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保存2年以上

勞動法保存2年以上

發布時間: 2021-11-28 03:40:16

① 公司內部人事檔案信息,保存年限如何規定

1. 如果是留校保管的話,兩年。掛在人才市場與用人單位的話,沒具體時間限制的,只要每年交保管費就可以了,聽說還可以掛在街道辦的,據說這個事免費的。
2. 一般分永久、長期、短期三種。永久保存,就是無限期地盡可能長遠地保存下去。長期保存,一般是指檔案須保存十六年至五十年左右;短期保存,一般是指十五年以下。後兩者稱為定期保存。定期保存的計算方法,一般是從文件產生後的第二年起計算,有些特殊文件和專門文件可以從其失效、結案後算起。所有確定為定期保存的檔案,到保管期滿後還須復查一次,如發現有繼續需要保存的,仍應保存下去,有的延長保管期限,有的轉為永久保存。 具體情況還要根據各地檔案部門的詳細規定。
給大家 檔案的介紹吧,可以參考:
一、 含義
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從事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檔案是有史以來最早產生的文獻之一,也是現代社會信息的重要門類。
二、 詞源
中國明代以前對檔案的稱呼與文書不加區分,有典、冊、策、中(冊字的省形)、簡牘、文書、簿書、案卷、文案、案牘等稱謂。「檔案」一詞始見於清代,康熙十九年(1680)《起居注》中記載,康熙帝在披閱秋審眾犯冊時問:「馬哈喇之父與叔皆沒於陣,本人亦有功牌,其罪如何?」大學士奏曰:「部中無檔案,故控告時部議不準。」大約成書於康熙四十六年的楊賓《柳邊紀略》則對檔案有所解釋:「邊外文字多書於木,往來傳遞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儲年久者曰檔案,曰檔子,以積累多貫皮條掛壁若檔故也。」清入關後改用紙張書寫,但習慣相因,仍將保存起來的文書稱作「檔案」、「檔子」。在其後的律令條例中,對於 「文書」和「檔案」的用法,更有較為明確的區分,多處使用「繕寫文書,收貯檔案」,「錄存檔案」,「檔案副本」等等。按漢字本義,「檔」為橫木框格,系指存放東西的閣架;「案」即小桌子一類的東西,引伸為處理某一事件的案卷。「檔案」即存入檔架的案卷,沿用至今仍有其形象的和內在的意義,並賦予了新的科學含義。
三、 起源
檔案最早產生於怎樣的歷史背景和什麼歷史時期,歷來眾說紛紜。其中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階級社會產物說和原始社會產物說,後者又被稱為社會產物論。階級社會產物說的主要見解有兩種:
① 為隨著階級的出現和國家的形成,為了管理國家和大規模的生產,進行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或戰爭,國家需要文字記錄作為管理和交際的工具,因而發明了文字。國家機關利用文字記載和傳達各種事務,於是產生了文書,它被保存起來便形成了檔案。
②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雖已出現了文字,但在原始社會人們並無保存和利用檔案的社會需要,只有當階級產生和國家形成之後,國家為了進行管理,需要以文字記錄事務和表達統治階級的意志,才產生了文書並貯存檔案。這兩種見解共同的論點是,都認為文字和國家機關的出現,成為產生檔案必須兼備的條件;不同點主要在於文字產生的時期及其對形成檔案的關系各持異議。

勞動法對在企業工作超過2年的員工在福利待遇上有什麼規定

依法抄享有帶薪年假,《勞動法》其他相關規定。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③ 《勞動法》對企業工資和考勤數據的保存年限有要求嗎

《勞動法》對企業考勤表保存年限沒有具體規定,但可以參照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對工資表保存期限的要求,只是保存兩年備查。

根據我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

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勞動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3)勞動法保存2年以上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保存勞動者的考勤記錄和工資記錄的時限一般至少是2年以上,因為沒有明文規定,但是訴訟時效是2年。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

同時應當建立勞動考勤制度,書面記錄勞動者的出勤情況,並由勞動者簽字確認。用人單位保存勞動考勤記錄不得少於二年。

《勞動法》第十七條規定,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④ 新勞動法有規定勞動合同必須簽2年嗎

勞動合同法,只是規定勞務派遣公司與勞動者必須簽訂最少為期兩年的勞動合同,至於其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期限並沒有規定,可以自由簽約,只要雙方同意即可。

⑤ 勞動法規定二年以上合同期限怎麼理理

什麼叫「怎麼理理」?之後只要雙方協商一致,規定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期限可以自由約定。

⑥ 勞動法年滿二十年以上有什麼規定

是什麼年滿20年?
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均規定: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無過失性辭退和第41條經濟性裁員的方式解除勞動合同。

⑦ 勞動法關於勞動合同作為檔案的保存時間

對於在職員工,其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一直保存。對於已經解除或者終內止勞動容關系的員工,其勞動合同應當至少再保存二年備查。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7)勞動法保存2年以上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應依法妥善保存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用人單位可採取以下措施,妥善保存勞動合同文本:

一是建立指定專人專管制度,將勞動合同文本及時存放在指定地點,並定期清理勞動合同存檔情況,查漏補缺;

二是建立實行勞動合同簽收備案表制度,載明員工姓名、職務、勞動合同起止時間等基本內容,請員工簽字確認後妥善保管;

三是如果發生勞動合同文本遺失的,應與員工協商補簽勞動合同文本。

⑧ 違反勞動法律,法規2年以上的怎樣處理

若通過勞動監察部門來投訴處理的,要在爭議發生後的2年內提出。
若通過勞動仲裁來處理的,要在1年內提出。
超過2年後,如果對方同意履行或同意協商的,也可以按法律的規定來處理。如果對方不同意,那就在法律上的就沒有可用的救濟途徑了,因為已超過規定的期限。
【除非】你有理據證明因時效中止、或法律規定不受時效限制的除外(比如拖欠工資等,就不論過了多少年,只要仍在職的,隨時都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不要選擇走勞動監察的途徑),要求全部補發,如果離職了的,要在離職後的一年內提出)。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⑨ 勞動法中的長期合同工.工作幾年以上給建檔案

勞動者與公司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就應該建立檔案!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⑩ 公司沒有給員工簽訂勞動合同1年或2年以上,按照新的勞動法應該怎麼處理。

怎麼沒有?看下面這幾條:
第八十一條 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專定的勞屬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同時第二章第十四條有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熱點內容
世界上法治最好的國家 發布:2025-09-18 10:21:41 瀏覽:50
法律上介紹人責任 發布:2025-09-18 10:10:46 瀏覽:363
全面建設法治社會 發布:2025-09-18 10:01:30 瀏覽:716
越秀法院辦公時間 發布:2025-09-18 09:46:39 瀏覽:282
公司法務文章 發布:2025-09-18 09:38:09 瀏覽:38
長春市律信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8 09:28:40 瀏覽:726
簡述國際經濟法廣義說和狹義說的差別 發布:2025-09-18 09:26:57 瀏覽:320
曲靖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18 09:25:08 瀏覽:803
民法四種支付 發布:2025-09-18 08:43:56 瀏覽:575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