行政權力的!對於強大的政府權力(並有不斷加強的趨勢)而言,公民的力量太弱了,為了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得以實現,有絕對的必要對政府的權力加以限制!當然,很多法律都在調整這種關系,但應以行政法為最強!而就當行政法的規定來看,也不乏有管理百姓的作用!因為行政法在限權的同時也授予政府相應的權力,同時還對公民提起行政訴訟作了一定的規范!所以行政法應該具有管理百姓的作用!
有人說,行政有雙重作用,一方面管理百姓,一方面控制權力。顯然我覺得行政法不僅是限制政府的,這是西方的紅燈理論,限權模式,在當今是不完全的。理是行政的內容,不是行政法的內容,行政法是為了控制行政權,並非要和行政權站在同一陣線上對公民施加雙重壓力,正如張樹義老師所說,行政權本身是一種權力,權力還需要保障嗎?
也許我們都不想行政權的過度擴張,但是我們也不應忘記行政法規定了很多行政機關的義務,那麼與義務相對應的就是權利,是老百姓享有的;而義務的背後是權力,也就是說法律在限制權力的同時也授予了相應的權力,那麼這些權力指向誰呢?無疑也是老百姓。所以不應忽視行政法的管理功能,只有在明晰行政法的管理許可權才能更好的去探討對它的限制問題!
行政機關本來就享有強大的權力,如果還在法律上再一次強調它對相對方的管理作用恐怕就會在這種平衡的理論中誕生一種真正的不平衡,作為弱勢群體如何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行政權力本身需要體現立法者(統治階級)的意志,權力需要正確行使也需要有制約,不然就很容易因為行使權力者本身具有的優勢而濫用權力了。
當然,在現實的中國乃至世界,這種限權模式還是很有現實意義和市場的。不過,對行政相對人的激勵和約束——對他們的責任和權利的界限的規范的界定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政府的合法權利也應得到保證。對公民來講也是具有教育意義的。而限權模式則更具貯義。
法律的終極目的是追求一種公平正義的社會價值,我認為就行政法理論而言它的雙重價值看似很公允,可要以這種理論付諸實踐的恐怕難以達到法律的終極目的!

⑦ 談談你對行政法的理解,與民法典之間有哪些區別

行政法跟民法都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都是實體法,行政法俗稱的,就是我們口中的民告官兒,民法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而行政法調整調整的是不平等。之間的關系。

⑧ 行政法基本原則的認識和思考

最高法院對行政法基本原則的適用利用原則進行判案的重要意義.然而中專國現行的法律體系和司法制屬度對相關實踐卻造成了障礙。從觀念上看,長期以來,在行政法理論中,法律原則作為行政法淵源的地位並未確立,盡管學術界的學者已撰寫文章討論行政法基本原則的重要性,然而,閱遍中國行政法學教科書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教材都僅僅把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加上國際條約,法律解釋等成文法列為行政法的淵源,很少有主張法律原則應當成為行政法淵源的。

⑨ 求行政法高手:結合實踐談談你對依法行政的認識。

依法行政,就是各級行政機關依據法律規定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國家事務。一方回面,各級政府機關要以答法律為武器管理國家事務,要求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據法律享受權力,履行義務,對不正當行使權力和不很好履行義務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追究法律責任。另一方面,管理者也必須依法管理,在行使管理權力時,必須以法律為准繩,必須在法律授予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必須依據法律規定的要求和程序管理國家事務。法律要約束被管理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同時也要約束管理者自己。
應該來說,經過多年的努力,各級政府部門在依法行政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展。政府法制建設得到加強,行政立法工作步伐加快,立法質量不斷提高,但是仍然有部分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步伐。
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的觀念,不斷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形成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圍。切實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注重行政執法人員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紀教育,不斷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道德素養。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監督長效機制,有力地促進依法行政工作更加公正、公開、透明。

