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雲南大學行政法考研

雲南大學行政法考研

發布時間: 2021-11-28 07:58:37

1. 雲南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專業好嗎

不會很好,但是在雲南省肯定是第一。雲大這方面的老師多是西南政法出來的,加上雲南現在還比較好的發展環境。留在雲南是足夠了。

2. 雲大法學院有辦班沒

目前沒有開辦學習班。我打電話到雲大我同學處。但是我可以向你介紹一下雲大法學學院。

雲南大學法學院
雲大法學院的前身法律系成立於1933年,1952年國家院系調整,法律系合並入西南政法學院,1980年,法律系重建並於次年招生。1999年,法律系與雲南政法高等專科學校法律系和經濟法系合並,建立了全新的雲南大學法學院,成為雲南省最主要的法學教學與研究基地。根據《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的獨立評價,2004年雲南大學在全國綜合排名第69,而在法學類百強中,雲大則處於第23位,是雲南大學在全國排名最靠前的一個學科。

法學院設有三個系,一個法學本科專業和一個禁毒學本科專業,下設法理教研室、刑法教研室、民法教研室、憲法與行政法教研室、經濟法教研室、國際法教研室;雲南大學民族法研究所、雲南省法學研究所、雲南大學經濟法律事務分析研究中心以及《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編輯部。

法學院可招收民族法學專業的博士生。有法理學、經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法律專業碩士等碩士學位授予點。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對法律人才需求總量的進一步增長,法學院辦學規模將日益擴大。

法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師資隊伍建設後勁充足、充滿活力。現有教授14人、副教授33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師總人數的56%。尤為可喜的是,近年來一大批教學科研成績突出的中青年教師被破格晉升為教授或副教授,成為法學院教學、科研的骨幹。其中12人到美國、英國、台灣、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進修或進行學術交流訪問。一些中青年教師進入了雲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和雲南大學百名骨幹教師行列。

法學院在注重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不斷提高科研水平。目前已出版著作一百多部,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完成國家級課題近二十個,省級課題四十餘個,獲各種層次的教學、科研獎三十餘項。並積極開展了對外學術交流工作,除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保持交流與聯系外,還與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英國阿伯丁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荷蘭萊頓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台灣東吳大學、泰國如諾大學等知名大學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聯系。

法學院的學科建設與發展獨具特色。結合雲南少數民族眾多和與越南、寮國、緬甸接壤的區位優勢,本著立足邊疆、服務雲南、面向東南亞的辦學宗旨,法學院設立了民族法學學科和民族法學研究所。近年來,重點開展"民族法學"和"東南亞國家法律"研究,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大批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著作和論文,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目前,"民族法學"已發展成為省級重點學科。

法學院的法學圖書館藏書15萬冊,法學資料圖書門類齊全,其中有一定數量的外文圖書和台灣出版的法律圖書,並且,學院非常重視電子學術資源的建設,除依託雲南大學圖書館的強大電子資料庫資源外,學院還自設有多媒體資料和法學數據文獻中心。

多年來,雲南大學法學院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合格的法律專門人才,共培養碩士研究生200餘人,本科生2000多人,專科生4500餘人,不少畢業生已走上了領導崗位,絕大多數畢業生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幹。現有在校博士研究生十餘人,法學碩士研究生二百餘人,法律碩士研究生數百人、本科生近千人。

為適應2l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對大批通才型高級法律人才的需要,法學院根據國家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將原所設的法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等專業進行合並,改設為一個專業--法學專業(含本、專科)。法學專業培養具有科學的民主法制信念、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熟練的法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及民主法制建設的通才型高級法律人才。設置的主要課程有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族法學、婚姻家庭法等。此外,學院還開辦有特色本科專業「禁毒學」,除了掌握法學基本知識外,該專業的學生還將獲得與禁毒相關的葯理、心理學、偵查學等方面的訓練,能夠容易地將在校所學知識應用到就業中。

學生在校期間,將通過學習法律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備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為加強培養學生的法律實際運用能力,法學院將安排一個學期的時間,讓學生到政法部門實習,使學生獲得較好的法律實務訓練。為鼓勵學生爭創佳績,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除了雲南大學的多項獎學金外,法學院還設有馬軍法學獎助金(由我國著名律師馬軍先生設立)和潘陳獎學金(由台灣東吳大學副校長、教授潘維大先生設立)等獎助學金項目。每年有數十名學生可獲得獎勵和資助。

