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高校學生勤工儉學是否適用於勞動法

高校學生勤工儉學是否適用於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11-28 13:46:36

Ⅰ 大學生勤工儉學是否屬於勞動法意義上的非全日制工

不是的。
未畢業學抄生參加襲實習,不是建立正式的勞動關系,實習生不是真正意義的勞動者,不受勞動法的保護,如果產生勞動爭議勞動局是不管的。
實習生拿到的不是工資,而叫生活費。
生活補助標准一般是參照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來確定的,具體由各地確定。教育部曾經發過個文,不過對企業沒有約束的作用。

國家對未畢業生實習工資方面還沒有出台相關強制規定。說明國家不鼓勵未畢業的在校學生個人出來工作。一般的在校學生實習都是學校統一出面,直接跟用人單位聯系簽訂協議的。

Ⅱ 公務員適用勞動法嗎 勤工儉學適用勞動法嗎

如果你是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形成了勞動關系,就可以按勞動法索取相關補償,如果沒有勞動合同,是正式的公務員,就不適用勞動法,只能適用公務員法。

Ⅲ 未滿18歲的勤工儉學學生可以用勞動法嗎

在我國已滿16歲不滿18歲的人,靠自己的勞動能力來維持生活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用勞動法。

Ⅳ 在校大學生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情況不同,適用情況不同。

依據[勞部發[1995]309號]【關於印發《關於貫徹執內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容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第十二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即此條排除了《勞動合同法》等勞動法規對「利用業余時間」的「勤工儉學」的學生的適用;

[勞部發[1995]309號]勞動部在對學生的勞動者資格進行限定的時候對學生的身份本身有一定的限制,即如果不滿足「利用業余」時間的條件(且由於勞動法規本身並沒有排除學生)因此就不得排除勞動法規對學生的適用;包括但不限於已輟學但仍然保留學籍的情況、也完成學業等待畢業的情況等;

所以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結果。

Ⅳ 勤工儉學是否適用勞動法

個人認為是不適用的.勤工儉學雙方不構成勞動關系,應該只能算勞務關系,應該適用<<民法通則>>或<<合同法>>

Ⅵ 大學生勤工儉學負傷能否享受勞動法上的工傷保險待遇(問答)

工傷保險實施細則

一、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實施《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第375號令,以下稱《條例》)特製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工傷保險實行市本級和縣級兩級統籌。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用人單位應當以工商登記注冊地為依據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
已在市本級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搬遷至縣級統籌區域後,可在市本級繼續參加工傷保險。
第三條 用人單位是指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包括領取營業執照的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和外地辦事機構。
職工是指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包括非本市戶籍的外來務工人員,不包括已辦理離、退休手續或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按國家規定可以延期的除外)仍在從事勞動並取得勞動報酬的人員、在用人單位實習(包括勤工儉學)的在校學生和家庭(個人)僱傭的人員。

你看明白了嗎?---在用人單位實習(包括勤工儉學)的在校學生和家庭(個人)僱傭的人員。

Ⅶ 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兼職的行為是否受勞動法保護

面對高校越來越高的消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已成風氣。這既是自我獨立的探索 也是減輕家裡負擔的做法。這種現象是得到社會大多數人的認可的。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受教育消費者 , 在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一旦與用人單位發生權利義務的爭議,學生就會處於不利地位,而且用人單位也會利用這種方式欺騙學生的勞動力。這樣的案例在身邊可以隨手拈來。例如前不久的 「洋快餐涉嫌違法用工」話題。身邊同學也常出現做家教拿不到錢,做兼職被莫名扣工資等等。那大學生勤工儉學是否受法律保護呢?

根據勞動法中 勞動法的適用主體:勞動法的適用主體是部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根據本條規定,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才是本法的適用主體。而做兼職的大學生顯然不在其中,這樣一來我們就相當吃虧了。 首先,學生社會經歷不足,沒有勞動合同約束用人單位就不能有效的保障搞活自己的權利,其次,單位與學生不簽定合同,單位就可以找許多的理由辭出學生的工作,這樣學生就免費為單位服了務 , 如果學生要主張自己的權利 , 那麼根據民事訴訟一般舉證原則即誰主張誰舉證 , 這對學生來說就非常困難 , 況且學生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 兼職打工已經成為不少學生補充個人收入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對於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假期打工掙的錢可以負擔一部分的學習生活費用。這樣的情況給相當多的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現在我們看下專家方面的說法: 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不簽訂勞動合同」,這個規定是勞動部在 1995 年 309 號文件提出來的,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大量大學生到麥當勞或者肯德基打工的情況,而現在大學生主要是通過打工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勤工儉學和今天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大學生打工已經不是完全一個領域的事了。

