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批評警告等屬於行政法的
『壹』 通報批評與警告有什麼區別
通報批評和警告都是個人或單位違反規定後遭受的懲罰,但兩者在性質和嚴重性上有著不同,它們的區別是:
1、警告主要是對被處罰人在精神上造成一定損害,而通報批評則是對被處罰人的榮譽或者信譽造成損害。
2、通報批評是通過報刊或文件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公布的,造成的影響范圍大;警告則只是以警告處罰書或以口頭的形式下達給本人,以示警示。
3、報批評由於其造成影響的范圍要比警告更加廣泛,所以通報批評的處罰程度比警告嚴重。
(1)通過批評警告等屬於行政法的擴展閱讀:
通報批評和警告在行政處罰里都是申誡罰。警告主要用於情節輕微或未構成實際危害後果的違法性行為,其作為一種正式的處罰形式,必須是要式行為,即由作出處罰的機關製作書面裁決。通報批評適用於具有較大危害的違法行為。申誡罰是對相對人精神上的懲戒,影響相對人的聲譽而不涉及其他實體權利,其目的在於引起違法者精神上的警惕,以避免其再犯。
『貳』 通報批評算紀律處分嗎 通報批評是處分嗎
行政機關所實施的通報批評行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處理違紀的下級,或者行政機關內部監察部門或者紀委處理違反紀律的人,這時通報批評只是一種行政處分。另一種是行政機關在一定范圍內對違法行為人的違法事實予以公布,以導致其聲譽和信譽造成損害,既制裁和教育違法者,又廣泛教育他人的一種措施,這時通報批評屬於行政處罰范疇。
通報批評屬於行政處罰范疇。首先,相關法律將通報批評與警告等行政處罰種類同時設置在法律責任一章。《行政處罰法》第八條以列舉的方式規定了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營業執照;行政拘留六種。雖然沒有通報批評,但該條第(七)款以兜底的形式明確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也就是說,其他法律、行政法規還可以將通報批評作為行政處罰措施設置在罰則中。例如,《審計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被審計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拒絕或者拖延提供與審計事項有關的資料的,或者提供的資料不真實、不完整的,或者拒絕、阻礙檢查的,由審計機關責令改正,可以通報批評,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責任。原《統計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統計調查對象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予以通報批評;情節較重的,可以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上述兩部法律都在罰則中都將通報批評作為行政處罰措施,明確了通報批評屬於申誡罰范疇的行政處罰措施。
其次,從行政處罰的概念來看,通報批評具備行政處罰構成的基本要件。行政處罰是國家特定行政機關依法懲戒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個人、組織的一種行政行為,它具有行政性、處分性、制裁性。而通報批評是由行政主體針對具體的當事人作出,是其行政職權運行的體現,具備行政性;且通報批評是行政主體對行政相對人權利的一種處分,是通過公布行政相對人違法行為而損害其聲譽,具有處分性;最重要是通報批評以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管理秩序行為的存在為前提,是對違法當事人的一種懲戒,具有行政制裁性。
第三,通報批評屬於行政處罰中的申誡罰。申誡罰是指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人的名譽、榮譽、信譽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定損害以示警誡的行政處罰。而通報批評正是以公布違法行為人違法事實的方式對其聲譽造成損害,進而達到制裁和教育違法者,警誡其他人的一種措施。雖然通報批評不是向違法當事人本人提出,而是在一定范圍內甚至向全社會公開,但其達到的法律效果都是一樣的,即都達到了《行政處罰法》第五條所規定的「糾正違法行為,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的行政處罰目的。
『叄』 行政處罰的方式包括哪些方式!