雲南大法法學院基礎厚實,加之教師數量、經費投入、教學設備、圖書資料、招生計劃的大幅度增加,辦學條件大為改善。這必將使其在辦學規模、教學質量、專業建設、學科發展、法學研究諸方面邁上一個新的台階,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雲大法學院研究生教育簡介:

雲大法學院目前有民族法學博士點一個(每年招生4-6名),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民商法、刑法、民族法等法學碩士點六個(每年共招生100餘名),法律專業碩士(JM)點一個(每年共招生120名左右,含在職)。是雲南大學中研究生招生規模較大的學院之一。此外,學院每年還招收民商法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50名,並與其他兄弟院校有一些橫向協作培訓項目。

在博士和碩士生教育中,法學院注重發揮學生的自身特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學術價值觀,並為學生提供各種研究和實踐機會。法學院的研究生是一個嚴謹、活躍、團結、向上的群體。十餘年來,學院一直將培養學生的正確學風作為重點,學院的各項科研事業中,研究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雲南大學歷屆全國挑戰杯參賽作品中,法學院的研究生作品均有優異表現。此外,學校和學院還為研究生提供了多種獎學金和科研獎勵項目,使學有所長的同學能在攻讀學位期間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術成果。

法學院非常重視研究生教育,由一名副院長專門分管研究生工作。2004年法學院進行內部機構調整,由法學院三系(即研究生辦公室)負責協助雲大研究生部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及本院研究生的日常教學和指導工作。所有研究生導師在分屬各自教研室的同時,又是三系的成員。全系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二十餘名,系主任由長期從事研究生指導工作的鄭冬渝教授擔任。

學院的研究生入學程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校內外的考生一視同仁,嚴格按照國家和學校的各項政策,在達到學校基本入學要求的條件下,以學術研究能力作為錄取的唯一標准,在基礎扎實的前提下,強調學生的學術創新能力。

雲南大學歷史悠久、環境美麗,雲大法學院學風嚴謹、師資雄厚,是雲南省最重要的法學科研機構,大批研究生從這里邁出法律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優秀的學者、法官、檢察官、律師、公司法律顧問和公務人員層出不窮。這里充滿了機會和挑戰,熱忱歡迎優秀的您加入到我們研究隊伍中,砥礪學術、分享智慧、針砭時弊、開拓創新,共同為法治社會添磚加瓦。

3. 雲南大學文科的研究生專業哪個好就業好考(本人學物理的)

您好,考研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考專業,選擇了哪個專業,就選擇了今後研究生生活的學習和研究對象,甚至決定了你的職業、你今後的人生道路,所以選擇專業一定要慎重。

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成功必不可或缺的因素。很難想像一個人在不感興趣的學業或者事業上還能做出多大的成績。所謂興趣所致,靈感所至,只有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才可能在研究上有所建樹。選專業最忌諱盲目跟風,因為別人所選擇的不一定適合你;也不要迷信所謂的熱門專業,熱門專業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你投入的時間、精力等未必能換回你期待的利益效應。

實事求是。

興趣歸興趣,有些專業是需要天分的,盲目的喜歡也是非常愚昧的,所以考生所選擇的專業一定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

一方面,考生在選擇某個專業時,一定要考慮到自己在這方面的實力。譬如說,你要考邏輯學專業,你的辯證思維能力如何?理工類的學生要考文史類的專業,你的語言文字能力又怎樣?也許研究生入學考試能夠靠突擊惡補專業基礎知識,但是這些專業所要求的更高層次的能力不是短期就可以突擊提高的。

另一方面,大學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專業實力,如果要報考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學校的熱門專業,一定得先掂量自己的學習成績。在此,要特別提醒那些跨專業的考生,不要盲目跨考,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學專業與所跨考專業的聯系,以及自己在跨考方面具備的優勢。

專業前景。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前期所有的教育都是為個人發展服務。當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因此毋庸置疑,比較迎合社會需求的專業,就業前景要好些。不要選擇那些所學知識與社會脫節太多的專業,盡量選擇那些比較有實用價值、或者能夠最大程度地學以至用的專業,這樣的話,就業相對更加容易一些。