正是因為這樣,前勞動部 2003 年又頒發了《關於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 , 這個文件明確提出:「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平均每日工作不超過 5 小時、累計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 30 小時的用工形式。」在該規定中,它只是提「勞動者」並沒有提出這個勞動者是學生打工,還是指在職人員兼職,還是指下崗工人,它並沒有進行區分,就是說凡是在這個單位平均每日工作不超過 5 小時、累計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 30 小時的,這都算做《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適用范圍。 2003 年我們可以看到勞動部在這個問題上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不斷變化,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能只看一個法規,要把他們聯系起來去理解。

然對 《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作出的分析中,學生勤工儉學是納入勞動發保護的范圍,但是就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並沒有明確的規定,這一旦出現糾紛對我們大學生就相當不利。所以我同意部分人提議的,把保護學生勤工儉學納入勞動法律保護。

根據釋 (1)>>( 法釋 [2001]30 號第 19 條: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的 " 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賞在接受高中及以教育 , 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 也就是說上大學的費用不再是父母的法定義務 , 是否支付取決於父母的意願 . 因為在學大學生絕大多數已滿十八周歲 , 已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無能從生理還是心理角度講 , 已基本具備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和條件 , 一般情況下應以自己勞動收入了維持生活 , 當父母不為子女提供生活來源時 , 那麼大學生的費用就只能靠所謂的勤工儉學來維持 , 如果這時學生的權利還得不到保障還行嗎 ? 因此 , 出於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的考慮 , 國家應加大對公辦高校的財政投入和民辦高校的宏觀調控 , 盡量降低高校收費標准 , 以保障大部份成年學生通過勤工儉學 , 助學金等來完成高等教育 . 這也是把勤工儉學納入勞動法律保護的又一個有力依據 .

把大學生勤工儉學納入勞動法律保護范圍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第一 , 舉證責任倒置 , 根據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 法釋 [2001]33 號 ) 第六條 : 在勞動爭議糾紛中 , 用人單位作為開除 , 除名 , 解除勞動合同 , 減少勞動報酬 , 計算勞動這工作年限等而發生勞動爭議的 , 有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 這樣就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 第二 , 勞動法規比一般的合同法保護的內容規范更具體更廣泛更有利於勞動這的權利 . 比如 ,<< 違反 < 勞動法 > 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勞部發[1995]223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這樣就有效的保護了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同時也適應了社會的需要,有利於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的進步和社會主義法制的建全 , 所以把在校大學生勤工儉學納入勞動法律保護的范圍是非常必要的。

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尤其是高校收費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市場化,逐步提高學費在培養成本中的比例。面對越來越高的高校消費,勤工儉學已成為大學生維持學業的一個普遍途徑,國家應該對這一部分學生的勞動給予法律保護,把大在校大學生勤工儉學納入勞動法律保護范圍,讓更多的學生更好地完成他們的學業。

Ⅷ 在校舊都期間的學生兼職,是否受勞動法保護

按照新的法律規定
勤工儉學的學生受勞動法保護

熱點內容
世界上法治最好的國家 發布:2025-09-18 10:21:41 瀏覽:50
法律上介紹人責任 發布:2025-09-18 10:10:46 瀏覽:363
全面建設法治社會 發布:2025-09-18 10:01:30 瀏覽:716
越秀法院辦公時間 發布:2025-09-18 09:46:39 瀏覽:282
公司法務文章 發布:2025-09-18 09:38:09 瀏覽:38
長春市律信法律咨詢 發布:2025-09-18 09:28:40 瀏覽:726
簡述國際經濟法廣義說和狹義說的差別 發布:2025-09-18 09:26:57 瀏覽:320
曲靖道德模範 發布:2025-09-18 09:25:08 瀏覽:803
民法四種支付 發布:2025-09-18 08:43:56 瀏覽:575
刑事訴訟法151 發布:2025-09-18 08:38:36 瀏覽:510