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勞動法常見問題
Ⅰ 關於勞動法的問題
1、不來可以選擇無固定期,自理由就你說的,新法實施在08年才開始。
2、如果合同到期的時候已經懷孕了的,根據勞動部《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4條的規定,合同的期限應延續到哺乳期期滿之日。也就是說,到11月份的時候,法律視該合同還沒有到期,公司不得解除合同,因為沒到期所以還不存在續簽的問題,當然想提前續簽也可以。
Ⅱ 關於勞動法的問題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女職工產假不少於90天,其中產前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產假期間,用人單位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社會保險機構發給生育津貼;用人單位沒有參加生育保險的,產假期間的工資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懷孕不滿4個月流產的,給予15—30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以上流產的,給予42天產假。產假期間,工資照發。
此外,對於晚育的職工,各地還有一定獎勵假的規定。如北京市規定,晚育(24周歲以上)的女職工,增加獎勵假30天;獎勵假也可以由男職工享受;不休獎勵假的,按照女方一個月基本工資的標准給予獎勵。
探親假
凡工作滿一年的員工且同配偶、父母分居兩地,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和父母的探親待遇。
員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給予一方探親假一次,假期為30天。
未婚員工探望父母,每年給假一次,假期為20天;兩年合並使用的一次給假45天。
凡符合每年享受一次探親假的,探親假應當年一次性休完,確因工作需要當年無法休假的,經批准後可存續到次年,超過次年,自行作廢。
已婚員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給假一次,假期為20天,按期使用,不得存續,當期不用,自行作廢。
探親假根據實際路程給予相應的路程天數,往返路程天數最多不得超過10天。
員工休工傷假由員工和所在單位(部門)按照工傷保險政策的相關規定由公司社會事業部審批後,通知所在單位和員工本人。1.職工患病(含非因工負傷)停工治療期在6個月以內的,連續工齡不滿10年的為70%;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20年的為 80%;連續工齡滿20年以上不滿30年的為90%;連續工齡滿30年以上的為95%。
2.職工患病(含非因工負傷)停工治療期在6個月以上的,連續工齡不滿10年的為60%;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20年的為 65%;連續工齡滿20年以上的為70%。
Ⅲ 關於勞動法的問題
1、首先,A單位在08年10月後未與你簽定勞動合同,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即日起單位就應該與你簽定勞動合同,如果超過一年沒有簽定的話,視作簽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工作調動,工作調動是在本公司調動是合理的,如果勞動合同上寫明「因公司業務需要可以調動你的工作崗位」,合同你也簽了字,那麼A公司可以在本單位內調動你的崗位,如果合同裡面沒有類似的話,調動崗位需要和你協商,協商不能還是按照原崗位工作。
4、單位調動,因為是兩個獨立的法人,你不可以在與A單位有勞動關系的前提下,在B單位工作。只有你和A單位結束勞動關系後,才能去B單位工作,所以A單位現在派你去B單位工作,你可以不接受。
5、如果你想維權,先要想清楚現在的工作如何,如果去維權後果肯定是單位賠錢,你走人。如果你覺得一定要維權,那麼你可以去就不去B公司上班,看A公司怎麼辦,如果A公司覺得弄不過你,讓你繼續在A單位工作,那最好。如果A單位以此辭退你的話,你可以去A單位所在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維護自己的權益。
6、如果去仲裁的話,可以要求A:08年11月至今的雙倍工資(其實是多賠你一份工資)。 B、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你可以要求恢復勞動關系,或者要求A公司支付你違法解除的賠償金(即雙倍的經濟補償金),此賠償要分段計算,因為新舊勞動法的區別,分段計算未07年10月到07年12月31日,1月的經濟補償金;08年1月1日至今,1.5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因為是違法解除所以是3個月的賠償金。所以你可以要求1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和3個月賠償金。
7、如果要去仲裁,因為單位是違法解除,所以你只需提供你和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比如:工作證,收入明細,社保繳納證明(社保可以列印)等。
Ⅳ 關於勞動法的幾個基本問題
廣東胡律師:
補充回答:加班費周一周五超出基本工作時間後每小時乘以1.5,周六周日每小時乘以2,國家法定節假日(五一、十一之類)每小時乘以3。
1、現在單位大多喜歡來個試用期,大多喜歡1-3個月,大多喜歡用滿3個月,法律規定最長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但是根據《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期限在六個月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十五日;勞動合同期限在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試行期不得超過三十日;勞動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兩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十日試用期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中試用期適用於初次就業或再次就業時改變工作崗位或工種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對工作崗位沒有發生變化的同一勞動者只能試用一次
2、現在單位大多喜歡來個基本工資+加班工資。基本工資,有的是5天8小時,有的是6天8小時。5天合法還是6天合法?