經濟問題。

雖然各個高校都有公費自費制度以及獎助學金制度,但是研究生三年的花銷還是不小,而且公費名額和全額獎學金比例都很有限,對於經濟上有困難的同學而言,經濟因素是要特別注意的。在報考專業前,我們應搞清楚自己所報專業的收費情況、公自費指標、獎助學金制度,還要衡量自己的實力排名,再決定是否報考。

熱門專業巧報

何謂熱門專業?就是在歷年的考研中,報考人數比較多的一些專業,以下為近年來十大熱門專業的基本情況:

2010年,十大熱門專業則為:1.工商管理碩士 2.法律碩士 3.金融學 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5.行政管理 6.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7.會計學 8.企業管理 9.通信與信息系統 10.英語語言文學。

報考熱門專業的人數眾多,競爭激烈。我們如何在這競爭激烈的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是需要智慧的,如何報考熱門專業也有技巧,那就是尋找「空窗期」:

1.熱門專業擇校的「空窗期」。普通院校的熱門專業,不像名校知名度那樣高,但普通院校的某些熱門專業的師資卻也是比較強的。譬如,上表中的設計藝術學專業,很多「211」學校的這一專業競爭可想而知。而山東工藝美院也有此專業,並且還是重點學科,報考人數相對較少,競爭也不是特別的激烈。因此對熱門專業,可在擇校上做文章。一些專業類學校和中西部地區的「211」學校往往是考生擇校的盲點,同學們可適當考慮一下。

2.歷年報考人數的「空窗期」。有些學校報考情況分大年、小年。有時候上一年報考人數比較多,下一年人數會有所下降。而且有的專業還會出現報考人數不足的情況,據跨考輔導老師了解,2007年山東大學法學院的行政法報考人數就不足。所以同學們在報考專業時,一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盡量多找到一些內部「情報」。

3.熱門專業內部的「空窗期」。不是熱門專業下的所有學科分支都是熱門。大法學下的專業,民商法、經濟法、刑法等是熱門專業,但法制史和法理學卻是熱門中的冷門。所以同學們可就自己所報專業的學科分支作詳細的調查,反復比較。發現熱門中的空擋,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冷門專業熱報

其實「冷門」、「熱門」只是相對而言,冷門專業學精學通了,學冷門專業的你就成了「熱門人才」。如何做好「冷門熱報」呢?

1.選擇雖是冷門、但卻有發展空間的專業。有些專業雖然不是熱門,但有一定發展前景,即使就業面窄,也有一定針對性。報考這類專業一定要有前瞻性。譬如說,有位同學學的是經濟可持續發展專業,入學時還是冷門,但是這幾年政府對可持續發展抓得比較多些,到畢業時已經成為熱門專業。再加上她寫的論文與循環經濟有關,被評為優秀碩士論文,就業也不錯。

2.選擇冷門專業內在的熱門。很多基礎學科像數學理論、理論物理、歷史、哲學等基本上都被視為冷門,但在現代社會它的基礎作用卻越來越大,這些冷門會越來越熱。

3.憑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不管是否冷門。跨考輔導老師的一位朋友本科階段學的是財經類專業,但他非常喜歡哲學,所以考研時選擇報考社科院的西方哲學專業。雖然這個專業看起來枯燥無味,但他卻樂在其中。畢業後他在經貿委任職,叢事職業還是與財經類專業有關。他說表面上看來,學的西方哲學專業知識,工作中幾乎用不上;但是哲學對他的影響,卻改變了他慣有的思維方式和人生態度。正是這種改變,為他得到了現在的職位。如果你有信心用自己的專業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那還擔心什麼呢?