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等。
『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吊銷許可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九條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
1、警告、通報批評。
2、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3、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
4、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
5、行政拘留。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4)通過批評警告等屬於行政法的擴展閱讀:
1、行政處罰的適用主體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這一點使它與刑罰區別開來。刑罰的適用主體是人民法院。
2、行政處罰的適用對象是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屬於外部行政行為。這一點將它與行政處分區別開來。行政處分只能適用於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由行政機關任命或管理的人員。
3、行政處罰的前提是行政相對方實施了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而非違反了刑法、民法等其它法律規范的行為。
『伍』 「通報批評」是否算受黨紀政紀處分
一、「通報批評」不算受黨紀政紀處分。
二、根據《黨紀處分條例》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規定,通報批評不屬於黨紀政紀處分,一般來說,通報批評屬於責任追究的一種形式。
三、通報批評屬於行政處罰范疇。相關法律將通報批評與警告等行政處罰種類同時設置在法律責任一章。
四、《行政處罰法》第八條以列舉的方式規定了行政處罰的種類:
1、包括警告;
2、罰款;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4、責令停產停業;
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6、行政拘留六種。
四、雖然沒有通報批評,但該條第(七)款以兜底的形式明確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其他法律、行政法規還可以將通報批評作為行政處罰措施設置在罰則中。
(5)通過批評警告等屬於行政法的擴展閱讀
黨紀政紀處分
1、第六條: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規定應當給予紀律處理或者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
2、第七條:對黨員的紀律處分種類:
(一)警告;
(二)嚴重警告;
(三)撤銷黨內職務;
(四)留黨察看;
(五)開除黨籍。
3、第八條:對嚴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的紀律處理措施:
(一)改組;
(二)解散。
『陸』 通報批評在行政處罰的種類屬於什麼處罰
通報批評在行政處罰的種類屬於聲譽罰(也即申誡罰,申誡罰是行政機關對違法相出方的名譽、榮譽、信譽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定損害以示警誡的行政處罰。又稱為聲譽罰或精神罰。)。
另外,如果是在單位內部的通報批評是屬於行政處分而非行政處罰;對行政違法相對人的通報批評才屬於行政處罰的聲譽罰。
註: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1、人身自由罰:包括行政拘留和勞動教養。
2、行為罰:主要形式有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執照等。
3、財產罰:主要形式有罰款、沒收財物(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
4、聲譽罰:主要形式有警告、責令具結悔過、通報批評等。
『柒』 通報批評、警告等屬於行政處罰中的什麼處罰
通報批評、警告屬於行政處罰中的申誡罰,又稱精神罰、聲譽罰。
一、行政處罰的概念。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一、人身自由罰:包括行政拘留。
二、學理上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人身罰
人身罰也稱自由罰,是指特定行政主體限制和剝奪違法行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這是最嚴厲的行政處罰。人身罰主要是指行政拘留和勞動教養。
行政拘留。也稱治安拘留,是特定的行政主體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在短期內剝奪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
(二)行為罰
行為罰又稱能力罰,是指行政主體限制或剝奪違法行為人特定的行為能力的制裁形式。它是僅次於人身罰的一種較為嚴厲的行政處罰措施。
1.責令停產、停業。這是行政主體對從事生產經營者所實施的違法行為而給予的行政處罰措施。它直接剝奪生產經營者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權利。只適用於違法行為嚴重的行政相對方。
2.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這是指行政主體依法收回或暫時扣留違法者已經獲得的從事某種活動的權利或資格的證書。目的在於取消或暫時中止被處罰人的一定資格、剝奪或限制某種特許的權利。
(三)財產罰
財產罰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對違法行為人給予的剝奪財產權的處罰形式。它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行政處罰。
1.罰款。指行政主體強制違法者承擔一定金錢給付義務,要求違法者在一定期限內交納一定數量貨幣的處罰。
2.沒收財物(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等)。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將違法行為人的部分或全部違法所得、非法財物包括違禁品或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收歸國有的處罰方式。
(四)申誡罰
申誡罰又稱精神罰、聲譽罰,是指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譴責和警戒。它是對違法者的名譽、榮譽、信譽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一定損害的處罰方式。
1.警告。指行政主體對違法者提出告誡或譴責。
2.通報批評。是對違法者在榮譽上或信譽上的懲戒措施。通報批評必須以書面形式作出,並在一定范圍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