⑩ 對行政法本質的認識

,「飛關於如何評價行政法的作用問題, 我
攀鉀行政法學界雖已從行政法的階級性、行
』 , 川聲政法的內容、行政法與改革的關系等多種
視角進行了探討, 依然存在很大爭議。爭議的焦點
在於從行政法的社會價值取向即其所追求的社會
作用方面, 如何認識行政法的本質當前, 對行政法
本質的不同見解, 基本可以歸納為「 保權」 、「 控權」
和「 平衡」三種觀點。
「 保權』論者認為, 社會主義行政法與資產階級
行政法有著根本不同的性質、目的和作用。資產階
級行政法的作用, 就其根本點來說, 是加強資產階
級對人民群眾的統治。社會主義國家的行政管理
是與人民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管理, 因而社會主義行
政法主要是管理法, 本質上是保權法, 不應襲用資
產階級行政法學的控權論當然, 「 保權」論者並不
否認行政法的控權作用, 但與資產階級行政法的控
權作用有本質區別。
「 控權」論者認為, 西方資產階級的行政法, 主
要作用是控制行政權, 社會主義行政法也不例外,
主要作用同樣是對行政權實行法律控制。這並非
簡單移用西方行政法學的觀點, 而是建立在對行政
權力本質認識基礎上的, 正確揭示了行政法與行政
權之間的關系行政權力的性質不因國家不同而
有差別, 它是社會秩序賴以維持的力量。因而在任
何國家, 行政權力都是強制他人服從的, 行政法存
在的原因就在於行政權力存在及其運行有可能損
害他人利益, 需要行政法加以控制「 控權」論者又
認為, 主張行政法有保權的作用, 或者既有保權作
用又有控權作用的「 兩面說」 , 都是不能成立的。
「 平衡」論者認為, 行政法具有「 保權』和「 控權」
的雙重性質, 但這兩種作用是統一的, 並非截然對
立的。「 控權」是在行政權超越行政法治軌道時的必
然要求, 而這同時也就意味著當行政權在合法范圍
內行使時, 它就應當予以保護和維持的, 這本是行
政法治的題中應有之義。同理, 保權也不是偏袒, 而
是保證行政權合法運行, 這種保護實質上也就包含
了控權的要求。「 平衡」論者強調指出, 平衡是一種
狀態和過程, 把平衡解釋成折衷是一種誤解。因為,
平衡是以不平衡為前提的。在此前提下尋求平衡,
是通過對行政權的合理控制實現的。但這種控制
只是實現平衡的手段, 目的是促使行政權合法有效
運行, 使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得以協調統一。
以上三種見解均有可取之處, 但不敢苟同。從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馬克思主義人民主權理論角
度分析, 一毅可以說, 行政法的本質魷最保護人民
利益。眾所周知, 近代以來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的
主題, 是人民與政府的關系間題社會主義民主在
內容和形式、理論與實踐各方面, 都以追求人民與
權力的統一為原則。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國家一切
權力屬於人民並接受人民的監督。在人民與權力
統一的原則下, 一方面確認人民與政府是主人與公
仆的關系, 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包括作為政
府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公
仆, 另一方面, 肯定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必須切實保
護, 不容侵犯和損害。因此, 保護人民利益是社會主
義民主政治和馬克思主義人民主權理論的本質所
在。同時這也是我國憲法的根本要求。我國的行政
法律制度是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基礎, 以馬克思
主義人民主權理論為指導, 以憲法為依據建立和發
展起來的, 因此, 具有保護人民利益的一般屬性。行
政權的設立和行政主體的確認, 行政行為的實施和
監督, 歸根結底, 都是為了保護人民利益

熱點內容
律師咨詢台 發布:2025-09-19 07:39:05 瀏覽:913
什麼是職業道德行為的出發點 發布:2025-09-19 07:37:20 瀏覽:879
法律責任的免責原因 發布:2025-09-19 07:36:37 瀏覽:668
2017法規答案 發布:2025-09-19 07:35:16 瀏覽:966
勞動法員工曠工罰款 發布:2025-09-19 07:13:54 瀏覽:62
林秀芝律師 發布:2025-09-19 06:55:44 瀏覽:732
四川司法鑒定執業指引 發布:2025-09-19 06:53:59 瀏覽:801
勞動法公司特種作業人員 發布:2025-09-19 06:49:04 瀏覽:560
上班7年年勞動法怎麼說 發布:2025-09-19 06:41:51 瀏覽:807
孩子安全條例 發布:2025-09-19 06:20:15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