根據近年來的發展情況,以及綜合搜索信息,可以看出,以下人才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就業領域的熱門,分別是:網路人才、公關人才、未來體育明星的經紀人、企業家和外方代理、國際商務策劃、投資顧問、房地產/小轎車/保險業務推銷員、環保和能源專家、名校教師、時尚觀測員、物業管理人員、心理醫生。因此我們在選擇專業時,眼光要放長些遠,冷門專業不是絕對的,它終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

特殊專業准報

1).美術專業、音樂專業。這類專業的考試形式、考試地點與考試時間與一般專業是不一樣的。許多學校對該類專業的考生有特別的規定。如果是該類專業考生,一定要仔細閱讀所報考學校的2011年詳細的招生簡章,以免給自己的考試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2).統考和聯考類專業。教育學、心理學、歷史學、西醫綜合是全國統考類專業,專業參考用書要根據國家統考大綱。而法律碩士專業和工商管理碩士專業是全國聯考類專業,考試科目和普通專業不同。報考該類專業的考生一定要仔細參照所報學校的招生簡章,一般來說對這兩個專業,報考學校都有專門的招生簡章。

新興專業慎報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氣的,一些新興的專業,由於沒經受實踐檢驗,所以報這些專業風險還是比較大的。而且新興的專業在師資和別的方面也不是很完善,建議考生要慎重。例如,地理信息系統、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建築電氣與智能化資產評估、文化產業管理、煤及煤層氣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雷電防護科學與技術等都是新興的專業。不要被專業名稱所吸引而忽視了對專業的深入了解,新興專業有其出現的必然性,但也有其初生的不足,所以要謹慎選擇。

以上內容來自網路經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4. 雲南大學 考研 法學

雲大法學院目來前有民族法源學博士點一個(每年招生4-6名),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民商法、刑法、民族法等法學碩士點六個(每年共招生100餘名),法律專業碩士(JM)點一個(每年共招生120名左右,含在職)。是雲南大學中研究生招生規模較大的學院之一。此外,學院每年還招收民商法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50名,並與其他兄弟院校有一些橫向協作培訓項目