不管是5天還是6天,這個要看這5天或6天的基本工作時長是否在40個小時內,40個小時內就合法。
3、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1)說的是每個月說基本工資,是不包括加班費的,也就是每天8小時內,周六周日不算在其中;
2)單位應依法為員工繳納5保,按相關規定單位交一部分,個人交一部分,保障工資指繳納扣除後的實際到手/帳的工資;
3)試用期的員工在最低工資標準的保障范圍內;
4、即使已經上班了,只要查到了職業病一樣要承擔工傷賠償。
Ⅳ 關於勞動法問題
【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你在試用期內,可以提前3天通知單位辭工。
【2】單位如果沒有對你進行專項業務培訓,沒有簽訂勞動協議,約定違約金,是不能扣你的工資的。
【6】不用單位同意辭職,你可以直接寫辭職報告。
【7】單位如果不同意,你可以通過郵遞掛號信的形式,把辭職報告郵給單位。
【8】掛號信,單位必須簽字收到。
勞動者還能留有證據(收據)
【9】你和單位簽訂的這一條說辭工,單位要扣基本工資一半的協議,是無效的協議,
【10】一切以《勞動合同法》規定為准。
【11】哪個單位的規定,也不能夠凌駕於《勞動合同法》之上。
【12】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三項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13】你看清了嗎?簽字了也是無效合同,或者部分條文無效。因為你和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這一條,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
【14】你和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違反了《勞動法》第50條規定,單位是不可以拖欠和剋扣勞動者工資的。
【7】提問者已經是第二次提出一樣的問題了。
Ⅵ 關於勞動法的一些問題
如果不是因為違反勞動紀律或工作失誤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扣款就是錯誤的。
注意收集扣款通知單位和被扣款的證據,那天不想在這個用人單位幹了,通過仲裁或訴訟,一並要回來。
再看一下《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把用人單位侵犯你們合法權益的方方面面都記錄下來,並設法找到證據,到時和用人單位一並算總帳。
Ⅶ 關於勞動法基本問題
意思是沒有編制的.
如果有編制的時候可以轉有編制的
沒有編制的等於是臨時工.
Ⅷ 關於勞動法相關問題
在試用期內單位有權對職工的各項工作能進行驗證,如果不適合有權解除,因為是在試用期.並且他們姐妹屬於欺騙行為啊.明顯違約啊.
因為劉某的條件不適合此項工作她不可以回原崗位.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Ⅸ 關於勞動法的問題(急!)
一、用人單位違法。1、剋扣工資。2、非法延長工作時間。3、超過一個月沒簽勞動合同,應從第二月支付二倍的工資。4、沒有按勞動法規定繳納社會保險。
二、你應到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勞動仲裁。要求:1、補發剋扣工資。2、補發非法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3、支付沒簽勞動合同應支付二倍的工資。4、補繳社會保險。5、補償剋扣、延長工作時間、應支付二月工資合計欠工資50%的補償金。6、補償你在單位違約情況下要求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
三、朋友,學好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用法律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提供證據,開資工資條或開資的銀行卡等證明你與用人單位存在的事實勞動關系,去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你一定能贏得你的合法權益。祝你成功。
Ⅹ 關於勞動法方面的問題
現在這種情況,大家應該都已經對勞動合同法多少有些了解,很明顯的就是工資遠遠達不到勞動法所規定的,又沒給員工買保險,但單位給職員發工資時所簽名的又不是真實的工資表,在這一點上,就算你到勞動站或其他管理部門去告單位,只要單位拿出職員所簽名的工資表,這個工資表就是證據,而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心機,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製造一個機會(事先讓職員們身上帶著MP3等類似的錄音器,錄音器至少帶兩個以上,把他們的談話錄起來,可以做為證據,),讓職員們再去找單位把工資這件事情再作商議,看看能不能再把工資提高到勞動法,畢竟,他們也為單位做了那麼多年的努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而且你母親他們年紀也不輕了,把事情鬧翻了,他們也勢必會失去這份工作,再到外面找工作也不好找了。所以最好是以協商的形式進行,希望單位能妥協。但如果單位堅持原來的作法,並威脅、恐嚇他們的話,這時我們再無路可退了。就只有帶著錄音器上訴了,記住還可以要求單位補回以前未替職員買的保險金、工資等應有的福利,這個辦法應該行得通。我身邊也有一些朋友陷在這種困境中,真的很同情他們,希望能夠幫得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