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個人所得稅

勞動法個人所得稅

發布時間: 2021-11-26 21:57:55

『壹』 勞動法個人所得稅的扣法

是按所有收入扣
不會考慮你們上班時間
你一個月賺一萬和你一分鍾賺一萬玩了一個月交的稅是一樣的

『貳』 按深圳勞動法規定,個人所得稅是如何交稅的

交稅依據稅不,勞動部門法規不能規定它,目前個稅法規定,超過3500元的工資收入要交稅。
具體規定請看個人所得稅法。

『叄』 勞動法規定工資多少以上要納個人稅啊,一般納多少

扣除社保個人繳費部分後剩餘工資超過3500元的,超過部分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剩餘工資不超過3500元的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肆』 新勞動法中"個人所得稅"對個人所得的過節費怎麼征稅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過節費應並入工資。
工資個稅=(3000+1000-2000)*10%-25=175(元)
稿酬個稅=5000*(1-20%)*20%*(1-30%)=560(元)
幫其他雜志社做事應為勞務報酬,其個稅=(1000-800)*20%=40(元)
本月共納個稅=175+560+40=775(元)。

『伍』 新的勞動法規定的個人所得稅問題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扣除標准)*適用稅率-速算扣除版數
扣除標准1600元/月(權2008年3月1日起調高為2000元)
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為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

『陸』 小時工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及法律法規

如果是長期來工的話,是按工資薪源金交個人所得稅,如果是短期工的按勞務報酬計算交個人所得稅,4000以下減800後按規20%征稅,4000以上扣除20%後按20%征稅。

勞務報酬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每次勞務報酬收入減去收入額的20%。

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要實行加成徵收辦法,具體是: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加征十成。

(6)勞動法個人所得稅擴展閱讀:

小時工界定的法律法規

《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九條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動合同法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柒』 國家勞動法規定每個月工資滿5000要叫個人所得稅嗎

是的,國家有規定,個人每月收入超過5千的要交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有很多細節,比方說,扣除五險一金後的收入超過五千的部分要交個人所得稅,細節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

『捌』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工人上稅

工人上稅是指什麼?
如果是勞動關系的話,每月工資不超過3500,不需要繳稅,超過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如果是勞務費用,按一次性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如果是含材料或其他費用的承包費用,需要繳納營業稅及個人所得稅

『玖』 新勞動法對關於兼職繳納個人所得稅問題

1、個人所得稅不是勞動法規定的,是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
2、按規定,企業至少每月發放一次工資,該公司已經涉嫌違反勞動合同法。
3、個人所得稅的計算相對復雜,要知道你實際的收入情況才能確認稅率是否正確。

『拾』 勞動法哪條規定經濟補償金要扣個人所得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第157號)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

國稅發[1999]178號文件規定:「對於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於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據此,你單位給勞動者的補償金如果沒有超過當地平均工資的3倍則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的部分可按國稅發[1999]178號文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熱點內容
黨政幹部選拔使用條例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299
法治足音 發布:2025-09-18 16:30:43 瀏覽:20
稅務行政復議決定書發生法律效力的時間是 發布:2025-09-18 16:04:42 瀏覽:926
部隊敬畏法規 發布:2025-09-18 15:55:19 瀏覽:665
中國民法由來 發布:2025-09-18 15:23:23 瀏覽:611
職業道德准則是 發布:2025-09-18 15:15:47 瀏覽:610
勞動法工資計算表格 發布:2025-09-18 15:12:18 瀏覽:248
換法院要 發布:2025-09-18 14:53:42 瀏覽:232
台灣行政法學家湯 發布:2025-09-18 14:52:35 瀏覽:271
勞動法的保護有哪些 發布:2025-09-18 14:51:15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