5. 雲大法學院有預科班嗎

雲大法學院的前身法律系成立於1933年,1952年國家院系調整,法律系合並入西南政法學院,1980年,法律系重建並於次年招生。1999年,法律系與雲南政法高等專科學校法律系和經濟法系合並,建立了全新的雲南大學法學院,成為雲南省最主要的法學教學與研究基地。根據《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的獨立評價,2004年雲南大學在全國綜合排名第69,而在法學類百強中,雲大則處於第23位,是雲南大學在全國排名最靠前的一個學科。
法學院設有三個系,一個法學本科專業和一個禁毒學本科專業,下設法理教研室、刑法教研室、民法教研室、憲法與行政法教研室、經濟法教研室、國際法教研室;雲南大學民族法研究所、雲南省法學研究所、雲南大學經濟法律事務分析研究中心以及《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編輯部。
法學院可招收民族法學專業的博士生。有法理學、經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法律專業碩士等碩士學位授予點。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對法律人才需求總量的進一步增長,法學院辦學規模將日益擴大。
法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師資隊伍建設後勁充足、充滿活力。現有教授14人、副教授33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師總人數的56%。尤為可喜的是,近年來一大批教學科研成績突出的中青年教師被破格晉升為教授或副教授,成為法學院教學、科研的骨幹。其中12人到美國、英國、台灣、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進修或進行學術交流訪問。一些中青年教師進入了雲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和雲南大學百名骨幹教師行列。
法學院在注重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不斷提高科研水平。目前已出版著作一百多部,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完成國家級課題近二十個,省級課題四十餘個,獲各種層次的教學、科研獎三十餘項。並積極開展了對外學術交流工作,除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保持交流與聯系外,還與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英國阿伯丁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荷蘭萊頓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台灣東吳大學、泰國如諾大學等知名大學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聯系。
法學院的學科建設與發展獨具特色。結合雲南少數民族眾多和與越南、寮國、緬甸接壤的區位優勢,本著立足邊疆、服務雲南、面向東南亞的辦學宗旨,法學院設立了民族法學學科和民族法學研究所。近年來,重點開展"民族法學"和"東南亞國家法律"研究,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大批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著作和論文,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目前,"民族法學"已發展成為省級重點學科。
法學院的法學圖書館藏書15萬冊,法學資料圖書門類齊全,其中有一定數量的外文圖書和台灣出版的法律圖書,並且,學院非常重視電子學術資源的建設,除依託雲南大學圖書館的強大電子資料庫資源外,學院還自設有多媒體資料和法學數據文獻中心。
多年來,雲南大學法學院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合格的法律專門人才,共培養碩士研究生200餘人,本科生2000多人,專科生4500餘人,不少畢業生已走上了領導崗位,絕大多數畢業生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幹。現有在校博士研究生十餘人,法學碩士研究生二百餘人,法律碩士研究生數百人、本科生近千人。
為適應2l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對大批通才型高級法律人才的需要,法學院根據國家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將原所設的法學、經濟法、國際經濟法等專業進行合並,改設為一個專業--法學專業(含本、專科)。法學專業培養具有科學的民主法制信念、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熟練的法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及民主法制建設的通才型高級法律人才。設置的主要課程有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族法學、婚姻家庭法等。此外,學院還開辦有特色本科專業「禁毒學」,除了掌握法學基本知識外,該專業的學生還將獲得與禁毒相關的葯理、心理學、偵查學等方面的訓練,能夠容易地將在校所學知識應用到就業中。
學生在校期間,將通過學習法律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備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為加強培養學生的法律實際運用能力,法學院將安排一個學期的時間,讓學生到政法部門實習,使學生獲得較好的法律實務訓練。為鼓勵學生爭創佳績,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除了雲南大學的多項獎學金外,法學院還設有馬軍法學獎助金(由我國著名律師馬軍先生設立)和潘陳獎學金(由台灣東吳大學副校長、教授潘維大先生設立)等獎助學金項目。每年有數十名學生可獲得獎勵和資助。
雲南大法法學院基礎厚實,加之教師數量、經費投入、教學設備、圖書資料、招生計劃的大幅度增加,辦學條件大為改善。這必將使其在辦學規模、教學質量、專業建設、學科發展、法學研究諸方面邁上一個新的台階,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雲大法學院研究生教育簡介:
雲大法學院目前有民族法學博士點一個(每年招生4-6名),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民商法、刑法、民族法等法學碩士點六個(每年共招生100餘名),法律專業碩士(JM)點一個(每年共招生120名左右,含在職)。是雲南大學中研究生招生規模較大的學院之一。此外,學院每年還招收民商法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50名,並與其他兄弟院校有一些橫向協作培訓項目。
在博士和碩士生教育中,法學院注重發揮學生的自身特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學術價值觀,並為學生提供各種研究和實踐機會。法學院的研究生是一個嚴謹、活躍、團結、向上的群體。十餘年來,學院一直將培養學生的正確學風作為重點,學院的各項科研事業中,研究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雲南大學歷屆全國挑戰杯參賽作品中,法學院的研究生作品均有優異表現。此外,學校和學院還為研究生提供了多種獎學金和科研獎勵項目,使學有所長的同學能在攻讀學位期間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術成果。
法學院非常重視研究生教育,由一名副院長專門分管研究生工作。2004年法學院進行內部機構調整,由法學院三系(即研究生辦公室)負責協助雲大研究生部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及本院研究生的日常教學和指導工作。所有研究生導師在分屬各自教研室的同時,又是三系的成員。全系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二十餘名,系主任由長期從事研究生指導工作的鄭冬渝教授擔任。
學院的研究生入學程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校內外的考生一視同仁,嚴格按照國家和學校的各項政策,在達到學校基本入學要求的條件下,以學術研究能力作為錄取的唯一標准,在基礎扎實的前提下,強調學生的學術創新能力。
雲南大學歷史悠久、環境美麗,雲大法學院學風嚴謹、師資雄厚,是雲南省最重要的法學科研機構,大批研究生從這里邁出法律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優秀的學者、法官、檢察官、律師、公司法律顧問和公務人員層出不窮。這里充滿了機會和挑戰,熱忱歡迎優秀的您加入到我們研究隊伍中,砥礪學術、分享智慧、針砭時弊、開拓創新,共同為法治社會添磚加瓦。

6. 我想考雲大法學研究生,對民商法比較感興趣,請問雲大這塊怎麼樣

恩這個嘛,這么說吧,總體實力呢,雲大還是不錯的,最強的呢就是民商和行政法,但關鍵還是看導師,像民商這塊我強烈建議米良和宋曉紅,不過不知道宋曉紅還帶不帶研究生了
像行政法的話那就是王鑫,這些導師還是不錯的,基本都是中政和西政過來的,閱歷也還不錯像現在昆明混的比較可以的都是他們的學生,因此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希望對你有用,祝你好運

7. 哪些大學設立了法學碩士點

高校法學碩士點匯總
一、北京高校

中國社會科學院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北京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中國人民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清華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國際法

對外經貿大學 民商法 、經濟法、國際法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法學理論刑法訴訟法

北京工商大學 民商法 經濟法

北京師范大學 法學理論 刑法

中央民族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

北方工業大學 法學理論經濟法

外交學院 國際法

中央財經大學 民商法 經濟法

首都經貿大學 經濟法

中共中央黨校 法學理論經濟法

北京郵電大學 民商法

北京科技大學 民商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民商法

北京交通大學 經濟法

中國農業大學 經濟法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刑法

北京理工大學 法學理論

中國地質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二、天津高校

南開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天津師范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

天津財經大學 經濟法

天津商學院 民商法

天津大學 經濟法

天津工業大學 經濟法

三、河北高校

河北經貿大學 民商法、經濟法、國際法

河北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訴訟法

四、山西高校

山西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國際法

山西財經大學 經濟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五、內蒙古高校

內蒙古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訴訟法

六、黑龍江高校

黑龍江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經濟法

哈爾濱工程大學 經濟法

東北林業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七、吉林高校

吉林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延邊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

東北師范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

長春理工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

長春稅務學院 經濟法

八、遼寧高校

遼寧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刑法 訴訟法 經濟法 國際法

大連海事大學 國際法民商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東北財經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

中國刑警學院 刑法 訴訟法

東北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

沈陽師范大學 法學理論民商法

大連理工大學 民商法

華東地區:

九、上海高校

華東政法學院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復旦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國際法

上海交通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 訴訟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國際法

上海社會科學院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國際法

同濟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 國際法

上海財經大學 憲法經濟法國際法

上海海事大學 民商法 國際法

上海師范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

上海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刑法

上海海運學院 國際法 民商法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國際法

華東師范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

十、江蘇高校

南京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國際法

蘇州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訴訟法 國際法

南京師范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民商法 訴訟法

東南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經濟法

河海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南京理工大學 民商法

十一、浙江高校

浙江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國際法

浙江工商大學 民商法 訴訟法

寧波大學 民商法

十二、安徽高校

安徽大學 法律史 憲法與行政法刑法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國際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民商法經濟法

安徽財經大學 經濟法 國際法

十三、福建高校

廈門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國際法

華僑大學 民商法 經濟法

福州大學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十四、江西高校

南昌大學 刑法 民商法訴訟法經濟法

江西財經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刑法訴訟法 經濟法

江西師范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

十五、山東高校

山東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國際法

中國海洋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國際法

煙台大學 法學理論 刑法民商法國際法

山東科技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青島大學 訴訟法

十六、河南高校

鄭州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國際法

河南大學 法律史 刑法民商法訴訟法

十七、湖北高校

武漢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華中科技大學 法學理論民商法經濟法

華中師范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

中南民族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

武漢理工大學 經濟法

中國地質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華中農業大學 經濟法

十八、湖南高校

湘潭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訴訟法 經濟法 國際法

湖南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經濟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國際法

湖南師范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國際法

中南大學 刑法 民商法訴訟法經濟法 國際法

十九、廣東高校

中山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國際法

廣東商學院 憲法與行政法訴訟法

暨南大學 民商法 經濟法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國際法

深圳大學 國際法

華南師范大學 民商法

華南理工大學 經濟法

二十、廣西高校

廣西師范大學 法學理論國際法

廣西大學 民商法

二十一、海南高校

海南大學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

二十二、重慶高校

西南政法大學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重慶大學 法學理論 民商法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西南師范大學 民商法

二十三、四川高校

四川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 刑法 訴訟法 經濟法

西南財經大學 刑法民商法經濟法

四川社會科學院 民商法經濟法

電子科技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

四川師范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

西南交通大學 法學理論

西南科技大學 經濟法

西南民族大學 法學理論訴訟法

二十四、貴州高校

貴州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民商法國際法

貴州工業大學 經濟法

二十五、雲南高校

雲南大學 法學理論憲法與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 經濟法

昆明理工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雲南民族大學 經濟法

雲南財貿學院 經濟法

二十六、陝西高校

西北政法學院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訴訟法 經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國際法

西北大學 民商法經濟法國際法

西安政治學院 法律史 訴訟法

西北工業大學 經濟法

西安交通大學 經濟法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二十七、甘肅高校

蘭州大學 憲法與行政法 刑法民商法經濟法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國際法

西北師范大學 法學理論

西北民族大學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二十八、青海高校

青海民族學院 民商法

二十九、寧夏高校

寧夏大學 法學理論

三十、新疆高校

新疆大學 法學理論 國際法

新疆財經學院 經濟法

8.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本科生,雲南大學有什麼適合的考研

國際漢語教育方面的人才還十分缺乏。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其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國際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興趣也越來越濃,所以他們有強烈的學漢語的意願。 但由於漢語的復雜程度及近現代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不足,對外漢語教育人才的儲備明顯不足,尤其是高層次的人才更為短缺。綜上所述,其就業前景比較看好。 研究生有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所以只要滿足考研報考條件即可報考。 一、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國家組織的全國統一招生考試: A.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B.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C.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往屆本科畢業生; (二)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三)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經二年或二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歷,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四)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再次報考碩士生,但只能報考委託培養或自籌經費的碩士。自考生和中國絡教育學生須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方可報考。在校研究生報考需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陸)年齡一般不超過四0周歲(一9陸9年吧月三一日以後出生者),報考委託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 (漆)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二、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經教育部批準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的單獨考試: 一.符合報考條件(一)中第一,三,四各項要求; 二.大學本科畢業後連續工作四年或四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已經成為業務骨幹,經本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為本單位定向培養或委託培養的在職人員;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後工作二年或二年以上,業務優秀,經本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為本單位委託培養的在職人員; 三、符合上述(一)或(二)中各項報考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相應的統考或單考。 招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四一所學校是: 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渤海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揚州大學、徐州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學院、安徽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師范大學。 四、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的全國聯考,簡稱「法律碩士聯考」。 一.符合(一)中的各項要求; 二.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為非法學專業的(下列一三個專業不得報考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事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刑事法)。 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三吧所學校是: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南開大學、山西大學、遼寧大學、吉林大學、黑龍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廈門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山東大學、煙台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中山大學、海南大__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西北政法學院、蘭州大學。 上述各高校錄取該專業考生時,只從參加「法律碩士聯考」的考生中選拔。各校不再為該專業組織統考或單考。 五、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的全國聯考,簡稱「MBA聯考」。 一.符合(一)中第一,三,四各項的要求; 二.大學本科畢業後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大專畢業後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二年或二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招收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吧吧所學校是: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財經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燕山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遼寧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蘇大學、蘇州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經濟學院、鄭州大學、河南財經學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西大學、海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蘭州大學、寧夏大學、新疆財經學院。 上述各高校錄取該專業考生時,只從參加「MBA聯考」的考生中選拔。各校不再為該專 業組織統考或單考。 六、碩士生招生單位中的部分高等學校,經教育部批准,可以推薦本校少數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初試並在一0月二5日前直接到報考單位參加復試和辦理接收手續。推薦辦法由學校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規定製定。被接收的推薦免試生須在國家規定的報名時間內到報考點辦理報名確認手續,亦不得再參加統考。到一0月二5日仍未落實接收招生單位的推薦免試生不再保留資格

熱點內容
世界上法治最好的國家 發布:2025-09-18 10:21:41 瀏覽:50
法律上介紹人責任 發布:2025-09-18 10:10:46 瀏覽:363
全面建設法治社會 發布:2025-09-18 10:01:30 瀏覽:716
越秀法院辦公時間 發布:2025-09-18 09:46:39 瀏覽:282
公司法務文章 發布:2025-09-18 09:38:09 瀏覽:38
長春市律信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8 09:28:40 瀏覽:726
簡述國際經濟法廣義說和狹義說的差別 發布:2025-09-18 09:26:57 瀏覽:320
曲靖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18 09:25:08 瀏覽:803
民法四種支付 發布:2025-09-18 08:43:56 瀏覽:575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